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乙烯醇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玄武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香,谭盐宾,李康,杨鲁,杜香刚[1](2019)在《玄武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推进玄武岩纤维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采用与不同种类有机纤维对比分析的试验研究方法,从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量下,3种纤维的加入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影响均不大;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影响不大,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会降低混凝土28 d龄期的抗折强度;3种纤维均有效抑制混凝土的早期开裂,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的效果优于聚乙烯醇纤维;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电通量没有明显影响,聚丙烯腈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略增大混凝土电通量。3种纤维均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的效果优于聚乙烯醇纤维。(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隋春红,孟小宛,王衣,解文玉,李康[2](2019)在《聚乙烯醇/壳聚糖纳米纤维吸附叁价铬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经过戊二醛交联制备耐水性PVA/CS纳米纤维,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检测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VA/CS纳米纤维对Cr(Ⅲ)的最佳吸附条件是:在pH=6.0、Cr(Ⅲ)初始质量浓度为75和150 mg/L时,120、240 min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在温度为288 K时,PVA/CS纳米纤维对Cr(Ⅲ)的最大吸附量约为31.25 mg/g;当温度升高到318 K时,最大吸附量约为64.34 mg/g。对Cr(Ⅲ)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具有吸热和自发性特征,循环吸附实验表明PVA/CS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XPS图谱表明PVA/CS纳米纤维中的N和O共同对Cr(Ⅲ)的吸附起作用。(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9年11期)
钟光淳,周颖,肖意[3](2019)在《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力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既有研究表明,在混凝土基体中同时加入钢(S)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形成S-PVA混杂纤维混凝土,可以显着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钢纤维、PVA纤维长度和掺量的不同,设计了17组试验组,完成了单轴受力全过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钢纤维、PVA纤维对于改善混凝土弹性模量、材料韧性、抗拉抗压强度及其峰值应变的影响;提出了实用的S-PVA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拉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表达式。提出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混杂纤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非线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9-10-18)
王琬莹,秦晓素,颜廷亭,陈希亮,陈庆华[4](2019)在《聚乙烯醇/硫酸软骨素静电纺丝纤维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烯醇和硫酸软骨素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设备制备聚乙烯醇/硫酸软骨素纤维支架,并通过正交实验法探究得出该支架材料的最佳制备方案。采用SEM、FT-IR等方法分析纤维支架的形貌、成分以及结构特征,并对该材料进行细胞毒性分析和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8%聚乙烯醇与5%硫酸软骨素溶液体积比为3∶1,纺丝电压为16 kV,推注速度为0.2mm/min时,纺丝效果最好;该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或1,即无细胞毒性,在降解60天时的降解率约为75%,因此该材料在软骨修复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玉清,刘潇,高元明,刘曙光[5](2019)在《不同纤维掺量下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复合材料梁剪切韧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复合材料(PVA/ECC)无腹筋梁的剪切韧性,基于5组PVA/ECC梁受剪破坏试验结果,以剪切韧性指数和斜裂缝综合指数为指标,对不同纤维掺量下PVA/ECC梁的斜截面剪切韧性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PVA纤维的掺入能改善梁的开裂性能,明显提高梁受荷全过程的变形能力及斜截面承载力,从而提高构件的剪切韧性;PVA纤维体积分数在0~2vol%范围内时,其值越大,加载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越高,破坏之前的总变形越大,梁的剪切韧性越好。(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俞靖洋,梁乃兴,童攀,唐睿熙[6](2019)在《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为基础,提出以路面基层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并考虑不同基层材料以及层间接触条件的水稳碎石基层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利用云南地区轴载调查记录和气温数据,计算全年不同温度区间、不同轴载等级下路面基层层底拉应力,并以此为依据预估基层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明,掺加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为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2. 6~3倍,层间光滑状态时基层疲劳寿命仅为层间连续状态下的0. 1倍。(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安嘉伟,赵建军,刘曙光,闫长旺,白茹[7](2019)在《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聚乙烯醇(PVA)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共设计制作了21个标准混凝土抗冻试件。其中在18个普通混凝土试件里掺入了不同长度及不同体积掺量的PVA纤维,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普通混凝土及PVA纤维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普通混凝土下降趋势更明显。当冻融次数为75次时,普通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已经下降至55.2%,而纤维混凝土在冻融次数为150次时,相对动弹性模量才下降20%之内。(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7期)
黄加圣,杨鼎宜,朱振东,王天琪,杜保聪[8](2019)在《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国内外纤维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了5种水胶比混凝土及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抗水渗透以及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聚乙烯醇纤维能提高自身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其中纤维对高水胶比混凝土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和抗渗性能提升效果更佳,对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较明显的增强效果。(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6期)
陆丽薇,赵春花,唐嵘,张杰[9](2019)在《聚乙烯醇纤维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醇(PVA)纤维复合的水泥材料是目前建筑产业中具有巨大潜力的材料,但是PVA纤维的不均匀分散性会影响纤维对复合材料的增强作用。为了增强PVA纤维的分散性,文章研究了PVA纤维在多种分散剂下的分散效果,以不同分散剂及掺量和纤维长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次对比试验,并对数据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聚丙烯酰胺(PAM)对纤维的分散效果最为理想,最佳的试验比例为纤维∶消泡剂∶分散剂∶水=1∶0.9∶1.5∶400。(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9年03期)
刘潇[10](2019)在《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水泥基材料具有抗拉强度低、易开裂及开裂后裂缝难以控制等缺点,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人们对结构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改善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的要求日益强烈,在这种需求之下,改性水泥基材料应运而生。近年来,在改性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中,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越来越得到重视,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with Polyvinyl Alcohol Fiber,简称PVA-ECC)便是其中之一。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纤维具有高强、高弹性模量、耐酸、耐碱等优点,将其添加到水泥基材料中,可大大改善基材性质,提高基材的抗裂、抗渗、抗冲击韧性及耐久、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故近年来受到工程界人士的关注,成为工程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美、日等国家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收缩性能是水泥基材料的重要性能,影响着结构构件变形及耐久性能;同时,结构构件的变形计算、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的制定、预应力损失计算、长期收缩应变的预测等均依赖于材料收缩性能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PVA-ECC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耐久性、耐腐蚀性等方面,而对其长期收缩性能的研究尚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对12组不同配合比试件,研究了PVA纤维体积掺量、水胶比、砂胶比、养护环境、基材强度、密封时间等因素对PVA-ECC收缩应变及其质量变化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PVA-ECC不同龄期下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其各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PVA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ECC基材的变形性能,改善ECC的压缩韧性,阻止基材的剥落,使ECC在受压破坏时具有“碎而不散”的特点。(2)本试验范围内,PVA-ECC立方体抗压强度及棱柱体抗压强度随PVA纤维体积掺量、水胶比的提高而降低,随砂胶比的提高而提高;加入PVA纤维后可以显着提高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并提出了养护龄期7d与28d时PVA-ECC材料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与棱柱体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3)PVA纤维的加入对ECC基材的收缩起到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在试验所测范围内,随PVA纤维体积掺量的提高,收缩应变有所减小;随水胶比提高,PVA-ECC的收缩应变增大;随砂胶比提高,PVA-ECC的收缩应变有所减小。(4)不同养护环境对PVA-ECC收缩影响较大,周围介质湿度越低,收缩应变越大。虽然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收缩应变有较大影响,但收缩应变发展规律相同,收缩应变-时间曲线形式相似。(5)不同密封时间下的PVA-ECC收缩应变随密封时间的增长而增大。解除密封后,试件在自然环境下养护相同天数的收缩应变随密封时间的增长而减小,但密封组收缩应变-时间曲线发展趋势与非密封时的相同。(6)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给出了PVA-ECC材料的收缩估算模型,该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PVA-ECC材料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且可为PVA-ECC材料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聚乙烯醇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经过戊二醛交联制备耐水性PVA/CS纳米纤维,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检测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VA/CS纳米纤维对Cr(Ⅲ)的最佳吸附条件是:在pH=6.0、Cr(Ⅲ)初始质量浓度为75和150 mg/L时,120、240 min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在温度为288 K时,PVA/CS纳米纤维对Cr(Ⅲ)的最大吸附量约为31.25 mg/g;当温度升高到318 K时,最大吸附量约为64.34 mg/g。对Cr(Ⅲ)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具有吸热和自发性特征,循环吸附实验表明PVA/CS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XPS图谱表明PVA/CS纳米纤维中的N和O共同对Cr(Ⅲ)的吸附起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乙烯醇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李林香,谭盐宾,李康,杨鲁,杜香刚.玄武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铁道建筑.2019
[2].隋春红,孟小宛,王衣,解文玉,李康.聚乙烯醇/壳聚糖纳米纤维吸附叁价铬的机制[J].印染助剂.2019
[3].钟光淳,周颖,肖意.钢-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力应力-应变曲线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9
[4].王琬莹,秦晓素,颜廷亭,陈希亮,陈庆华.聚乙烯醇/硫酸软骨素静电纺丝纤维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9
[5].王玉清,刘潇,高元明,刘曙光.不同纤维掺量下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复合材料梁剪切韧性试验[J].复合材料学报.2019
[6].俞靖洋,梁乃兴,童攀,唐睿熙.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分析[J].硅酸盐通报.2019
[7].安嘉伟,赵建军,刘曙光,闫长旺,白茹.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8].黄加圣,杨鼎宜,朱振东,王天琪,杜保聪.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9
[9].陆丽薇,赵春花,唐嵘,张杰.聚乙烯醇纤维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研究[J].河南建材.2019
[10].刘潇.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