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尽快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城市化进程的大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因而它引起了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亦试图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对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分析,明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将面临的困难及问题,提出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第一部分,导言:1、研究的缘起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是一个客观规律。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然而,从实践上看,无论是全国还是泰安,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大、素质低、二三产业发展慢和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等多种原因,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慢,产生了严重的“三农”之一的农民问题,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研究上看,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多,是个热门话题,但大多数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实际状况的简要分析,不够深入、具体,可操作性不够强。因此,认真研究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与实际意义。2、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涵义界定。(1)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涵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涵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向二、三产业和城市的流动。3、既往的研究成果评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城镇化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共生现象,这已被当代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所证实,并有着较早的理论基础。4、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本文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以下理论,对泰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研究。(1)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和论述;(2)零值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5、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泰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1、泰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历史回顾:(1)泰安市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致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缓慢转移阶段;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较快转移阶段;第三阶段: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阶段;第四阶段:农业劳动力慢速转移阶段;第五阶段: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阶段;第六阶段:农业劳动力放慢转移阶段。2、泰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①转移的流向出现四个新变化;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以兼业型为主,兼业中又以农业兼业为主;③外出打工者的收入存在地域差异性;④女劳力外地就业机会多于本地,男劳力外流速度快于女劳力;⑤泰安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不平衡现象第三部分,泰安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1、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大,且进一步增加;2、农业劳动力素质低;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4、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数众多的矛盾突出;5、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6、社会环境不够优化,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四部分,加快泰安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1、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2、努力搞好城市化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3、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提供条件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