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管油—水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流动特性研究

水平管油—水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流动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油、气、水三相混合物在管内的流动是常见于石油、天然气工业中极其复杂的气液多相流动现象。深入研究油-水两相和油-气-水三相在管道内的流动规律,特别是流型和压降规律,可以为石油生产解决重要的技术难题,对完善多相流理论及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内径50mm、长为40m的水平管中,系统地研究了油-水两相和油-气-水三相的流动型态及流动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可视观察、摄影、摄像以及电导探针和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特征分析,得到9种油水两相流型:(1)SM;(2)SW;(3)DOSW;(4)ST-MI;(5)O-DO/W-W;(6)DO/W-W;(7) O-DO/W;(8)O-DW/O;(9)DO/W。并结合静态分析手段(PDF分析),从形成机理上详尽描述了各流型的相分布及流动特征。采用无因次量关联的方法,得到了各流型转变的预测关系式。分别以油水混合速度vm和入口体积含水率φ、折算油速和折算水速为横纵坐标,绘制了油-水二相流型图,并尝试性绘制了以油相和水相的无量纲数Re、Fr、We以及体积含水率φ的乘积为横纵坐标的流型图,以强化流型图的普适性。2.根据油-气-水三相流动是气液流动与油水流动的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油-气-水三相流型定义,据此识别了12种典型流型:(1)SM‖SM;(2) SW‖ST;(3) SW‖IN;(4) SW‖DW/O&DO/W;(5) IN‖ST;(6) IN‖O&DO/W;(7) IN‖DO/W&W;(8) IN‖O&DW/O;(9) IN‖DO/W; (10) AN‖O/W;(11) AN‖W/O;(12) AN‖DW/O&DO/W。从可视特征、压力信号、压差信号以及电导探针测取的信号特征入手,结合静态分析手段(PDF分析),详尽描述了各流型的相分布及流动特征。以折算气液速分别为横纵坐标,将实验数据按不同的油水比绘制了油-气-水三相流型图,从机理上分析了各流型转换的特性。并尝试性绘制了以气相和油水混合液相的无量纲数Re、Fr、We以及体积含气率β的乘积为横纵坐标的流型图,其适用性还处于探索阶段。3.与Mandhane和Taitel&Dukler气液两相流型图对比,发现当液相中入口体积含水率小于80%时,油气水三相波状分层流动区域上移,该区域对应为SW || IN流型范围,其油水两相呈间歇流动状态,液相含水率高于50%时该流动型态是由IN || DO/W段塞流型转变而来,液相含水率低于50%时由SW || ST流型转变而来;在低气速时,SM || SM流型向IN || ST间歇流转换的边界随着含油率的升高以及折算气速的增加而下移。4.对水平管中油-水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流动平均压力梯度、截面持水率和管壁水润高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地研究。油水两相压力梯度随着油水混合液速vm的增大均单调非线性递增。而随着入口体积含水率的增加,当混合速度大于0.566m/s时,均出现了压力梯度的峰值特性,结合流型转变分析,确定油水两相流动转相对应的入口体积含水率大约为60%,并以转相点为分界点,得到了截面持水率与体积含水率和混合速度间的模拟关系式;利用双流体模型对油水分离分层流动压力梯度及截面持水率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平面与曲面两种油水界面形态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油-气-水三相流动,不同液相含水率下的压力梯度均随着气液相折算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入口体积含水率的增加,在一定的折算气液速的条件下,压力梯度出现了与转相相关的峰值特性,由峰值对应的液相入口体积含水率确定转相点对应的液相体积含水率为40%,明显低于油水两相流动时的转相点(入口体积含水率约为60%)。在高折算液速或者低折算液速但液相含水率高于50%工况下,随折算气速的增大,截面持水率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趋势。定义了一个新的概念——管壁水润高度,分析了折算气液速以及入口体积含水率对该参数的影响趋势。5.采用互相关技术分流型研究了油-气-水三相分层流和环状流界面波速特性,结果表明:固定油水比时,SW‖ST流型气-油界面和油-水界面波速、AN‖DO/W流型和AN‖DW/O流型的气液界面波速均随折算气速和折算液速的增大而增大。固定折算液速或折算气速时,随着液相中入口体积含水率的增加,SW‖ST流型气-油界面波速逐渐减小,而油-水界面波速增大,且含水率越高,增大的幅度越大。AN‖DO/W流型和AN‖DW/O流型的气液界面波速均增大。SW‖IN流动型态其油水间歇流动的特性使气液界面波速的变化比较复杂,没有表现出比较有规律的变化趋势。而油水间歇流动的特性参数(水塞速度、水塞长度、水塞频率)随折算气液速及液相含水率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平管中油-气-水多相流动特性研究进展
  • 1.2.1 油-水两相流型特性研究
  • 1.2.2 油-气-水三相流型特性研究
  • 1.2.3 流型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
  • 1.2.4 流型的识别方法
  • 1.2.5 油-气-水三相摩擦压降特性研究
  • 1.2.6 油-气-水三相管流持液率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系统与数据处理方法
  • 2.1 实验系统流程与主要设备
  • 2.2 测量装置
  • 2.2.1 压力变送器
  • 2.2.2 温度传感器
  • 2.2.3 电导探针
  • 2.3 数据采集系统
  • 2.4 实验数据的滤波处理
  • 2.5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理论
  • 2.6 实验参数及实验介质的物性
  • 2.6.1 实验参数范围
  • 2.6.2 实验介质的物性
  • 第三章 水平管油-水两相管流流型特性
  • 3.1 流型的划分
  • 3.1.1 分离分层流型
  • 3.1.2 不完全分散分层流型
  • 3.1.3 完全分散流型
  • 3.2 流型的定义及描述
  • 3.2.1 光滑分层流型(SM)
  • 3.2.2 波状分层流型
  • 3.2.3 混合界面分层流型(ST-MI)
  • 3.2.4 油、分散油滴层、水三层分层流型(O-DO/W-W)
  • 3.2.5 油和分散油滴层分层流型(O-DO/W)
  • 3.2.6 分散油滴层、连续水层分层流型(DO/W-W)
  • 3.2.7 水包油分散流动流型(DO/W)
  • 3.2.8 油、分散水滴层分层流型(O-DW/O)
  • 3.3 油水两相管流的流型图
  • 3.4 油水两相管流典型流型的转变机理及转变界限
  • 3.4.1 分层流ST 向O-DO/W-W 流型和DO/W-W 流型的转变
  • 3.4.2 O-DO/W-W 流型向DO/W-W 流型的转变
  • 3.4.3 DO/W-W 流型向DO/W 流型的转变
  • 3.4.4 O-DO/W-W 流型向O-DO/W 流型的转变
  • 3.5 本章主要结论
  • 第四章 水平管油-气-水三相管流流型特性
  • 4.1 典型油-气-水三相流型特性研究概述
  • 4.2 流型的划分
  • 4.3 流型的定义和描述
  • 4.3.1 SM‖SM 流型
  • 4.3.2 SW‖ST 流型
  • 4.3.3 SW‖IN 流型
  • 4.3.4 SW‖DW/O&DO/W 流型
  • 4.3.5 IN‖ST 流型
  • 4.3.6 IN‖O&DO/W 流型
  • 4.3.7 IN‖DO/W&W 流型
  • 4.3.8 IN‖O&DW/O 流型
  • 4.3.9 IN‖DO/W 流型
  • 4.3.10 AN‖O/W 流型
  • 4.3.11 AN‖W/O 流型
  • 4.3.12 AN‖DW/O&DO/W 流型
  • 4.4 油-气-水三相流型图
  • 4.5 油-气-水三相流型图的比较
  • 4.6 本章主要结论
  • 第五章 油-水两相及油-气-水三相流动压力及持水率特性
  • 5.1 油-水两相管流压力及持水率特性
  • 5.1.1 平均压力特性实验分析
  • 5.1.2 平均截面持水率特性实验分析
  • 5.1.3 油水两相滑脱特性分析
  • 5.1.4 油水两相分层流界面形态特性分析
  • 5.1.5 模型预测分析
  • 5.2 油-气-水三相管流压力及持水率特性
  • 5.2.1 平均压力特性实验分析
  • 5.2.2 平均截面持水率特性实验分析
  • 5.3 平均管壁水润高度变化规律
  • 5.3.1 折算气速的影响
  • 5.3.2 折算液速的影响
  • 5.3.3 液相中入口体积含水率的影响
  • 5.4 小气量的气体对油水流动的影响
  • 5.5 本章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油-气-水三相分层流动及环状流动界面波动特性
  • 6.1 相关测速的基本原理
  • 6.2 分层流界面波动特性
  • 6.2.1 SW‖ST 流型界面波动特性
  • 6.2.2 SW‖IN 流型界面波动特性
  • 6.3 环状流气液界面波动特性
  • 6.3.1 AN‖DO/W 流型压力及液膜高度波动特性
  • 6.3.2 AN‖DO/W 流型气液界面波动速度特性
  • 6.3.3 AN‖DW/O 流型气液界面波动速度特性
  • 6.4 本章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水平管油—水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流动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