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持有量的静态权衡与融资优序统一性研究

现金持有量的静态权衡与融资优序统一性研究

论文摘要

现金持有水平是公司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资本结构决策之一。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静态权衡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这两种彼此对立的理论却又都有着较严谨的推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证支持。我们从这两种理论的前提和本质出发,寻找其对立的根源和内在统一性,有助于提出能够更清晰的解释现金持有量水平的新理论。根据本文统计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与国外公司相比,具有高现金持有量、低现金流、高负债率、高市净率的特点,本文在边际收益成本均衡的大框架下,提出有限选择的理论。对应“选择的目标”“选择的限制”以及“选择的表现”三个部分内容,我们提出三个假设:假设一:中国上市公司具有目标现金持有量,这个目标持有量是权衡收益成本的结果,受到各相关因素的影响;假设二:债务代理成本是选择现金持有目标的限制;假设三:在债务代理成本的限制下,不同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发生了分化:债务代理成本高的公司,倾向于优先满足债务目标,因此维持最佳现金持有目标的能力较弱,债务代理成本低的公司,维持最佳现金持有目标的能力较强。假设一通过四个模型的多元回归得到证明,并且发现部分变量的作用存在正负相抵的情况;在假设二的部分,我们检验出债务变化和现金持有量变化的金额负相关,而历年波动率是正相关,从而证明了债务代理成本对现金持有量有显著的限制;对假设三我们根据公司债务代理成本高低进行分组,发现债务代理成本高的公司,其现金持有量目标十分模糊,而债务代理成本低的公司,其现金持有量目标则更加显著,从而证明在债务代理成本的限制下,不同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存在明显的分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在综合两种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限选择的现金持有理论。认为代理成本限制了公司达到最佳现金持有目标的能力,在代理成本高的情况下,公司需优先满足债务稳定目标,现金持有量波动较大;而在公司债务代理成本偏低,公司将优先满足现金持有水平目标,现金持有量波动降低,并在实证上通过了相关假设。(2)研究了外部经济情况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我们发现当外部需求的萎缩和供求关系的逆转,企业负债率攀升,有效资金需求不足时,企业处于防范风险的角度,会尽量避免过快扩张和现金流出。(3)不同于两种传统理论,我们提出了对公司规模、成长性、经营性现金流入、资产负债率这四种因素的影响的不同解读方式,认为存在正负相抵的可能,因此最终的作用方向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于以往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我们检验出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对现金持有量的负相关关系,这是在控制了现金流的”资金供给效应”之后得出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外公司现金持有情况
  • 1.1.2 国内公司现金持有情况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现金持有量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流动资产结构理论
  • 2.1.1 流动性及其管理
  • 2.1.2 完全资本市场中的流动性
  • 2.1.3 不完全资本市场中的流动性
  • 2.2 静态权衡理论
  • 2.2.1 理论简介
  • 2.2.2 实证研究
  • 2.3 融资优序理论
  • 2.3.1 理论简介
  • 2.3.2 实证研究
  • 2.4 代理成本理论
  • 2.4.1 理论简介
  • 2.4.2 实证研究
  • 2.5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有限选择理论——静态权衡与融资优序的内在统一性
  • 3.1 选择的目标
  • 3.2 选择的限制
  • 3.3 选择的表现
  •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样本
  • 4.1 研究假设
  • 4.1.1 假设一存在选择目标
  • 4.1.2 假设二存在选择限制
  • 4.1.3 假设三选择的分化表现
  • 4.2 样本及变量介绍
  • 第五章 有限选择理论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假设一存在选择目标
  • 5.2 假设二存在选择限制
  • 5.3 假设三选择的分化表现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现金持有量的静态权衡与融资优序统一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