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论文文献综述
袁步芳,叶敏仪[1](2019)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主动脉夹层覆盖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配合护理方式,研究组实施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方式。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远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50%,远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应用效果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黄金旗,张庆贤,陈煌,郑景达[2](2019)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血管重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血管重塑情况。方法回顾性搜集3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主动脉各部位真假腔短径以评估血管重塑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共植入38枚支架。1例患者术后出现截瘫,6例患者术后出现内漏。随访时间3~36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4个月突发主动脉破裂死亡,6例术后残余内漏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时均自行封闭。术后1个月时,主动脉峡部段、降主动脉中段、降主动脉远段、腹腔干段真腔短径较术前增大,而假腔短径较术前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冯晨譞[3](2019)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8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术前护理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血压、降低心率、缓解患者的疼痛及焦虑,严格卧床休息;术中护理的关键在于麻醉及手术过程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监测四肢血压,计尿量;术后护理的关键在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早期避免剧烈活动、监测下肢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的栓塞情况、早期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积极护理及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中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并痊愈出院。认为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术前加强疼痛及血压、心率控制等,防止夹层血管撕裂,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黄红芳[4](2019)在《临床护理路径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配合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临床路径护理对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接受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患者90例。先抽签决定对照组及观察组的先后次序,利用乱数表选取两位数号码共90组,再依病历号码末两位数随机分派患者至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术者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日数及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术者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2.15±1.60)d和(15.45±2.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95.56%,对照组救治成功率为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术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日数,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焦蕾蕾[5](2019)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腔内隔绝手术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选择46例于我院接受腔内隔绝手术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心血管护理模式,实验组行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护理总满意率(95.65%)明显优于参照组(65.22%),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腔内隔绝术是目前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式,在围术期合理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予以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7期)
宋娅琴,刘文霞[6](2019)在《8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介入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8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介入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遵医嘱镇静止痛,让患者安全等待手术时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做好健康指导,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86例患者中85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手术并发症延缓出院。认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07期)
张小瑜[7](2019)在《双心护理干预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的应用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双心护理干预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纳的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3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15例实施双心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差异以及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着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3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心护理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后,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临床上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丁军[8](2019)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3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43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 43例患者支架释放率为100%,术中不存在中转开胸手术治疗以及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在术后第2天接受血管造影复查,无支架移位。术后2例患者出现高热,对症处理后缓解。经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支架位置良好。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显着,创伤小、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胡永辉,毛天敏,张继业[9](2019)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26例Stand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均接受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并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及硝普钠等药物。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本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支架,完全封闭胸主动脉夹层原发破裂口,手术成功率为100.0%(26/26);本组术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6/26)、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15%(25/26)、92.31%(24/26)。结论:采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效果显着,手术成功率、术后生存率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药品评价》期刊2019年09期)
杨潇[10](2019)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动脉壁形成真假两腔分离状态就是主动脉夹层,造成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是指其内腔中的血液从裂口(主动脉内膜)处进入到了主动脉中膜,造成主动脉的中膜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腔。该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5%-10%),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主动脉夹层腔中有65%-70%的患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因此对主动脉夹层腔要进行早期的诊疗。目前对主动脉夹层腔的治疗以介入治疗方法为主,介入治疗将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也称为带膜支架植入术,是指经股动脉导入人工血管,以内支架固定于动脉壁,将血液与瘤壁隔绝,使瘤壁免受血液冲击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21期)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血管重塑情况。方法回顾性搜集36例Stanford B型AD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主动脉各部位真假腔短径以评估血管重塑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共植入38枚支架。1例患者术后出现截瘫,6例患者术后出现内漏。随访时间3~36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4个月突发主动脉破裂死亡,6例术后残余内漏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时均自行封闭。术后1个月时,主动脉峡部段、降主动脉中段、降主动脉远段、腹腔干段真腔短径较术前增大,而假腔短径较术前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论文参考文献
[1].袁步芳,叶敏仪.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2].黄金旗,张庆贤,陈煌,郑景达.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血管重塑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3].冯晨譞.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4].黄红芳.临床护理路径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配合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5].焦蕾蕾.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6].宋娅琴,刘文霞.8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介入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7].张小瑜.双心护理干预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8].丁军.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43例[J].河南医学研究.2019
[9].胡永辉,毛天敏,张继业.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Stand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药品评价.2019
[10].杨潇.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