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冶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6003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一种比较普遍的材料,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今,混凝土材料不断进步和完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它作为主体材料的地位,相对而言,人们对它的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手段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施工中最基础的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对于建筑整体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质量。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
大多数情况下土木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尤其是在一些极端天气中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下更是会对整个施工技术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对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不但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每个工程的特点,进行单独的施工组织设计。另外,虽然土木施工工程,在选址后施工过程中具有固定性,但施工人员常常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专业水平的培养。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同时,由于土木工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需要不同工种的施工单位进行配合完成,因此,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对施工的进度和最后施工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2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配制
混凝土的配制即是将混凝土中需要的几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形成强度质量较高的混凝土。混凝土中包含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和水等,这个比例即是混凝土的配合比。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需要经过反复的试验和配制,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从而使其满足施工要求和相关的技术规范。
2.2搅拌
在对混凝土中的几种混合材料进行搅拌工作时,需要按照合适的投料顺序在搅拌时,添加适量的材料,然后搅拌一定的时间,从而调制出质量较好的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其对于投料的量要有一定的控制,并且按照合适的搅拌时间进行搅拌,严格控制配合比,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
2.3混凝土的运输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质,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工作时,也应严格按照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就会出现离析或者初凝的现象,影响它的正常使用,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为了方便施工和混凝土的运输,也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在浇筑混凝土的周围,建造一个混凝土搅拌装置,从而便于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处。例如,滑模施工中对混凝土的需求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无缝浇筑过程,它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量供应并且不能间断。对于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也需要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楼面运输一般选用手推车来完成;垂直运输可以采用混凝土泵运输、快速提升架运输等;而平面运输大都使用混凝土运输车等。
2.4浇筑技术
土木施工中不同位置使用的浇筑方法是不一样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有很多。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特别是在进行基础底板的浇筑施工中,由于底板较厚,浇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混凝土的散热问题,提前做好相关措施,避免裂缝现象的产生。浇筑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材料不能进行二次搅拌,已经搅拌完成的材料不能添加水和其他材料,在浇筑之前就需要控制浇筑的时间间隔,掌握混凝土凝结的时间。在浇筑的过程中也需要将气候环境考虑进去,如果在比较恶劣的天气环境下,需要停止施工作业,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5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施工应从混凝土坡脚、混凝土坡中部以及混凝土坡顶等三处进行三道振捣。在保证三道振捣的位置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配合保证混凝土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预期效果。在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需要对振捣棒插入的深度以及振捣时间进行严格把控,振捣棒的移动间距应控制在40cm左右,其深度应当保持在下方混凝土50mm以上。
2.6拆模技术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将模板材料进行拆除处理,拆除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顺序来完成,同时要保证规范操作,不能使混凝土出现损坏的现象,特别是混凝土的边角位置。拆除可以按照模板承重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来进行,等到混凝土材料凝结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将所有的模板都拆除,一定要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模板承重部位的拆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在拆除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确定好模板拆除的时间,可以结合周围的施工情况和天气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时间。
2.7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以后,通过水泥水化的作用,逐渐凝结变硬。为了保证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从而达到规定的强度,必须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通过养护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如果混凝土的水分蒸发过快,会使得水泥凝胶体不能充分水化影响结晶的稳定性,同时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变形出现裂缝。因此,在混凝土初凝后,必须立即进行养护。常见的养护方法分为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混凝土养护,需要根据浇筑时的气候和水泥的品种来确定养护时间。一般情况下,普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该在浇筑后12到18小时以后进行。常见的养护方法一般为洒水自然养护,喷涂薄膜养护和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包裹养护。其目的都是保持混凝土的水分,避免失水从而达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在混凝土的带膜养护期间,可以通过喷淋洒水等方式。保证膜内的湿度,防止透过模板接缝处水分的挥发。为了方便以后的脱模,可以在混凝土浇筑24到48小时以后,稍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直至拆模。拆模后可以用吸水性好的草帘子和麻布进行包裹和覆盖,并在洒水后,在外面再裹上一层塑料膜保持膜内的潮湿,直到达到规定的养护期为止。在不方便洒水维护的大面积混凝土和异型结构上,通常采用喷涂薄膜法进行养护。通过喷涂养生液,使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塑料薄膜,从而有效的阻止混凝土水分的流失。在进行喷涂时需要注意防止漏喷,必须保证每一个角落都能喷到。
2.8提升抗裂性
对于抗裂性的提升可以使用三种方式进行解决。其一,在混凝土中混合入一定的添加剂,这样即可对其自缩值进行把控。其二,在混凝土中可以添加一定的纤维材料来保证其混凝土的质量,因为纤维一般具有一定的拉伸效果。其三,要控制好材料的配比,因为配比和最终混凝土的质量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其配比应该是要经过试验以及测试出来的,在所有的试验中选择出来一个最为合适的材料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施工中去。要是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而言就需要使用结构加固的方式进行,具体方法就是在发生裂缝的混凝土外面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维护。
结论
综上,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交汇和融合,并且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改进了以往的施工技术,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建筑施工方面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增旺.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8):150-150.
[2]于兴会.关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7):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