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农机——微型多功能田间耕作机(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智[1](2021)在《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研发》文中提出新型农用机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状况、提高土壤的产出率,而且可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在优化农村劳动配置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改变传统微耕机人力手扶的驾驶操作模式,本文基于2018年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2018220024)“基于无线遥控的先进履带式新能源微耕机研发”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进行了一种无线遥控的双电机驱动的履带式微耕机的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微耕机总体方案,研究一种微型的农用动力底盘,将具有优越越障能力的双履带行驶装置引入微耕机底盘设计中,采用轮边电机直驱方式,不仅可以简化机械结构,而且可以降低机器总体尺寸。同时对相关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并在三维软件CATIA中完成微耕机整机的实体建模、虚拟装配,保证其结构合理,为后续有限元分析提供模型基础。(2)微耕机动力系统参数匹配,根据行驶方程式、螺杆升降条件及《农业机械设计手册》中履带式微耕机的预设旋耕技术参数等对微耕机的驱动系统、升降系统及旋耕系统进行动力系统参数匹配。(3)微耕机控制系统设计,利用无线传输模块,实现微耕机的启停、转弯等控制;采集驱动电机转速信号,并转换成速度进行显示;为减少微耕机旋耕刀具装卸的次数,利用单片机控制升降电机,使旋耕刀具进行自动升降。(4)有限元分析及控制系统仿真,通过Workbench对旋耕工况下微耕机的刀具、刀轴、驱动轮进行静应力分析并添加最大位移分布图,对发动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固有频率取值范围;利用Catia、ADAMS、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建立自动升降系统的实体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电机的控制策略模型,实现自动升降系统的联合仿真,(5)制作了履带微耕机的试验样机并对整机的直线行驶性能、转弯半径机稳定性进行功能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样机结构设计合理、动力系统参数均能满足动力需求、控制系统及各零部件安全可靠、样机功能性试验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牛坡[2](2020)在《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与振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丘陵山区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3.2%,耕地狭小且分散、缺乏机耕道,微耕机以其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及田间转移方便等优点,成为我国丘陵山区现阶段不可或缺的农业机械。由于土地整治建设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微耕机仍将在我国丘陵山区农业耕整地作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内燃机微耕机作业过程中的强烈振动不仅影响机器的操作舒适性,而且可能会对操作人员感觉神经、肌肉、骨骼和关节等造成损害,为降低微耕机的振动,课题组研发了一款可用于丘陵山区大田旱地耕整地作业(耕深>10cm)的新型蓄电池类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和振动特性作为衡量蓄电池类电动微耕机作业性能的两个关键指标,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如何综合考虑作业功耗和振动特性,同时降低电动微耕机的作业功耗和振动,提高电动微耕机的作业性能,已经成为电动微耕机能否在丘陵山区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以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与振动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旋耕弯刀切削土壤动力学仿真,从旋耕弯刀切削土壤微观机理出发对旋耕弯刀几何参数进行优化,以降低电动微耕机的作业功耗;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电动微耕机作业过程中的振动及其传递特性进行研究,并从机架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寻求降低电动微耕机扶手处振动的有效措施;加工得到优化后的旋耕弯刀和机架,通过田间试验对优化后的旋耕弯刀和机架降耗及减振效果进行验证;构建电动微耕机功耗振动综合作业性能评价参数对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和振动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为降低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建立“旋耕弯刀-土壤”切削模型,对旋耕弯刀切削土壤过程和功耗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旋耕弯刀单刀切削土壤仿真功耗为0.294 kW。根据旋耕弯刀切削土壤功耗模型及旋耕弯刀切削土壤动力学仿真分析中粒子运动情况,选取旋耕弯刀正切部弯折半径r、滑切角τ及正切面与刃口至刀辊中心连线间的夹角δ为试验因子,旋耕弯刀切削土壤仿真功耗为试验指标,采用非线性优化计算方法,确定当r为36.7 mm,τ为47.8°,δ为60.4°时,旋耕弯刀切削土壤功耗最小,单刀切削土壤仿真功耗为0.258 kW,比现用旋耕弯刀降低了12.24%;将优化前后的旋耕弯刀分别组装为优化前后的旋耕刀辊(4×3,即每个刀盘安装4把弯刀,3个刀盘),得到优化后旋耕刀辊切削土壤仿真功耗为0.789 kW,与优化前(现用)旋耕刀辊(0.896 kW)相比,切削土壤仿真功耗降低了11.94%。(2)为探讨电动微耕机振动传递特性,选取电动微耕机旋耕刀辊、支撑架与扶手架相连处及左右扶手处的振动特性为测试指标进行振动特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电动微耕机在快档(常用耕整地档位,前进速度0.5 m/s)作业时,由旋耕刀辊经支撑架与扶手架相连处传递到扶手处(取左右扶手处振动加速度值的平均值)的X(前后)、Y(左右)、Z(竖直)方向振动加速度值降低、振动幅值增加,振动加速度值在X、Y、Z方向分别由7.23 m/s2、6.39 m/s2、10.12 m/s2降低到3.45 m/s2、3.64 m/s2、8.10 m/s2,振动幅值分别由1.20 m/s2、1.06 m/s2、2.29 m/s2增加到2.66 m/s2、2.49 m/s2、6.80 m/s2;电动微耕机扶手处Z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值和振动幅值在X、Y、Z三个方向中最大,对扶手处的振动影响也最大。(3)为降低电动微耕机扶手处的振动,基于电动微耕机机架计算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对电动微耕机机架进行拓扑优化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由计算模态分析得到的优化后机架第1阶固有频率为13.42 Hz、最大振动幅值为27.12mm,与优化前机架由计算模态分析得到的第1阶固有频率(17.25 Hz)和最大振动幅值(34.41 mm)相比,第1阶固有频率降低了22.20%且偏离了人前臂共振频率范围(1630 Hz),最大振动幅值减小了21.18%;将优化后机架组装为电动微耕机,由Simulink仿真得到其扶手处Z方向振动加速度值为7.16 m/s2,与由Simulink仿真得到的机架优化前电动微耕机扶手处Z方向振动加速度值(7.89 m/s2)相比,降低了9.25%。(4)以作业功率和患“白指病”(患病概率10%)暴露时间为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和振动特性评价指标,基于电动微耕机实际作业档位及作业时间,构建了电动微耕机功耗振动综合作业性能评价参数。对优化前后旋耕刀辊搭配优化前后机架不同组合下的电动微耕机功耗振动综合作业性能参数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优化后旋耕刀辊搭配优化后机架的电动微耕机综合作业性能最佳,与现用电动微耕机(优化前旋耕刀辊搭配优化前机架)相比,重量由50 kg降为46.04 kg,降低了7.92%,作业功率由1.76 kW下降为1.55 kW,降低11.93%,患“白指病”的暴露时间(值越大,表示所受振动越小)由6.16年延长至7.38年,提升19.81%,达到了同时降低作业功耗和扶手处振动的目的。
王文明,肖宏儒,宋志禹,韩余,丁文芹[3](2020)在《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茶叶大国,其茶叶种植具有面积大、分布广、地形复杂等特点,全程机械化生产是中国茶叶发展的必经之路。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是指茶园耕作、树体管理、植保灌溉、茶叶采摘和茶叶加工等环节均实现机械化作业。本文分析我国茶叶生产机械化研究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茶叶生产机械化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重点阐述茶园耕作机械、植保机、茶园灌溉设备、茶树修剪机械、采茶机、茶叶加工机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归纳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机型和技术;指出研发绿色化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的大型茶叶机械是中国茶叶机械化生产发展的核心方向,同时也需加强适应丘陵山地等茶区作业的小型轻简化茶叶生产装备的研究。
张延尊[4](2020)在《丘陵山区茶园管理机移动平台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茶园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且超过60%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然而我国茶园机械化管理水平比较低,特别是丘陵山区茶园基本无法实现机械化管理,耕地、开沟、施肥、覆土、除草、喷药等作业全部依靠人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的提高,极大增加了茶叶生产成本。实现丘陵山区茶园管理机械化的关键在于研制适合我国丘陵山区茶园地形地貌的多功能茶园管理机移动平台。国内外关于集耕地、开沟、施肥、覆土、除草和喷药等于一体的适用于我国丘陵山区的多功能茶园管理机移动平台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目前我国丘陵山区茶园管理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了解茶园管理者的实际需求,研制开发一款能够在丘陵山区茶园实现耕地、除草、开沟、施肥、覆土和喷药功能的茶园管理机多功能移动平台。在对移动平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及试验研究等方法,完成茶园管理机移动平台的研制,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丘陵山区茶园实际条件和农艺要求,考虑多功能茶园管理机在田间的通过性、动力性以及农机具适配性等因素,研制开发适用于丘陵山区,能够搭载不同作业农机具进行田间作业的低地隙自走式多功能移动平台,实现“一机多用”功能。该移动平台高度750mm950mm可调,宽度385mm,长度1330mm,以2.2kW的汽油发动机和12V蓄电池提供动力。(2)根据移动平台实际受载情况建立移动平台力学分析方程组和高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有限元分析模型加载其实际工况下的载荷和约束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移动平台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移动平台在最大负载工况下的静力学特性,探究移动平台等效应力和变形量,其中最大等效应力为87.87MPa,最大变形量为7.773mm,安全系数为2.67,仿真分析表明移动平台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设计要求,但存在较大材料冗余,具备优化空间。(3)应用ANSYS workbench对移动平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拓扑优化改善移动平台的整体结构,减轻了移动平台质量。选取移动平台的7个设计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优化后的移动平台具体尺寸参数,并对优化后的移动平台进行力学特性分析。移动平台经两级优化后的质量下降31.2%,最大变形量降低7.9%,安全系数为1.57,经过优化后的移动平台符合设计预期。(4)对移动平台进行模态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移动平台外部激励频率分别为0.161.56Hz、5.67Hz。对优化后的移动平台固有频率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其前六阶固有频率分别为11.98Hz、19.98Hz、36.91Hz、61.40Hz、86.64Hz、87.20Hz。分析可得移动平台的固有频率与其外部激励并不相同且相近,表明移动平台模态性能良好,不易产生共振现象。(5)样机制造与试验。试制移动平台,组装整机。通过仿真优化设计将移动平台质量由9.24kg降为6.54kg,对优化后的移动平台进行试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移动平台质量为6.97kg与仿真分析结果相差6.6%,属于合理的误差范围之内。组装整机,通过更换不同农机具进行田间行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移动平台在耕整、除草、和开沟施肥模式下,最快行驶速度为0.98m/s,符合设计要求,行驶过程中振动特性良好,易操控。对移动平台进行除草、开沟和耕整田间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移动平台除草作业效果显着;开沟作业下的开沟宽度为198mm,深度为177mm,开沟深度稳定性系为86.4%;耕整作业下的耕宽为607mm,深耕、中耕和浅耕的耕深分别为198mm,122mm,96mm,耕深稳定性系数分别为87.6%,85.6%,82.8%。根据2017年12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对茶园施肥和耕整要求,以及实际除草效果,表明茶园管理机移动平台除草、开沟和耕整作业基本满足丘陵山区茶园管理农艺要求。
熊平原[5](2019)在《旋耕刀三向工作阻力及耐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扶式旋耕机在土壤耕整地作业管理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其存在作业功耗高、机具振动强与刀片磨损快等突出问题,旋耕刀体受到土壤对其水平、垂直和侧向上的工作阻力是引起以上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研究旋耕刀所受三向工作阻力变化规律,优化旋耕作业参数,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刀片的耐磨特性是旋耕刀减阻延寿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试验测定了广东果园土壤的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明确了旋耕刀-土壤相互作用的工作环境特征;然后以C型旋耕弯刀为对象,研究了旋耕刀的结构特征,理论分析了旋耕刀的运动轨迹和切土力学模型,确定了影响旋耕工作阻力的试验因素;接着在自制土槽试验台上利用相位角表征旋耕刀与土壤间的接触状态,试验分析了单把旋耕刀在切土周期内所受三向阻力的变化规律,探讨作业参数对三向阻力的影响关系,以3个方向工作阻力值最小化为目标,优化了旋耕作业参数;针对前述固定式单刀土槽试验不能直接测量旋转式刀片实时三向阻力的缺陷,构建了基于离散元法的旋耕刀-土壤相互作用仿真模型,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精确分析了旋耕刀三向阻力值的变化规律;最后为提高旋耕刀耐磨性,通过试验找出了旋耕刀的易磨损位置,提出了一种表面堆焊耐磨处理方案。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试验测定了广东果园内土壤的含水率、紧实度、颗粒度和密度等物理参数,通过直剪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出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为后续土壤环境调配及仿真模型参数设置提供数据基础。理论分析了旋耕弯刀的运动轨迹和切土力学模型,得出切土量与旋耕刀结构尺寸、运动参数和耕深有关,土壤剪切失效阻力和抛土阻力主要与土壤物理和力学特性、刀具结构有关,为后续试验因素确定及仿真模型运动分析提供参考。(2)提出利用相位角表征旋耕刀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状态,土槽试验揭示了旋耕刀在单个切土周期内的三向阻力变化规律。正交试验表明,对单位幅宽前进阻力影响顺序为:耕深、幅宽、相位角、弯折角、前进速度,耕深和幅宽影响具有显着性,最优组合为A2B3C1D1E1;对单位幅宽垂直阻力影响顺序为:弯折角、耕深、相位角、幅宽、前进速度,前4个因素影响具有显着性,最优组合为A1B3C1D3E1;对单位幅宽侧向阻力影响顺序为:相位角、耕深、弯折角、幅宽、前进速度,最优组合为A1B3C1D1E2;为降低能耗,减少刀具表面磨损,保证机具工作稳定性,最优工作组合模式为,弯折角取120°,刀具幅宽取80 mm,耕深取80 mm,前进速度取0.5 m/s。(3)采用离散元法建立了适应南方土质环境的旋耕刀-土壤相互作用仿真模型,扭矩对比试验表明,仿真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旋耕功耗变化规律。单刀受力仿真分析表明,水平阻力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同,侧向阻力方向为由刀具弯折区内侧面指向刀体,垂直阻力方向为先垂直土面向上之后转为垂直土面向下;水平阻力和侧向阻力在最大耕深处出现最大值,而垂直阻力大约在入土后转动30°时出现最大值。作业参数对三向阻力影响仿真试验表明,水平阻力最大值大于侧向和垂直方向阻力最大值,水平阻力是功率消耗的主要因素;随着转速的增加,三个方向阻力最大值均增大,当大于250r/min时,增速加快;侧向阻力和垂直阻力随前进速度增加而平稳增大,水平阻力却出现下滑趋势;耕深对三向阻力的影响比较显着,增加耕深会同时快速增大三个方向工作阻力值,急剧加大作业功耗。(4)通过磨损试验分析了旋耕刀的质量和尺寸损失规律,得出刀体主要磨损位置是侧切区刃口、弯折区刃口和弯折区背面,磨损从刀刃部位开始,逐渐向刀身部位延伸。采用堆焊技术在旋耕刀主要磨损位置焊接表面强化涂层,试验表明,熔合区堆焊涂层与65Mn基体材料结合性能优劣顺序为:Cr Mo堆焊层>WC堆焊层>BC堆焊层>高Cr堆焊层,各堆焊涂层表面硬度排序为:WC堆焊层>BC堆焊层>高Cr堆焊层>Cr Mo堆焊层>未堆焊刀身。耐磨试验表明,试验刀片的耐磨性能排序为:WC涂层刀>BC涂层刀>高Cr涂层刀>Cr Mo涂层刀>未堆焊旋耕刀。田间试验表明,采用堆焊技术在旋耕刀刃口形成连续堆焊层、在刀身正面和背面形成点焊层有利于提高旋耕刀的耐磨性。
孙文龙[6](2019)在《小型半轴式除草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油料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大。油茶的抚育管理是影响油茶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油茶林多分布在林地环境复杂,立地条件较差的低山丘陵区域,导致油茶机械化抚育管理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制约着油茶产业的发展。为解决油茶林中机械抚育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需要研制开发出一款操作灵巧、结构紧凑且配套大功率牵引底盘的除草机。为了适应在丘陵山地林地抚育作业的特点,设计了一款小型半轴式除草机。主要设计内容具体如下:1、基于在标准化、可靠性、便携性3个设计原则和除草机工作的林地土壤特点、杂草特征及除草园艺要求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除草机动力选择、爬坡能力、底盘与刀辊宽度、转弯半径的设计要求。设计的除草机主要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传动系统、除草关键部件等部分,选定190FE型柴油发动机,型号为180×72的橡胶履带,圣坦撒罗变速器D2P系列的改进型,最小转弯半径是1.7241m。2、根据除草机旋切除草的作业方式,再整机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开展除草关键部件设计。选择Y型甩刀作为除草刀具,并对其主要技术参数开展详细的理论计算,主要技术参数为:选用Y型甩刀为除草刀具,相邻两刀夹角α=36°,齿根宽L=15mm,齿根夹角γ=100。,刀具厚度S=8mm,刀辊长度是0.75m,刀具以双螺旋的排列方式排列在刀辊上,同时开展刀具的运动过程受力分析和刀辊的强度校核分析,为后续的样机制造及其他部件选型提供依据。3、采用正交试验、二次回归旋转试验明确了 3个对除草效率影响较大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以及最优的工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除草深度→除草机前进速度→刀辊转速。最优的工作条件:除草刀辊旋转速188.79r/min,除草深度30mm,前进速度0.617m/s。再对不同土壤含水率进行验证试验,得出了不同除草需求下所需的工作条件,并再次验证了小型机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杨延超[7](2018)在《纯电动拖拉机模块化整机匹配及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国内外农业生产活动中,拖拉机作为主要农作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要求拖拉机向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推动现代化绿色农业的进程。传统拖拉机由于尾气污染,操作繁琐,以及结构相互关联带来的维修拆解不便和互换性较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绿色农业的发展。本文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撑下,根据《双电机耦合驱动电动拖拉机(35马力)整机集成创制与试验考核》(2016YFD0701005)的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针对传统拖拉机的不足,摒弃传统的内燃机驱动的方式,以SF400E为原型,设计一种基于模块化思想的35马力双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拖拉机来代替传统拖拉机,弥补现阶段电动拖拉机的市场空白。根据SF400E型拖拉机结构组成,按其功能将整机划分为驱动模块、电池模块、前桥转向模块、耦合器模块、后桥模块以及悬挂提升模块;以充分利用原有零件进行模块设计,同时增强模块的柔性化设计,使各模块具有独立性又相互协调,缩短设计周期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给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案,设计了用于连接前桥与耦合器的连接构件,完成了整机的匹配设计。构建了整机的三维装配模型,以实现对各模块干涉情况的检验以及对整机物理参数的测量。分析了现有电动车辆的驱动构型,采用双电机耦合驱动代替内燃机驱动的驱动方式;提出了一种采用主电机进行额定输出,利用辅助电机进行速度调节与功率补偿的工作方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拖拉机使用的双电机驱动、双独立输出的分汇流驱动构型;分析了该构型的多种驱动方式;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动力耦合器设计。针对设计的耦合器传动系统,模拟了驱动方案中动力输出转速540 r/min、动力输出转速750 r/min、主电机单独驱动以及辅助电机单独驱动四种拖拉机的基本工况。基于ADAMS对驱动系统通过step函数约束四种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对比分析各组的仿真结果,得出了各齿轮的运动状态与辅助电机控制的减速比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分析了齿轮角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以及行星轮带来的偏载影响,结果证明转速越高,系统稳定性越差。并提出了主、辅电机的驱动控制方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驱动构型与耦合器的合理性。针对整机驱动方式改变引起的零部件具有强度隐患的问题,仿真分析了耦合器与前桥的连接构件以及前桥在单倍载荷下的应力作用效果,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机械设计要求,分析了其在施加三倍载荷时的应力分布,以预防冲击造成的过载失效。结果表明,原有前桥在横梁与转向轴筒连接处产以及垂直于横梁的连接套筒连接处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应采用10 mm厚的Q275结构钢并使用至少8 mm倒角方可满足使用要求;连接板件在结构拐角处、焊接连接处以及螺栓孔处产生应力集中,最终确定连接板件应使用双层10 mm Q650结构钢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翁玮[8](2015)在《1WG-4.1型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的设计及试验》文中提出微耕机作为我国农用机械耕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之一,广泛应用于水旱田耕地、温室大棚耕作、小规模田园作业中,在丘陵和山区地带也得到应用,为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近几年,我国微耕机的市场逐渐增大,但微耕机的产品参差不齐,许多产品由于功耗大、性能单一难以满足农村耕作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迫切需要研制出一种性能好的多功能微耕机。本文主要以南方地域环境为参考对象,在国内外微耕机的发展与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 1WG-4.1型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建立了整机三维模型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参数化分析。通过在田间对样机进行旋耕、起垄试验测试了微耕机各项性能。得到的结论与成果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微耕机发展历程与技术研究现状,阐述了多功能微耕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为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微耕机提供理论基础。2.根据地域和农艺要求,对本文机具进行了功耗估算分析和动力匹配,同时将该微耕机的工作幅宽定为86cm,耕深定为6cm,播种施肥均为单行。设计开发的微耕机主要有机身总成、传动装置、机架、旋耕装置、起垄机构、施肥装置、播种装置等,使之能完成多种农业耕作。3.对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参数分析。设计了旋耕刀辊的结构类型,并对其进行了校核;结合《农业机械设计手册》对旋耕刀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并在不同工作情况下进行了受力分析;设计出由锥体、筋板、压实板、轴套四部分组成的起垄器;设计出窝眼轮式排种器和16槽小槽轮排肥器。4.设计了排种箱及排肥箱的结构,排种箱的体积V1=2.25 dm3,排肥箱V2 = 3 dm3。对整机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通过装配干涉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现实工作状况。5.对设计的样机进行了生产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整机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稳定性,旋耕、起垄、播种、施肥各项指标都均达到国家农艺规定要求,满足微耕机的设计要求。
胡洁,唐茜,尤军,郭辉,杨宛章[9](2013)在《棚室多功能作业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国内外温室及微型多功能作业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概括了市场上新型多功能作业机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当前菜农对棚室多功能作业机的迫切需求,总结了多功能作业机的研究成果,并得出国内多功能作业机的研制与国外存在的差距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周帆,周莹,邱恒先,谢刚[10](2012)在《IZ-41型祥乐牌新式经济型多功能微耕机》文中研究表明IZ-41型祥乐牌微耕机是广西陆川县永发机械有限公司集成多项自有的国家专利技术开发的目前国内最轻型、最高效的机型,其机质轻、结构紧凑、灵活性好、操作力小,耕作效率高、耗油低、购置和使用经济,能行走大小道路、自行越埂爬坡;由于采用组合结构、标准化部件以及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灵活、部件更换联接便捷快速、无作业死区;既适应于丘陵、小地块的水田、旱地、梯田,又具有耕培土、开垅、深耕翻土、旋耕耙田、收割、脱粒、运输及抽水等一切农作功能。这种新式经济型多功能微耕机,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甚至东盟国家农地丘陵环境、农作习惯以及经济条件等要求。
二、新型农机——微型多功能田间耕作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农机——微型多功能田间耕作机(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耕机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总体方案的设计 |
2.1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的整体结构 |
2.1.2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的工作原理 |
2.2 无线遥控得履带式微耕机履带动力底盘的总体方案 |
2.2.1 履带动力底盘的设计要求 |
2.2.2 履带动力底盘的选型 |
2.2.3 履带动力底盘的动力部分选型 |
2.3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动力底盘的工作原理 |
2.3.1 履带动力底盘的受力分析 |
2.3.2 履带动力底盘的速度分析 |
2.4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动力底盘的设计计算 |
2.4.1 底盘机架的设计 |
2.4.2 履带参数计算 |
2.4.3 驱动轮参数计算 |
2.4.4 履带装置预紧力的计算 |
2.5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升降装置的设计 |
2.5.1 升降装置的方案选择 |
2.5.2 升降装置的机构及工作原理 |
2.5.3 升降装置的设计计算 |
2.5.4 螺杆的强度校核 |
2.6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旋耕系统的方案设计 |
2.6.1 旋耕系统的动力源 |
2.6.2 微耕机旋耕部件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设计 |
3.1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驱动系统设计计算 |
3.1.1 驱动系统功率计算 |
3.1.2 履带动力底盘的驱动电机选型 |
3.2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旋耕系统设计计算 |
3.2.1 旋耕系统功率计算 |
3.2.2 旋耕系统汽油机选型 |
3.3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升降系统设计计算 |
3.3.1 升降系统功率计算 |
3.3.2 升降系统驱动电机选型 |
3.4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动力电池匹配计算 |
3.4.1 蓄电池的选型 |
3.4.2 蓄电池的参数匹配 |
3.5 本章小结 |
4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
4.1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驱动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1.1 控制系统的需求研究 |
4.1.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4.1.3 控制系统的遥控设计方案 |
4.2 无线遥控得履带式微耕机驱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 |
4.2.2 DA转换模块 |
4.2.3 速度显示模块 |
4.2.4 蓝牙通信模块 |
4.2.5 驱动系统电机驱动模块 |
4.2.6 升降系统电机驱动模块 |
4.3 无线遥控得履带式微耕机驱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重要零部件有限元分析及控制系统仿真 |
5.1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虚拟装配设计 |
5.2 无线遥控得履带式微耕机主要零部件有限元分析 |
5.2.1 履带驱动轮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
5.2.2 旋耕刀具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
5.2.3 旋耕刀轴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
5.2.4 发动机机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5.3 无线遥控得履带式微耕机升降系统运动学仿真 |
5.3.1 装置运动模型的建立 |
5.3.2 电机系统的控制方案建立 |
5.3.3 ADAMS与 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功能试验 |
6.1 直线性能试验 |
6.1.1 测试内容及方法 |
6.1.2 试验结果处理 |
6.1.3 试验结果分析 |
6.2 最小转向半径试验 |
6.2.1 测试内容及方法 |
6.2.2 试验结果处理 |
6.2.3 试验结果分析 |
6.3 稳定性能试验 |
6.3.1 测试内容及方法 |
6.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 |
(2)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与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微耕机及其发展历程 |
1.2.1 电动微耕机概述 |
1.2.2 电动微耕机的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研究现状 |
1.3.2 电动微耕机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技术路线 |
1.6 课题来源 |
第2章 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模型的构建 |
2.2.1 旋耕刀辊切削土壤功耗 |
2.2.2 微耕机前进功耗 |
2.2.3 电动微耕机传动部分功耗 |
2.2.4 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及分析 |
2.3 旋耕弯刀切削土壤动力学仿真 |
2.3.1 旋耕弯刀和土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旋耕弯刀切土动力学仿真模型关键字定义 |
2.3.3 旋耕弯刀切土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分析 |
2.4 旋耕弯刀参数优化及验证 |
2.4.1 试验因子及指标的选取 |
2.4.2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 |
2.4.3 旋耕弯刀几何参数优化 |
2.4.4 优化后旋耕弯刀动力学仿真分析 |
2.5 优化前后旋耕刀辊切削力及功耗分析 |
2.5.1 优化前后旋耕刀辊切削力分析 |
2.5.2 优化前后旋耕刀辊切削土壤功耗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微耕机振动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动微耕机振动特性数学模型的构建 |
3.2.1 振动传递函数 |
3.2.2 频率响应函数的获取 |
3.2.3 电动微耕机振动理论模型的构建 |
3.3 电动微耕机振动特性田间试验研究 |
3.3.1 田间试验土壤相关性能参数测试 |
3.3.2 试验设备 |
3.3.3 试验方案 |
3.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电动微耕机MATLAB/Simulink振动加速度仿真分析 |
3.4.1 电动微耕机样机三维模型的构建 |
3.4.2 电动微耕机受力分析 |
3.4.3 “电动微耕机-土壤”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3.4.4 结果分析 |
3.5 电动微耕机机架拓扑优化 |
3.5.1 电动微耕机机架计算模态分析 |
3.5.2 电动微耕机机架试验模态分析 |
3.5.3 计算模态分析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
3.5.4 电动微耕机机架拓扑优化 |
3.5.5 机架拓扑优化前后性能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动微耕机降耗减振效果试验验证 |
4.1 引言 |
4.2 电动微耕机功耗振动综合作业性能评价方法 |
4.2.1 作业功耗评价 |
4.2.2 振动特性评价 |
4.2.3 电动微耕机功耗振动综合作业性能评价 |
4.3 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与振动特性田间试验研究 |
4.3.1 试验准备 |
4.3.2 电动微耕机作业功率分析 |
4.3.3 振动特性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4.4 降耗减振效果评价 |
4.4.1 降耗效果评价 |
4.4.2 减振效果评价 |
4.4.3 电动微耕机功耗振动综合作业性能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
1) 环境适应性。 |
2) 作物品种适应性。 |
3) 经济适用性。 |
2 国内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 |
2.1 茶园耕作机械 |
2.2 茶园灌溉设备 |
2.3 茶树植保机 |
2.4 茶树修剪机械 |
2.5 采茶机 |
2.6 茶叶加工机械 |
2.6.1 茶叶杀青机械 |
2.6.2 揉捻机械 |
2.6.3 烘干机械 |
3 国外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 |
4 存在问题 |
5 展望 |
6 结论 |
(4)丘陵山区茶园管理机移动平台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茶园管理机研究动态 |
1.2 茶园管理机多功能移动平台研究动态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章 丘陵山区茶园管理机移动平台的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基本参数确定 |
3.3 关键零部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平台静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 |
4.1 静力学分析概况与软件应用 |
4.2 静力载荷计算 |
4.3 移动平台静力学分析 |
4.4 优化设计概况与软件应用 |
4.5 移动平台拓扑优化 |
4.6 移动平台多目标优化 |
4.7 移动平台优化前后数据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平台模态分析 |
5.1 模态分析概况与软件应用 |
5.2 固有频率分析 |
5.3 外部激励计算 |
5.4 数据分析与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样机试制与田间试验 |
6.1 试制样机 |
6.2 田间试验 |
6.3 本章小节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课题参与 |
(5)旋耕刀三向工作阻力及耐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耕作部件工作阻力研究现状 |
1.2.2 旋耕刀工作阻力研究现状 |
1.2.3 旋耕机振动分析研究现状 |
1.2.4 旋耕刀耐磨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旋耕刀工作土壤特征与动力学分析 |
2.1 旋耕刀工作土壤特征 |
2.1.1 土壤物理参数测定 |
2.1.2 土壤力学参数测定 |
2.2 旋耕刀动力学分析 |
2.2.1 旋耕刀结构分析 |
2.2.2 旋耕刀切土过程分析 |
2.2.3 旋耕刀运动分析 |
2.2.4 旋耕刀刃切土功耗分析 |
2.2.5 旋耕作业力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旋耕刀三向工作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
3.1 试验装置设计 |
3.1.1 土槽试验台设计 |
3.1.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2 试验准备 |
3.2.1 三维力传感器标定 |
3.2.2 土壤调配 |
3.2.3 土槽试验区段划分 |
3.3 作业参数对三向工作阻力的影响 |
3.3.1 试验因素确定 |
3.3.2 因素水平及调控方法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正交优化试验 |
3.4.1 试验方案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对比试验 |
3.5.1 试验方案 |
3.5.2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旋耕刀三向工作阻力特性仿真分析 |
4.1 离散元法 |
4.1.1 基本理论 |
4.1.2 接触模型 |
4.1.3 应用软件 |
4.1.4 仿真分析流程 |
4.2 仿真模型构建 |
4.2.1 旋耕刀逆向建模 |
4.2.2 土壤颗粒微观参数 |
4.2.3 土粒黏结模型 |
4.2.4 EDEM仿真模型 |
4.3 仿真模型验证 |
4.3.1 轴向压缩验证试验 |
4.3.2 土槽扭矩对比试验 |
4.4 三向工作阻力仿真分析 |
4.4.1 单刀受力仿真分析 |
4.4.2 二向阻力比照试验 |
4.4.3 作业参数对三向阻力最大值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旋耕刀耐磨性试验研究 |
5.1 旋耕刀磨损机理 |
5.2 旋耕刀磨损试验 |
5.2.1 试验装置 |
5.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耐磨方案设计与试验 |
5.3.1 表面堆焊技术 |
5.3.2 不同药皮成分堆焊涂层性能分析 |
5.3.3 旋耕刀堆焊耐磨试验 |
5.3.4 田间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发表 |
附录B 土壤含水率测量数据表 |
附录C 土壤紧实度测量数据表 |
(6)小型半轴式除草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田除草机研究现状 |
1.2.2 林业除草机研究现状 |
1.2.3 油茶林地机械化管理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整机设计与参数确定 |
2.1 设计原则与依据 |
2.1.1 设计原则 |
2.1.2 除草机工作环境调查 |
2.2 设计要求 |
2.3 基本结构与参数 |
2.3.1 整机结构 |
2.3.2 整机参数 |
2.4 半轴式除草机的动力选择 |
2.4.1 除草机工作前进速度确定 |
2.4.2 履带前进功率 |
2.4.3 除草机除草消耗功率 |
2.4.4 除草机功率 |
2.4.5 发动机选型 |
2.5 底盘系统的设计 |
2.5.1 履带参数确定与选型 |
2.5.2 传动比的确定及变速器的选择 |
2.5.3 底盘通过性验算 |
2.6 小结 |
3 除草机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确定 |
3.1 半轴式除草机的刀具设计 |
3.1.1 刀具选择 |
3.1.2 参数确定 |
3.2 除草刀具的工作过程运动分析 |
3.3. 除草工作头刀具排列 |
3.4 除草刀辊设计 |
3.4.1 刀辊转速的确定 |
3.4.2 刀辊的强度校核 |
3.4.3 刀辊的刚度校核 |
3.5 小结 |
4 小型半轴式除草机除草性能试验 |
4.1 除草机的相关参数 |
4.2 正交试验 |
4.2.1 正交试验设计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 |
4.3.1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试验的设计 |
4.3.2 试验因素编码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土壤不同含水率对除草率的影响分析 |
4.4.1 试验的准备及条件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除草机总体设计 |
5.1.2 除草机刀具的设计 |
5.1.3 制造样机开展试验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纯电动拖拉机模块化整机匹配及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动拖拉机的发展过程及其相关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动拖拉机整机模块化匹配研究 |
2.1 动力模块匹配 |
2.2 电池模块匹配 |
2.3 前桥转向模块匹配 |
2.4 后桥模块匹配 |
2.5 耦合器模块匹配 |
2.6 悬挂提升模块匹配 |
2.7 整机三维模型建立 |
2.8 本章小结 |
3 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研究 |
3.1 电机驱动构型分析 |
3.2 双电机驱动方案研究 |
3.3 分汇流双电机耦合器设计 |
3.4 分汇流双电机耦合器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ADAMS的驱动系统运动仿真研究 |
4.1 建立传动系的ADAMS模型 |
4.2 动力输出540 r/min运动仿真 |
4.3 动力输出750 r/min运动仿真 |
4.4 主电机单独驱动仿真 |
4.5 调速电机单独驱动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 纯电动拖拉机关键部件强度分析研究 |
5.1 连接构件的强度分析 |
5.2 前桥转向横梁强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1WG-4.1型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的设计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玉米生产的机械化 |
1.2.1 玉米机械化生产过程 |
1.2.2 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意义 |
1.3 微耕机 |
1.3.1 微耕机概述 |
1.3.2 微耕机结构 |
1.3.3 微耕机工作原理 |
1.3.4 微耕机优点与不足 |
1.4 微耕机国内外发展历程与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微耕机的发展历程及技术现状 |
1.4.2 国内微耕机的发展历程及技术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WG-4.1型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的总体设计 |
2.1 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功耗估算分析及配套动力 |
2.2 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技术方案 |
2.3 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的性能要求及性能评价指标 |
2.3.1 性能要求 |
2.3.2 性能评价指标 |
2.4 机具的技术设计参数 |
2.5 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整体结构设计 |
2.5.1 机具整体机构 |
2.5.2 机具工作原理 |
2.5.3 传动系统分析与设计 |
2.5.4 施肥播种传动比的优选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耕作业部件的设计与分析 |
3.1 旋耕部件的选择 |
3.1.1 旋耕刀片种类 |
3.1.2 旋耕刀片转向选择 |
3.2 旋耕部件主要工作参数确定 |
3.2.1 弯刀刀刃的分析与确定 |
3.2.2 切土节距计算 |
3.2.3 旋耕速度比计算 |
3.3 旋耕刀座设计 |
3.4 旋耕刀轴的设计与参数分析 |
3.4.1 旋耕刀片布置 |
3.4.2 旋耕刀轴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样机的设计 |
4.1 机架设计 |
4.2 起垄器设计 |
4.3 排种器选型 |
4.3.1 排种器类型的选择 |
4.3.2 排种器工作原理 |
4.3.3 排种器窝轮眼参数的计算 |
4.4 排肥器选型 |
4.4.1 排肥器种类的确定 |
4.4.2 16槽小槽轮排肥器主要参数选择 |
4.4.3 16槽小槽轮排肥器的应用 |
4.5 肥箱与种箱设计 |
4.5.1 肥箱与种箱流型的选择 |
4.5.2 肥箱与种箱设计要求 |
4.5.3 肥箱与种箱容量计算 |
4.5.4 肥箱与种箱的结构设计 |
4.6 样机三维建模及虚拟装配 |
4.7 样机加工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WG-4.1型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田间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条件 |
5.3 参数测定 |
5.3.1 性能测试 |
5.3.2 播种与排肥一致性测定 |
5.3.3 播种及施肥深度测定 |
5.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棚室多功能作业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外温室和多功能作业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 国外温室发展现状 |
1.2 国外多功能作业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
2 国内温室和多功能作业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 国内温室发展现状 |
2.2 国内微型多功能作业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1 DZ-1型多功能作业机 |
2.2.2 1ZZJ型自走式多功能作业机 |
2.2.3 2BZ-2型综合农田作业机 |
2.2.4 楚天牌1WZ-4微型多功能作业机 |
3 棚室多功能作业机与国外存在的差距 |
3.1 产品关键技术无自主知识产权 |
3.2 产品低水平设计 |
3.3 机具可靠性差 |
3.4 材料和制造工艺水平低 |
3.5 机具缺乏先进性与创新性 |
4 结束语 |
(10)IZ-41型祥乐牌新式经济型多功能微耕机(论文提纲范文)
1 该机开发的思路概述 |
2 新式经济型微耕机的整机结构 |
3 新式经济型微耕机的技术特性及技术参数 |
3.1 新式经济型微耕机的技术特性 |
3.2 新式经济型微耕机的技术参数 |
4 新式经济型多功能微耕机的功能与经济性分析 |
4.1 多功能分析 |
4.2 经济性分析 |
5 新式经济型多功能微耕机的适用性结论 |
四、新型农机——微型多功能田间耕作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线遥控的履带式微耕机研发[D]. 刘永智. 辽宁工业大学, 2021(02)
- [2]电动微耕机作业功耗与振动特性研究[D]. 牛坡. 西南大学, 2020(12)
- [3]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王文明,肖宏儒,宋志禹,韩余,丁文芹.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05)
- [4]丘陵山区茶园管理机移动平台的研制[D]. 张延尊. 西南大学, 2020(01)
- [5]旋耕刀三向工作阻力及耐磨性研究[D]. 熊平原.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6]小型半轴式除草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D]. 孙文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纯电动拖拉机模块化整机匹配及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研究[D]. 杨延超.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1WG-4.1型多功能微型玉米复式作业机的设计及试验[D]. 翁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棚室多功能作业机研究[J]. 胡洁,唐茜,尤军,郭辉,杨宛章. 农业工程, 2013(06)
- [10]IZ-41型祥乐牌新式经济型多功能微耕机[J]. 周帆,周莹,邱恒先,谢刚. 大众科技,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