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刺螨科论文-田珍灶,金道超

巨刺螨科论文-田珍灶,金道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巨刺螨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巨刺螨属,拟弱螨属,来凤巨刺螨,肛拟弱螨

巨刺螨科论文文献综述

田珍灶,金道超[1](2018)在《蝙蝠寄生革螨2种雄螨的首次描述(蜱螨亚纲:巨刺螨科:蝠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巨刺螨属(Macronyssus Kolenati)和拟弱螨属(Paraperiglischrus Rudnick)为专门寄生蝙蝠的一个寄生螨类群.来凤巨刺螨(M.laifengensis Wang et Shi)由王敦清和史良才1986年发现于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 Horsfield)体上,仅记述了雌螨.肛拟弱螨(P.analis Pan et Teng)由潘錝文和邓国藩1973年发现于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 Thomas)体上,也仅记述了雌螨.该文对皮氏菊头蝠体上采到的来凤巨刺螨雄螨和对大蹄蝠[H.armiger(Hodgson)]体上采到的肛拟弱螨雄螨进行了首次描述,所有标本均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标本馆.(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7期)

白学礼,马立名[2](2010)在《宁夏巨刺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巨刺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巨刺螨属1新种:泾源巨刺螨Macronyssus jingyuanensis sp.nov.标本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西峡区伏翼Pipistrellus sp.体,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昆虫标本馆。(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田珍灶,王进军,金道超[3](2009)在《中国浆刺螨属一新记录种(中气门目:巨刺螨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采自海南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i体表寄生的浆刺螨属一新记录种,伏翼浆刺螨Ichoronyssus min-iopteri,依标本对雌螨进行了重新描述,绘图.所有的标本均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标本馆.(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田珍灶,金道超[4](2009)在《肪刺螨属一新种记述及中国已知种检索(中气门目,巨刺螨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海南的小黄蝠Scotophilus temmincki(Horsfield,1824)体表的寄生革螨1新种:吊罗肪刺螨Steatonyssus diaoluoensis sp.nov.。文中给出了中国肪刺螨亚属Steatonyssus已知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标本馆。吊罗肪刺螨,新种Steatonyssus diaoluoensis sp.nov.(图1~9)新种与伏翼肪刺螨Steatonyssus abramus Wang,1963近似,胸腺都不明显。二者的区别在于:新种雌螨前背板具12对刚毛,后背板具10对刚毛;雄螨全背板具有17对刚毛,腹板分为胸生殖腹板和肛板两部分,前板具有胸毛、生殖毛和4根副刚毛。而伏翼肪刺螨雌螨前背板毛具11或12对刚毛,后背板具11或9对刚毛,雄螨腹板为全腹板,除肛侧毛和肛后毛外,板上还有18 ~20根刚毛。正模♀,海南吊罗山, 2005-09-06 ,张树义采。副模:1 ♂,海南吊罗山, 2005-09-06 ,张树义采。词源:新种名出自标本采集地吊罗山。(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田珍灶,金道超,张树义,张礼标[5](2009)在《中国巨刺螨属一新种和雷氏巨刺螨的重新描述(中气门目,巨刺螨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采自广西的扁颅蝠Tylonycterisrobustula(Thomas,1915)体表的寄生革螨1新种:拟雷氏巨刺螨Macronyssus pararadovskyi Tian,Jin et Zhang,sp.nov.。新种与雷氏巨刺螨Macronyssus radovskyi(Domrow,1963)近似,二者的区别在于:新种背毛有27对,具有Z3;雌螨生殖腹板具有3根副毛,或部分标本为1根副毛在板的末端,另1对副毛位于板外;雄螨胸生殖腹板上具有4对胸毛和20根腹毛。而雷氏巨刺螨背毛有26对,不具有Z3。雌螨生殖腹板不具有副毛,即副毛均不在生殖腹板上;雄螨胸生殖腹板上具有4对胸毛和18根腹毛。另外,依据采自广西褐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Temminck,1840)体表的标本,对雷氏巨刺螨Macronyssus radovskyi(Domrow,1963)的雌、雄螨成体和第1若螨进行了重新描述。所有标本均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标本馆。(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马立名[6](2002)在《蜘蛛寄生革螨1新属2新种(蜱螨亚纲:巨刺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 1新属2新种:广西蛛刺螨 Arachnyssus guang.riensis gen.et sp. nov.和虎纹蛛刺螨 Arachnyssus huwenae gen.et sp. nov., 均寄生于虎纹捕鸟蛛 Ormthoctonus huwena Wang et al., 1993。(本文来源于《蛛形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周曼殊,张甫国,江正阳,王成弟[7](1996)在《巨刺螨属二新种记述(蜱螨亚纲:巨刺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巨刺螨属二新种:1.川贵巨刺螨Macronyssuschuanguiensissp.nov.采自贵州紫云和四川南江的菊头蝠Rhinolophussp.和大蹄蝠Hipposiderosarmiger体上;2.德昌巨刺螨M.dechangensissp.nov.采自四川德昌的中菊头蝠R.affinis体上。(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1996年04期)

叶瑞玉,马立名[8](1996)在《中国蝠螨属一新种及肪刺螨属一新纪录(蝉螨亚纲:蝠螨科,巨刺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采自新疆蝙蝠的革螨一新种,即类柯幅螨Spinturnixkolenatoidessp.nov,中国一新纪录,盖氏肪刺螨SteatonyssusgaisleriDusbabek,1970。新种与柯氏蝠螨SpinturnixkolenatiiOudemans,1910相似。(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顾以铭,陶洪[9](1996)在《巨刺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巨刺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记述巨刺螨属一新种,红河巨刺螨Macronyssushongheensissp.nov.,采自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建水县的果蝠Rousettussp.体上,存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96年02期)

田庆云,顾以铭[10](1992)在《山西省蝙蝠体上的革螨及巨刺螨属二新种的记述(蜱螨亚纲:蝠螨科、巨刺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西省的蝙蝠体上共采得5属7种革螨:赛蝠螨Spinturnix psi(Kolenati,1856)与宽埃螨Eyndhovenis euryalis(Canestrini,1884)隶属于蝠螨科Spinturnicidae Oudemans,1902;另5种隶属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 Oudemans,1936:长刺肪刺螨Steatonyssus longispinosus Wang,1963、中华肪刺螨S.sinensis Teng,1980、盾板浆刺螨Ichoronyssus scutatus(Kolenati,1856)、四棘巨刺螨新种Macronyssus quadrispinosus sp.nov.与太原巨刺螨新种M.taiyuanensis sp.nov.。文中列出了各螨的宿主及采集纪录,对2个新种巨刺螨加以绘图描述,并讨论了它们的鉴别特征。(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92年01期)

巨刺螨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记述巨刺螨属1新种:泾源巨刺螨Macronyssus jingyuanensis sp.nov.标本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西峡区伏翼Pipistrellus sp.体,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巨刺螨科论文参考文献

[1].田珍灶,金道超.蝙蝠寄生革螨2种雄螨的首次描述(蜱螨亚纲:巨刺螨科:蝠螨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白学礼,马立名.宁夏巨刺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巨刺螨科)[J].动物分类学报.2010

[3].田珍灶,王进军,金道超.中国浆刺螨属一新记录种(中气门目:巨刺螨科)(英文)[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田珍灶,金道超.肪刺螨属一新种记述及中国已知种检索(中气门目,巨刺螨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09

[5].田珍灶,金道超,张树义,张礼标.中国巨刺螨属一新种和雷氏巨刺螨的重新描述(中气门目,巨刺螨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09

[6].马立名.蜘蛛寄生革螨1新属2新种(蜱螨亚纲:巨刺螨科)[J].蛛形学报.2002

[7].周曼殊,张甫国,江正阳,王成弟.巨刺螨属二新种记述(蜱螨亚纲:巨刺螨科)[J].四川动物.1996

[8].叶瑞玉,马立名.中国蝠螨属一新种及肪刺螨属一新纪录(蝉螨亚纲:蝠螨科,巨刺螨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6

[9].顾以铭,陶洪.巨刺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巨刺螨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6

[10].田庆云,顾以铭.山西省蝙蝠体上的革螨及巨刺螨属二新种的记述(蜱螨亚纲:蝠螨科、巨刺螨科)[J].动物分类学报.1992

标签:;  ;  ;  ;  

巨刺螨科论文-田珍灶,金道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