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是在以跨国兼并为主要特征的第五次兼并浪潮的背景下写成的,兼并作为企业扩张的主要战略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的密切关注。企业兼并不仅对于抑制我国普遍存在的重复建设,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减弱产业内过度竞争趋势,实现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产业均衡效益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跨国兼并作为FDI的形式,对我国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不仅能够为我国提供技术进步、拓展国际市场和对外直接投资等经济机会,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兼并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期的结束,我国所有的产业、所有领域实现更加全面的开放,特别是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实现全面流通,企业兼并、尤其是外资的跨国兼并将变得更加频繁,并呈现新的特征。因此,研究企业兼并模型,制定出能够解决我国产业中现存问题的方针、政策,对我国企业兼并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以规范企业兼并行为,减少兼并的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保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切实提高兼并的社会福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是以理论模型为主要对象的,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与方法论,综合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已有的兼并理论模型进行拓展性的再研究,得出了理论性的结论命题,并辅以简要的数理分析和定性分析,以验证自己的观点。在第一章首先综述了本人所涉猎的国内外的兼并理论及相关模型研究成果,集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采用的方法、结构与研究内容。从比较中发现,对于横向兼并发生的基础概念协同效应,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不足。从横向兼并行为的发生看,兼并不仅有“大鱼吃小鱼”,也有“蛇吞象”的先例。但是已有的文献中,很少涉及“蛇吞象”的理论模型。从纵向兼并理论看,存在各种学派之争,对于纵向兼并的市场绩效也存在分歧,这些学派发生分歧的理论构造、假定条件需要在新的研究中清晰化。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兼并与国内兼并存在环境、条件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必需有区别的进行分析,这些都为本文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第二章以SSR企业横向兼并模型为基准,在古诺博弈的基础上,对横向兼并模型在以下两方面做了更深入的研究:首先,基于线性需求和对称的定常边际生产成本,引入了协同效应概念,建立了一个基于协同效应的扩展的横向兼并模型。然后,结合社会福利经济学,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参与兼并企业、未参与兼并企业和消费者的福利变化情况,并以福利变化为标准得出了若干理论命题,解出了协同效应的临界值,发现,只要协同效应达到临界值,横向兼并就会发生。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只要有一点协同效应,兼并也会发生。解释了原SSR模型无兼并动机与现实中兼并频繁发生的矛盾,破解了Pepall的“兼并悖论”。第三章以Stackelberg的寡头垄断下的动态博弈理论为基础,对已有的横向兼并的类型作了拓展研究,扩展了Steffen- Kai -Wieland创立的SKW模型。SKW模型是通过Stackelberg产量竞争市场,研究了其中任意两个企业兼并的动机和社会总福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任意一个引导者兼并一个追随者总是有利可图的。而在特定情况下,‘强强联合’的兼并,‘弱者联合’的兼并也会出现。本文在Steffen- Kai -Wieland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蛇吞象”或称‘小鱼吃大鱼’的兼并分析,由此得出了本人的研究结论:无论是强式企业还是弱式企业,都存在内在兼并利益动机,会由于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导致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下降,这就丰富发展了SKW模型,使得现实中很少发生的“蛇吞象”兼并案例,在理论上也得到了合理解释。本文所在的补充性研究中,使Steffen- Kai -Wieland模型理论上变得更加完整,理论更具有适用性。扩展的SKW模型涉及到了横向兼并的各类情况,可以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解释兼并浪潮的发生。第四章以纵向兼并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纵向兼并的动机和福利效应问题做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经典的Spengler模型,即纵向兼并不仅有利于消除双重加价,而且有利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其次,把Spengler模型扩展到了上下游之间企业间的古诺产量竞争,分别讨论了金字塔结构和平行结构两种产业链纵向兼并的状况,结果发现:当上下游都是平行结构的产业链时,纵向兼并或纵向一体化,可以降低中间产品的价格,从而消费者可以从纵向兼并中受益,并且使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都提升,结论与Spengler模型的结论相同。但是本文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对于金字塔结构的产业链,并非所有的纵向兼并企业都是有利的,兼并企业的利润出现不确定性,利润大小取决于上下游厂商之间的数量关系,即由本文研究得出的Spengler数为临界值,结果是,只有下游企业数目小于Spengler数时,纵向兼并才是有利可图的。第五章将第四章的结论进一步深化。首先将Spengler模型扩展到上游进行Bertrand价格竞争,而下游进行古诺产量竞争的产业链之中,然后在上下游竞争结构不同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企业的策略行为对兼并结果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企业是否采用排挤竞争对手策略时纵向兼并的利润是不同的。纵向兼并企业若采用纵向圈定的策略方法时,纵向兼并最终是否弱化了市场竞争程度,结果会因外在的环境条件不同呈现出不确定性。在特定条件下,纵向圈定不仅没有遏制竞争,反而促进了竞争,提高了社会福利。关于是否采用纵向圈定,主要依赖博弈是伯川德(Bertrand)竞争方式,还是古诺(Cournot)竞争方式,如果上下游都是Cournot产量竞争,企业的纵向圈定策略,不会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也不产生弱化市场竞争的作用;如果下游产业是Cournot产量竞争,而上游产业是伯川德价格竞争,兼并企业的纵向圈定策略,是否会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弱化市场竞争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因为当中间产品潜在提供者的成本处于特定数值区间时,圈定也会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弱化市场竞争的作用。也就是说纵向圈定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因条件变化呈现出不确定性。本章的结论对我国规制纵向兼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第六章结合本人在第三章扩展的SWK模型,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一个非对称信息的动态跨国兼并模型,试图从动态角度给出对外资兼并国内企业的进行审查的理论依据。由于国度间的差异性较大,跨国兼并的动机较多,不完全信息更符合跨国兼并行为的特征。论文从微观企业角度分析了不同背景下跨国企业兼并的动力,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不能成为跨国兼并的障碍,兼并会延续下去。为此,本文专门进行了跨国兼并对国家产业安全影响的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跨国并购持续下去,会在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市场份额、国家经济利益等方面严重威胁国家产业安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构建了扩展的SSR模型,克服了SSR模型企业没有兼并动机的缺陷,并能解释现实中为何反对和阻止横向兼并的都是那些未参与兼并的企业的原因所在,也能解释为何现实中横向兼并大部分失败的原因,破解了Pepall等人提出的“兼并悖论”。例如命题2.4命题2.12是本人的研究结论2、在Steffen- Kai -Wieland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蛇吞象”的兼并模型,使得现实中很少发生的“蛇吞象”兼并,在理论上得到合理解释,使Steffen- Kai -Wieland模型在理论上的运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丰富发展了SKW模型。特别是针对“蛇吞象”兼并模型,本文给出了“蛇吞象”兼并动机出现的充要条件,命题3.4是本人的研究结论。3、将社会总福利的变化作为判断兼并效率的标准。为应对日益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促进我国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加强国家产业的竞争力,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政府在制定兼并规则中,应当更多地从国家总体利益出发,把增强国家产业的竞争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横向兼并社会福利的效率标准选择上,本文主张以选择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作为效率目标,而不是单纯考虑消费者福利标准。在政府管制企业兼并的过程,评价企业兼并的效率上也要有灵活立场,对于涉及事关民生的重要产业的兼并活动,一定要求兼并活动能带来最终产品价格的下降、产量上升,让老百姓切实享有消费者福利改善的社会利益。4、本文在Spengle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金子塔结构和平行结构产业链的纵向兼并模型,解出了Spengler数(本人定义的),并将Spengler数作为纵向兼并发生的临界值。通过Spengler数拓展并部分修正了传统纵向兼并研究成果的一些结论,即纵向兼并不一定导致兼并企业获利,兼并企业获利与否主要取决于产业链中上、下游产业的企业结构状况以及所采用的竞争方式,只有当下游产业通过横行兼并达到一定垄断程度,即下游的企业数目小于Spengler数时,才有纵向兼并的动机。研究认为这种当上下游都是寡头垄断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都是进行古诺竞争时,纵向兼并可以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从而将其他非兼并的下游产业企业置于竞争劣势地位,但消费者可以从纵向兼并中受益。5、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信息的跨国兼并模型,研究了跨国兼并行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动机,研究结论表明,不完全信息不能成为跨国兼并的障碍。因此,如果东道国政府对外资兼并不进行规制,兼并将演化成持续性过程,影响国家产业安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企业兼并动因与相关政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2)
- [2].对国有企业兼并问题的思考探究[J]. 现代商业 2015(15)
- [3].浅析企业兼并法律问题[J]. 企业导报 2011(17)
- [4].略论企业兼并中的规制问题[J]. 管理观察 2008(16)
- [5].探讨企业兼并中的财务问题[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26)
- [6].企业兼并审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分析[J]. 知识经济 2011(23)
- [7].企业兼并过程中要考虑的几个问题[J]. 中国科技产业 2009(06)
- [8].企业兼并的动因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07)
- [9].开办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的经过[J]. 武汉文史资料 2008(Z1)
- [10].挣钱?赚钱?[J]. 领导文萃 2014(24)
- [11].企业兼并效益及替代兼并措施的研究[J]. 企业导报 2010(07)
- [12].文化重构是企业兼并中的重要环节[J]. 冶金企业文化 2009(05)
- [13].对于国内企业兼并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 现代商业 2008(24)
- [14].对企业兼并过程中文化整合和优化的实践思考[J].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2009(00)
- [15].企业兼并风险及其防范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20)
- [16].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昨开业[J]. 武汉文史资料 2008(Z1)
- [17].企业兼并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3)
- [18].企业兼并的意义在于提升资本价值[J]. 经济师 2020(06)
- [19].中国企业兼并特质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09)
- [20].企业兼并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 财会通讯 2012(17)
- [21].浅谈企业兼并的相关政府政策及政府行为[J]. 中国外资 2012(12)
- [22].文化重构——企业兼并的重要任务[J]. 武钢政工 2009(03)
- [23].浅析中小企业兼并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J]. 品牌 2014(09)
- [24].企业兼并财务问题分析[J]. 财会通讯 2009(20)
- [25].对企业兼并过程中的若干财务问题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13)
- [26].企业兼并中的无形资源整合[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3(01)
- [27].企业兼并行为财务对策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0)
- [28].关于国内企业兼并管理的对策及建议[J]. 中国商贸 2014(36)
- [29].浅析企业兼并过程中的资产评估问题[J]. 北方经贸 2015(09)
- [30].浅析竞争本位与企业兼并[J]. 企业研究 2010(14)
标签:横向兼并论文; 协同效应论文; 兼并悖论论文; 纵向兼并论文; 纵向圈定论文; 跨国兼并论文; 博弈论论文; 规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