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

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

论文摘要

格林伯格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美术批评家之一,其批评主要涉及现代绘画与雕塑领域。对于格林伯格而言,形式主义批评不仅是一种分析和梳理西方现代艺术发展与流变的方法,而且其背后还潜藏着他作为一名批评家对西方现代文化进行的批判性反思,而这种反思恰恰是在具有历史和文化意识的视角中才得以实现的。格林伯格是一个论战性的批评家,他的批评与美国特定时期的前卫艺术运动,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密切相连,都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他的批评理论也是在与其他批评家的交锋与论战中日趋完善的。同时,格林伯格从提出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到完善自己的现代主义理论,在时间上大约有三十多年的跨度。直到1960年,格林伯格的批评理论才日臻完善,特别是在形式主义——现代主义之上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即将形式主义批评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结合起来,将其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并系统地阐释了现代主义绘画的“自我批判”(self—criticism)与“形式简化”原则。但是,60年代伊始,随着美国极少主义、波普艺术、欧普艺术等新艺术的相继出现,格林伯格倡导的形式主义批评遭遇到了严峻地挑战。简要地说,一方面,早期极少主义的发展是符合格林伯格主张的“形式简化”原则的;但另一方面,当斯特拉提出“你看见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贾德主张“特殊客体”,以及托尼·史密斯、罗伯特·莫里斯宣扬“剧场”化的创作主张后,极少主义开始脱离现代主义的发展轨迹,最终走向了反现代主义的道路。1967年,格林伯格的《雕塑的近况》与迈克·弗雷德的《艺术与客体性》成为了形式主义批评的分水岭,此后,形式主义批评走向衰落。虽然罗萨琳·克劳斯在70年代仍坚持形式主义分析,但当她将结构主义的方法与形式批评结合后,其批评恰恰是反格林伯格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克劳斯为代表的后形式主义批评走向成熟之时,也意味着格林伯格倡导的形式批评走向了终结。实际上,6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批评家就对格林伯格秉承的形式主义批评,以及建立在“自我批判”之上的现代主义叙事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其中也有部分批评家力图颠覆格氏的批评理论。譬如,彼得·比格尔就主张前卫艺术的理论,T.J.克拉克则尝试用社会批评来替代形式主义批评;阿毖·C.丹托不仅提出“艺术界”理论,而且宣告格林伯格主张的现代主义宏大叙事的终结。本论文以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批评为基本线索,尝试将其与特定时期的艺术流派、艺术运动、批评理论结合起来,梳理与呈现美国的形式主义批评是在什么样的艺术语境下发生、发展,以及最后走向终结的。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理论
  • 1.1 前卫艺术的文化逻辑,以及抽象艺术与形式主义的关系
  • 1.2 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批评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联系
  • 1.3 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理论
  • 1.4 格林伯格与他的"后色彩抽象"
  • 第二章:形式主义批评的延伸:从抽象表现主义到极少主义
  • 2.1 弗兰克·斯特拉与早期极少主义艺术家的理论构想
  • 2.2 现代主义的"复仇":格林伯格对极少主义的批判
  • 2.3 艺术与"客体性":弗雷德对"剧场化"的否定
  • 2.4 形式与观念的延伸:1967年以后的极少主义
  • 2.5 形式主义批评的超越:罗萨琳·克劳斯论"扩展场域的雕塑"
  • 第三章: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还是现代主义叙事的终结?
  • 3.1 "艺术界"理论与现代主义叙事的终结
  • 3.2 前卫艺术理论对形式自律的颠覆
  • 3.3 "后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神话的破灭
  • 3.4 现代主义与社会批评的分歧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鸣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奇崛冷艳的审美体验——以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分析李贺《秋来》一诗[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09)
    • [2].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局限性研究[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5)
    • [3].以《绿皮书》为例的形式主义批评再讨论[J]. 电影文学 2019(13)
    • [4].编者按[J]. 山东外语教学 2020(02)
    • [5].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和解构主义批评理论的对比研究(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12)
    • [6].清丽的声音:形式主义批评+文化批评——评帕洛夫《诗歌的破格》[J]. 外国文学研究 2009(04)
    • [7].反叛与发现:形式主义批评对中国文论建设的影响[J]. 学术月刊 2012(12)
    • [8].中国形式批评的形成、特征及其现状[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05)
    • [9].语言哲学视域中的文学与政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2)
    • [10].论时空体的体裁意义[J]. 艺术科技 2017(04)
    • [11].中国电影批评30年流变[J]. 电影文学 2010(05)
    • [12].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视角下的《紫色》[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1)
    • [13].国际视野[J]. 美术观察 2018(01)
    • [14].新批评理论研究:从形式主义批评到文化批评[J]. 理论界 2012(09)
    • [15].浅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与陌生化[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12)
    • [16].在反思中前行——30年高校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与教学回顾[J].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6)
    • [17].浅析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以什克洛夫斯基笔下的托尔斯泰为例[J]. 学理论 2014(35)
    • [18].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特里·伊格尔顿对形式主义批评的反思与批判[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4(02)
    • [19].论形式主义批评的浪漫主义渊源[J]. 东岳论丛 2010(02)
    • [20].文似看山不喜平——对张爱玲《落叶的爱》的形式主义批评[J]. 青年文学家 2015(08)
    • [21].中古文学的形式审美观——从形式主义批评谈起[J]. 文艺评论 2010(04)
    • [22].韩礼德语境思想与文学批评[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3].形式主义批评发展脉络探究[J]. 国外文学 2010(01)
    • [24].埃科诠释理论视域中的标准作者和标准读者[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5].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语言学[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6].新批评视域下的《林中之死》[J]. 青年文学家 2013(13)
    • [27].为现代绘画“立法”——浅析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主义理论[J]. 美术研究 2009(04)
    • [28].形式主义批评之语言学式发展脉络[J]. 作家 2009(18)
    • [29].探讨新历史主义背景下关于英美文学功能的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2)
    • [30].符号学视野观照下的俄国形式主义[J]. 俄罗斯文艺 2016(01)

    标签:;  ;  ;  ;  ;  ;  ;  ;  

    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