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纳米粉体论文-郅冲阳,方频阳,惠增哲,龙伟,李晓娟

复合纳米粉体论文-郅冲阳,方频阳,惠增哲,龙伟,李晓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纳米粉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K_(0.5)Bi_(4.5)Ti_4O_(15),复合聚合法,纳米粉体,透射电子显微镜

复合纳米粉体论文文献综述

郅冲阳,方频阳,惠增哲,龙伟,李晓娟[1](2018)在《K_(0.5)Bi_(4.5)Ti_4O_(15)纳米粉体的复合聚合法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烧结温度与柠檬酸添加量对K_(0.5)Bi_(4.5)Ti_4O_(15)(KBT)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复合聚合法制备K_(0.5)Bi_(4.5)Ti_4O_(15)(KBT)纳米粉体,对KBT纳米粉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等测试,以观察分析其形貌和结构;采用热重及热同步分析仪(TGA)以微商热重法(DTG)对凝胶的组分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500℃以下时可通过复合聚合法制备纯的KBT纳米粉体,温度超过600℃时则会检测出第二相(Bi_2O_3);增大柠檬酸的添加量或提高烧结温度,都会增大KBT粉体的晶粒尺寸及其各向异性.(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黄李晓研[2](2018)在《ATRP法改性氮化硅纳米粉体及其复合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无机纳米粒子应用在涂料中以制备新型功能环保型涂料,目前已成为环保压力下涂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相较于传统的涂料体系,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功能特性,但大多数纳米粒子易团聚的特性使得其应用在涂料体系中存在分散性差的问题。因此,制备复合涂料的前提是对纳米粒子进行改性,提高分散性,发挥功能特性。本文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以丙烯酸类单体改性纳米Si_3N_4粉体,再以水性环氧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用于金属防腐的复合涂料。论文的工作和进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制备了表面氨基化的纳米Si_3N_4粉体并在粉体表面引入ATRP反应的引发官能团。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Si_3N_4进行初步表面改性,再通过氯乙酰氯在其表面引入引发基团,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时间、温度、投料比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确定表面氨基化过程的最优工艺为:KH-550与Si_3N_4的投料质量比0.15,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60℃。氨基化过程的接枝率为3.65%,表面引发剂的含量为8.75×10~(-5)mol/g。2、制备了表面聚合物接枝改性的纳米Si_3N_4粉体。通过ATRP的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在表面引发共聚改性Si_3N_4粉体。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温度、投料比、溶剂量对产物分子量及多分散性指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工艺为:引发剂/催化剂/配位剂1:1:3,DMF30mL,反应温度75℃。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Si_3N_4分散性明显提高,团聚减少。3、将Si_3N_4-ATRP粉体添加到水性环氧涂料体系中,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防腐涂料。对不同Si_3N_4-ATRP含量的复合涂膜进行电化学阻抗、涂膜基本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0.75wt.%添加量的复合涂膜具有最好的防腐性能。再通过对比实验,对复合涂膜进行热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等测试,验证涂膜性能的提高,Si_3N_4/环氧复合涂膜主要通过提高屏蔽性能体现防护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尹宾宾[3](2017)在《Fe基复合纳米粉体导电导磁胶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Fe@Ag、Fe-Co@Ag复合纳米粉体,对Fe@Ag、Fe-Co@Ag复合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并用制备的Fe@Ag、Fe-Co@Ag复合纳米粉体作为导电、导磁相配制了导电、导磁胶,并研究了导电、导磁胶的性能。用化学镀法,以甲醛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为还原剂,用银氨溶液对Fe、Fe-Co合金纳米粉体进行镀银,制备出Fe@Ag、Fe-Co@Ag复合纳米粉体。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3%-5%的稀盐酸对Fe、Fe-Co合金纳米粉体进行除氧化处理,用10g/L的SnCl_2?2H_2O敏化液进行敏化,用10g/L的NaOH溶液、60g/L的AgNO_3溶液和25%-28%的氨水配制的银氨溶液,用20g/L的葡萄糖溶液和500mL/L的甲醛溶液按质量1:1配制还原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Fe@Ag、Fe-Co@Ag复合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得到:Fe@Ag复合纳米粉体由Ag和Fe两相组成,Fe-Co@Ag复合纳米粉体由Ag和CoFe合金两相组成,复合纳米粒子均呈类球形,具有壳核结构,粒度分布为分别为50-120nm和20-120nm,统计平均值分别为90nm和75nm。粒子表面上明显有包覆物,包覆物的厚度约为2nm和4nm,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50-70Am~2/kg和90-110Am~2/kg。用制备的Fe@Ag、Fe-Co@Ag复合纳米粉体作为导电、导磁相,环氧树脂作为基体,乙二醇和丙酮作为稀释剂,叁乙醇胺作为固化剂配制出均匀的粘稠状导电、导磁胶。把粘稠状导电、导磁胶涂覆在玻璃薄片上,在两端分别放上金属铂片,并用另外一个玻璃片放在上边,之后把玻璃片放入烘干箱中烘干,固化后得到薄膜状导电导磁胶样品。分析表明:Fe@Ag、Fe-Co@Ag复合纳米粉导电导磁胶的电阻率为分别为2.66?10~(-4)-8.9?10~(-4)??cm和1.69?10~(-4)-4.70?10~(-4)??cm,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8.5-38.6Am~2/kg和50-70Am~2/kg。其导电性能优于用纳米Ni粉、纳米Cu粉作为导电相制备的导电胶。(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7-05-18)

刘旭,丁士华,杨晓静,宋天秀,蒋旭峰[4](2016)在《Ni掺杂及NiO复合V_2O_5纳米粉体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ol-gel法,以偏钒酸铵、尿素、乙酰丙酮、硝酸镍、氨水和去离子水等为原料,制备Ni掺杂的V_2O_5纳米粉体以及Ni O/V_2O_5复合纳米粉体,利用XRD研究2种制备方法对V_2O_5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不同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纳米粉体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 1制备的Ni掺杂V_2O_5纳米粉体晶粒尺寸增大,当掺杂浓度为4%时,光催化降解率达到51%;方法 2制备的Ni O/V_2O_5复合纳米粉体时,Ni O抑制了V_2O_5纳米粉体晶粒尺寸的长大,且未出现Ni O及V_2O_5以外的其他杂相,当掺杂浓度为4%时,光催化效率达到68.21%。(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韩素青[5](2016)在《丝素粉体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SF粉体与PCL、PVA复合静电纺纤维膜构建人工韧带的可行性,本文将SF粉体与PCL复合静电纺得到纤维膜,对复合纤维膜进行各项性能的表征,同时研究了5-Fu包覆在该复合纤维膜中的体外缓释情况。再将SF粉体与PVA复合静电纺得到纤维膜,并对复合纤维膜进行酯化交联和戊二醛蒸汽交联,以改善纤维膜的各项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静电纺不同浓度的聚己内酯溶液得到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拉伸测试和亲水角测试表征聚己内酯纤维膜的形貌和性能,得到在聚己内酯浓度为12.0 wt%时,表面接触角为96.3°,纤维直径为380nm,断裂拉伸强度为8.21MPa,而且此浓度下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为70%。因此确定单一组分的最佳纺丝浓度为12.0 wt%。(2)丝素粉体分散于聚己内酯溶液中通过静电纺得到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调整丝素粉体的相对含量,得到一组不同丝素粉体比例的纳米纤维膜,分析了纤维膜的各项性能,丝素粉体的加入使纤维膜的热稳定降低,丝素粉体相对含量较低时会降低纤维膜的疏水性能,同时会增加纤维的断裂拉伸强度,丝素粉体相对含量较高时,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变差、断裂拉伸强度降低。丝素粉体在复合过程中不溶解,保留了自身的自然特性,与聚己内酯复合得到的纳米纤维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3)丝素粉体分散于聚乙烯醇溶液中,对纺丝液进行冷冻解冻循环改善聚乙烯醇的性能,通过静电纺得到复合纳米纤维膜。对纤维膜进行酯化交联改性和戊二醛蒸汽交联改性,来提高纤维膜的抗水解性能,保持纤维膜在湿态下依然有足够的力学强度。然而实验过程中酯化交联时间过短,复合纤维膜阻水性能虽有一定的提高,但纤维膜的热稳定性下降,力学性能也下降,湿态下的力学强度很低。戊二醛蒸汽交联过程中,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纤维膜的抗水解性能提高,但是纤维膜在去离子水浸泡再真空干燥的条件下变脆且变形。我们将继续研究在提高共混纤维膜阻水性能的同时提高其力学性能,制备出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面都适于做人工韧带的支架材料。(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期刊2016-06-01)

李康[6](2016)在《原位聚合制备尼龙6/无机纳米粉体复合材料工艺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材料,如尼龙,以其轻质高强和易加工成型等优点,在当代社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于聚合物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性能都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分子材料体系日益完备的今天开发全新的高性能的聚合物产品更加困难,运用各种方法对聚合物进行改性以提高性能变得非常必要。同时纳米材料和科技的发展,为聚合物改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选用已经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价格相对低廉的两种无机纳米粉体——纳米SiO_2和纳米Al2O3,对尼龙6进行改性研究和制备工艺探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在聚合前即通过物理手段将纳米粉体均匀分散于己内酰胺熔体中制备预分散液,然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尼龙6/纳米SiO_2和尼龙6/纳米Al2O3复合材料。将实验规模推进至中试阶段,于工厂中试车间按照工业化流程进行合成实验,对复合材料的原位聚合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探索,以期探索出适合工业化的尼龙6/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同时通过注塑机和熔融纺丝机对复合材料进行连续的注塑和纺丝加工,研究其加工性能和加工工艺,显示复合材料依然保持优良的加工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品中无机纳米材料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位聚合可以实现纳米SiO_2和纳米Al2O3在尼龙6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并可以保证纳米SiO_2和纳米Al2O3与基体之间形成结合力较强的界面。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纯尼龙6和尼龙6/纳米SiO_2和尼龙6/纳米Al2O3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_2和纳米Al2O3对尼龙6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这与纳米粒子与尼龙6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主要为氢键作用而化学键合较少有关;但是复合材料的熔融行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出现较低的熔融峰,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发生了变化。通过对DSC降温结晶曲线和偏光显微镜(POM)观察结晶进行分析,纳米SiO_2和纳米Al2O3的加入,会产生异相成核和空间位阻两种作用,这会影响尼龙6的结晶完善程度、结晶速率、结晶温度和晶粒尺寸,并且当纳米粒子种类、添加量不同时会呈现出两作用相互博弈的不同的结果。通过毛细管流变仪对纯尼龙6和复合材料体系的流变行为研究发现,纳米SiO_2和纳米Al2O3两种纳米粉体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尼龙6的表观剪切黏度,但变化不大,这对尼龙6的加工性能影响不大。对注塑样条进行拉伸和缺口冲击测试,对纤维进行单纤维拉伸测试,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对比纳米SiO_2和纳米Al2O3对尼龙6增强增韧效果,确定最佳添加量并分析其增强增韧机理。结果显示:纳米SiO_2和纳米Al2O3对于尼龙6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增韧效果,但最佳添加量略有不同;复合材料纤维制品对于无机纳米粉体的添加量的敏感度高于塑料制品,在更低的添加量时即达到最佳的增强效果,添加量过高时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20)

王春风,陈美玲[7](2015)在《复合纳米粉体在灰铸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复合纳米Si C粉体对HT250性能的影响,找到了适合铸造生产现场的复合纳米Si C粉体加入工艺,并在柴油发动机气缸盖上进行应用试验。研究表明:(1)在HT250中加入复合纳米Si C粉体对改善材料性能有明显效果,其中耐磨性和耐冷热冲击性提升幅度突出;(2)复合纳米Si C粉体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与材料本身合金成分、粉体加入量和加入工艺有关;(3)在某6缸柴油机气缸盖上进行的应用试验表明,加入粉体后可以明显改善缸盖底面鼻梁区裂纹情况,使气缸盖顺利通过可靠性试验。(本文来源于《现代铸铁》期刊2015年05期)

Ehsan,Amini,Mehran,Rezaei[8](2015)在《介孔Fe-Cu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粉催化剂催化低温CO氧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环氧丙烷为凝胶剂,采用简便低廉的无表面活性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Fe摩尔比的高比表面积介孔Fe-Cu复合氧化物纳米粉末.运用微反应器-色谱体系考察了它们在低温CO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热重-差热分析、程序升温还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些介孔Fe-Cu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纳米晶结构、窄的孔径分布和高的比表面积,在低温CO氧化反应中表现出高的活性和稳定性.CuO的添加影响了Fe2O3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当CuO含量为15 mol%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在低温CO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肖露,许林峰,花开慧,税安泽[9](2015)在《共沉淀法制备Al_2O_3-ZrO_2复合纳米粉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以ZrOCl2·8H2O、Al(NO3)3·9H2O、Y(NO3)3为原料,NH4HCO3(AHC)为络合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Al2O3-ZrO2复合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Al2O3-ZrO2复合粉体进行测试表征,详细研究了pH和AHC/Zr摩尔比对复合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驱体的煅烧温度低于1200℃时,只形成t-ZrO2相,当煅烧温度达到1300℃时,α-Al2O3相开始形成;沉淀反应的pH和AHC/Zr摩尔比对Al2O3-ZrO2复合粉体的产率有很大的影响。在pH7、AHC/Zr=4.5∶1的条件下制备前驱体,经过1300℃煅烧2h得到两相纯度高,分散性能好,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为0.75μm的Al2O3-ZrO2复合粉体。(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杨敏鸽,刘松涛,王俊勃,贺辛亥,王琼[10](2015)在《苎麻纳米粉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拓宽苎麻纤维的应用领域,以苎麻布为增强相,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模压成型法同时添加纳米Sn(OH)4和Al(OH)3制备复合材料,将其用于电子封装材料.同时研究纳米粉含量对材料抗拉强度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单一粉体时,随着Sn(OH)4和Al(OH)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Sn(OH)4的质量分数为12%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84.32MPa;当Al(OH)3的质量分数为10%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67.33MPa;当添加混合粉体8%,Sn(OH)4∶Al(OH)3为2∶1和1.5∶1时,材料的抗拉强度为60MPa左右;其后随混合粉体中Sn(OH)4的减少,材料的抗拉强度显着下降.添加纳米粉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均比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大,300℃以下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复合纳米粉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无机纳米粒子应用在涂料中以制备新型功能环保型涂料,目前已成为环保压力下涂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料相较于传统的涂料体系,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功能特性,但大多数纳米粒子易团聚的特性使得其应用在涂料体系中存在分散性差的问题。因此,制备复合涂料的前提是对纳米粒子进行改性,提高分散性,发挥功能特性。本文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以丙烯酸类单体改性纳米Si_3N_4粉体,再以水性环氧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用于金属防腐的复合涂料。论文的工作和进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制备了表面氨基化的纳米Si_3N_4粉体并在粉体表面引入ATRP反应的引发官能团。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Si_3N_4进行初步表面改性,再通过氯乙酰氯在其表面引入引发基团,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时间、温度、投料比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确定表面氨基化过程的最优工艺为:KH-550与Si_3N_4的投料质量比0.15,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60℃。氨基化过程的接枝率为3.65%,表面引发剂的含量为8.75×10~(-5)mol/g。2、制备了表面聚合物接枝改性的纳米Si_3N_4粉体。通过ATRP的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在表面引发共聚改性Si_3N_4粉体。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温度、投料比、溶剂量对产物分子量及多分散性指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工艺为:引发剂/催化剂/配位剂1:1:3,DMF30mL,反应温度75℃。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Si_3N_4分散性明显提高,团聚减少。3、将Si_3N_4-ATRP粉体添加到水性环氧涂料体系中,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防腐涂料。对不同Si_3N_4-ATRP含量的复合涂膜进行电化学阻抗、涂膜基本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0.75wt.%添加量的复合涂膜具有最好的防腐性能。再通过对比实验,对复合涂膜进行热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等测试,验证涂膜性能的提高,Si_3N_4/环氧复合涂膜主要通过提高屏蔽性能体现防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纳米粉体论文参考文献

[1].郅冲阳,方频阳,惠增哲,龙伟,李晓娟.K_(0.5)Bi_(4.5)Ti_4O_(15)纳米粉体的复合聚合法制备及表征[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8

[2].黄李晓研.ATRP法改性氮化硅纳米粉体及其复合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3].尹宾宾.Fe基复合纳米粉体导电导磁胶的制备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

[4].刘旭,丁士华,杨晓静,宋天秀,蒋旭峰.Ni掺杂及NiO复合V_2O_5纳米粉体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韩素青.丝素粉体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

[6].李康.原位聚合制备尼龙6/无机纳米粉体复合材料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7].王春风,陈美玲.复合纳米粉体在灰铸铁中的应用[J].现代铸铁.2015

[8].Ehsan,Amini,Mehran,Rezaei.介孔Fe-Cu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粉催化剂催化低温CO氧化(英文)[J].催化学报.2015

[9].肖露,许林峰,花开慧,税安泽.共沉淀法制备Al_2O_3-ZrO_2复合纳米粉体[J].人工晶体学报.2015

[10].杨敏鸽,刘松涛,王俊勃,贺辛亥,王琼.苎麻纳米粉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5

标签:;  ;  ;  ;  

复合纳米粉体论文-郅冲阳,方频阳,惠增哲,龙伟,李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