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性”及“人性论”本属于哲学或人学范畴,但是它们却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性是决定人发展方向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教育必然也应当与人性密切相联。人性理论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任何教育观点的提出都与教育家对于人性的假说和看法有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二者是对应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性论以及基于此上的教育观,呈现出了在不同时期演变与发展的特点以及规律。对人与“人的发展”关注的不断增强,以及当前我国人性教育缺失、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等问题的存在,促使我们探寻历史与历史、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树立科学的人性观与教育观提供历史依据,使教育实践者认识到对“人”的尊重和解放是历史和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的本真追求,进而将这种信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助于消除教育实践中的不合理现象。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与历史研究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对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发展进行梳理。首先,对于“德性”的崇仰是贯穿古代人性论与基于其上的古代教育观的主线。先秦时期,是古代教育观与人性观的最初发展时期,各种人性观与教育观的雏形在这个时期形成。在汉以后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德性主义等级制人性论以及伦理教育观一直备受推崇,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教育观,但在期间也有过非主流教育观与儒家教育观的分歧与抗争,最终结果是将儒家教育观推进到了极端的理学教育观。到明清之际终于出现能够动摇其地位的启蒙实学教育观,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培养实用人才,同时也为近代教育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古代人性论直接决定了古代教育观的德性伦理取向,另外古代教育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规定性、预设性。到了近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与社会困境促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对“个性”的伸张成为这个时期教育观及人性观的主要表现。近现代的人性论与教育观整体上具有西方化倾向,以救国、革命或社会改造为最终目的,具有反封建性与变革性。新中国建立之后,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对于当代教育观的影响是巨大的、显然的,直接决定了我国全面发展教育观的确立及核心地位。建国之初,我国仍延续现代解放区的教育观,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直到1978年以后才逐渐转变。当代中国的主流教育观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同时学术界还有多种教育观,关注个体发展与个体的幸福,他们共同推动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当代教育观的发展是丰富和多样的,并且具有了明显的人性化特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主体性、个体性及创造性。但是我们实然的教育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缺失,如何树立合理的教育观,追求怎样的教育是解决问题的观念基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性观,正确认识人性,理解人性,尊重人性,科学人性观的确立是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与基础,人性观与教育观应当是融为一体的。教育应当是基于人性的教育,人性应当是基于教育的人性,教育的本真在于尊重人性、规范或引导人性,使个体得以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自由”发展。总之,从古至今中国教育观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里并不能揭示其内在的全部规律。从内在本质来看,中国人性观以及基于此上的教育观经历了由规约人到解放、发展人的变迁,这种变迁是社会及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从外在表现来看,中国教育观的演变是一个多纬度的过程:由单一到多元、全面,由抽象到具体,由重德性到重个性,当代教育观在某些方面是对古代先秦教育观的一种复归与超越。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近现代以来人性论与教育观道德化的逐渐减弱,这种倾向导致当代教育在人性教育、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因此当代教育观应当继承与弘扬古代德性教育观中的积极面,认识到德性是人性的组成因素,也是个体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德性与人性的培育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情与良知:两种市场经济人性论预设的范畴分析[J]. 伦理学研究 2019(06)
- [2].对中国古代人性论及良心概念的辨析[J]. 学理论 2017(06)
- [3].李翱人性论学说中中道思想浅析[J]. 北极光 2019(11)
- [4].优素甫与儒家人性论比较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 2016(04)
- [5].人性论的三脉汇流与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实现[J]. 齐鲁学刊 2015(03)
- [6].从新生物学人性论到道德人性论——福山政治发展观的双重人性基础探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7].从“天下之言性也”章看孟子的人性论[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4)
- [8].我国当代人性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9].孔子的人性论[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0].东西人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改革与开放 2012(08)
- [11].真实不伪:前孟荀时代的人性论——以“眚自命出,命自天降”为基点[J]. 兰州学刊 2008(11)
- [12].从“契约论”到“性本恶”——论人性论中霍布斯与荀子的异同[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13].我国当代人性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4)
- [14].浅淡古希腊人性论[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15].抽象人性论——新自由主义历史观评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05)
- [16].方以智人性论思想探析[J]. 道德与文明 2016(06)
- [17].中国传统人性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6)
- [18].对古希腊时期人性论的探析[J]. 雪莲 2015(09)
- [19].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演变及其意义[J]. 孔子研究 2013(02)
- [20].多视角人性论对教育促进人发展的意义和要求[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07)
- [21].为“人性论”平反[J]. 炎黄春秋 2013(07)
- [22].人性论研究的新视域与新路径[J]. 伦理学研究 2019(01)
- [23].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刍议:基于中国古代人性论[J]. 职业 2015(14)
- [24].从宋明人性论探析宋明理学伦理道德结构化发展特点[J]. 朱子学刊 2012(00)
- [25].从管理视阈对中西人性论的解读与辨析[J].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 2011(00)
- [26].先秦时期人性论与管理哲学[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01)
- [27].黄宗羲人性论新探[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8].谈中西人性论的差异及其影响[J]. 中国证券期货 2013(04)
- [29].西方近代抽象人性论的哲学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3)
- [30].幻象与真实:重写先秦人性论前的理论思考[J]. 史学月刊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