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由纳豆菌发酵大豆产生的蛋白酶。我国研究人员在纳豆激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发酵条件的优化、纳豆激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等方面均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纳豆激酶的产量仍不高,难以满足需要。本研究以实现纳豆菌液体发酵为目的,取得高产量的纳豆激酶。经紫外诱变处理得到菌株ZN-200815,实验证实ZN-200815不仅发酵液单位酶活力高,而且稳定性好,故选取ZN-200815作为生产菌种,其发酵液单位酶活力为1783u/mL。进行了纳豆激酶发酵生产条件100升罐发酵扩大试验,优选出发酵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在500升发酵罐上进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进一步优化,提高了纳豆激酶的表达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液体发酵纳豆激酶的发酵过程进行调节控制:为了提高纳豆激酶的表达量,根据菌株生长速度的快慢,适当控制其接种量和接种时间。改善温度、pH、供气量及拌搅转速发酵条件等,对诱导剂条件改进,使菌体生长与纳豆激酶表达的诱导相调协。100L和500L中试的发酵液的纳豆激酶酶活力在1926~2417U/mL,平均值分别为2242 U/mL、2238.7U/mL,500L罐的表达效率比50升罐提高了18.7%,分泌到胞外的比率提高15.2%。进行了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小试和扩大试验,纯化后的纳豆激酶纯度为92.9%。进行了纳豆激酶冻干粉剂的研制,研究出一套纳豆激酶冷冻干燥工艺。进行了纳豆激酶酶学性质的研究,包括温度、pH、离子及EDTA等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和纳豆激酶的保存稳定性试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纳豆菌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及其代谢特性分析[J]. 化工管理 2020(29)
- [2].纳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对比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8(11)
- [3].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产品的感官评价[J]. 粮油食品科技 2016(04)
- [4].纳豆菌冷冻保护剂的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5].纳豆菌的抗菌作用及优化方法和纳豆制备方法改良[J]. 农业机械 2013(11)
- [6].纳豆菌制剂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 2011(06)
- [7].饲用纳豆菌提取液抑菌效果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 2011(04)
- [8].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制备工艺优化[J]. 中国酿造 2020(01)
- [9].纳豆菌拮抗黄曲霉试验方法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9(04)
- [10].花生蛋白纳豆菌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5)
- [11].响应面法对纳豆菌冷冻保护剂的优化研究[J]. 食品工业 2018(01)
- [12].紫菜纳豆菌发酵物中醇提物和多糖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 2016(06)
- [13].纳豆菌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J]. 北方牧业 2012(01)
- [14].电阻法测量纳豆菌微生态制剂共晶点及共熔点[J]. 山东食品发酵 2013(02)
- [15].传统纳豆中纳豆菌分离筛选的初步研究[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6].纳豆及其功能性质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20(06)
- [17].纳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副溶血弧菌拮抗作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5)
- [18].纳豆菌和乳酸菌的耐酸性比较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03)
- [19].纳豆菌作为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05)
- [20].纳豆菌糖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15(05)
- [21].纳豆菌制剂及纳豆冻干粉成分比较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22)
- [22].纳豆菌糖肽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 营养学报 2014(04)
- [23].响应面法优化纳豆菌糖肽超声提取工艺[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07)
- [24].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和大豆溶栓活性的比较研究[J]. 食品科技 2016(03)
- [25].响应面法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工艺[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6(03)
- [26].纳豆菌制剂对抗生素介导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02)
- [27].纳豆菌液态发酵谷物产纳豆激酶及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2)
- [28].饲用纳豆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杂志 2012(03)
- [29].纳豆菌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用于断奶仔猪饲料的研究[J]. 中国饲料 2010(15)
- [30].纳豆菌发酵对豆粕脲酶活性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