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学发展史略述(论文文献综述)
林玲,王秀娜,袁军,陈煜[1](2021)在《“免疫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以“疫苗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案例》文中研究表明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综合学科。随着现代免疫学的建立,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从专业领域逐步走向大众。为落实"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探索"免疫学导论"课程思政的开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厚植爱国情怀,以绪论中疫苗的研究历史为教学案例,将知识点、思政元素和新冠疫情背景相融合,探索适合农业院校开展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新路径。
陈茹茹[2](2020)在《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技术的丝绸文物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丝绸,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传达着各个历史阶段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人员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古代丝绸文物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文明遗址中被发现,引发科研工作者对丝绸起源的讨论和丝绸传播路径的分析。同时,出土丝织品文物的老化降解状况,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因此,鉴定丝绸文物的种属、分析丝绸文物的降解机理,对探究丝绸的起源和保证丝绸文物的流传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蚕茧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筛选出不同蚕丝的标志性蛋白,然后将该蛋白质(或其中的特异性序列)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动物免疫获得不同蚕丝的特异性抗体,并成功鉴定出不同种属的蚕丝蛋白,从而建立起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蚕丝蛋白研究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人工酶解样品、碱老化样品和古代丝织品的降解分析中,从分子水平探究丝绸文物的老化降解规律。1)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对不同方法提取的桑蚕和柞蚕蚕茧蛋白进行分析,根据蛋白质的功能,将桑蚕茧蛋白划分为7类;柞蚕茧蛋白划分为和5类;分别筛选出具有高丰度和特异性的蛋白质P05790和蛋白质O76786作为桑蚕丝和柞蚕丝的标志性蛋白。桑蚕以标志性蛋白中的特异性序列作为半抗原,偶联载体蛋白后得到完全抗原;柞蚕则直接以标志性蛋白作为完全抗原抗原,同时制备出特异性抗体,并成功地用于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建立起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蚕丝蛋白研究体系,为丝织品文物的分析研究奠定基础。2)以桑蚕丝素蛋白单克隆抗体和柞蚕丝素蛋白序列多克隆抗体为基础,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与western blot对碱性蛋白酶、α-胰凝乳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降解得到的丝素蛋白进行免疫学检测。酶解产物大多为20kDa以下的小分子多肽,且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能力各不相同,这与酶切位点的数量以及丝素蛋白的结构密切相关。但所有酶解样品都能与抗体结合,该结果表明,经过严重降解的丝素蛋白分子仍能被特异性抗体识别,这为遭受生物降解的丝织品文物的免疫学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3)将1)中建立的蚕丝蛋白研究体系应用于丝绸文物样,同时也对人工碱老化样进行分析,以全面探索丝织品文物样的老化状态、降解因素,以及最关键的降解机理。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表明,丝素蛋白中的重链、轻链和P25链均发生降解,不同组分降解的速度与埋藏环境相关;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丝素蛋白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都发生降解,但降解速率各不相同。在丝织品文物样中,丝素蛋白的降解并非仅由埋藏时间的长短决定,更受到埋藏环境的影响,在某些文物样中,环境的影响甚至大于时间的影响。该结果从分子水平上准确说明了丝织品的降解特征,为理解丝织品文物的老化机理提供实验依据。由上述研究可知,本课题成功建立了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古代丝绸分析鉴定体系,为古代丝绸样品的降解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也为探索丝绸的起源提供了新思路。
古锦翠[3](2019)在《基于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学方法的丝绸文物分析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丝绸的起源和传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关注,然而这一直是考古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蚕丝在种类上可以分为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和栗蚕丝等,不同种类的蚕丝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以不同蚕丝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得到的丝绸样品也具有不同的形貌和结构,分析不同蚕丝种属以及不同文物样种属鉴定对研究丝绸的起源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分析现代蚕丝样品,获得不同种属蚕丝的标志性蛋白,建立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蚕丝种属鉴定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蚕丝的氨基酸序列,选取特征肽段作为半抗原,偶联载体蛋白以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完全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的方法制备抗体,建立基于免疫学原理的蚕丝种属鉴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老化样品,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样品老化机理,为古代丝绸鉴定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采用铜乙二胺溶液提取不同蚕丝中的丝素蛋白,使用溶液内酶切的方法将蛋白酶解,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酶解之后的蛋白质,获得不同种属蚕丝的标志性蛋白。桑蚕丝标志性蛋白:编码为P05790和P21828的蛋白;柞蚕丝标志性蛋白:编码为O76786的蛋白;蓖麻蚕丝的标志性蛋白:编码为A0A0D5ZY13的蛋白;栗蚕丝的标志性蛋白:编码为B6ZIV6蛋白。将所建立起来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应用到古代丝绸种属的鉴定上,可以有效的找到文物样样品中的标志性蛋白,从而确定文物样的种属。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不同种属蚕丝的氨基酸序列,获得桑蚕丝和柞蚕丝的特征肽段,制备针对桑蚕丝和柞蚕丝的不同抗体(兔抗桑蚕丝素蛋白序列抗体和兔抗柞蚕丝素蛋白序列抗体),同时使用桑蚕丝素蛋白粉末作为完全抗原制备兔抗桑蚕丝素蛋白抗体和鼠抗桑蚕丝素蛋白抗体,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将桑蚕丝从其它种属蚕丝中区分开来,继续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SIA)的方法鉴别桑蚕丝和柞蚕丝,最终可以有效将桑蚕丝和柞蚕丝区分开来。将两种抗体应用到文物样的种属鉴定上,成功确定文物样种属,且结果与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相同。采用柞蚕丝素蛋白粉末为完全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的方法制备针对柞蚕丝的兔抗柞蚕丝素蛋白抗体,采用热老化和碱老化的方法获取老化柞蚕丝,将建立起来的免疫学的方法应用到老化样品的检测中,同时结合常规检测方法,分析柞蚕丝老化机理。发现碱老化比热老化对柞蚕丝的破坏程度高;检测柞蚕丝老化样品时,ELISA比Western Blot的方法更灵敏。综合上述研究,本课题建立了古代丝绸文物样品的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鉴定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为古代丝绸样品的鉴定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也为丝绸的起源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
郑言[4](2018)在《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不仅为中国社会带来异质性的医学知识,而且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医疗格局。尤其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直接引发中西医学的比较和抉择问题。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中医学在异质性的西医学面前表现出明显的颓势,尤其是西医学体制与本土政治的结合使其保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严重挤压了中医学的生存空间。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中医界的焦点从最初对两种医学知识医理层面的比较转为对“废止中医”论的抗争,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模仿西医学体制的尝试。正是在这些探索中,近代中医学体制化才得以实现。本文以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为研究对象,从其社团的组建、中医群体的职业化、学校教育的创办以及中医院的创建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近代中医学的整体发展为背景,重点考察其体制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分析影响其体制转型的因素,以期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中医学体制化进程。除此之外,文章还考察了现代国家建设因素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的作用,以此来探讨医学与国家的关系。文章主体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四个章节。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近代中医社团的体制化,主要包括对传统中医群体医疗以及交流模式的考察。通过对传统民间中医群体自组织形态的讨论,分别以构成其主体的“坐堂医”和“游医”为研究对象,呈现出传统医者在医疗活动中的个体性和分散性。传统社会中中医学一直被划归为“技”的范畴,医者行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医术决定的,这就造成了医者对自己所掌握的医技(包括药方)持有一种保密心理。但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金元时期出现的学派争鸣为传统中医群体的交流构建出新的模式,不仅加深了医者群体间的交流,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知识的发展。尽管学派的建立为医者的群体性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它主要以医学理论和方法作为区分标准,缺乏维系学派持续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使得这些学派间的交流呈现阶段性和无序性。直到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由医者创立的专业组织,代表着传统医者群体社团意识的觉醒。除此之外,西医社团体制在中国的根植为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蓝本,尤其是中华博医会的创建,拉开了中国近代医学体制发展的序幕,其社团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为中医社团体制化奠定了基础,《博医会报》的刊行成为医学知识交流的新平台。在西医社团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境内建立起为数不少的中医社团,文章选取在中医学体制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三个社团进行重点研究:包括中西医学研究会、神州医学总会和上海医界春秋社。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结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在体制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组织结构变迁代表的是社团观念的转变。随着中医学在对抗“废止中医”论中的浮沉,一些中医社团也在不断地改变章程和进行改组,本文主要从考察这三个社团组织方式的变化背后带来的社团宗旨的改变进而分析中医群体价值的塑造。除此之外,医学刊物作为社团的喉舌,是其群体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文章在对上述社团的机关刊物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其各自的办刊宗旨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各自在近代中医界的抗争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医群体在致力于近代医学体制化进程中对自身职业化的诉求。传统官医群体的职业认同遵循着较为严格的制度,比如人才选拔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而且他们受制于专门的医政管理机构的管辖。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医群体的职业化比较完善。鉴于民医的个体性、分散性以及保密性,致使国家在其管理上长期缺位,民间行会制度也只是对开业医生群体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绝大多数民医的职业身份认同来自民众对其医术的认可,而其行医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基本上是依靠医者的品德自律实现的。儒家德性价值在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医者将医术标榜为“仁术”,而以德性价值为基础的医德规范散见于各类医书中。近代医学传教士是职业医生的前身,随着传教事业的开展,传教与医疗活动逐渐分离开来,具有医学学位的专业医生成为医学传教活动的主要践行者。为满足中国民众对西医的需要,本土西医生的培养提上日程,西医群体职业化进程正式开始。在他们的意识里,医生作为一种职业不仅能为民众解除病痛,还关系到民族的复兴,承担着全民健康的重任。西医群体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是对医生职业的内涵和责任更深刻的认识。与西医职业化相伴随的是中医群体为争取行医合法权的论争,随着《医士管理暂行规则》以及《中医条例》的颁布,逐渐确立了中医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中医职业化取得了重要成果。第三章是对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的研究,首先进行的是传统中医教育方式以及中医人才培养状况的梳理。传统中医教育分为官学教育和民间师徒制传承两种,虽然官学教育机构自南北朝时期被建立后一直处于完善中,学生入学制度、医学分科制度以及考试制度等都越来越细化和规范化,但是师徒相授方式没有被摒弃,依然在官学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鉴于官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数量上的局限性,民间师徒制传承是传统医学教育体制的主要内容。由于民医的个体性和流动性以及其“技”的归属,使其文字记载资料匮乏,我们只能从整体上把握师徒制的类型及特点,尤其对中医学知识的缄默特性与师徒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方面表明师徒制度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近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探讨。中医在近代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因素造成的,尤其是近代中医在瘟疫治疗中的束手无策,致使其在国家卫生体系中失势,特别是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制建设的提出,彻底将中医学医疗体系排除在外。源自西方的公共卫生概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为了实现全民医疗,国民政府提出创建“公医制度”的理念,并创办公立医科大学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为了挽回发展颓势,中医界在力争学校教育合法权的同时开展了学校教育的各种尝试,并在中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中央国医馆的建立以及卫生署内中医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中医行政管理体制化的实现。中医教育合法权在全国性的抗争活动中最终获得通过,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被确定下来,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第四章的焦点是近代中医院体制化。首先从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着手考察,分析这种方式下医者与病人的关系以及传统公共医疗组织与社会救济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国民对陌生空间的想象式建构,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以及“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梳理近代教会医院体制在中国社会的被接受过程。再次从托管制在医院模式中的运用以及作为医院体制核心的卫生制度入手,分析近代中医院体制在诊疗空间上的转变。最后对中医院与中医学校的关系进行简单探讨,当初嘉约翰创办博济医校是因为医疗人才的供不应求,也就是说是医院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学校体制的发展。但是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二者的关系似乎是反过来的。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是中医学体制化的核心内容,为此中医界进行了数次全国性的抗争,最后国民政府规定创办学校必须设立附属医院,于是中医院体制的建立在满足提供新式医疗的同时又被赋予协助中医学校取得合法权的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医学校与医院的关系是以院带学模式。随着医学体制化的深入,医院与学校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倾向。结语部分对首先影响中医学体制近代转型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即所谓的双动力机制。一般认为学科体制化的动力机制有两种,即权威系统驱动模式和权力系统驱动模式,在实际的体制化过程中这两种模式同时存在,既需要权威系统的行动又需要权力系统的介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制度化了的权力是法定的、强制性的,权力系统代表的是官方的价值取向,而制度化了的权威则是非强制性的,代表的是系统成员内部的共同意志。推进中医学体制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包括西医学体制的移植和国家公共卫生体制政策的制定。尤其是本土化了的西医学体制对中医学体制化的影响是直接的,加之它与政治的结合,使它成为阻碍中医学体制化的主要力量。政治权威对医学体制发展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就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皇权政治在中医官学体制化中发挥着指导作用,甚至可以说传统中医学体制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皇权阶层的需求。近代国家对社会的改革诉求增大,公共卫生体制建设提上日程,鉴于中医学在群体预防层面的劣势,以及国家摒除旧思想、旧文化的政治目标,所以中医学在国家医疗体制中失势了。中医学被排除在国家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之外,这直接激发了中医界寻求改革的动力。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是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是并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继承性发展,中医学体制化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游秋实[5](2018)在《基于免疫技术的纺织品文物种属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掌握了简单的纺织技术,通过搓、编、织将野生的麻做成衣服,以取代防寒保暖、遮羞蔽体的动物毛皮。随着农业、桑蚕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麻、丝、毛的为主要纺织原材料的中国古代纺织品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纺织品文物见证了我国社会更替、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技术文化水平的珍贵史料。目前出土的纺织品中,蛋白类纺织品所占比例较大。该类纺织品易受到墓葬环境中水分、温度、酸碱度及微生物等影响而发生老化分解,从而引起大分子链的断裂,肽段的降解,出土时已成为碎片、微痕迹。因此,针对蛋白类纺织品文物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方法确定纺织品文物的种属,对追溯纺织品起源和研究人类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研究纺织品文物的特征蛋白,对比氨基酸序列筛选出特征多肽片段为半抗原,偶联载体蛋白,得到完全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和纯化鉴定,制备特异性抗体;对所得抗体的效价、灵敏度、特异性等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建立基于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对蚕丝、羊毛、皮制品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古代纺织品文物的种属鉴定。1)以桑蚕丝素蛋白的特征氨基酸序列为半抗原,制备兔抗桑蚕丝素蛋白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对抗原的检出限达到158.49 ng/mL。进一步对蚕丝和丝织品进行检测,家蚕丝呈阳性结果,野蚕丝均呈阴性结果,可以有效地将家蚕丝从野蚕丝中鉴别出来。通过对文物样进行种属鉴定,确定两种文物样均为家蚕丝织品。2)以山羊毛角蛋白的特征氨基酸序列为半抗原和绵羊毛中提取的角蛋白为完全抗原,制备得到兔抗角蛋白P抗体和K抗体。P抗体和K抗体对抗原的检出限分别为6.81 ng/mL和81.39 ng/m L。采用两种抗体对羊毛和文物样进行检测,均呈阳性结果,证明文物样确实为羊毛织品。对两种羊毛进行蛋白组学测试,得到山羊毛的两种特征角蛋白片段分别为Q6R650、Q6R649。3)以牛皮胶原蛋白的特征氨基酸序列为半抗原,制备兔抗牛皮胶原蛋白抗体。采用ELISA测定对抗原的检出限达到904.74 ng/m L。对皮类样品进行检测,牛皮呈阳性结果,羊皮呈弱阳性结果。综上所述,本论文探索建立了基于免疫技术的蚕丝种属鉴定技术,为追溯丝绸起源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古代蛋白类材料的种属鉴定开拓了新思路。
吴家伟[6](2017)在《益气培元颗粒治疗气虚证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及评价益气培元颗粒对气虚证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各项临床症状及对于其常用临床免疫指标的改善方法1.本临床试验采用现今普遍采用四者合一的试验方法具体表现为:随机、多剂量平行对照、安慰剂及双盲,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36名,其中病人均为传统中医学中被辨证归纳为气虚证,现代医学免疫功能相关生理指标明显不达标者。2.患者按随机原则被分为三组,具体分组为:对照组12例;益气培元颗粒低给药浓度组(益气培元颗粒一天一次一次一袋口服)12例;益气培元颗粒高给药浓度组(益气培元颗粒一天三次一次一袋口服)12例。3.通过观察受试对象用药前后其运动耐量、气虚证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免疫指标Ig A、Ig G、Ig M、IL-2的变化,评价益气培元颗粒对于中医辨证为气虚证且现代医学诊断为免疫功能低患者下的临床症状表现及免疫指标的影响。4.通过观察受试对象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及肝功肾功等临床常用之指标的变化询问其具体用药感受,评价该品之安全性。5.本实验所有需分析之数据均选取常用的较为先进的SAS9.1.3软体系统对其分析之。结果1.观察人群之分组,无论其在具体年庚、性别、合并与否其它基础疾患亦或是其它疾患之危重程度之高低、气虚证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运动耐量方面:对比剂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1.7%,低级剂量浓度给药组75%,高剂量浓度给药组83.3%,三组之间及三组与给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3.中医证候要素积分方面:对比剂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1±1.125,低级剂量浓度给药组3.50±1.897,高剂量浓度给药组3.20±2.024,三组之间及三组与给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4.Ig A、Ig G、Ig M、IL-2免疫学指标方面:Ig A:对比剂对照组的访视后为5.01±1.125,低级剂量浓度给药组8.07±1.702,高剂量浓度给药组8.40±1.677,三组之间及三组与给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Ig G:对比剂对照组的访视后为5.01±1.534,低级剂量浓度给药组8.17±1.327,高剂量浓度给药组8.23±1.221,三组之间及三组与给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Ig M:对比剂对照组的访视后为4.492±1.655,低级剂量浓度给药组6.133±1.702,高剂量浓度给药组6.529±1.253,三组之间及三组与给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IL-2:对比剂对照组的访视后为4.01±1.822,低级剂量浓度给药组5.57±1.108,高剂量浓度给药组5.40±1.743,三组之间及三组与给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5.研究前后所有的观察对象其生命体征、临床生理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变化,受试对象本身在用药过程中也为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全临床试验过程中,三组被观察者无任何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益气培元颗粒安全、可靠,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其对气虚证病人运动耐量有着提升之功效;能有效改善气虚证病人各种临床表现;能提高气虚证病人的免疫力,建议患者服药剂量为一天三次一次一袋。
赵翠[7](2016)在《貉IgG交叉免疫原性及Fc多肽功能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gG作为连接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功能分子,是抗原与受体及效应分子相互作用的桥梁,其在血清中含量最高,同时半衰期最长,主要是由脾脏以及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与抗原分子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改变Fc段的构象,暴露相应的补体结合位点,使得C1q与之结合,进而激活补体系统;此外,IgG可通过其Fc片段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病毒中和作用、ADCC作用、胞外杀伤及免疫炎症、吞噬调理作用等。IgG-Fc段作为抗体分子与细胞及效应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结构域,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对抗体自身的抗原性起着决定性作用。IgG重链恒定区尤其是Fc段基因在不同动物间相对保守,因此分析IgG重链Fc基因在不同动物间的同源性,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不同动物抗体间交叉免疫原性的差异。本试验选用貉IgG重链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貉IgG重链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犬、水貂IgG重链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病貉的脾脏内提取RNA。通过Race技术首次成功克隆貉IgG重链全基因,序列全长1474bp,编码491个氨基酸。利用多种软件对其IgG重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核苷酸分析结果显示貉与犬IgG间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2.6%,与猫的同源性为83.0%,与水貂的同源性为82.8%,与人的同源性为75.9%,与鼠的同源性为68.2%。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貉与犬同源性为89.6%,与水貂的同源性为77.2%,与人的同源性70%左右,与鼠在60%左右。通过Swiss-model同源建模,对貉、犬IgG三维晶体结构进行预测,得出貉、犬IgG三维结构均基于人类IgG分子建模,立体结构的相似度保持在70%左右。关键氨基酸差别和三维空间结构的不同是IgG的遗传变异所在。第二部分不同种属动物间IgG免疫原交叉性分析不同种属动物的IgG三维立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同时其各自Fc段氨基酸残基相对保守,预示了不同动物IgG与不同动物的酶标二抗间存在交叉反应,但其交叉反应强度与IgG-Fc段的结构密切相关。通过dot-ELISA及WesternBlot试验,检测了小鼠、鸡、鸭、人、貉、兔、水貂血清抗体分别与抗犬、抗兔、抗鼠和抗人四种酶标二抗间的交叉反应性,同时分析了貉IgG-Fc融合蛋白与抗犬二抗间的免疫原交叉性。结果表明,不同动物的IgG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交叉性。不同纲目之间的动物也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反应,例如鸡与犬二抗间有相对明显的交叉反应,而与兔、鼠、人二抗间几乎不存在免疫交叉。第三部分貉IgG-Fc多肽生物功能活性分析借助文献及在线软件分析貉Fc区功能活性位点,人工合成貉IgG-Fc区多肽NTVSITCLVK(N10K)、PSVYVLPPSQ(P10Q)及阴性对照多肽MSTAVSKCAT(NC),Fc多肽在不同浓度下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18h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含量(TNF-α,IL-1β,IL-6),发现在浓度为10μg/m L时,多肽N10K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分泌更多的TNF-α(271.95pg/m L),IL-1β(27.42pg/m L),而多肽P10Q可以促进淋巴细胞产生较多的IL-6(35.51pg/m L)。初步确定貉IgGFc区多肽P10Q及N10K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诱导功能活性,同时为今后貉源疾病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为研究多肽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李青山[8](2015)在《中国近代(1840-1949年)兽医高等教育溯源及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西学东渐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和北洋马医学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开端,也有了中、西兽医之分。自此伊始到新中国成立前约一个世纪,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从萌芽到起步,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和变革,在波折中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本论文以1840-1949年前后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大量史料和数据为论证依据,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100余年的变迁进行回顾和系统分析。论文系统回顾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以政权更迭变化引起的学制变化和高校变迁为主线,讲述了清朝末期和民国期间不同学制下的兽医高等教育思想和机构设置差异,并立足于当时兽医高等教育所处的政治、社会和历史环境,对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变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了不同3个历史时期的兽医高等教育情况,即1840-1911年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从萌芽到起步阶段,并处于由传统兽医高等教育向近代兽医高等教育转变初期;1912-1937年的民国初至抗日战争前夕,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与畜牧教育并行,畜牧兽医高等教育初具规模,并且发展态势良好;1937-1949年抗日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开始真正独立于畜牧教育,但由于战争等原因,在艰难发展中迎来新中国成立。论文通过列举了4所代表性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其兽医高等教育的溯源和发展,以期以点带面,对当时的兽医高等教育的创建、发展、变迁和动因进行案例分析,并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进步等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和分析。正文介绍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源起的社会背景,回顾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情况,以清末民初两种学制下的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迁为主线,论述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变迁,并在机构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开展、大才培养、国际交流及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制约因素,如来自政府保守派的发展阻力及媚外派系的排挤、政局多变导致的办学波折、经费短缺造成的办学困难、近代农业教育自身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五四”运动前夕、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几次关于教育发展路线的争论对兽医高等教育的影响。在以历史时间轴为脉络,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三章到第六章选择了4个代表性案例: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到北京农业大学的兽医高等教育发展沿革,是中国近代最完整和最复杂的一段兽医高等教育历史;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是中国近代兽医高等大才培养的摇篮,其发展沿革能体现出国民党政府时期整个兽医高等教育发展,也是当时农业高等教育的缩影;北洋马医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先河,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兽医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国立兽医学院为中国第一所独立兽医学院,是西北地区兽医高等教育的代表,也是当时西北高等教育的缩影。在高等学校和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兽医高等教育工作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蔡无忌、罗清生、熊大仕、盛彤笙、陈之长等一批杰出的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家和科学家为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论文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研究和总结兽医高等教育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只有在稳定和谐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下,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服务国民经济和畜牧业发展,对兽医高等教育长远规划,才能培养出具有现代大学人文素养和解决畜牧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合格兽医师。同时在大力发展现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同时,还要传承好和发扬好中国传统兽医文化和兽医技术。
潘学武,董妍玲[9](2014)在《免疫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思考》文中提出为了有效弥补自然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人文素质的不足,在专业课中适当进行科学史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就免疫学理论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思考。
姚雯[10](2011)在《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哮病,又称为哮喘、齁喘、呷嗽等,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经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中医学在哮病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系统地研究中医学对哮病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现存医籍中看,虽然哮病这一病名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但祖国医学对哮病的认识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中,历代医家在其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创立了不少确有疗效的治疗方法与方药,为现代临床治疗哮病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本文在系统搜集民国以前有关哮病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以文献研究与学术发展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将历代医家对哮病的认识划分为五个阶段:先秦至三国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即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全面阐述了这五个不同历史时期哮病的学术发展状况,并结合中医学理论进程,探讨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进步的联系,揭示哮病的学术发展源流与特点。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哮病病名的历史沿革及其含义考辨,为后续研究分析历代文献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将哮病发展史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分别介绍不同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和哮病中医辨治理论的发展状况以及各时期医家及主要医学着作中对哮病的记载与认识,内容涉及哮病的病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辨证、治疗方法、用药特点、预防养生等方面的内容,全面系统总结了医家的临证经验与用药特点,理清了哮病的发展源流。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最后部分,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对现代临床中哮病理论方面存在的疑点与难点进行辨析,以期能提供哮病治疗方面的一些新思路。
二、免疫学发展史略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免疫学发展史略述(论文提纲范文)
(1)“免疫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以“疫苗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教学主题———疫苗的前世今生 |
2 案例教学目标 |
3 案例教学的实施流程 |
3.1 导入主题 |
3.2 展开阐述 |
3.3 深入研讨 |
3.4 巩固加深 |
3.5 总结提高 |
4 案例教学反思 |
4.1 亮点与精彩之处 |
4.1.1 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
4.1.2 思政元素浓厚 |
4.1.3 结合实际深刻反思 |
4.2 不足与改进 |
4.2.1 重点不突出 |
4.2.2 经验不足 |
4.2.3 思政元素融入不自然 |
5 结语 |
(2)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技术的丝绸文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丝绸的概述 |
1.2.1 丝绸文物的种属及化学组成 |
1.2.2 丝绸文物的老化降解因素 |
1.2.2.1 生物因素降解 |
1.2.2.2 物理化学因素降解 |
1.3 丝绸文物的研究现状 |
1.4 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 |
1.4.1 蛋白质组学的简介 |
1.4.2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
1.5 免疫学检测技术 |
1.5.1 免疫学的简介 |
1.5.2 免疫学技术的应用 |
1.6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7 研究路线、难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路线 |
1.7.2 研究难点 |
1.7.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技术的蚕茧蛋白分析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2.1 溶液的配制 |
2.2.2 蚕茧蛋白的提取 |
2.3 实验步骤 |
2.3.1 LC-MS/MS蛋白鉴定 |
2.3.2 蛋白质数据库检索 |
2.3.3 非标记蛋白质定量 |
2.3.4 丝素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3.5 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
2.4 实验材料表征 |
2.4.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4.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5.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5.3 LC-MS/MS蛋白鉴定分析 |
2.5.4 LC-MS/MS蛋白定量结果分析 |
2.5.5 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
2.5.6 溶解体系对溶解过程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免疫学方法的丝素蛋白酶解过程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材料 |
3.2.1 溶液的配制 |
3.2.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3.3 实验步骤 |
3.3.1 丝素蛋白的酶解 |
3.3.2 桑蚕丝素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3.3 柞蚕丝素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3.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3.3.5 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
3.4 实验材料表征 |
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3.4.2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表面形貌分析 |
3.5.2 二级结构分析 |
3.5.3 丝素蛋白的分子量分析 |
3.5.4 免疫学分析 |
3.5.4.1 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分析 |
3.5.4.2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分析 |
3.5.5 影响丝素蛋白酶解的因素 |
3.5.5.1 丝素二级结构的影响 |
3.5.5.2 酶切位点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的丝绸文物样分析研究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材料 |
4.2.1 文物样品 |
4.2.2 溶液的配制 |
4.2.3 实验材料的制备 |
4.3 实验步骤 |
4.3.1 样品的制备 |
4.3.2 LC-MS/MS蛋白鉴定 |
4.3.3 蛋白质数据库检索 |
4.3.4 非标记蛋白质定量 |
4.3.5 抗体的制备 |
4.3.6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
4.4 实验材料表征 |
4.4.1 表面形态表征 |
4.4.2 二级结构表征 |
4.5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5.1 表面形貌分析 |
4.5.2 二级结构分析 |
4.5.3 LC-MS/MS蛋白质鉴定 |
4.5.4 LC-MS/MS蛋白质定量 |
4.5.4.1 LFQ定量分析 |
4.5.4.2 iBAQ定量分析 |
4.5.5 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分析 |
4.5.6 埋藏环境对丝织品文物样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3)基于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学方法的丝绸文物分析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丝绸文物概况 |
1.3 丝绸类文物鉴定方法 |
1.4 蛋白质组学技术介绍 |
1.4.1 蛋白质组学技术简介 |
1.4.2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 |
1.5 免疫学检测技术介绍 |
1.5.1 免疫学技术简介 |
1.5.2 免疫学技术的应用 |
1.6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7 研究技术路线、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技术路线 |
1.7.2 技术难点 |
1.7.3 技术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方法的丝绸文物分析鉴定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2.1 文物样品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样品的处理 |
2.3.2 LC-MS/MS 质谱分析 |
2.3.3 数据库检索分析 |
2.4 实验材料表征及测试 |
2.4.1 表观形貌的表征 |
2.4.2 化学结构的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表观形貌结果分析 |
2.5.2 化学结构结果分析 |
2.5.3 LC-MS/MS 结果分析 |
2.5.4 蚕丝标志性蛋白的选择 |
2.5.5 丝绸文物样的种属鉴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免疫学方法的丝绸文物分析鉴定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材料 |
3.2.1 样品的介绍 |
3.2.2 溶液的配制 |
3.2.3 实验材料的制备 |
3.3 实验步骤 |
3.3.1 抗原的制备 |
3.3.2 抗体的制备 |
3.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测试 |
3.3.4 酶联免疫测试 |
3.4 实验材料表征及测试 |
3.4.1 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 |
3.4.2 抗体特异性检测 |
3.5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5.1 SDS-PAGE 电泳结果 |
3.5.2 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
3.5.3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 |
3.5.3.1 间接酶联免疫对抗体最佳稀释倍数的选择 |
3.5.3.2 间接酶联免疫对丝素蛋白的交叉鉴定 |
3.5.3.3 间接酶联免疫对文物样品的种属鉴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免疫学方法的蚕丝老化分析鉴定研究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材料 |
4.2.2 溶液的配制 |
4.2.3 实验材料的制备 |
4.3 实验步骤 |
4.3.1 样品的制备 |
4.3.2 抗原的制备 |
4.3.3 抗体的制备 |
4.3.4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
4.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检测步骤 |
4.4 实验材料表征及测试 |
4.4.1 化学结构表征 |
4.4.2 氨基酸分析 |
4.4.3 分子量表征 |
4.5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5.1 化学结构分析 |
4.5.2 氨基酸分析 |
4.5.3 分子量变化分析 |
4.5.4 间接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
4.5.4.1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条件的选择 |
4.5.4.2 间接ELISA检测结果 |
4.5.5 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硕士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4)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从个体到群体: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 |
1.1 传统中医群体的自组织形态 |
1.1.1 “坐堂医”与“游医”交织的医疗网络 |
1.1.2 学派构建出的交流网络 |
1.1.3 一体堂宅仁医会的组织运行 |
1.2 近代医学社团的创办 |
1.2.1 中华博医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
1.2.2 《博医会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
1.2.3 中华博医会的影响 |
1.3 中医群体的价值塑造 |
1.3.1 中西医学研究会与西医知识的传播 |
1.3.2 神州医学总会与中医职业利益的争取 |
1.3.3 上海医界春秋社与中医学术的唤醒 |
1.4 中医学刊物与医学知识的交流与宣传 |
1.4.1 《中西医学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
1.4.2 《神州医药学报》与中医学术的整理 |
1.4.3 《医界春秋》与中医合法地位的争取 |
1.5 小结 |
第二章 从自律到他律:近代中医职业化 |
2.1 传统中医职业身份的认同与管理 |
2.1.1 官医与医政管理机构 |
2.1.2 民医行为规范与行会 |
2.2 近代医生的职业化 |
2.2.1 传教士医生的双重身份 |
2.2.2 专业医生与职业化伦理规范 |
2.2.3 自由职业群体与中医职业意识 |
2.3 行医资格与中医职业化 |
2.3.1 《医士管理暂行规范》与中医行医资格 |
2.3.2 中央国医馆与中医管理 |
2.3.3 《中医条例》与执业规范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从师徒制到学校制: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 |
3.1 传统官学教育体制与师徒制 |
3.1.1 “学在官府”制度与中医官学教育 |
3.1.2 师徒制与中医人才培养 |
3.1.3 中医学缄默特性与师徒制 |
3.2 近代西医教育体制与公共卫生建设 |
3.2.1 西医教育体制的移植 |
3.2.2 公医人才的培养与西医教育 |
3.2.3 中医公共卫生意识的觉醒 |
3.3 中医学校教育体制化 |
3.3.1 利济医学堂模式 |
3.3.2 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 |
3.3.3 构建中医学科体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从家庭到医院:近代中医院体制化 |
4.1 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 |
4.1.1 “家庭”空间的营造 |
4.1.2 社会救济与传统公共医疗组织 |
4.2 近代医疗空间的转换 |
4.2.1 教会医院与国民想象式空间的建构 |
4.2.2 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 |
4.2.3 “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 |
4.3 中医院之设 |
4.3.1 托管制度与医院模式 |
4.3.2 卫生制度的引入 |
4.3.3 以学兴院与以院带学模式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免疫技术的纺织品文物种属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蛋白类纺织品文物概述 |
1.2.1 丝织品 |
1.2.2 羊毛织品 |
1.3 皮制品文物概述 |
1.4 蛋白类文物的鉴定方法 |
1.5 免疫检测技术介绍 |
1.5.1 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
1.5.2 酶联免疫技术 |
1.6 免疫检测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
1.7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8 研究技术路线、难点与创新点 |
1.8.1 研究技术路线 |
1.8.2 难点 |
1.8.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蚕丝种属鉴定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的介绍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
2.3 实验步骤 |
2.3.1 包被抗原的制备 |
2.3.2 特异性兔抗丝素蛋白抗体的制备 |
2.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
2.3.3.1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
2.4 实验样品表征及测试 |
2.4.1 表观形貌的表征 |
2.4.2 二级结构的表征 |
2.4.3 氨基酸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表观形貌分析 |
2.5.2 二级结构分析 |
2.5.3 氨基酸分析 |
2.5.4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
2.5.4.1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
2.5.4.2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
2.5.4.3 蚕丝的种属鉴定 |
2.5.4.4 丝织品文物的种属鉴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羊毛种属鉴定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材料 |
3.2.1 样品的介绍 |
3.2.2 溶液的配制 |
3.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
3.3 实验步骤 |
3.3.1 包被抗原的制备 |
3.3.2 特异性兔抗角蛋白抗体的制备 |
3.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
3.3.3.1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
3.3.3.2 标准样的制备 |
3.3.4 蛋白组学测试步骤 |
3.4 实验样品表征及测试 |
3.4.1 表观形貌的表征 |
3.4.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表观形貌分析 |
3.5.2 傅里叶红外(FTIR)测试分析 |
3.5.3 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
3.5.3.1 抗体的表征及效价测试 |
3.5.3.2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
3.5.3.3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
3.5.3.4 ELISA的重复性测试 |
3.5.3.5 羊毛的种属鉴定 |
3.5.3.6 毛织品文物样的种属鉴定 |
3.5.4 蛋白组学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免疫技术的皮类种属鉴定研究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材料 |
4.2.1 样品的介绍 |
4.2.2 溶液的配制 |
4.2.3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
4.3 实验步骤 |
4.3.1 抗原的制备 |
4.3.2 特异性兔抗胶原蛋白抗体的制备 |
4.3.3 酶联免疫测试步骤 |
4.3.3.1 直接酶联免疫测试 |
4.3.3.2 间接酶联免疫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抗体的效价测试 |
4.4.2 抗原抗体最佳结合的确定 |
4.4.3 一抗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 |
4.4.4 皮类的种属鉴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6)益气培元颗粒治疗气虚证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缩略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1.6 剔除病例标准 |
1.7 退出病例标准 |
1.8 试验方案 |
1.9 观察的项目与指标 |
1.10 试验流程 |
1.11 疗效判定 |
1.12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三组受试对象基本情况之比较 |
2.2 受试对象中医症候学积分比较 |
2.3 受试对象免疫学指标的比较 |
2.4 6分钟步行试验疗效对比 |
3.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气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气”生理机能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气虚证病因的认识 |
1.3 祖国医学对气虚证治疗的认识 |
2.现代医学有关于“气”的论述 |
3.祖国医学对免疫学的认识 |
4.现代医学对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
5.气虚与免疫功能低下的关系 |
6.益气培元颗粒疗效依据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貉IgG交叉免疫原性及Fc多肽功能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免疫球蛋白研究概述 |
1.1.1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
1.1.2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成 |
1.1.3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
1.1.4 免疫球蛋白Fc受体生物学特性 |
1.1.5 犬科免疫球蛋白研究进展 |
1.2 肽的研究进展 |
1.2.1 肽的生物学特性 |
1.2.2 多肽疫苗的应用研究 |
1.2.3 多肽药物的应用研究 |
1.2.4 IgG-Fc多肽研究进展 |
1.3 RACE技术的研究 |
1.3.1 提高cDNA合成效率 |
1.3.2 引物的选择 |
1.3.3 加尾反应 |
1.3.4 PCR扩增条件的优化 |
1.4 Overlap-PCR技术概述 |
1.4.1 Overlap-PCR技术发展史 |
1.4.2 Overlap-PCR技术的用途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试验溶液的配制 |
2.1.4 试验动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貉IgG保守区扩增 |
2.2.2 貉IgG全长扩增 |
2.2.3 貉IgG-Fc真核表达 |
2.2.4 不同动物血清免疫交叉反应检测 |
2.2.5 Fc多肽功能活性检测 |
3 结果 |
3.1 貉IgG重链基因扩增结果 |
3.2 pcDNA3.1-IgG(Fc)重组质粒构建 |
3.3 貉IgG基因的序列分析 |
3.3.1 貉IgG核苷酸序列分析 |
3.3.2 貉IgG一级结构分析 |
3.3.3 貉IgG氨基酸二、三级结构分析 |
3.4 IgG-Fc融合蛋白表达 |
3.5 不同动物血清抗体间免疫交叉反应检测结果 |
3.6 细胞因子分析 |
3.6.1 TNF-α分析结果 |
3.6.2 IL-1β分析结果 |
3.6.3 IL-6 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貉IgG重链基因测定及分析 |
4.2 不同种属动物IgG的交叉免疫原性分析 |
4.3 貉IgG-Fc多肽生物功能活性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8)中国近代(1840-1949年)兽医高等教育溯源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搜集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近代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一、晚清社会的内忧外患与农业的衰败 |
二、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的影响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四、军阀割据的结束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业教育发展及影响因素 |
一、十九世纪末我国农业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
二、中国近代不同政治体制下的农业教育机制 |
三、中国近代不同时期农业教育经费支持 |
四、科学技术发展对农业教育方式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我国传统兽医学的发展与成就回顾 |
一、传统兽医学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 |
二、中兽医病因学和诊断学的发展和技术应用 |
三、传统兽医在治疗学方面的经验积累 |
四、中国传统兽医学的学术特点和发展瓶颈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概况 |
一、清末民初不同学制下的兽医课程设置 |
二、中国近代畜牧兽医科系的分设和在农业院校中的教育比重 |
三、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和人才培养 |
四、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 |
第三节 中国近代兽医学术交流及科技成果推广 |
一、对中华传统兽医科技的继承和发展 |
二、加大对近代西方先进兽医技术的交流和引进 |
三、建立现代兽医科研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发展制约因素 |
一、来自政府保守派的发展阻力及媚外派系的排挤 |
二、政局多变导致的办学波折 |
三、经费短缺造成的办学困难 |
四、近代农业教育自身的原因 |
第三章 京师大学堂农科兽医科目到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1840-1949年) |
第一节 戊戌新政: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兽医科目设置(1905-1914年) |
第二节 两度变迁: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到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1-1923年) |
第三节 战地风雨:战争时期的畜牧兽医高等教育(1921-1949年) |
一、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兽医高等教育(1921-1937年) |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兽医高等教育(1937-1949) |
第四节 解放区的兽医高等教育:华北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渊源和发展(1939-1949年) |
一、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 |
二、北方大学农学院 |
三、华北大学农学院 |
第五节 三分合一:北京农业大学的兽医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 |
第六节 :兽医人物——熊大仕与北京农业大学兽医高等教育 |
一、蜚声国内外的年轻学者和兽医寄生虫学奠基人 |
二、中国现代兽医高等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 |
三、情系兽医事业——熊大仕奖学金的设立 |
第四章 北洋马医学堂开启现代兽医高等教育先河 |
第一节 解陆军之需:北洋马医学堂和陆军兽医学校 |
一、北洋政府时期:开启现代兽医高等教育先河 |
二、南京政府时期:军队兽医人才的教育基地 |
三、迁在安顺时期:战时陆军兽医的保障 |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重启新中国军事兽医高等教育帷幕 |
第五章 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的发展和变迁 |
第一节 三江汇金陵: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的溯源 |
一、从江南储材学堂到江苏省第一农校 |
二、从三江师范学堂到江苏大学农学院 |
第二节 变迁与发展:南京时期与西迁重庆 |
一、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初期的畜牧兽医系(1927-1936年) |
二、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的畜牧兽医系(1937-1949年) |
第三节 兽医人才摇篮: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的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 |
一、完善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体系 |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 |
第六章 中国第一所独立兽医学院 |
第一节 一位学者和一所学校:国立兽医学院的诞生 |
第二节 一栋建筑和一种精神:历经波折坚持办学 |
第三节 迎来曙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立兽医学院 |
一、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的并入和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的变迁 |
二、从国立兽医学院到甘肃农业大学的兽医高等教育成就 |
第七章 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启示和思考 |
一、中国近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
二、稳定和谐的内外环境是兽医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备因素 |
三、兽医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立足当时经济社会现实,树立长远发展规划 |
四、立足服务国民经济和畜牧业发展来思考培养什么的人才,是兽医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 |
五、大力发展现代兽医高等教育的同时,还要传承好和发扬好中国传统兽医文化和兽医技术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免疫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性 |
2.科学史在免疫学中的重要地位 |
3.免疫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
3.1正确理解科学家, 塑造精神榜样。 |
3.2感悟科学发现的巧妙,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
3.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
4.如何做好免疫学教学中的科学史教育 |
4.1有机插入。 |
4.2避免喧宾夺主。 |
4.3课外小论文。 |
(10)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哮病 |
1.2 喘病 |
1.3 哮喘 |
2 研究哮病古代内科文献与学术源流的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论文结构与内容梗概 |
文献综述 (一) 哮病古代文献的研究进展 |
1 关于哮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
1.1 病因病机 |
1.2 宿根 |
2 关于哮病方剂的研究 |
3 针灸 |
4 医家医案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二) 张仲景辨治喘证研究概述 |
1 喘证的病因病机 |
1.1 外感淫邪 |
1.2 痰饮内阻 |
1.3 脏腑虚弱 |
1.4 阳明实热 |
2 喘证的分类 |
2.1 依据六经辨证分类 |
2.2 依据喘证兼次症分类 |
2.3 依据喘证病机分类 |
3 喘证的治疗 |
3.1 治疗原则 |
3.2 治法与方药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正文 |
1 哮病的中医病名历史沿革与含义考辨 |
1.1 哮病病名历史源流概述 |
1.2 哮病病名含义考辨 |
1.2.1 带有哮字的一类名称 |
1.2.2 带有喘字的一类名称 |
1.2.3 带有齁字的一类名称 |
1.2.4 带呷或呴字的词语 |
2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哮病的认识 |
2.1 概述 |
2.1.1 对人体呼吸的认识 |
2.1.2 哮病病名的记载 |
2.1.3 哮病的病因病机 |
2.1.4 哮病的治疗 |
2.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2.2.1 甲骨文关于哮病的记载 |
2.2.2 《周礼》 |
2.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
2.2.3.1 对喘的记载 |
2.2.3.2 喘息为"五音"之一 |
2.2.3.3 喘息为房事不当时出现的一种症状 |
2.2.3.4 以喝喝如喘为少阴脉是动病 |
2.2.4 《黄帝内经》 |
2.2.4.1 关于呼吸的认识 |
2.2.4.2 关于喘与哮的记载 |
2.2.4.3 关于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4.4 关于哮病病性、病理因素的认识 |
2.2.4.5 关于哮病治疗的认识 |
2.2.4.6 关于如何预防哮病的认识 |
2.2.4.7 关于哮病与脏腑的关系 |
2.2.5 《难经》 |
2.2.5.1 关于喘字的含义 |
2.2.5.2 关于喘病的认识 |
2.2.5.3 对"经主喘咳寒热"的认识 |
2.2.6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 |
2.2.7 《神农本草经》 |
3 晋唐时期对哮病的认识 |
3.1 概述 |
3.1.1 病名 |
3.1.2 病因病机 |
3.1.3 治疗 |
3.1.4 预防 |
3.2 晋唐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3.2.1 晋·王叔和《脉经》 |
3.2.2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2.3 晋·葛洪《肘后方》《抱朴子内篇》 |
3.2.4 《中藏经》 |
3.2.5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3.2.5.1 "呷嗽"首现 |
3.2.5.2 列哮病三候 |
3.2.5.3 详述致病之源 |
3.2.5.4 预防以养生方导引法为主 |
3.2.6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3.2.6.1 病名多样 |
3.2.6.2 病因病机详实 |
3.2.6.3 治方丰富 |
3.2.6.4 针灸治疗 |
3.2.7 唐·王焘《外台秘要》 |
3.2.7.1 病名 |
3.2.7.2 治疗 |
3.2.7.3 方后食忌 |
3.2.7.4 针灸取穴 |
4 宋元时期对哮病的认识 |
4.1 概述 |
4.1.1 病名 |
4.1.2 病因病机 |
4.1.3 治疗 |
4.2 宋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4.2.1 《太平圣惠方》 |
4.2.1.1 重视风冷之邪致哮 |
4.2.1.2 治疗时表散兼化痰 |
4.2.1.3 以煮散代汤之风的兴起 |
4.2.1.4 康复重食治 |
4.2.1.5 针法与灸法并施 |
4.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4.2.2.1 列治方于"痰饮"门下 |
4.2.2.2 喜用香燥之品 |
4.2.3 《圣济总录》 |
4.2.3.1 病因病机 |
4.2.3.2 治疗重化痰饮 |
4.2.3.3 成药的流行 |
4.2.3.4 针灸治疗 |
4.2.4 《博济方》 |
4.2.5 《苏沈良方》 |
4.2.6 《鸡峰普济方》 |
4.2.7 《普济本事方》 |
4.2.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4.2.9 《严氏济生方》 |
4.2.10 《仁斋直指方论》 |
4.2.10.1 首次提出肾主纳气 |
4.2.10.2 肾虚型哮病 |
4.2.11 《针灸资生经》 |
4.2.11.1 哮病病名首次出现 |
4.2.11.2 丰富哮病针灸取穴 |
4.2.11.3 重视按压痛穴 |
4.2.12 张杲《医说》 |
4.2.13 刘完素及其着作 |
4.2.13.1 火热致喘 |
4.2.13.2 以"清养肺"为则 |
4.2.14 张从正《儒门事亲》 |
4.2.15 李杲及其着作 |
4.2.15.1 以脾胃立论 |
4.2.15.2 从脾胃治哮 |
4.2.16 朱丹溪与《金匮钩玄》《丹溪心法》 |
4.2.16.1 列哮喘证,开体例先河 |
4.2.16.2 以痰论杂病,哮专主于痰 |
4.2.16.3 丹溪治痰特色 |
4.2.16.4 治哮必用薄滋味,宜大吐 |
4.2.16.5 治哮之方 |
4.2.16.6 重养生,预防哮病 |
5 明代对哮病的认识 |
5.1 概述 |
5.1.1 病名 |
5.1.2 病因病机 |
5.1.3 治疗 |
5.1.4 辨证分型 |
5.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5.2.1 戴元礼与《证治要诀》 |
5.2.1.1 首提哮有"宿根"说 |
5.2.1.2 哮病证治 |
5.2.2 《普济方》 |
5.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古今医鉴》 |
5.2.3.1 哮病证治概述 |
5.2.3.2 冷痰说与遗传说 |
5.2.3.3 内服、外敷共治哮病 |
5.2.3.4 重饮食养生 |
5.2.4 楼英《医学纲目》 |
5.2.4.1 中外皆寒证与寒包热证 |
5.2.4.2 哮病诱因多样 |
5.2.4.3 治方丰富 |
5.2.4.4 针灸治疗,汇众家之长 |
5.2.5 虞抟《医学正传》 |
5.2.5.1 哮、喘之辨 |
5.2.5.2 治疗验方 |
5.2.6 李梴《医学入门》 |
5.2.6.1 哮、喘鉴别 |
5.2.6.2 哮病辨证 |
5.2.6.3 治疗宜忌 |
5.2.7 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 |
5.2.7.1 倡三因致哮 |
5.2.7.2 详述哮病症状 |
5.2.7.3 治哮六字诀 |
5.2.7.4 哮与喘之辨 |
5.2.8 王肯堂《证治准绳》 |
5.2.8.1 总结历代之观点 |
5.2.8.2 论述喘、短气、逆气、哮异同之处 |
5.2.8.3 哮与喘的关系 |
5.2.9 朝鲜·许浚《东医宝鉴》 |
5.2.10 陈文治《诸证提纲》 |
5.2.11 赵献可《医贯》 |
5.2.12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
5.2.13 张景岳《景岳全书》 |
5.2.13.1 内外合邪,共同为病 |
5.2.13.2 治疗分已发未发 |
5.2.13.3 治疗重视人体阳气、元气 |
5.2.14 李中梓《医宗必读》 |
5.2.14.1 喘、短气、哮的鉴别 |
5.2.14.2 列哮病病因 |
5.2.14.3 治哮宜忌 |
5.2.15 秦昌遇《症因脉治》 |
5.2.15.1 首辨哮与喘 |
5.2.15.2 详述哮病症、因、脉、治 |
6 清代对哮病的认识 |
6.1 概述 |
6.1.1 病因病机 |
6.1.2 治疗 |
6.1.3 辨证分型 |
6.1.3.1 据诱因分型 |
6.1.3.2 据虚实分型 |
6.2 清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6.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
6.2.1.1 将哮列于实喘之内 |
6.2.1.2 陈士铎治疗哮病特色 |
6.2.1.3 哮属喘之阳证、实证 |
6.2.2 李用粹《证治汇补》 |
6.2.2.1 哮病定义 |
6.2.2.2 哮病病因 |
6.2.2.3 哮病症状 |
6.2.2.4 哮与喘之辨 |
6.2.2.5 哮病治疗 |
6.2.3 张璐《张氏医通》 |
6.2.3.1 哮病证治概述 |
6.2.3.2 哮病冬病夏治法 |
6.2.4 陈德求《医学传灯》 |
6.2.4.1 哮病因机 |
6.2.4.2 治疗分外感与内伤 |
6.2.4.3 药后食忌 |
6.2.5 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 |
6.2.6 高士宗《医学真传》 |
6.2.7 顾靖远《顾松园医镜》 |
6.2.8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6.2.8.1 内因为本,外因为表,内外合邪致哮 |
6.2.8.2 丰富哮病证型分类 |
6.2.8.3 哮病治疗 |
6.2.8.4 叶天士治哮验案分析 |
6.2.9 何梦瑶《医碥》 |
6.2.9.1 哮病证治概述 |
6.2.9.2 治痰特色 |
6.2.10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
6.2.10.1 哮病病因 |
6.2.10.2 哮病治疗 |
6.2.11 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 |
6.2.11.1 对喘、促、哮三者进行辨析 |
6.2.11.2 哮病治疗特色 |
6.2.12 陈修园及其着作 |
6.2.12.1 哮病病因 |
6.2.12.2 治方重药物炮制法 |
6.2.12.3 哮病治疗重视外治法 |
6.2.13 王清任《医林改错》 |
6.2.13.1 提出哮病病位在气管 |
6.2.13.2 治疗重气血 |
6.2.14 林佩琴《类证治裁》 |
6.2.14.1 哮病发病重宿根 |
6.2.14.2 哮病辨证重诱因与虚实 |
6.2.14.3 哮病治疗 |
6.2.15 唐宗海与《血证论》 |
6.2.16 方仁渊《哮喘论治》 |
6.2.16.1 辨证分虚实两途 |
6.2.16.2 强调"实喘治肺须兼治胃,虚喘治肾兼宜治肺" |
7 有关哮病若干问题的思考 |
7.1 哮、喘、短气、上气、少气、气促之辨 |
7.2 从紫金丹看"砒石除哮" |
7.3 浅论"哮专主于痰" |
7.4 哮之宿根辨析 |
7.5 关于哮病辨证的思考 |
7.6 从饮食角度看"治哮必用薄滋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免疫学发展史略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免疫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以“疫苗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案例[J]. 林玲,王秀娜,袁军,陈煜.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04)
- [2]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技术的丝绸文物分析研究[D]. 陈茹茹.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蛋白质组学与免疫学方法的丝绸文物分析鉴定研究[D]. 古锦翠.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4]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D]. 郑言. 山西大学, 2018(04)
- [5]基于免疫技术的纺织品文物种属鉴定研究[D]. 游秋实.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7)
- [6]益气培元颗粒治疗气虚证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观察[D]. 吴家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貉IgG交叉免疫原性及Fc多肽功能活性研究[D]. 赵翠.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8]中国近代(1840-1949年)兽医高等教育溯源及发展[D]. 李青山.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3)
- [9]免疫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的思考[J]. 潘学武,董妍玲. 考试周刊, 2014(46)
- [10]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姚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