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文化教育比较

中美家庭文化教育比较

卢帆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家庭文化在一个人的教育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取向、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等方方面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家庭文化会影响一个人不同的处世性格和思维方式。文章主要比较中美家庭文化教育的差异性。

【关键词】家庭文化教育对比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6-0032-02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所谓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和品德的运动,都是教育;从狭义上来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是一个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国的家庭文化和美国的家庭文化在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本位主义思想、民族性格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章通过对中国家庭文化和美国家庭文化的对比,分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化教育差异。

一在中美家庭潜意识里的家庭

在中国,家庭是一个人的根本,个人时刻都在想着为这个家增光添彩,如何让自己的家庭处于一个人人羡慕的地位。鲁迅先生曾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名言,这也正是说明整天不顾家的人未必就是真的豪杰,而恋家顾妻儿的人或许就是真正的大丈夫。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甘于舍小家保大家奉献的人,他们不能经常回家照顾家人,为的是使更多的人能够有一个平安稳定的小家,谁又能怀疑他们爱家庭的心呢?在美国更强调的是个人在家庭里的自由和平等,当然不是说美国人不注重组建家庭,他们把家庭和婚姻看得比较神圣,自走进教堂礼拜的时刻就在上帝面前许下承诺,请上帝见证他们的爱情。美国的教育传统经历了14~19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20世纪的实用主义等思想潮流,形成了倡导自由的教育传统,尽管家庭神圣,但是在自由和本位面前依然是第二位的。这也就是家庭在中国人和美国人心目中地位的不同。

二在中美家庭的孩子地位对比

在中国,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和基础,父母一直都认为孩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孩子必须听从他们的意愿,一切行为必须由父母安排。受长辈为尊思想的熏陶,孩子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另一方面,孩子的经济来源靠父母,一切也要按照他们的计划行事,在决定自己的事情上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大多数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和理解,从而也就造成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叛逆。当然在美国,父母也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是他们更注重的是追求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平等,孩子享有更高的自由权利,在决定事情方面家长会更多地听从孩子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在西方孩子会拥有更多的私人物件,父母也不会在未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去检查孩子的私人空间,以确保孩子的私有权利不被侵犯。

三中美家庭锻炼孩子在社会生活中更早独立能力的对比

在中国,孩子是一个家中的宝贝,或许是几代人眼中的宝贝,所以很少会舍得容忍孩子过早地独立,虽然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父母还是缺少科学的培养孩子独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守旧观念在作祟。而美国家庭在锻炼孩子适应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能力方面显得更科学,更富有经验,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过来的,这也就更说明了一个人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家庭文化教育的影响。父母从小就会注意锻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能力,事情大多数要自己来决定。在经济上父母会给你一定的帮助,但是更大的一部分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赚取。父母也会逐步教育和影响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等到了成年的年龄,各个方面都要由孩子自己来处理解决了。

四中美家庭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心的对比

产生自信心,是指不断的超越,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自信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到支撑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自信,便缺少了做一切事情的勇气。有了勇气也就有了信心,勇气和自信心在事情上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中国,家长有决定孩子一切的权力,更多的会因为家长的喜好和判断来决定孩子是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美国则是截然不同的情景,美国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自从孩童时期就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的启蒙老师大多数是自己的父母,助威团也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通过各种各样的比赛来锻炼孩子的勇气,从而有信心来面对一切困难。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制教育传统,而美国更注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通过实际的行动去锻炼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

五中美家庭培养孩子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对比

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形成了谦虚、内敛的民族性格,拥有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总是注重个人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也总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一个人不由自主地归顺于集体的圈子中,惟恐自己的不足给集体带来损失。这种模式的缺点,就是把人固定在了一定的圈子中,想有新的发展和突破都很困难,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美国人受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把个人的利益看的比集体要重一些,他们把一切拥有都归功于上帝,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的放纵,同时要求更多的自由发展,这种模式更有利于个性的展示,并且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事情发生。概括来说,受不同的文化影响,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家长的权威意识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文明则主要强调斗争。美国人有更多的本位主义思想,中国人更注重集体利益。这种差异会造就不同的文化,希望两种文化能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争取各自文化的提升。

六中美家庭培养孩子价值观的对比

因为人们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人生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价值施行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看法。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基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在中国,人们更多的是尊崇自然的规律,感谢上天的赐予,不与自然争斗。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是不愿与人争斗的,求稳不求变。在美国人的心里,更多的是要去征服自然。以自己为中心,喜欢冒险和争斗,认为这样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因为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流动文化国家,心里永远都存在争斗,通过竞争能够赢得自由和平等。中国属于封闭型的内陆文化,日常以静为本位,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滋生了人们求稳的农业文化心态。这也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衍生的不同价值观。

综上所述,家庭文化的确会给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带来不小的影响,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会固定一个人做事处世的风格。中美家庭文化的不同,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中国的儒家文化会令人更具有仁爱之心,也更有家庭观念和集体观念。美国的现实主义更利于立足于社会,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节奏,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真切希望中国的家长能更多地借鉴美国家长的教育方法,以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吴传玖.鲁迅诗释读.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2]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栗原彬.现代青年论.东京:筑摩书房出版社,1983

标签:;  ;  ;  

中美家庭文化教育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