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春(云南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二科655000)
【摘要】目的为探讨手足口病治愈,有效控制传染病。方法对42例住院患儿进行防护隔离和护理。结果42例患儿,其中危重7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给予隔离防护和护理,有效控制传染病。
【关键词】手足口病;隔离防护;护理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Cox16,Ev71引起,今年小儿手足口病多见于Ev71,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较为少见。主要症状:潜伏期2~3天,体温为37.5℃至38.5℃,很少超过39℃,持续2天至3天,类似感冒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很快在口腔颊黏膜、齿龈、舌和腭部出现小疱疹,继而破溃形成小溃疡,状如口疮,有明显灼痛。1天至2天后,手足远端出现芝麻或米粒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圆形小水疱,数量达数个或数十个,呈离心性分布,不疼,不痒或有轻度痒感,皮损分布在手掌、足底、臀部、腋下等处,3天至5天后,液体吸收萎缩,干燥脱皮。我科2010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42手足口病患儿,其中重症7例。现就隔离防护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5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42例手足口病人,男24例,女18例,3岁以下25例,3~5岁15例,5岁以上2例,其中危重病例7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病例可因病情进展迅速,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炎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1]有极少数病例可因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均痊愈出院,我科所收治病人均痊愈出院。
2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一般成人很少得手足口病,却是最大的传染源。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3~5天。
3隔离防护
3.1隔离病房
将患儿安排同一病室,重症患儿单独隔离治疗,要有明显隔离标识,避免探视,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因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菌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其病毒对紫外线、干燥敏感,因此,病室空气保持相对干燥,每天空气消毒机消毒3次,每次60分钟。
3.2用物与消毒
每一位患儿使用固定的体温计,使用后的非一次性仪器、物品地面,病床及桌椅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菌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处理患儿大小便需2000mg/L有效氯浸泡处理30分钟后,再倒入厕所,厕所用漂白粉和含氯消毒液每日2次喷洒;患儿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用垃圾,由医疗废物中心处置;患儿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3.3医护防护
医护人员穿戴隔离衣裤,戴16层棉纱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接触每一位患儿后,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接触患儿分泌物或排泄物要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4护理
4.1心理护理
一是让患儿特别是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常识,让其意识到,手足口病是常见传染病之一,既可防更可治,以使其减轻心理恐慌;二是态度和蔼可亲,与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环境,避免哭闹,配合治疗。手足口病持续高发,家属因对本病不甚了解,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甚至恐慌,多数患儿是独生子女,父母,祖父母倍加腻爱,所以更要耐心向患者家长交待病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配合治疗。
4.2临床护理
4.2.1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面色、神志、瞳孔、心率的变化,实时准确记录。观察体温变化:患儿在就诊前1~2患天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住院时常有高热,应密温变化,及时给对症处理,体温37.5~38.5℃的患儿可予物理降温,38.5℃以上的患儿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患儿持续高热,心率大于140次/分,呕吐,精神萎靡或嗜睡等,应警惕脑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2],可根据年龄给予口服泰诺林混悬液或与用冰袋物理降温,防止发生并发症,严密观察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患儿体温骤降,则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4.2.2并发症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烦躁或嗜睡、惊厥等并发脑炎的症状;有无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胸闷、气短、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并发心肌炎的症状;有无出现面色苍灰、大汗淋漓、呼吸减慢或不规则、呻吟、口唇发绀等并发肺水肿的症状。若患儿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准备急救物品,积极予以抢救。
4.3.3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患儿如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抽搐、颈强、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立即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防止窒息的发生。立即给予甘露醇3~5mg/kg快速注射降低颅内压。观察患儿腹部是否膨隆,有无尿潴留的发生,必要时导尿,严禁按压排尿,以防脑压增高引起脑疝;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心率快、呕吐物咖啡样物、吐泡沫样痰等,护士应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两路输液通道,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必要时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备好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循环支持药物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3.4一般护理
口腔疱疹少者,年长儿鼓励多喝水,进食前后用温水漱口;婴幼儿用信韦林气雾剂喷洒疱疹局部,喷药后20~30min方可进食,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睡前再加喷1次气雾剂。口腔疱疹多者,每天用0.9%NS或2%SB做口腔护理2~3次;保持皮肤清洁,还可用红外线烤灯治疗皮肤出疹部,每天烤灯治疗1~2次,每次15~30分钟,督促家长给患儿着柔软宽松衣裤,每天用温水洗澡并更衣。为防患儿挠抓患处,给患儿剪短指甲。足底疱疹较多的患儿,勿使之过多走动。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勤给其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指导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勿反复擦洗疱疹部位的皮肤;嘱患儿进食牛奶、鱼粥、蒸鸡蛋等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患儿因口腔疱疹疼痛影响食欲者,食物宜稍凉,不宜过咸。
5健康教育
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家庭室内保持空气新鲜。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家长和幼教老师必须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同时,提醒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不要吮手指,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洁的食物,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6小结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又称手足口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在全球已流行多年,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科学看待疫情形势,既不盲目恐慌,也不盲目乐观。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掌握其隔离防护及护理要点,可以控制疫情的扩散,大大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陈云龙,潘家华,吕勇,徐友和,李春,何金根,廖承琳.小儿手足口病分类管理的探讨[J].安徽医学.2008,(04):16.
[2]张红梅,高艳华,贾丕梅.50例手足口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8,6(5):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