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戴震是我国清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其哲学代表了儒家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儒家从宋明“尊德性”传统向清代“道问学”传统转变的最重要代表。戴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对之前的中国文化和明末以来西学东渐思潮的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是分不开的。戴震哲学最重要的范畴是气、理、道、性。气指称阴阳五行实体,是自然宇宙最本根的实在,理指称气化流行产生的事物的分理、条理,在人伦日用中则表现为情理、欲理。道范畴则有一个复杂演变的过程,在自然观上,道从“道恒赅理气”的无所不包的最高范畴向仅仅指称气化实体与流行过程的范畴演变,即把道范畴所具有的伦理面向从自然观中剔除出去,而在人性论中则保持了“人道本于性,而性原于天道”,即人道与天道的贯通。戴震对以朱子、王阳明为主的宋明理学有激烈的批判,因此,把戴震哲学放在宋明理学的脉络中进行考察,便非常重要。本文认为,朱子哲学的特质是“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但“尊德性”在价值上优先于“道问学”,而王阳明哲学通过融合吸收佛学思想,主要继承了朱子“尊德性”的面向,是儒学“尊德性”传统的圆成,而戴震哲学则通过消化吸收西学思想,主要继承了朱子“道问学”的面向。本文还认为,朱子、王阳明、戴震的性善论代表了孟子之后证成其“性善论”的三个主要路向,即朱子的“理”理路,王阳明的“心”理路,戴震的“气”理路。同时,对从孔孟以来的理欲(义利)之辨进行了梳理,认为以朱子、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理欲之辨代表了孔孟在义利(理欲)冲突的时候,义(理)对利(欲)具有绝对优先性的思想,主要是从个人道德修养角度立言的,而戴震的理欲思想则主要代表了孔孟注重民生日用、仁政王道的思想,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言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戴震“理”论的实践意义[J]. 人文天下 2019(21)
- [2].从《序剑》篇看戴震的格物明理之法[J]. 学术界 2018(03)
- [3].独寻真知启后人:戴震后裔的学术使命[J]. 华夏文化 2018(01)
- [4].“意见”视角下的戴震哲学[J]. 学术界 2016(09)
- [5].戴震哲学中两种自由之间的张力[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6].戴震性命观再析[J]. 发展 2016(07)
- [7].论戴震学术思想之三期变化[J]. 哲学研究 2014(01)
- [8].“以心相遇” 解析戴震治學的語用學維度[J]. 中国文化 2015(01)
- [9].戴震的經學思想及其方法論述評[J]. 国学 2019(01)
- [10].戴震与四库学[J]. 人文论丛 2015(02)
- [11].有关戴震研究的学术史[J]. 理论与史学 2015(00)
- [12].戴震人性论与孟、荀之异同[J]. 人文论丛 2016(01)
- [13].谒戴震墓[J]. 星星(上旬刊) 2013(12)
- [14].戴震礼乐思想的内涵及其学术意义[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2)
- [15].命、性、才——戴震关于人性的命题及其局限[J]. 北方论丛 2016(01)
- [16].戴震佚文《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颂》述论[J]. 古籍研究 2015(02)
- [17].戴震论人性与道德修养[J]. 中国儒学 2015(00)
- [18].谦虚的戴震[J]. 同学少年 2015(10)
- [19].戴震的“通经”与“明道”[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0].戴震与理学思辨模式批判[J]. 哲学动态 2010(03)
- [21].戴震思想“分期说”评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2].戴震哲学的思想史意义再评价——从18世纪社会史出发的考察[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3].论戴震“善”的双重价值内涵及其意义[J]. 船山学刊 2019(06)
- [24].怀疑 纠结 批驳——戴震孟学四书人性观之嬗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5].戴震義理思想在晚清的轉進 黄式三“申戴”論析[J]. 中国文化 2018(01)
- [26].大师的沉默[J]. 工会信息 2017(20)
- [27].章学诚笔下的戴震形象[J]. 理论月刊 2014(10)
- [28].论戴震之性理观[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9].东原“心知”之论及其性情思想的学术思想史索解——戴震关于性情问题的思考之二[J]. 皖西学院学报 2009(03)
- [30].戴震“仁”学考论[J]. 伦理学研究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