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记录评价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

地震记录评价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

论文题目: 地震记录评价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作者: 姜维财

导师: 余钦范

关键词: 地震记录,现场评价,去噪原理,算法实现,初至拾耳义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地震勘探不断发展,地震资料采集工作逐步向地表、地下地质情况异常复杂的低信噪比地区延伸,许多传统的技术手段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制约了勘探总体水平的发展, 其表现之一就是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为控制野外施工质量,有必要丌发功能完善的地震资料定量分析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地震勘探水平最基本的就是提高单炮记录质量,定量化评价与控制野外单炮采集质量已是目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课题。本论文从提高地震记录现场评价速度方面入手, 从去噪原理到算法实现,从初至时间拾取到包络轮廓计算机自动识别,从现场评价系统研发到实践与应用,对如何有效滤波、初至时间准确拾取、快速算法实现、软件系统丌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如何有效滤波方面,主要对去噪原理与算法进行对比研究。提高数掘信噪比,是数据处理的首要任务,但精确处理会降低运算速度,现场处理主要是对地震汜录的初步评价, 追求高的信噪比与提高现场评价速度相互矛盾。本系统适当牺牲信噪比,以此来提高处理速度,满足现场评价需求。在地震波初至走时拾取研究上,寻找既保证准确性,又能提高运算速度的方法,以适应现场评价需求。以自仿射分形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地震道时问序列Hausdorff 维数的计算,自动识别地震波初至走时,分维值的改进算法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而且计算结果不依赖于插值的精度,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现场评价系统在软件研发上,充分考虑人机交互功能,对地震勘探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项目具有可选择性,评价标准具有可修改性,确定地震记录I、lI、废品三级标准,进行原始记录质量评价,输出如频谱、主频、中心频率、能量、信噪比、分辨率曲线等各种形式的图和包括初至数据、工作不正常道、Excel 班报文件文件,满足野外现场对地震记录评价在速度上的需求。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研发了现场评价系统。2、通过有效滤波,优化算法,极大提高处理速度,快速评价地震记录,实现地震记录自动评价的即时性,以便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3、突破了地区的限制,可分段、分不同的地区,对监视记录实现计算机自动化评价, 来减少人为因素,使评价结果公正、公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4、评价项选用灵活多样,单项、多项、组合灵活多变。5、评价标准制定方便,固定项标准、不固定项计算机自动计算。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绪论

1.2 开发背景

1.3 现有软件分析

1.4 地震记录现场评价系统丌发需求分析

1.5 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去噪原理与算法实现

2.1 一维带通去噪

2.2 强能量干扰波的分频压制

2.3 时间域单频干扰波的压制

2.4 线性噪声压制

2.5 自适应面波压制

2.6 τ-p 变换去噪

2.7 F -x 域中随机噪音衰减

第三章 地震波初至走时拾取

3.1 准确拾取的重要意义

3.2 拾取方法讨论

3.3 包络轮廓计算机自动识别与拾取

第四章 现场评价系统方案设计

4.1 相关数据分析

4.2 系统设计

4.3 系统结构图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开发平台的选择

5.2 输入/输出数据描述

5.3 运行环境

5.4 安装与卸载

5.5 工作界面

5.6 系统模块组成

第六章 系统应用

6.1 实例分析

6.2 总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地震记录矢量化与地震目录数据挖掘及系统开发[D]. 王茂发.吉林大学2016
  • [2].场地总体非线性动力特性识别方法[D]. 何颖.天津大学2013
  • [3].非稳态非线性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在地震资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杨选辉.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
  • [4].高分辨率低功耗浅层地震勘探仪器的研究与实现[D]. 林学龙.上海大学2008
  • [5].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重建及若干问题研究[D]. 孔德辉.电子科技大学2017
  • [6].基于时空域数字信号处理的地震资料降噪方法研究[D]. 张银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相关论文

  • [1].人工地震信号去噪方法研究[D]. 付燕.西北工业大学2002
  • [2].砂泥岩薄互层的高分辨率地震储层反演预测[D]. 马朋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3].复杂构造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解释研究[D]. 苑益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4].随钻地震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D]. 罗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5].基于测井-地震多属性分析的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D]. 吴世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6].地震散射波场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D]. 尹军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7].转换波静校正模糊方法[D]. 金抒辛.吉林大学2005
  • [8].地震资料叠前去嗓方法研究[D]. 詹毅.成都理工大学2005
  • [9].中国西部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勘探应用技术研究[D]. 苟量.成都理工大学2005
  • [10].井间地震波速与衰减联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 赵连锋.成都理工大学2002

标签:;  ;  ;  ;  ;  

地震记录评价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