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作为与许多物理分支交叉的研究领域,已经呈现出诸多备受关注的新奇量子现象,为人们在宏观尺度内研究量子现象提供了有效途径。本学位论文首先回顾BEC的重要实验进展,然后概述BEC的相关基础理论;接着分别详细介绍我们对旋转BEC及分子BEC中一些新奇量子现象的研究成果。在平均涡旋近似下,采用变分法研究了非简谐振子势下快速旋转BEC中一些与涡旋态有关的现象。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实验中所呈现出的许多令人迷惑的新奇现象;同时,证明了在非简谐振子势下,快速旋转的BEC中能够形成带多个单位角动量的涡旋。首次研究了外加电场对快速旋转BEC的影响,发现外加电场会使体系的能量降低,从而会使体系变得更加稳定;同时,电场会使涡旋格点和粒子数密度分布发生平移。当体系的旋转频率接近于简谐振子的自然频率时,我们预期实验上也许可以探测到电场导致的粒子数密度分布平移。研究了光诱导的非阿贝尔规范势在冷原子中的效应。指出振幅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激光能够直接同时诱导非阿贝尔规范矢势和标势而不需要一投影过程。通过构造特殊的激光,在旋转BEC中诱导产生了不随时间变化且空间结构较简单的规范势;在该规范势下,对Landau能级的性质及旋转BEC的基态相图进行了研究,指出即使结构如此简单的规范势也能够使旋转BEC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现象。研究了双原子体系中原子-分子转化的问题。对于玻色-费米混合物到分子的转化问题,以40K和87Rb组成的混合物为例,指出Feshbach共振协助的受激Raman绝热通道技术能有效地将玻色-费米混合物转化为分子而单纯的Feshbach共振技术则不能。对于处在不同自旋态上的费米混合物到分子的转化问题,发现对于6Li原子系统,Feshbach共振协助的受激Raman绝热通道技术要比单纯的Feshbach共振技术更有效,而对于40K原子系统,情况则恰好与6Li原子系统相反。指出通过引入相干布局数囚禁(CPT)态的保真度可有效刻画体系的绝热演化性质,并阐明原子-分子的转化率与体系绝热性之间的联系,揭示6Li原子-分子的转化率高而40K原子-分子的转化率低的原因。采用平均场近似下的单粒子密度矩阵方法,初步研究了双阱中部分相干玻色体系的动力学性质。在忽略粒子间相互作用时,通过解析的方法证明随相干度的减小Rabi振荡的振幅也会减小,当相干度为零时,Rabi振荡消失;在考虑粒子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混合态的保真度刻画了体系的绝热演化性质,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部分相干BEC的基态的绝热演化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论文; 涡旋论文; 非阿贝尔规范势论文; 原子分子转化论文; 相干布局数囚禁态论文; 保真度论文; 相干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