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322118)
基金:(金华社科联一般课题,项目编号:YB2018235)
摘要:本文以浙江金华武义柳城畲族传统服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考浙西南景宁地区的传统服饰文化,针对畲族丰富的民族艺术以及多元化的文化特点对其特有的传统服饰进行探究,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合于民族服饰开发应用的原则,使之不断的适应社会进步的脚步的需求。
关键词:武义;畲族;传统服饰;开发应用
据畲民族谱记载,广东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起源地,后因为各种原因畲民迁徙,最后主要在福建东北部和浙江南部定居下来。畲族迁入浙江武义的时间,根据蓝、雷、钟族谱资料记载,是民末清初经由福建迁入浙江云和、景宁等地,再从云和、景宁等地迁入武义。
此前,武义畲族钟发品在《云和文史资料》发表文章,也认为“武义畲族云和来”。
一、畲族传统服饰
畲族是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典型代表,是中华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凰装则作为其代表性服饰,在形式上,它只是外在表意物或者是符号样本,但实质上包含了深刻的本民族精神文化内涵。
畲族女装的整体样式是由发冠、上衣、下装、拦腰、彩带、绑腿七大件构成,根据实地考察中的所见,笔者主要考察了发冠、上衣下装、彩带三部分。
(一)凤凰冠
畲族女子盛装时所戴的发冠被称为“凤凰冠”,畲族因有着自古的凤凰崇拜(传说凤凰是畲族女性始祖“三公主”的象征,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而产生了凤凰纹样服饰。凤凰冠由于其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品。在实际的走访过程中发现,银制手工制作传统凤凰冠已经非常少见,通常只作为家族的传家宝,并不在节庆典礼或者日常佩戴中使用。由于传统银制凤凰冠造价不菲,并且工序复杂,在实际的佩戴过程中又存在穿脱的程序繁琐的问题,现如今畲族妇女在盛装的节庆活动中都选择佩戴现代简化版凤凰冠。简化版的凤凰冠大多数以绒布做的头箍作为基底,在绒布的上面装饰有机织的绣花边、铝制轻便的凤凰身以及两侧装饰有塑料的珠串,这种简化的头饰只需要在前额的地方固定,用绒布头箍绕头围一圈,在脑后枕骨点发髻处用丝带加固即可,相对于传统的凤凰冠现代仿制品操作更加简单,造价便宜,但是制作工艺上难免略显粗糙。
(二)凤凰衣
凤凰衣畲族服装是畲族服装文化宝贵的财富之一,畲族服装中的衣文化也是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是畲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据畲民族谱记载,广东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起源地,后因为各种原因畲民迁徙,最后主要在福建东北部和浙江南部定居下来,再逐步的向浙中地区迁徙。畲族人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渐被汉化。此次实地调查也反映出这些问题。
传统的畲族女装上衣和那个时期汉族女装款式造型基本接近,以右祍居多,在长短上略有变化。浙江地区由于都分布在浙西南,因此传统服装在形制、色彩、材料、穿着方式上基本上较为相似。服装的材料大部分为由苎麻和棉土布,富裕人家会有一些丝绸材料的服装。
浙江地区传统的畲族服装的颜色多为青色、黑色、蓝色为主。服装上有少量的拼色布装饰,早期的扣子均为布料一字扣。在装饰和衣长上稍有不同。传统服装的颜色有青色、黑色,款式以“右祍”居多。在领口的厂字型装饰。一般只用素色鲜艳色彩的镶边条和蓝色的布条装饰。服装的扣子均为布扣,领口处一对扣子,厂字型拐角两对扣子,腋下至底摆侧缝三对扣子。服装的材料一般为苎麻、棉料。比较特别是畲族女装上衣中的典型代表有“水涧路”、3—7条的单数装饰花边、“鼠牙”边,“凤凰”、“牡丹”图案。畲族被称为龙麒和凤凰的后代,凤凰是畲族服装中的主要纹饰。“牡丹”作为主要装饰花型,也是因为与凤凰有段不解之缘的缘故。由于畲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水对畲族人具有很好的寓意。“水涧路”花边一般装饰于服装的领口,寓意畲族人民用一根根劈开的半弧形竹子引水入家园。“鼠牙”边一般装饰在厂字形门襟外缘,寓意早先畲族人居住在海边,象征着海浪。花边的条数越多意味着服装比较隆重,规定缝单数,不能缝双。
畲族服饰一般根据用途可以分为两大类:日常便装和节日盛装。日常便装是畲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以及劳作过程中穿的便服,与盛装比起来服装款式简单,服装颜色单一,图案纹样装饰较少,便于行动。所以在日常便服中女子下装一般为裤装。而畲族盛装一般出现在大型的节庆假日、活动表演,有着极其隆重的装饰效果,色彩丰富,款式多样,女子下装以裙装为主,图案装饰效果强。
(三)彩带
彩带是畲族一种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织品,根据其上图案可分为花样带和字样带两种。在古老的畲族文化中,彩带上的纹样是族人们日常生活的写照,亦或是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彩带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的重要信物。武义柳城地区也是一样的。传统的彩带的制作过程及其繁琐,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且织时稍有错误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现在具有编织彩带手艺的人基本都是老人,年轻人很少愿意学习。由于手工编制的彩带数量稀少,因此很难作为商品广为销售,主要用作赠礼或是家族中的代代相传,也有少量的被配于极为珍贵的传统畲服之上。
二、服饰现状
由于历史的多种原因,畲族人民经历多次来回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与汉族进行长期不断的交错杂居,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其特有的一些民族文化特征正在渐渐地被淡化、弱化。在历史上,畲族社会地位曾一度非常低下,穿着明显的畲族服饰会遭到当地汉人的欺压,于是越来越多的畲族人穿上了汉族服饰。这也导致现今几乎没有人在日程生活中穿着畲服。在实际走访过程中,除了接待的畲名以外,穿着传统畲服的畲民已极为罕见。
随着现代化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畲、汉之间的交流日趋密切,汉族文化也对畲族人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两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交融中也越来越接近。大部分畲族人渐渐舍弃制作工序复杂,穿戴繁琐的传统服饰,穿上汉族的服饰,日常中畲族人民的服饰已和汉族相同,只有重大节日以及婚嫁风情表演时才偶有人穿上传统服饰。这或多或少也与时代关系密切,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使得畲族人民不再局限于较为原始的粗麻布服装,而转为更舒适更精美装饰感更强的现代服饰。此外,由于传统手工艺起现代化的制作要费时费力很多,所以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畲族服饰上的刺绣品、银饰品都是大批量生产的机织品和工业化的产物,这使得手工业市场需求也受其影响,大打折扣。
三、适合武义当地畲族服饰产品开发的建议
武义归属于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地理位置东临永康、缙云,南接丽水莲都,西靠遂昌、松阳,北界义乌,是浙江中部畲族的聚居地。随着这几年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强县”。
根据各类文献对比,实地考察,专家求证得出畲族凤凰服饰最大特征:尖尖遗风,凤凰、牡丹花纹,右襟“厂字形”大襟等等。笔者根据根据从传统畲族凤凰服饰上提取的部分民族特色元素,结合现代审美,将理论的成果实施于产品设计中。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产品。同时丰富现代民族服饰品的产品的形式。根据现代审美以及消费者需求,同时为了适应当前社会消费的民族服饰纪念品,并且提升对畲族服饰文化的认知度。
如何将传统的畲族凤凰服饰更好的传承下去?需要将畲族凤凰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特征和当代的服饰设计相结合。更须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考虑,并且对当地服饰品的开发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当今社会人们对服饰品的需求已经不再是过去功能性为主,而是更加注重其外观性和满足精神层面的设计感,更加注重其产品本身的个性化特征以及文化底蕴,对产品的外观需求也趋于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武义当地人民对于服饰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武义作为浙江中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畲族本身的文化就具备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化以及独特性的特征。
(二)满足个性化的设计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服饰产品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的外观性以及个性化诉求。希望在服饰产品的消费中能够有明确的定位。面对这样年轻的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在服饰产品在外观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提升文化的认知度
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和外国人对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少数民族具有本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使人们可以体会到深深的民族化精髓。畲族凤凰装服饰则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色元素可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提升传统民族文化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认知度。
四、不足与展望
本次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收集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对于各地传统的畲族凤凰服饰资料的收集还远远不够,数据测量等等也相对不够充分。不能完全准确的展现作为其民族特色的代表性。因此,在以上诸多方面,希望请教当地的专家,尽可能多的进行实地调研以及资料收集,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继续对传统的畲族服饰文化进行探索,不断完善,为畲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随着当代科技、经济的发展,服饰品的更新换代非常的快,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也需要在当代的服饰设计的变更中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如何将畲族最典型的传统服饰文化更好的融入当代的服饰设计中,设计符合当代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民族服饰品仍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陈敬玉,浙闵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夏帆,蔡建梅,雷红香.畲族服装典型样式及特征探究[J].绸,2017,54(04):43-51.
[3]张潇井,畲族典型服饰元素在服饰旅游产品中的创新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4]何瑶,基于畲族生活方式的“凤凰装”样式研究与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6.
[5](明)宋濂.元史卷十:世纪本纪[M].中华书局.1983:211
[6]施联珠,雷文先.畲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5:622
[7]盛乐,畲族凤凰冠研究与应用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8.
[8]丁笑君,邹楚杭,陈敬玉,邹奉元.畲族服装特征提取及其分布[J].纺织学报,2015,36(07):110-115.
[9]张洁,浙西南畲族传统帽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4月
[10]邓琦.畲族服饰特点及其历史传承发展[J].才智,2015,(34):180-181.
作者简介:盛乐(1984.08-),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物造型设计、民族服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