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据统计,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以及IOS、安卓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问世,2009年世界范围内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4.2%,美国一家调研公司更是在其年度报告中指出2011年智能手机的销售量甚至超过了私人电脑。在智能手机席卷市场的同时,针对智能手机的病毒与各类恶意软件也紧锣密鼓的开始活动。自2000年第一个手机病毒在西班牙诞生以来,截至2011年,网秦安全公司“云安全”系统已截获手机病毒超过16000种,恶意软件更是不计其数。与甚嚣尘上的手机恶意程序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刑法对制作、传播、贩卖、使用手机恶意程序行为的规制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扩张解释的基础上,依靠现有刑法打击手机恶意程序犯罪,另一方面,在长期工作中还要继续探索完善立法,将手机系统以及其他可以用来存储、处理、传输数据和连接互联网的电子系统都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以此,在打击制作、传播、贩卖、使用恶意程序行为的同时,保持刑法的稳定性。本文分引言、“手机与手机恶意程序犯罪概述”、“手机恶意程序的类型与法律性质”、“制裁手机恶意程序的现有罪名体系及其困境”、“制裁手机恶意程序的刑法思考”、和结语六个部分。引言部分,笔者就选择手机恶意程序这一研究方向的原因做了说明,提出手机恶意程序犯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第一部分,“手机与手机恶意程序犯罪概述”中,笔者首先从技术层面论述了手机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终端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借助于手机的网络连接功能进行传播和工作的手机恶意程序已经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需要由刑法加以规制。第二部分,“手机恶意程序的类型与法律性质”中,笔者对手机恶意程序做出了界定,即手机恶意程序属于计算机恶意程序,可以由刑法第285条、286条予以规制。随后,笔者对手机恶意程序的不同类型做了区分,并对不同类型的工作原理和社会危害性做出了论述。第三部分,“制裁手机恶意程序的现有罪名体系及其困境”中,笔者列出了目前我国刑法可以用来规制手机恶意程序的刑法条文,同时提出了运用当前刑法条文处理这一新型犯罪行为所面临的困境。第四部分,“制裁手机恶意程序的刑法思考”中,笔者从短期权宜之计、长期立法和相关行业配合三方面出发,论述了规制手机恶意程序犯罪的方法。在最后的结语部分中,笔者重申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360发布手机安全报告 恶意程序去年增4倍[J]. 计算机与网络 2015(Z1)
- [2].恶意程序的数据分析[J]. 网络传播 2020(08)
- [3].2020年上半年恶意程序监测数据[J]. 网络传播 2020(10)
- [4].数字[J]. 中国教育网络 2017(05)
- [5].基于沙盒技术的恶意程序检测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12(S1)
- [6].70余个恶意程序曝光[J]. 计算机与网络 2017(23)
- [7].基于云计算的恶意程序检测平台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 2014(04)
- [8].基于程序基因的恶意程序预测技术.[J].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8(08)
- [9].工信部:依法处罚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制作传播者[J]. 中国信息安全 2012(01)
- [10].Chrome永不崩溃沙盒把关控制恶意程序[J]. 网络与信息 2012(01)
- [11].全球1018座发电站感染恶意程序[J]. 华北电力技术 2014(07)
- [12].基于逆向技术的恶意程序检测方法研究[J]. 警察技术 2012(06)
- [13].Android恶意程序暴增近六倍[J]. 微电脑世界 2012(12)
- [14].恶意程序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04)
- [15].恶意程序分析与防范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23)
- [16].2292万[J]. 上海信息化 2015(07)
- [17].基于逆向技术的恶意程序分析方法[J]. 计算机应用 2011(11)
- [18].基于博弈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模型[J]. 电信科学 2018(11)
- [19].基于函数映射的恶意程序逆向取证方法研究[J]. 警察技术 2018(04)
- [20].“企业级”恶意程序开发者搅局移动安全[J]. 中国教育网络 2016(10)
- [21].一种虚拟化恶意程序检测系统的实现[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4(02)
- [22].基于微分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模型[J]. 传感技术学报 2019(06)
- [23].3条措施治理手机恶意程序扣费问题[J]. 当代江西 2016(03)
- [24].轻松破解非法记录的“暗招”[J]. 网友世界 2010(06)
- [25].2009年趋势科技预测(摘要)[J]. 信息网络安全 2009(01)
- [26].拒绝使用WinRAR捆绑的恶意程序[J]. 计算机与网络 2009(07)
- [27].一种基于主机特征的未知恶意程序动态识别系统[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6(03)
- [28].地区动态[J]. 中国信息安全 2014(08)
- [29].Android系统恶意程序检测技术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15(12)
- [30].基于带有惩罚因子的阴性选择算法的恶意程序检测模型[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