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理论与60、70年代美国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演变 ——以奥斯卡获奖电影为个案

凝视理论与60、70年代美国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演变 ——以奥斯卡获奖电影为个案

论文摘要

20世纪60、70年代是世界女性运动和好莱坞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女性运动“第二浪潮”1兴起,女性开始大规模进入社会争取经济和思想上的独立;好莱坞在此期间完成了将欧洲新的电影思潮与本土特色的结合,进入又一个繁荣时期。在这20年里,出现了一批反映当时社会背景的作品——如《午夜牛郎》、《猎鹿人》、《克莱默夫妇》、《毕业生》等;80年代以后,依旧有作品在关注这个时代——如《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阿甘正传》。面对当时美国女性取得的明显成果,这些作品依旧延续着好莱坞对“天使”和“恶女人”的钟爱,与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性生存现状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失真性;个别作品虽顾及到了当时女性的新变化,但是在叙事中却用独特的语言机制对其采取了压制和否定。于是,本文针对好莱坞银幕上20世纪60和70年代的美国女性形象进行研究,试图运用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对奥斯卡获奖电影中的相关作品进行文本解读,分析出这一时期女性的好莱坞银幕形象。本文结合传统的女性电影批评理论,以奥斯卡获奖作品为文本研究对象,从整体上考察好莱坞银幕上60、70年代的美国女性形象。正如波伏娃认为的那样,“男人改造地球的面貌,创造新的仪器,进行新的发明,铸造未来;而另一方面,女人却始终是一个原始的‘他者’意象。她被男人观看,也是为了供男人观看,永远都是客体而非主体”2。好莱坞电影非常明白女性之美对于增加电影自身之美的重要性,他们用特定的修辞保持着电影“看”与“被看”的性别权利关系,塑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压抑性的、情色化的妇女形象”3。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女性虽在轰轰烈烈的女性运动“第二浪潮”中取得了经济、政治和生活上的巨大改善,可一旦进入好莱坞的叙事还是避免不了被摄影机物化的命运,依旧沦为“被看”的客体,并在“他者”的道路越走越远。总体而言,在奥斯卡获奖电影中,20世纪60和70年代的美国女性依旧是以往的“他者”形象,不曾更改。劳拉.穆尔维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她在其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将性别差异引入了电影研究的领域,通过对女性在电影中的影像再现的研究,提出了电影提供的若干个“看”的快感,以及电影对社会固有的性别权利关系的有意、无意的迎合。本论文将女性主义的视角和作品的文本解读结合起来,主要运用劳拉.穆尔维“凝视理论”中提到的三种男性的窥视/看的模式(即我们通常所讲到的认同式的窥视、窥淫癖、恋物的观看癖)去解析作品的叙事模式和语言机制。这种对文本的整体梳理、解读,会帮助我们对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女性的银幕真相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借助研究实践对劳拉.穆尔维的凝视理论做一次有意义的检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 相关学术研究
  • 三、 论述思路
  • 上篇 20 世纪 60 和 70 年代的美国女性和凝视理论
  • 第一节 女权运动新高潮下的女性新面貌
  • 第二节 :凝视理论与美国电影
  • 第三节 :奥斯卡获奖电影中二十世纪 60、70 年代的几类女性形象梳理
  • 下篇 奥斯卡电影中的 20 世纪 60、70 年代美国女性形象解读
  • 第一节 :对话还是凝视?
  • 第二节 :“双重被看”和“色情快感”的符号
  • 第三节 :被抛出电影叙事和时代历史的惊鸿一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录用论
  • 论文涉及到的电影作品列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好莱坞影视的北欧神话叙事[J]. 名作欣赏 2020(12)
    • [2].好莱坞歌舞片之舞蹈元素考索[J]. 电影评介 2020(07)
    • [3].昆汀·塔伦蒂诺论《好莱坞往事》[J]. 当代电影 2020(06)
    • [4].从弗雷德·阿斯泰尔到抖音网红——好莱坞歌舞片的符码转喻对跨媒介舞蹈影像建构的意义[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03)
    • [5].好莱坞叙事视角和观演关系在数字技术中的强化和嬗变[J]. 当代电影 2020(07)
    • [6].拟态狂欢与话语重建:好莱坞魔幻电影的视觉美学策略窥析[J]. 电影新作 2020(03)
    • [7].《野战排》和《全金属外壳》:两部好莱坞越战影片的异与同[J]. 声屏世界 2020(15)
    • [8].当代非好莱坞悬疑片的创新路径及借鉴意义——以2019年中国大陆引进的《调音师》《海市蜃楼》《祈祷落幕时》为例[J]. 四川戏剧 2020(10)
    • [9].写作走向好莱坞[J]. 科学新闻 2018(12)
    • [10].从封闭到开放——好莱坞服务业转型过程[J]. 上海艺术评论 2016(06)
    • [11].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危机与伦理[J]. 电影文学 2017(03)
    • [12].新时期好莱坞电影业的中国策略[J]. 世界电影 2016(03)
    • [13].论吴宇森电影中的“好莱坞意识”[J]. 电影文学 2017(05)
    • [14].好莱坞编剧与中国编剧分析[J]. 戏剧之家 2017(13)
    • [15].男孩遭遇女孩,巴黎遭遇好莱坞——法国歌唱影片的若干失败遭遇[J]. 第欧根尼 2017(01)
    • [16].《釜山行》:好莱坞叙事的沿用与超越[J]. 电影文学 2017(14)
    • [17].后“9·11”时代的好莱坞犯罪片:意识形态与类型电影[J]. 当代电影 2017(08)
    • [18].数字化革命下好莱坞新的商业模式探索[J]. 今传媒 2017(08)
    • [19].好莱坞片商越洋“抢蛋糕”[J]. 董事会 2017(08)
    • [20].美国“红色好莱坞”沉浮之历史启示[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1].弱者逆袭 目标引导 设置冲突 植入价值——好莱坞故事的内核规律解析[J]. 视听纵横 2017(05)
    • [22].《爱乐之城》对传统好莱坞歌舞片的超越[J]. 今传媒 2017(09)
    • [23].华莱坞的觉醒——以英国好莱坞、苏联好莱坞的失败为参照[J]. 电影艺术 2016(04)
    • [24].国产奇幻电影的好莱坞元素分析[J]. 电影文学 2016(16)
    • [25].《好莱坞制造》(局部)[J]. 美术学报 2014(06)
    • [26].企业的“盗梦空间”[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0(10)
    • [27].以好莱坞为例分析意识形态通过把关理论对媒介的控制[J]. 视听 2015(02)
    • [28].横冲直撞好莱坞[J]. 当代电影 2015(07)
    • [29].好莱坞大买家[J]. 中国企业家 2015(15)
    • [30].厦航787飞机好莱坞频道[J]. 厦门航空 2020(01)

    标签:;  ;  ;  ;  ;  

    凝视理论与60、70年代美国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演变 ——以奥斯卡获奖电影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