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总是与一定的媒介有关。文字的产生促进了书籍的形成,书籍的出现使文化的传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它也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创造形式。书籍既是一种信息交流的媒介,也可以传播其内在的思想文化,更是传播审美的载体。一本优秀的书可以反映出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也反映出一个民族在艺术或智力方面的高度成就。书籍设计实际上是一种艺术语言的研究,其设计核心是理性,但其本质却是人性。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哺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然而中国书籍整体设计水平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明显的差异,尤其是与我们的近邻日本。作为一个设计师还应当意识到处在信息万变的传媒时代,我们的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书籍设计艺术中多元文化背景及新理念和方法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通过实例的分析和研究,透过各种多元的文化表象把握住书籍设计的规律。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动机、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的目标对象书籍设计艺术相关概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第二部分,本章节通过对传统书籍设计艺术形态的研究,整理其发展脉搏,以寻求在当今信息万变的多媒体传播时代书籍设计新的思维方式,开拓书籍设计艺术的再生;第三部分,书籍设计独特的文化特性,表现出它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独特的表现方式表现出它独特的文化功能。本章节对书籍设计艺术的文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在信息时代,书籍设计的深入发展必须有赖于对世界当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本章节通过对各国书籍设计作品研究和学习,以期透过不同文化表象来把握住书籍设计的规律;第五部分,本章节对书籍设计艺术的形态要素设计的研究。分别对书籍的文字设计、图形表达、材料选择和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六部分,对未来书籍设计艺术的展望。第七部分,对全文的总结。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未来的概念书什么样?[J]. 大学生 2020(03)
- [2].交互理念影响下读者参与书籍设计应用途径分析[J]. 大观 2020(07)
- [3].透过朱赢椿“世界最美的书”谈我国的书籍设计[J]. 牡丹 2020(14)
- [4].新时代下互动性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包装与设计 2018(05)
- [5].当代书籍设计的审美变化[J]. 艺术品鉴 2018(35)
- [6].历史文化要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品鉴 2019(05)
- [7].概念书籍设计[J]. 山海经 2019(05)
- [8].中国线装古籍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启示[J]. 北方文学 2019(12)
- [9].论书籍设计的语境之美[J]. 艺术品鉴 2019(11)
- [10].浅析现代中国纸媒书籍设计新特点[J]. 美术文献 2019(06)
- [11].书籍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儿童书籍设计为例[J]. 大观 2019(11)
- [12].书籍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内涵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8)
- [13].交互与多元的婴幼儿书籍设计研究[J]. 艺术品鉴 2018(05)
- [14].论点.线.面在书籍设计中的视觉表现[J]. 东方藏品 2018(02)
- [15].浅析书籍设计中的五感之美[J]. 东方藏品 2017(03)
- [16].浅析书籍设计中的“形与神”[J]. 中国文艺家 2018(08)
- [17].以感官交互模块构筑书籍设计新舞台[J]. 艺术家 2018(07)
- [18].玩·书——一次关于书籍设计的教学实验[J]. 时代报告 2018(08)
- [19].论儿童类书籍设计中的审美观[J]. 艺术品鉴 2018(26)
- [20].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与工艺的创新[J]. 艺术家 2018(09)
- [2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书籍设计教学[J]. 明日风尚 2016(22)
- [22].书籍设计中的审美留白[J]. 艺术品鉴 2017(01)
- [23].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平台书籍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整合与建设的研究[J]. 明日风尚 2016(23)
- [24].新时代关于《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 长江丛刊 2016(35)
- [25].2016中国最美的书[J]. 出版人 2016(12)
- [26].分析中国山水画审美情趣对书籍设计的启示[J]. 中国文艺家 2017(01)
- [27].浅析吕敬人书籍设计中的装帧意趣[J]. 明日风尚 2017(01)
- [28].浅析立体书籍设计的发展与特征[J]. 艺术品鉴 2017(05)
- [29].感官体验视角下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传统美学元素[J]. 艺术品鉴 2017(07)
- [30].浅谈书籍设计的创新改革[J]. 中国文艺家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