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够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而SDF-1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结合后形成具有修复受损组织,参与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单位。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扩增。并将培养的第3代细胞移植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内,观察同种异体MSCs移植入受体后,SDF-1/CXCR4轴在促进残存胰岛及其周围新生血管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股骨和胫骨, DMEM培养液冲洗髓腔,200μm尼龙网过滤除去大的组织团块。细胞悬液离心(1000rpm,10min)后,收集细胞接种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诱导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A组(MSCs移植组)、B组(MSCs移植+SDF-1/CXCR4轴阻断剂AMD组)和C组(糖尿病对照组),另设D组(正常大鼠对照组)。将传至3代的MSCs移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状态,每3天采鼠尾静脉血用血糖仪检测各组血糖水平,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空腹和餐后不同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Elisa法检测SDF-1水平。并于移植MSCs后第30天取出各组大鼠胰腺和血清,胰腺组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D31、PCNA、PDX-1在胰腺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1、A组残存胰岛周围可见新生血管,CD31、PCNA、PDX-1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1.2±5.3)%、(76.5±4.5)%、(69.8±6.7)%;B组和C组残存胰岛周围基本未见新生血管,CD31、PCNA、PDX-1染色阳性率B组为(7.4±2.1)%、(5.5±3.7)%、(8.8±2.9)%,C组为(5.7±3.1)%、(6.2±1.4)%、(3.5±1.6)%,A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移植后第25天,A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基本正常,低于B组和C组,而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3、A组与B组血清SD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通过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可以获得大量的MSCs,MSCs移植后明显的促进了糖尿病受体残存胰岛再生及其周围新生血管的形成,SDF-1/CXCR4轴特异性阻断剂-AMD3100能抑制MSCs逆转高血糖,促进胰岛再生的作用,进而提示SDF-1/CXCR4轴在胰岛再生和及其周围新生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论文;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论文; 胰岛再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