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德桥南市场特大火灾事故原因查清(论文文献综述)
熊辛格[1](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章亮亮[2](2014)在《论行政检讨》文中研究说明“行政检讨”是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重要问责形式,在对一些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其他重大责任事件的处理中,已经得到较多运用。但这一问题实践中尚不够规范,理论中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选择“行政检讨”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了我国行政检讨制度产生、发展的过程,立足宪法学行政法学的学科基点,着重运用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并综合运用法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行政检讨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行政检讨的内涵、性质、特征,以及在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定位。同时,通过对行政检讨的制度规范和问责实践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找出行政检讨制度和检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充分发挥行政检讨在行政问责体系中独特而积极的作用。对行政检讨的研究是一个新课题,本文的首要任务,是界定行政检讨的概念。本文提出,检讨的实质是自我反省。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检讨含义的各种反省形式,比如古代帝王的“罪己诏”以及官员的“谢罪表”、“陈情表”、“伏辩”、“内省”等。“检讨”一词有关“检查反省自己错误言行”的语义,出现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之后,是中国大陆地区所特有的含义。本文讨论的“行政检讨”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为违法或不当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时,向行政问责机构检查反省错误、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责任承担方式,与其他行政问责形式相比,具有回应性、自律性、反思性和名誉性的特点。在界定行政检讨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行政检讨的性质及其在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定位展开讨论。本文认为,在性质定位上,行政检讨与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等四类责任形式均有密切联系,其中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性质更为突出。目前阶段,将行政检讨纳入法律责任的范畴,以法律的权威来保障行政检讨的公正有序开展,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在效力定位上,与其他行政问责方式相比,行政检讨相关制度规定中的惩罚程度十分轻微,但受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该问责方式实际上蕴含着极其严厉的惩罚性特点。在厘清性质定位与效力定位的同时,本文还针对性地实对行政检讨与行政处分的特征、定位进行了比较分析,力图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明确界定了行政检讨概念、性质和定位的基础上,本文对行政检讨这一独特的行政问责形式在我国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展开研究。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源头来自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教育手段,这一手段在中国革命的发展中,逐渐成为党内检讨的固定模式。建国后,党内检讨又走向党外,被广泛运用于普通干部和一般群众身上,并逐步向行政系统移植,最终生成和发展出当代行政问责意义上的行政检讨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行政问责形式,行政检讨的理论基础具有丰富内容。宪政方面的基础理论、责任政府、行政自制等理论,使行政检讨成为体现政府自我约束、对公众高度回应的责任承担方式;哲学上的认识论使行政检讨在行政主体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的重要作用;行政伦理理论使行政检讨成为保证行政权力符合最低道德要求和追求较高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又使行政检讨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密切相关,体现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对政府的领导要求;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关于自律和服从的理念则是行政检讨在我国出现和普遍适用的深层次文化根源。在对行政检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后,本文对行政检讨制度和检讨案例展开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各级党政机构发布的年鉴、政报、公开的会议记录以及各类新闻报道进行检索,本文共收集到1988至2013年间我国各级各类党政机构颁布的与行政检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62项,以及1949年以来的行政检讨实例54例,通过对这些文件规定和检讨实例进行分类细化、逐项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行政检讨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行政检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构建制度运行环境和完善检讨程序规定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尤其强调通过完善行政检讨的启动、执行、救济程序来保障行政检讨积极作用的发挥。总之,行政检讨作为我国非常有特色的行政问责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外在作用和内在价值,特别是行政检讨的回应性、自律性、反思性等特点反映了我国民主行政和责任行政的发展趋势。希望本文能够为进一步开展行政检讨理论研究,探索行政检讨实践,完善行政检讨制度,发挥行政检讨在当代中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功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谭瑞英[3](2012)在《近十年中国记者被打现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个时期以来,记者褪掉“无冕之王”的光鲜外衣,沦落为继矿工和警察之后的第三高危职业。200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首届“记者节”,却同时迎来了第一个“记者被打年”,之后的每年记者被打事件有增无减、愈演愈烈,记者被打现象逐渐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学界、业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对于记者被打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记者的申诉呼吁,媒体的大量报道,记协的声援维权,学者的深度探究,政府的关注保护,民众的理解支持……这些行为都为缓解记者被打现象作出了努力。然而,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法律法治体系的不完善,媒介生态环境的失衡,以及社会民主意识的淡薄等多方原因,目前我们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记者被打现象仍然愈演愈烈,亟待我们付出更多。针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所呈现出的片面性、单一性和无系统性,我们迫切需要一份全面、综合、系统的专门针对中国记者被打现象的研究。鉴于个人研究兴趣所致和社会现实所需,笔者对中国近十年记者被打事件进行了搜集、整理、分析,由于搜集渠道有限和事件公开程度不足,无法将全部事件一一记录,但十份“记者被打事件不完全统计表”足以让我们了解到记者被打现象的新特点、事件构成、被打事由、解决途径、深层原因、破解之道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地分析,使我们对中国记者被打现象有了全新的直观认识,尤其是从打人者身份、涉事媒体、打人事由三方面来分析的记者被打的事件构成;从具体的新闻活动行为或要素来进行细分的记者被打事由;从求助记协、诉诸官司、协商和解、不了了之四方面来归纳记者被打事件的解决途径,等等。结合传播学、新闻心理学、媒介生态学等理论,透过这些新的分析视角,我们从业务和理论双层面对中国记者被打现象做了个大围观。近十年中国记者被打现象愈演愈烈,要破解这一难题,并非朝夕之事。我们必须在精神上高度重视,认清记者被打现象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处事态度上公平理性,坚持依法治国方针并做好各项行为的效率评估和可行性评估;在解决之道上多管齐下、统筹兼顾,理清各项措施间的轻重缓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另外,笔者必须呼吁社会各界理性对待《新闻法》的出台,法律不是万能的,一部法律文书的出台更不是万能的,如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显得更为重要,否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闻法》也将成为一纸空文。中国记者被打现象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集合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共同破解这一难题,我们任重而道远。
黄莺[4](2009)在《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建筑防火设计、施工、使用与维护的全寿命期,对公共建筑防火设计阶段、建造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三个阶段的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1.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和建筑物防火安全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的概念,指出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可划分为设计阶段、建造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在火灾安全管理主体、任务目标和内容上的差异。在总结公共建筑火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危险源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风险的概念,并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描述。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成本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风险成本费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分别构建了公共建筑设计阶段、建造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的多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和火灾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得出建筑火灾风险矩阵,分析了火灾风险矩阵各区域对应的风险水平。2.构建了一种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首先介绍了性能化防火方法、性能化防火分析的内容、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假设和框架等基本理论。通过分析指出性能化防火设计成果仍然会存在火灾风险,需要进行火灾风险评价;针对火灾风险评价主体多元化,结合Petri网基本理论,探讨一种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基本算法。应用该模型,对西安市某小区经济适用房配套综合商业楼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进行了风险评估。3.建立了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并进行了定性分析以2007年发生在施工现场的部分火灾事故为引,介绍了目前我国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的现状和特点。以1998年~2007年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对施工阶段常见火灾危险源进行了分析,描绘了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并对该事故树进行了定性分析,求出了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和模糊重要度,得出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排序。4.建立了公共建筑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针对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提出了对施工阶段火灾安全应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对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对应急预案的基本任务、机构组建和职能划分、火灾响应步骤及预案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5.公共建筑使用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估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对建筑物使用维护阶段火灾损失的预损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公共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根据Petri网的基本理论和建模方法,构建了公共建筑使用阶段火灾风险评价Petri网模型。对建筑物应对主观因素火灾事件的火灾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非意外火灾风险定性评估方法。6.对火灾风险法律体系、火灾保险制度和火灾风险管理主体等火灾风险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英国、美国、日本三个火灾法律体系较完善国家的火灾法律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我国火灾管理法律体系的历史沿革。对英国、美国、日本的现行火灾保险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我国的火灾保险现状,探讨了我国火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出发展我国火灾保险制度的六方面途径。最后分析了我国火灾风险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消防部门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博弈关系进行了讨论。
记者 白洪文 王虹[5](2008)在《温州商城重大火灾隐患整治进入倒计时》文中指出$T编前语:温州商城地处广元商业黄金口岸,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系广元最大的商业中心和规模最大的集商场、住宅于一体的商住楼。由于前期开发不规范和投入使用后维护保养不落实,致使商城的建筑消防设施在使用不到3年后全面瘫痪,加之消?
陈绍黔[6](2007)在《湖南省火灾事故应急管理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导致火灾事故不断增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提高火灾事故应急管理能力,本文综合运用了系统分析方法,引入危机管理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模拟制定了湖南省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危机管理理论和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危机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当前政府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以作为火灾事故应急管理的基础。火灾事故灾难是最常见的公共危机,本文对近十年来湖南省重特大火灾成因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现时的火灾应急管理模式以及如何改进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发展,并从火灾事故的发展阶段入手提出了火灾应急管理阶段性运作模式,最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原理构建了湖南省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本文在火灾事故成因分析、阶段性管理模式以及系统性构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在微观层面的火灾应急法制建设、应急资源保障、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董尧[7](2006)在《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火灾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火灾造成的灾害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在各类火灾中,建筑火灾对人们的危害最严重、最直接。本文所研究的机场是中国北方的重要空港,其2号航站楼面积达330000m2,在建筑形式上采用简单的集合大跨度结构,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9210人次,因此航站楼的消防安全状况极为重要。 本文根据该机场航站楼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具体情况,从火灾危险性评估,火灾危害性评估和火灾防治技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评估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航站楼内的火灾危险源特性以及可能的火灾场景,火灾烟气流动的特性,利用CFAST软件对火灾烟气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对火灾可能达到危险状态以及相应的从火灾发生到出现危险状态的时间进行估算,分析了人群疏散特性并结合设定的火灾探测时间与人员准备运动时间来获得疏散时间,结合从火灾发生到出现危险状态的时间对人员能否安全疏散进行了评估。分析了灭火系统对增加从火灾发生到危险状态的时间、降低火灾损失、保护环境的作用。通过评估分析,发现了机场航站楼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机场航站楼的消防安全提供了参考。
付蓓[8](2005)在《论记者采访权依据、限制与保障》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记者采访活动屡遭干涉,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冲突时有发生,由此也引发了记者有无“采访权”的争论。笔者认为,“采访权”指合法媒体的新闻记者为挖掘可作为新闻素材的客观事实而采集相关信息的权利,记者的采访权是记者职业的一项基本权利。从具体法律上来看,虽然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记者有采访权,但是,依据《宪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采访权有其法律依据;另外,由于社会对记者采访活动的认可和需要,采访权也属于习惯权利的范畴。采访权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公民表达自由和公民知晓权。当然,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而言的,记者的采访权也应受到合法的限制,如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等。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几十起非法侵犯记者采访权的案例,得出记者采访权遭受侵害的主要原因有: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强、法制的缺失和媒体社会功能的变迁。应通过完善保护记者采访权利的制度和记者加强自律、提高采访技巧,来更好地保障记者采访权,以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社会功能和监督作用。
张东,葛志强[9](2005)在《让痕迹和物证“开口说话”——记全国公安系统“巾帼建功英雄”火调专家林松》文中指出今年1月3日19时30分,广西柳州市城站路55号创力五金经营部发生火灾。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派出鱼峰中队前往扑救,于20时20分将大火扑灭。消防队员清理现场时,在一楼卫生间内发现一具尸体。但据创力五金经营部的老板李某称,他在18时左右就离开了店,并把门锁上,当时店里没有人,他本人也不认识死者。经派出所人员调查确认,死者系附近景力五金店的小工黄某。由于事出蹊跷,刑侦部门介入了调查。有些群众则猜测死者可能是"偷鸡"
谢春阳[10](2005)在《大火烧出的惨痛教训——常德市桥南市场“12.21”特大火灾事故直击》文中指出
二、常德桥南市场特大火灾事故原因查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德桥南市场特大火灾事故原因查清(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
(一)公路类约章 |
(二)航运类约章 |
(三)铁路类约章 |
(四)航空类约章 |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租界道路规划 |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论行政检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行政检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含义 |
第一节 语法意义上的“检讨” |
一、 “检讨”的中文语义变迁 |
二、 “检讨”的英文涵义 |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检讨” |
一、 中国古代帝王的“检讨” |
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检讨” |
第三节 行政检讨的概念与特点 |
一、 行政检讨是行政系统内部问责的重要形式 |
二、 行政检讨在问责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
第二章 行政检讨在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定位 |
第一节 行政检讨的性质定位 |
一、 行政检讨与政治责任的关系 |
二、 行政检讨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
三、 行政检讨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
四、 行政检讨与伦理责任的关系 |
五、 行政检讨的性质定位 |
第二节 行政检讨的效力定位 |
一、 国外行政问责体系中的行政检讨缺位分析 |
二、 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行政检讨效力定位 |
第三节 行政检讨与行政处分的关系 |
一、 行政处分和行政检讨内涵的比较分析 |
二、 行政检讨和行政处分在问责体系中地位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行政检讨制度的生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党内检讨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
一、 自我批评的理论源起 |
二、 党内检讨的运用和发展 |
三、 检讨制度从党内向党外的扩展 |
第二节 党内检讨制度在行政系统的移植和发展 |
一、 我国党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 |
二、 党内检讨制度向行政系统的移植 |
三、 行政检讨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
第四章 行政检讨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法治理论基础 |
一、 宪政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基础 |
二、 责任政府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动力 |
三、 行政自制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能力证明 |
第二节 认识论基础 |
一、 中国哲学中的知行统一观 |
二、 西方哲学中的实践论观点 |
三、 实践论观点对行政检讨的理论指导 |
第三节 行政伦理学基础 |
一、 行政机关行政检讨的伦理基础 |
二、 公务人员行政检讨的伦理基础 |
三、 行政检讨体现责任承担的伦理自主性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关系 |
二、 检讨制度的组织建设功能 |
第五节 传统政治文化基础 |
一、 修身内省的自律意识 |
二、 为政以德的自律理念 |
三、 官本位的服从意识 |
第五章 行政检讨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行政检讨的制度概况 |
一、 行政检讨制度的规范化趋势分析 |
二、 行政检讨制度规定的立法层级 |
三、 行政检讨形式在问责制度中的效力层级 |
第二节 行政检讨的规范分析 |
一、 行政检讨规范的具体内容 |
二、 行政检讨规范中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行政检讨的实践分析 |
一、 行政检讨实践的特点 |
二、 行政检讨实践的问题分析 |
第六章 完善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思考 |
第一节 明确行政检讨制度的基本理念 |
一、 确立责任政府理念 |
二、 树立信用政府理念 |
第二节 完善行政检讨制度的决定程序 |
一、 确定检讨问责执行主体 |
二、 规范行政检讨范围 |
三、 明确行政检讨责任划分 |
四、 统一检讨启动和执行程序 |
第三节 完善行政检讨制度的救济程序 |
一、 完善行政检讨的行政救济制度 |
二、 建立行政检讨的司法救济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近十年中国记者被打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记者被打现象概述 |
第一节 记者“被打”的内涵 |
一、本文研究范畴——身体伤害 |
二、何为“记者被打” |
三、记者“被打”现象的本质——权利的被侵害 |
第二节 记者“被打”现象描述 |
一、记者“被打”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
二、近十年记者被打事件回顾 |
第三节 近十年记者被打现象之新特点分析 |
第二章 记者被打的事件构成、事由及解决途径细分 |
第一节 记者被打事件的构成分析 |
一、打人者身份统计 |
二、涉事媒体统计 |
三、打人事由分析 |
第二节 记者被打的具体事由细分 |
一、从记者自身职业道德缺失来看 |
二、从记者进行舆论监督来看 |
第三节 记者被打事件解决途径归类 |
一、求助记协 |
二、诉诸官司 |
三、协商和解 |
四、不了了之 |
第三章 对近十年记者被打现象的反思 |
第一节 从媒介生态学视角看记者被打现象 |
第二节 深层透析记者被打现象 |
一、媒体职业环境市场化,媒体和记者的身份地位下降 |
二、为维护自身不当利益反对舆论监督 |
三、法律上的缺失使记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
四、惩治不严引发恶性循环 |
第三节 破解记者被打现象的可行途径 |
一、呼吁完善法律,但出台《新闻法》非万能之策 |
二、提高记者自身素质建设,加强自我防范 |
三、充分发挥记协功能,推动“职业共同体”的组建 |
四、加强社会民主建设进程,鼓舞人民积极参与舆论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近十年中国记者被打事件不完全统计表 |
后记 |
(4)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火灾及建筑火灾的危害 |
1.1.2 火灾科学研究现状 |
1.1.3 公共建筑发展现状及其火灾特点 |
1.2 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常用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
1.3 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估应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设计阶段防火评估方法研究 |
1.4.2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 |
1.4.3 使用与维护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价 |
2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 |
2.1 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
2.1.1 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
2.1.2 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周期 |
2.2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基本理论 |
2.2.1 风险及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 |
2.2.2 基于危险源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风险 |
2.2.3 公共建筑火灾成本分析 |
2.3 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的性能化评估 |
2.3.1 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 |
2.3.2 公共建筑防火性能化评估的目标 |
2.3.3 火灾风险的可接受水平 |
2.4 确定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2.5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1 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2 建造施工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3 使用维护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3 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3.1 公共建筑性能化防火理论与方法 |
3.1.1 性能化防火方法 |
3.1.2 建筑物防火安全的基本条件 |
3.1.3 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假设和框架 |
3.1.4 公共建筑性能化火灾风险评价的特点 |
3.2 Petri网基本理论 |
3.2.1 Petri网及其理论 |
3.2.2 Petri网的基本定义 |
3.2.3 FPN应用于系统性能评价的理论基础 |
3.3 FPN在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3.3.1 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 |
3.3.2 模型的基本算法 |
3.3.3 模型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 |
4.1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及其特点 |
4.1.1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现状 |
4.1.2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隐患特点 |
4.2 基于事故树的火灾危险源辨识 |
4.2.1 危险源及其识别方法 |
4.2.2 施工阶段常见火灾危险源分析 |
4.2.3 事故树分析方法 |
4.2.4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分析 |
4.3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
4.3.1 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
4.3.2 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的组织措施 |
4.3.3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4.4 本章小结 |
5 公共建筑使用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估 |
5.1 公共建筑结构可靠度理论 |
5.1.1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 |
5.1.2 结构安全可靠度计算方法 |
5.2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财产损失分析 |
5.2.1 火灾的模糊随机失效概率 |
5.2.2 失效条件下火灾的损失度 |
5.2.3 建筑物火灾的预损模型 |
5.3 公共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公共建筑类型的影响 |
5.3.2 人群密度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3.3 火灾发生时间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3.4 火灾产物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4 基于Petri网的公共建筑使用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
5.4.1 火灾风险评价Petri网模型建模步骤 |
5.4.2 建立火灾风险Petri网模型 |
5.5 建筑物应对主观因素事件的火灾安全风险评价 |
5.5.1 主观因素事件引起的建筑火灾及其危害性分析 |
5.5.2 主观因素事件火灾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
5.5.3 主观因素火灾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6 火灾风险管理体制研究 |
6.1 火灾管理的法律体系 |
6.1.1 国外火灾管理法律体系 |
6.1.2 我国的火灾管理法律体系 |
6.2 火灾保险制度 |
6.2.1 国外火灾保险制度发展 |
6.2.2 我国现行的火灾保险制度 |
6.2.3 火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探讨 |
6.3 火灾风险管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
6.3.1 火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
6.3.2 管理主体的相互关系 |
6.3.3 火灾风险管理主体的博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建筑火灾事故 |
附录2 某综合商业楼建筑防火设计相关数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发表的科研论文 |
编写的教材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得的奖励 |
(6)湖南省火灾事故应急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危机管理研究历史 |
1.2.2 我国危机管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 |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
2.1 公共危机概述 |
2.1.1 公共危机的定义 |
2.1.2 公共危机的分类 |
2.1.3 公共危机的特征 |
2.1.4 公共危机的诱因 |
2.2 政府危机管理 |
2.2.1 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 |
2.2.2 政府危机管理的界定 |
2.2.3 政府危机管理的特征 |
2.2.4 政府危机管理的模型 |
2.2.5 政府危机管理的意义 |
2.2.6 政府危机管理的原则 |
第三章 国内外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分析 |
3.1 国外政府危机管理 |
3.1.1 国外政府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
3.1.2 国外政府危机管理的成功经验 |
3.2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 |
3.2.1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状 |
3.3.2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不足 |
第四章 火灾事故应急管理 |
4.1 火灾与公共危机的关系 |
4.2 湖南省近十年重特大火灾原因分析 |
4.2.1 建国以来全省火灾概况及趋势 |
4.2.2 近十年重特大火灾原因分析 |
4.3 火灾应急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
4.3.1 火灾应急管理的现状 |
4.3.2 火灾应急管理的不足 |
4.4 改进火灾应急管理的对策 |
4.4.1 转变政府危机管理理念 |
4.4.2 增强公众危机意识和自救能力 |
4.4.3 加强火灾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 |
4.4.4 建立权责明晰的火灾应急管理体系 |
4.4.5 制定火灾应急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制度 |
4.4.6 构建有效的火灾应急平台系统 |
第五章 湖南省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5.1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
5.1.1 目的和依据 |
5.1.2 指导思想和原则 |
5.2 应急机构与职责 |
5.2.1 应急组织机构 |
5.2.2 省指挥部职责 |
5.2.3 省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
5.2.4 灭火救援专家组 |
5.2.5 组织体系图(图5-1) |
5.3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与形式 |
5.3.1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
5.3.2 应急救援的形式 |
5.4 预防与预警机制 |
5.4.1 信息监测与预防 |
5.4.2 预警 |
5.4.3 预警支持系统 |
5.4.4 预警准备行动 |
5.4.5 预警级别 |
5.5 应急响应机制 |
5.5.1 级别划分 |
5.5.2 预案启动 |
5.6 应急响应程序 |
5.6.1 接警与报告 |
5.6.2 指挥与控制 |
5.6.3 力量增援 |
5.6.4 扩大应急 |
5.6.5 灭火处置原则 |
5.6.6 警报与通告 |
5.6.7 信息发布 |
5.6.8 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
5.7 综合保障措施 |
5.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
5.7.2 队伍保障 |
5.7.3 装备器材和训练保障 |
5.7.4 技术储备与保障 |
5.7.5 法制保障 |
5.8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主要工作回顾 |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火灾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当前火灾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火灾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动态 |
1.2.2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航站楼火灾危险源辨识及火灾场景设定 |
2.1 概述 |
2.2 火灾荷载密度计算 |
2.3 火灾增长因子计算 |
2.4 航站楼大空间内火灾热释放速率分析 |
2.5 火灾场景的设定 |
2.6 小结 |
3 航站楼火灾危害性数值模拟分析 |
3.1 概述 |
3.2 火灾区域模拟 |
3.2.1 火灾区域模拟方法 |
3.2.2 火灾区域模拟软件 CFAST |
3.3 蓄烟能力分析 |
3.3.1 值机大厅的区域模拟 |
3.3.2 行李提取大厅的区域模拟 |
3.4 自然排烟分析 |
3.4.1 值机大厅的区域模拟 |
3.4.2 行李提取大厅的区域模拟 |
3.5 小结 |
4 人员疏散分析 |
4.1 概述 |
4.2 人员疏散时间计算 |
4.2.1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 |
4.2.2 疏散策略方案分析 |
4.2.3 人员荷载选取和计算 |
4.2.4 疏散通道与距离 |
4.2.5 必需安全疏散时间 REST预测与分析 |
4.3 航站楼安全疏散系统及改进建议 |
4.3.1 航站楼安全疏散系统 |
4.3.2 安全疏散设施改进建议 |
4.3.3 机场安全疏散改进建议 |
4.4 小结 |
5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扑救分析 |
5.1 概述 |
5.2 航站楼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析 |
5.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5.2.2 航站楼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5.2.3 火灾探测系统适用性分析 |
5.2.4 航站楼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改进建议 |
5.3 航站楼内的初期灭火和联动扑救系统分析 |
5.3.1 航站楼内大空间灭火系统分析 |
5.3.2 航站楼内消防联动系统分析 |
5.4 航站楼内消防系统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模式分析 |
5.4.1 系统化维护保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
5.4.2 机场航站楼系统化维护保养模式的建立和运行 |
5.4.3 实施系统化维护保养模式的效果 |
5.5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论记者采访权依据、限制与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问题及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采访权的依据和性质 |
第一节 采访与采访权的概念界定 |
一、采访的定义 |
二、采访权的定义 |
第二节 采访权的法理来源 |
一、采访权的法律依据 |
二、社会对记者采访活动的认可和需要 |
第三节 采访权的性质 |
一、理论界有关“采访权”性质的讨论 |
二、“采访权”性质的辨析 |
第二章 对采访权的合法限制 |
第一节 采访权与国家秘密 |
一、有关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的规定 |
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处罚 |
第二节 采访权与商业秘密 |
第三节 采访权与隐私权 |
一、对隐私权的保护 |
二、隐私权与采访权的平衡 |
第四节 采访权与其他法律限制 |
一、采访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
二、采访权与妇女权益保障 |
三、有关法庭审判活动的采访权 |
第三章 对采访权的非法、不合理限制 |
第一节 以暴力手段侵害采访权的案例:近年来记者被打事件分析 |
一、2000 年至2004 年7 月记者被打的案例 |
二、案例分析 |
第二节 以非暴力手段侵害采访权的案例 |
一、被采访者随意取消记者的采访资格 |
二、被采访者向记者索要采访费 |
三、被采访者拍卖新闻记者的采访权 |
第三节 记者采访权遭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
一、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强和各方利益的冲突 |
二、法制的缺失 |
三、媒体社会功能的变迁 |
第四节 记者采访权受到非法限制时的基本保护方法 |
第四章 采访权的保障 |
第一节 通过法律法规、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来保护采访权 |
一、应出台舆论监督法 |
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台及意义 |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加强自律,提高采访技巧 |
一、加强新闻界的自律 |
二、努力提高采访技巧 |
参考文献 |
四、常德桥南市场特大火灾事故原因查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论行政检讨[D]. 章亮亮.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3]近十年中国记者被打现象分析[D]. 谭瑞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4]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 黄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0)
- [5]温州商城重大火灾隐患整治进入倒计时[N]. 记者 白洪文 王虹. 广元日报, 2008
- [6]湖南省火灾事故应急管理的研究[D]. 陈绍黔.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7]某国际机场航站楼火灾风险评估研究[D]. 董尧. 西安科技大学, 2006(02)
- [8]论记者采访权依据、限制与保障[D]. 付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05)
- [9]让痕迹和物证“开口说话”——记全国公安系统“巾帼建功英雄”火调专家林松[J]. 张东,葛志强. 中国消防, 2005(03)
- [10]大火烧出的惨痛教训——常德市桥南市场“12.21”特大火灾事故直击[J]. 谢春阳.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