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及原则

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及原则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2-0022-0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关于这一点,很多高校早已有所认识,一些专家学者也在不断的研究探索,笔者在此仅就实践教学的作用及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制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所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会使理论脱离实际,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而社会实践却要求大学生走出课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际活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去调查、访问、参观,从事各种服务,参加生产劳动等。通过活生生的实践教学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对社会的各种问题,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加深学生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品质,最后养成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使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如何来认识这些新问题、解决这些新矛盾,一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改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等问题,都是学生普遍关注又很困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在一些学生中产生对社会的偏激看法,而这些过激的认识和偏激的看法的解决,单靠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来看,社会实践活动,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利于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因而,学校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和实践,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认清改革开放的过程及实质,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解决思想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各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历史重任。但由于他们大多是从高中直接就进入大学,缺乏社会经验,对国情了解不够,所以很容易被误导。而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社会实践中耳闻目睹拼搏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辛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真实情形,会使他们加深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了解,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一些重大问题。例如,通过结对子、帮困扶贫等实践活动,让他们知道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有很多生活困难的人们,还有很孩子不能上学读书;促使他们懂得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明白给予和奉献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与时代的总要求下塑造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理解以及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对于各高校来说,应立足校情,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一)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注重时效性及目的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追求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是大学生经过实践教学之后,能够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高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绝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体现出教学的实效性与目的性,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但有一些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所以尽管他们组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还有一些高校对外宣传搞得轰轰烈烈,但在组织实践教学时却敷衍了事,或者虎头蛇尾,实践之后既不讨论不也总结,使实践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违背了实践教学的初衷。

因此这就要求高校的实践教学在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既要把握理论教育的核心,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又要切实把握大学生理论学习和思想认识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使每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面向社会现实,针对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保护、三农问题、城乡问题、国企改革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来安排教学计划,并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由关注社会问题转向直接参与,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使得实践教学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学目的。

(二)、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学校特色与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来设定。

目前我国内地有普通本专科院校1800多所,包括综合性院校、文科院校和理工科院校等,其中有11个学科门类、数百个专业。就不同高校而言,在办学经费、学生素质、区位优势、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差异较大,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因此,对于每一个高校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安排时应从实际出发,兼顾自己学校的特点及专业特色,把实践教学与学校特点、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争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时,既要考虑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到国家政治思想教育的时代任务;既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既提高了思想觉悟,又强化了专业意思,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三)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兼顾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原则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包括四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结合时代特点、学校特色和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又要兼顾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来设定。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时,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就要考虑这门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的要求,重点安排学生多接触现实生活,到生产、科研第一线进行相关的调查考察活动,使他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切身的体会,把握我国现实生活的本质,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就要考虑这门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要求,其实践教学内容的重点就是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及法律规范意识的增强,因此可以安排或设计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如发动学生观察、搜集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良行为习惯、涉及法律纠纷的案例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律观念。

(四)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时间上连续性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仅仅是寒暑假集中的、突击性的活动,而应该纳入教学计划,连续的广泛的开展,如应该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社区共建等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化,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目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纳入完全的教学计划之中,不是作为一种必要的经常性的教学环节坚持下去,而是因教师、领导、能力、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时有时无、断断续续,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一贯的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随机性,不符合教育规律,所以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

(五)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形式上多样化的原则

目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认识,各高校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有的高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要组织几次大规模的校园活动,开展几次轰轰烈烈的讨论、做几次大型报告就行了,这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误解,就会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本质与目的曲解,久而久之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断丰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如在实践教学中,既可以开展包括专题演讲、小型辩论会、座谈会、讨论会等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又可以开展以辩论赛、演讲赛、影视教学资料片观摩、讨论会、社会调查和知识竞赛等为主要形式的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更要到社会中广泛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博物馆、纪念馆和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开展参观、访问、学术讲座和相关的纪念活动等,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光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09

[2]陈金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案例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7

[3]卢法现.当代大学生的危机.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06

[4]阎保辅.青年伦理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02

标签:;  ;  ;  

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及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