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生菌丝论文-赵志慧,吕国忠,姜子德,曾莉莎

气生菌丝论文-赵志慧,吕国忠,姜子德,曾莉莎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生菌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镰刀菌,中型分生孢子,多芽产孢细胞,复瓶梗

气生菌丝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慧,吕国忠,姜子德,曾莉莎[1](2011)在《采用EF-1α序列及气生菌丝上的孢子形态特征对九州镰孢菌、拟枝孢镰孢菌和厚垣镰孢菌的鉴定(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九州镰孢菌Fusarium kyushuense、厚垣镰孢菌F.chlamydosporum和拟枝孢镰孢菌F.sporotrichioides在气生菌丝上产生的孢子进行了比较。九州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多隔孢子(即中型分生孢子);厚垣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的主要是0隔针叶状分生孢子;拟枝孢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芜菁形、单胞分生孢子以及椭圆形、0-1隔的分生孢子。多隔的气生孢子(中型分生孢子)在厚垣镰孢菌和拟枝孢镰孢菌这两个种中偶尔可以观察到,但是不应作为对这两个种进行鉴定的主要特征。EF-1α序列的最小进化树分析表明,来自中国的九州镰孢菌具有独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来自日本的菌株间存在差异。来自中国的厚垣镰孢菌分离株在厚垣镰孢菌复合种(FCSC)中形成独特的菌系。(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罗志兵[2](2008)在《一个功能未知基因BbAPL对球孢白僵菌气生菌丝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病原真菌是自然界中控制昆虫种群数量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同其它病原微生物相比,昆虫病原真菌具有主动侵染的特性,在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鞘翅目害虫以及昆虫的卵、蛹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真菌杀虫剂远不如细菌杀虫剂如Bt(Bacillus thuringiensis)类应用广泛。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真菌杀虫剂对环境因素依赖性强,而且缺乏稳定生物学活性的剂型。加强对昆虫病原真菌致病及逆境适应分子基础研究将有助于高效真菌杀虫剂的研制和应用效果的提高。为了研究昆虫病原真菌致病性与适应性的分子机理,本论文以国内外应用广泛的球孢白僵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T-DNA随机插入突变,筛选得到一个表型明显变化的突变体212。利用YADE法克隆得到一个未知功能基因,该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一个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具有59%同源性,含有一个酸性磷酸酶结构域,其酵母表达产物具有磷酸酶活性。但该基因与已知的磷酸酶基因没有同源性,故命名为BbAPL(Acid phosphatase-like in Beauveria bassiana)。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BbAPL破坏后,进一步研究了其在球孢白僵菌中的功能。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 T-DNA随机插入突变体的获得及相关基因的克隆1.1突变体的获得与特征分析从农杆菌介导的T-DNA随机插入突变库中得到一个具有明显表型变化的突变体212,在Czapek基本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较瘠薄,气生菌丝稀疏,产孢量显着下降等。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T-DNA在突变体212基因组中为单拷贝插入。利用YADE(Y-shaped adaptor dependent extension)法克隆获得突变体T-DNA的侧翼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12的T-DNA插入区域为一个功能未知基因的ORF区域。1.2突变体212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根据突变体212的T-DNA tagging结果设计引物,利用YADE法克隆得到基因的全基因编码序列,利用3′RACE技术克隆得到其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含有一个58 bp的内含子,ORF长为1431 bp,编码476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49.8 kDa,等电点为7.14。该基因的(G+C)含量高达61.5%,具有高表达量蛋白的特征。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功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一个磷酸酶结构域,具有组氨酸酸性磷酸酶家族的典型的保守序列RGH,故命名为BbAPL(Acid phosphatase-like in B.bassiana)。NCBI数据库中没有任何已知功能基因与BbAPL同源。克隆得到BbAPL上游序列Papl约1.3 kb。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BbAPL在球孢白僵菌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2 BbAPL表达、定位与磷酸酶活性测定2.1 BbAPL的表达与定位分析将绿色荧光蛋白融合于BbAPL的碳端,融合基因BbAPL::eGFP置于BbAPL的启动子P_(apl)控制之下,利用报告基因进行BbAPL的表达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分生孢子与菌丝内部以及菌丝隔上的荧光较强。由此推测,BbAPL主要分布在分生孢子和菌丝的胞质内以及菌丝的隔上。RT-PCR结果显示,BbAPL在气生菌丝(4d、8d)与分生孢子(14d)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显着差异,这与含融合报告基因BbAPL::eGFP的转化子荧光观察结果相一致。但在气生菌丝与基内菌丝之间BbAPL的表达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冰冻切片观察发现,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荧光要强于基内菌丝,即BbAPL在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内的表达水平高于基内菌丝。2.2 BbAPL具有磷酸酶活性将BbAPL在酵母中表达。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酵母表达的BbAPL具有磷酸酶活性,可以水解pNPP底物,但不能作用于bis-(p-nitrophenyl)底物,即具有水解磷酸单酯键但不具有水解磷酸二酯键的功能。尽管BbAPL与植酸酶具有相似的活性结构域,但并不具有水解植酸的能力。以pNPP为底物测定的磷酸酶BbAPL的最适pH值为6.0。3 BbAPL的功能研究为进一步明确BbAPL在球孢白僵菌中的功能,采用同源重组策略破坏BbAPL,构建了以bar基因为抗性筛选标记的同源重组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导入球孢白僵菌,利用PCR筛选得到4个同源重组突变体RC2、RC53、RC59和RC63。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这4个同源重组突变体中,bar表达元件被插入到BbAPL的ORF中,而且均是单拷贝插入。3.1 BbAPL的缺失不影响球孢白僵菌对逆境胁迫的适应性BbAPL同源重组突变体在高温和高渗条件下的生长速率以及分生孢子对逆境的抗性与野生菌株没有显着差异。3.2 BbAPL缺失导致菌落生长瘠薄,生物量和产孢量显着下降菌落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Czapek)上同源重组突变体的气生菌丝比野生菌株瘠薄。同源重组突变体的积累的生物量只有野生菌株和异位转化子的1/3左右。在固体Czapek培养基上,不同菌株之间的产孢量也有很大差异,同源重组突变体的产孢量显着低于野生菌株,不到野生菌株和异位转化子产孢量的50%。推测BbAPL的缺失造成产孢量的下降可能与菌落气生菌丝较瘠薄有关。3.3 BbAPL的缺失影响气生菌丝的形成和发育及分生孢子和气生菌丝的疏水性和附着性对菌落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同源重组突变体的气生菌丝较野生菌株和异位转化子稀疏。进一步研究发现,同源重组突变体菌丝对培养基的穿透和气生菌丝的形成都比野生菌株和异位转化子滞后。表明BbAPL的缺失影响了球孢白僵菌气生菌丝的形成与发育。这也可能是出现菌落瘠薄的表型的原因之一。丝状真菌气生菌丝的形成过程与其疏水性有密切关系。对不同菌株气生菌丝疏水性检测结果表明,同源重组突变体的气生菌丝的疏水性显着下降。用(亲水/疏水)两相分布法检测各菌株分生孢子的疏水性。测定结果显示,同源重组突变体的分生孢子的疏水性比野生菌株下降约16-20%。分生孢子与菌丝对疏水表面的附着性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分别下降了约8%和13%。3.4 BbAPL缺失促进气生菌丝之间的融合在基本培养基Czapek上生长,同源重组突变体的气生菌丝之间形成大量短的菌丝桥并相互融合。推测该现象可能与气生菌丝疏水性下降有关。3.5 BbAPL影响菌株对无机磷敏感性与野生菌株相比,在含有高浓度无机磷(K_2HPO_4)的培养基上同源重组突变体气生菌丝生长受到显着抑制,但在低浓度无机磷条件下,其气生菌丝生长与野生菌株没有明显差异。推测BbAPL可能与无机磷的吸收利用有关。3.6 BbAPL对菌株毒力的影响以桃蚜成虫为试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在1×10~8个孢子/ml浓度下,接种168h野生菌株与同源重组突变体对桃蚜的累计死亡率没有显着差异。而接种后用0.05%Tween-80进行喷雾洗涤,同源重组突变体对桃蚜的累计死亡率(59-63%)显着低于野生菌株(70%)(野生菌株)。该结果也进一步表明,BbAPL可能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在昆虫体壁的附着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5-01)

高菊芳[3](2002)在《帕马霉素N-去甲基化对气生菌丝诱导及生长抑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线菌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和植物毒素。由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与形态分化如形成气生菌丝和孢子密切相关。因此,对气生菌丝形成过程的调节会增加抗生素的产量,减少由植物病原性放线菌产生的危害。(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02年01期)

Masahiro,Natsume,廖爱芳[4](1990)在《钙离子调节放线菌气生菌丝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放线菌的生活史中,气生菌丝形成和孢子形成是两个不同的形态阶段。已经发现这些细胞分化过程与诸如象抗生素这样的次级代谢产物有密切关系。我们测出了放线菌气生菌丝形成是由内源调节物质所控制。并且在培养基中发现了气生菌丝形成的诱导物。我们采用透析膜分离了白黑链霉菌和生二素链霉菌的培养琼脂纸片,它们显示了诱导活性。推断这些活性物质是低分子物质。我们采用生物法利用白黑链霉菌的气生菌丝阴性突变株,从中分离到了一种诱导气生菌丝形成的诱导物(Pamamycin 607)。Pamamycin 607是一个新的具有二甲胺基侧链的16元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当其浓度为0.1微克/纸片时可诱导气生菌丝阴性诱变株的气生菌丝形成。(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期刊1990年04期)

杨勇[5](1987)在《放线菌气生菌丝插片培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线菌大多为多核单细胞丝状多分枝,菌丝相互交错在一起构成菌丝体。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有些放线菌(如链霉菌科、高温放线菌科、小多孢菌科和游动放线菌科)可分化出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1987年11期)

杨勇[6](1986)在《放线菌气生菌丝插片培养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线菌大多为多核单细胞丝状多分枝,菌丝相互交错在一起构成菌丝体。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有些放线菌如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高温放线菌科Thermoactino—mycetaceae、小多胞菌科Micropolysporaceae和游动放线菌科Actinoplenaceae可分化出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较基内菌丝直径为宽。气生菌丝是放线(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6年01期)

林清华[7](1986)在《一种观察放线菌气生菌丝的简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线菌是由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丝体。菌丝体又包括二个部分,潜入在培养基中的为营养菌丝(亦称为基内菌丝);生长在培养基表面的为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称作孢子丝。孢子丝的形状可呈螺旋形、波浪弯曲形或分枝状等。孢子丝的形状常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1986年01期)

气生菌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昆虫病原真菌是自然界中控制昆虫种群数量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同其它病原微生物相比,昆虫病原真菌具有主动侵染的特性,在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鞘翅目害虫以及昆虫的卵、蛹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目前真菌杀虫剂远不如细菌杀虫剂如Bt(Bacillus thuringiensis)类应用广泛。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真菌杀虫剂对环境因素依赖性强,而且缺乏稳定生物学活性的剂型。加强对昆虫病原真菌致病及逆境适应分子基础研究将有助于高效真菌杀虫剂的研制和应用效果的提高。为了研究昆虫病原真菌致病性与适应性的分子机理,本论文以国内外应用广泛的球孢白僵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T-DNA随机插入突变,筛选得到一个表型明显变化的突变体212。利用YADE法克隆得到一个未知功能基因,该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一个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具有59%同源性,含有一个酸性磷酸酶结构域,其酵母表达产物具有磷酸酶活性。但该基因与已知的磷酸酶基因没有同源性,故命名为BbAPL(Acid phosphatase-like in Beauveria bassiana)。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BbAPL破坏后,进一步研究了其在球孢白僵菌中的功能。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 T-DNA随机插入突变体的获得及相关基因的克隆1.1突变体的获得与特征分析从农杆菌介导的T-DNA随机插入突变库中得到一个具有明显表型变化的突变体212,在Czapek基本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较瘠薄,气生菌丝稀疏,产孢量显着下降等。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T-DNA在突变体212基因组中为单拷贝插入。利用YADE(Y-shaped adaptor dependent extension)法克隆获得突变体T-DNA的侧翼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12的T-DNA插入区域为一个功能未知基因的ORF区域。1.2突变体212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根据突变体212的T-DNA tagging结果设计引物,利用YADE法克隆得到基因的全基因编码序列,利用3′RACE技术克隆得到其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含有一个58 bp的内含子,ORF长为1431 bp,编码476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49.8 kDa,等电点为7.14。该基因的(G+C)含量高达61.5%,具有高表达量蛋白的特征。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功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一个磷酸酶结构域,具有组氨酸酸性磷酸酶家族的典型的保守序列RGH,故命名为BbAPL(Acid phosphatase-like in B.bassiana)。NCBI数据库中没有任何已知功能基因与BbAPL同源。克隆得到BbAPL上游序列Papl约1.3 kb。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BbAPL在球孢白僵菌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2 BbAPL表达、定位与磷酸酶活性测定2.1 BbAPL的表达与定位分析将绿色荧光蛋白融合于BbAPL的碳端,融合基因BbAPL::eGFP置于BbAPL的启动子P_(apl)控制之下,利用报告基因进行BbAPL的表达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分生孢子与菌丝内部以及菌丝隔上的荧光较强。由此推测,BbAPL主要分布在分生孢子和菌丝的胞质内以及菌丝的隔上。RT-PCR结果显示,BbAPL在气生菌丝(4d、8d)与分生孢子(14d)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显着差异,这与含融合报告基因BbAPL::eGFP的转化子荧光观察结果相一致。但在气生菌丝与基内菌丝之间BbAPL的表达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冰冻切片观察发现,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荧光要强于基内菌丝,即BbAPL在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内的表达水平高于基内菌丝。2.2 BbAPL具有磷酸酶活性将BbAPL在酵母中表达。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酵母表达的BbAPL具有磷酸酶活性,可以水解pNPP底物,但不能作用于bis-(p-nitrophenyl)底物,即具有水解磷酸单酯键但不具有水解磷酸二酯键的功能。尽管BbAPL与植酸酶具有相似的活性结构域,但并不具有水解植酸的能力。以pNPP为底物测定的磷酸酶BbAPL的最适pH值为6.0。3 BbAPL的功能研究为进一步明确BbAPL在球孢白僵菌中的功能,采用同源重组策略破坏BbAPL,构建了以bar基因为抗性筛选标记的同源重组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导入球孢白僵菌,利用PCR筛选得到4个同源重组突变体RC2、RC53、RC59和RC63。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这4个同源重组突变体中,bar表达元件被插入到BbAPL的ORF中,而且均是单拷贝插入。3.1 BbAPL的缺失不影响球孢白僵菌对逆境胁迫的适应性BbAPL同源重组突变体在高温和高渗条件下的生长速率以及分生孢子对逆境的抗性与野生菌株没有显着差异。3.2 BbAPL缺失导致菌落生长瘠薄,生物量和产孢量显着下降菌落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Czapek)上同源重组突变体的气生菌丝比野生菌株瘠薄。同源重组突变体的积累的生物量只有野生菌株和异位转化子的1/3左右。在固体Czapek培养基上,不同菌株之间的产孢量也有很大差异,同源重组突变体的产孢量显着低于野生菌株,不到野生菌株和异位转化子产孢量的50%。推测BbAPL的缺失造成产孢量的下降可能与菌落气生菌丝较瘠薄有关。3.3 BbAPL的缺失影响气生菌丝的形成和发育及分生孢子和气生菌丝的疏水性和附着性对菌落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同源重组突变体的气生菌丝较野生菌株和异位转化子稀疏。进一步研究发现,同源重组突变体菌丝对培养基的穿透和气生菌丝的形成都比野生菌株和异位转化子滞后。表明BbAPL的缺失影响了球孢白僵菌气生菌丝的形成与发育。这也可能是出现菌落瘠薄的表型的原因之一。丝状真菌气生菌丝的形成过程与其疏水性有密切关系。对不同菌株气生菌丝疏水性检测结果表明,同源重组突变体的气生菌丝的疏水性显着下降。用(亲水/疏水)两相分布法检测各菌株分生孢子的疏水性。测定结果显示,同源重组突变体的分生孢子的疏水性比野生菌株下降约16-20%。分生孢子与菌丝对疏水表面的附着性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分别下降了约8%和13%。3.4 BbAPL缺失促进气生菌丝之间的融合在基本培养基Czapek上生长,同源重组突变体的气生菌丝之间形成大量短的菌丝桥并相互融合。推测该现象可能与气生菌丝疏水性下降有关。3.5 BbAPL影响菌株对无机磷敏感性与野生菌株相比,在含有高浓度无机磷(K_2HPO_4)的培养基上同源重组突变体气生菌丝生长受到显着抑制,但在低浓度无机磷条件下,其气生菌丝生长与野生菌株没有明显差异。推测BbAPL可能与无机磷的吸收利用有关。3.6 BbAPL对菌株毒力的影响以桃蚜成虫为试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在1×10~8个孢子/ml浓度下,接种168h野生菌株与同源重组突变体对桃蚜的累计死亡率没有显着差异。而接种后用0.05%Tween-80进行喷雾洗涤,同源重组突变体对桃蚜的累计死亡率(59-63%)显着低于野生菌株(70%)(野生菌株)。该结果也进一步表明,BbAPL可能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在昆虫体壁的附着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生菌丝论文参考文献

[1].赵志慧,吕国忠,姜子德,曾莉莎.采用EF-1α序列及气生菌丝上的孢子形态特征对九州镰孢菌、拟枝孢镰孢菌和厚垣镰孢菌的鉴定(英文)[J].菌物学报.2011

[2].罗志兵.一个功能未知基因BbAPL对球孢白僵菌气生菌丝形成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

[3].高菊芳.帕马霉素N-去甲基化对气生菌丝诱导及生长抑制活性的影响[J].世界农药.2002

[4].Masahiro,Natsume,廖爱芳.钙离子调节放线菌气生菌丝的形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0

[5].杨勇.放线菌气生菌丝插片培养方法[J].生物学通报.1987

[6].杨勇.放线菌气生菌丝插片培养法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

[7].林清华.一种观察放线菌气生菌丝的简单方法[J].生物学通报.1986

标签:;  ;  ;  ;  

气生菌丝论文-赵志慧,吕国忠,姜子德,曾莉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