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评价及实验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评价及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具有减肥作用明显、疗效持久,很少反弹,无毒副作用、简便价廉等特点,深受广大肥胖患者的欢迎。近年来,针灸治疗肥胖病研究在临床及实验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课题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其使用器械简单,操作简便,几无疼痛,且疗效持久,病人易于接受的穴位埋线减肥疗法。研究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的疗效,进一步明确穴位埋线法减肥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从文献回顾、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研究:系统回顾了肥胖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中医对肥胖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治则、针灸治疗肥胖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症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某些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种慢性进食调控及代谢紊乱的疾病,发病较复杂,确切的机制还不明确。目前药物疗法的靶位是能量的摄入,能量的消耗或是其它能量储存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类:食欲抑制剂、代谢促进剂、消化吸收阻碍剂、胰岛素增敏剂、降低血脂药物等。但其使用范围存在一定限制且有较多副作用。中医治疗肥胖的研究领域中,针灸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体针、耳针、穴位埋线治疗在临床应用广泛,并认为其针灸作用机理主要通过实现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控制食欲,降低血脂。临床研究:本组病例共60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8月~2009年5月针灸减肥门诊就诊的腹型肥胖患者,参照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病者。临床研究以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选取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大横等穴进行穴位埋线。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对各项肥胖指标(包括体重、肥胖度、体重指数)、三围(胸围、腰围、臀围)、血脂、血糖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的作用机理。动物实验研究:将肥胖大鼠单笼饲养,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穴位埋线组,治疗前使其适应环境一周。其中药物治疗组穴位埋线组每天分别给予相应时间的相应治疗,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局部消毒后将针刺入大鼠“后三里”、中脘,根据相应穴位肌肉丰度将适当长度的羊肠线推入组织中。实验研究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肥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减肥疗效。并采用体重、体长、Lee’s指数、肾周脂肪细胞湿重、以及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指标以综合考察这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研究:埋线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体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赛尼可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在治疗前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无显著性差异(P>0.05),埋线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FINS、HOMA-I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HOMA-IR的影响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值在正常范围内,靠近上限。穴位埋线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CHOL、TG均有回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8周后,继续观察患者各项相关指标,两组体重疗效比较,药物对照组30例,显效2(6.6%),有效6(20%),无效22(76.7%),总有效率8(26.7%),而穴位埋线治疗组30例,显效7(23.3%),有效18(60%),无效5(16.7%),总有效率25(83.3%)。两组血脂比较,药物对照组30例,显效7(23.3%),有效9(30%),无效14(46.7%),总有效率16(53.3%),而穴位埋线治疗组30例,显效12(40%),有效11(36.7%),无效7(23.3%),总有效率23(76.7%)。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中埋线治疗组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综合文献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疗法具有简便易行、病人痛苦小,疗效肯定、作用持久、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是该疗法只需一周一次,减少了就诊次数,节约了病人就诊时间,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动物实验研究:经过高脂饲养,治疗前各组和模型组相比体重明显增加,治疗2周后,穴位埋线组大鼠体重与模型组对比增加相对缓慢,但没有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穴位埋线组及口服药物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体重差异明显。穴位埋线治疗组Lee’s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经过不同方法治疗脂肪湿重及血清MDA的含量,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埋线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穴位埋线组及口服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甘油三脂水平明显降低,而总胆固醇水平变化不明显。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下丘脑一氧化氮(NO)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穴位埋线治疗组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清丙二醛(MDA)与口服药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文献及实验研究,表明穴位埋线法对治疗肥胖病的机制可能是从神经、内分泌等角度调节大鼠摄食、饮水等行为活动,达到减肥的效果;而穴位埋线疗法似乎比药物治疗组效果更加明显;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法是一种融多种疗法(针刺、类似埋针、持久行针等)、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其机理为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针灸治疗肥胖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结论:(1)口服赛尼可治疗组和穴位埋线疗法都可以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减小腰围,因此两种疗法对单纯性肥胖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在减小腰围方面,穴位埋线优于口服赛尼可治疗组(P<0.01)。(2)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实,穴位埋线可以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可有效预防糖、脂代谢的发生,并且穴位埋线优于口服赛尼可治疗组(P<0.01)。(3)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实,穴位埋线可以调节脂代谢,使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回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4)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实与赛尼可组相比较,穴位埋线组更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更进一步的推进了穴位埋线的推广及应用。(5)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实,穴位埋线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赛尼可组,经穴位埋线组治疗后患者疗效持久。从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穴位埋线法治病的功效具有延续性,在治疗停止之后,治疗作用依旧在延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古代医家对肥胖病的认识
  • 1.1 史书描述肥胖的特征
  • 1.2 史书记载肥胖的病因及病机
  • 1.3 史书有关针刺减肥记载
  • 2 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
  • 2.2 肥胖症的确定和分级
  • 2.3 肥胖症的危害
  • 2.4 肥胖与高脂血症
  • 2.5 减肥及调脂治疗
  • 3 肥胖病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 3.1.肥胖病因研究
  • 3.2 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
  • 3.3 临床及其实脸研究
  • 3.4 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 3.5 临床研究现状和展望
  • 3.6 埋线疗法治疗肥胖研究进展
  • 4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的文献研究
  • 5 肥胖症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5.1 啮齿类肥胖单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
  • 5.2 改变体脂分布的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啮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
  • 5.3 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
  • 6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的动物实验的文献研究
  • 7 穴位埋线疗法的渊源
  • 8 结语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临床结果与分析
  •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 2.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 2.3 不良反应观察
  • 2.4 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病针灸取穴的理论探讨
  • 3.2 关于减肥误区的认识
  • 3.3 关于性别与减肥疗效的关系
  • 3.4 穴位埋线对肥胖患者体重变化曲线的影响
  • 3.5 穴位埋线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 3.6 穴位埋线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 3.7 穴位埋线治疗对瘦素、"脂肪—胰岛素轴"的作用
  • 3.8 穴位埋线应用于减肥的优势所在
  •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 1 饲养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饲养
  • 1.2 实验饲料的制备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数据统计方法及处理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肥胖大鼠模型的研制
  • 3.2 关于实验大鼠穴位埋线取穴的研究
  • 3.3 穴位埋线对下丘脑血清的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及丙二醛的影响
  • 3.4 穴位埋线对神经肽Y(NPY)的调节
  • 3.5 穴位埋线对NO含量与NOS活性的影响
  • 3.6 穴位埋线对下丘脑的调节作用
  • 3.7 穴位埋线减肥作用机理的总结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结肠炎19例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19(12)
    • [2].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34)
    • [3].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医学 2019(11)
    • [4].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24)
    • [5].子午流注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48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19(06)
    • [6].针刀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5)
    • [7].穴位埋线治疗月经不调应用近况[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02)
    • [8].穴位埋线治疗中风概况[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07)
    • [9].莫沙必利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01)
    • [10].熏脐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20(03)
    • [11].穴位埋线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型)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0)
    • [12].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04)
    • [13].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近况[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06)
    • [14].穴位埋线治疗失眠选穴规律分析[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 [15].穴位埋线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06)
    • [16].易筋经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7)
    • [17].周围性面瘫穴位埋线治疗文献分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05)
    • [18].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选穴规律[J]. 世界中医药 2020(17)
    • [19].穴位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10)
    • [20].探讨中医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60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96)
    • [21].穴位埋线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脂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09)
    • [22].菠萝蛋白酶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11)
    • [23].耳穴贴压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0)
    • [24].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9(21)
    • [25].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09)
    • [26].穴位埋线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随机对照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 2018(03)
    • [27].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优势探讨[J]. 医学争鸣 2018(03)
    • [28].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4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2)
    • [29].穴位埋线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01)
    • [30].桃红四物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03)

    标签:;  ;  ;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评价及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