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 ——以民事审判为视角

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 ——以民事审判为视角

论文摘要

电子证据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诉讼证据形式,迫切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和法律规范。电子证据在证据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在民事诉讼中应采用何种标准和规则对其审查认定,在立法上和审判实践中均不能找到确切的答案。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电子证据研究的已有成果,结合笔者在民事审判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电子证据这一新的证据形式进行论述,以发挥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为目的。文章主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电子证据概述。主要对电子证据的含义、电子证据的特征、电子证据的分类进行分析说明,阐明同本论文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故本部分是展开全篇论述的铺垫章节。第二章,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本章第一节阐述电子证据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的规定和法律定位,指出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并不一致。第二节阐述我国有关电子证据的理论争议和相关分析,对当前我国学界有关电子证据的各类学说进行评述,重点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视听资料说”、“书证说”和“独立证据说”。第三节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进行比较研究,介绍分析了国外部分国家和组织对电子证据的立法经验和成果。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进行应然性思考,肯定了当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独立地位说”,并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电子证据应在吸纳视听资料的基础之上,成为证据法中的第七种证据形式。第三章,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本章的论述是为了阐述电子证据在民事审判中的审查认定规则而展开的。本章第一节对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进行阐述分析,指出真实性标准、合法性标准和关联性标准是电子证据资格的判断标准,并就电子证据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证据资格问题进行说明。第二节对电子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论述,指明对电子证据证明力认定的基本原则,即自由认定为主,参照标准为辅的原则;综合认定原则;传统判断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原则。第四章,电子证据的审查与认定。本章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所在,本部分不再把电子证据的认证理论等基本问题作为论述重点,将重点放在如何在民事诉讼中完成对电子证据的审查与认定。第一节有关电子证据的审查,要求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审查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审查电子证据的合法性。第二节有关电子证据的认定,重点把握电子证据证明力的认定标准,即把握电子证据关联程度的认定、电子证据可靠程度的认定、电子证据完整程度的认定。第三节对电子证据审查认定相关的两个问题,即电子证据的出示方式和举证规则,简要进行说明。第五章,关于我国电子证据立法的建议。在总结我国现行电子证据法律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行电子证据规范的缺失和不足,并提出在当前形势下,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密切关注电子证据的立法需求和司法需求,在对电子证据进行立法时,把握适度超前性原则,确认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明确电子证据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电子证据的相关规则,充分发挥司法解释的功能,建立电子证据的公证机制和鉴定机制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电子证据概述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含义
  • 一、电子证据的称谓
  • 二、电子证据的概念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特征
  • 一、数据性与无形性
  • 二、精密性和脆弱性
  • 三、分散性与连续性
  • 四、快速传递性
  • 第三节 电子证据的分类
  • 一、原生电子证据与派生电子证据
  • 二、数据电文证据、系统环境证据与附属信息证据
  • 三、封闭系统中的电子证据、开放系统中的电子证据与双系统中的电子证据
  • 四、静态电子证据和动态电子证据
  • 第二章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实证考查
  • 一、我国对电子证据现行法律规定
  • 二、我国现行法律对电子证据的定位
  • 第二节 我国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理论争议及相关分析
  • 一、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学说概述
  • 二、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学说述评
  • 第三节 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比较研究
  • 一、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
  • 二、外国电子证据立法
  • 第四节 我国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应然性思考
  • 一、电子证据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 二、电子证据独立定位的现实要求—吸收视听资料后的独立
  • 第三章 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
  • 一、证据资格概述
  • 二、电子证据资格的判断标准
  • 三、电子证据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证据资格问题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 一、电子证据的证明力概述
  • 二、电子证据证明力认定的基本原则
  • 第四章 电子证据的审查与认定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审查
  • 一、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
  • 二、审查电子证据的关联性
  • 三、审查电子证据的合法性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认定
  • 一、我国相关法律对电子证据证明力的规定
  • 二、审判实践中认定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困境
  • 三、电子证据证明力的认定标准
  • 第三节 电子证据审查认定其他问题
  • 一、电子证据的出示方式
  • 二、电子证据的举证规则
  • 第五章 关于我国电子证据立法的建议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电子证据法律制度现状
  • 一、电子证据立法缺乏体系
  • 二、电子证据立法倾向严重,结构失调
  • 三、电子证据立法严重落后于司法实践
  • 第二节 立法的建议
  • 一、确认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
  • 二、明确电子证据的内涵和外延
  • 三、明确电子证据的相关规则
  • 四、充分发挥司法解释的功能
  • 五、建立电子证据地公证机制和鉴定机制
  • 六、加快网络立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职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发生优势”:一种新证明力观——狭义证明力的概率认知与评价进路[J]. 交大法学 2020(02)
    • [2].电子数据的证明力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3].法定证据制度辨误——兼及刑事证明力规则的乌托邦[J]. 政法论坛 2016(06)
    • [4].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辨析——以完善法官的自由心证为视角[J]. 知识文库 2016(22)
    • [5].论法医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J]. 读天下 2016(24)
    • [6].证明力评判方式新论——基于算法的视角[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1)
    • [7].刑事诉讼视角下电子数据证明力实证分析[J]. 人民检察 2018(16)
    • [8].作为证据的族谱——兼谈私文书的实质证明力[J]. 河北法学 2017(11)
    • [9].证明力规则检讨[J]. 法学研究 2010(02)
    • [10].证人证言证明力规则建构若干问题探析[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02)
    • [11].对辨认笔录证明力的分析[J]. 三江学院学报 2008(Z2)
    • [12].电子证据的归属及证明力研究[J]. 信息网络安全 2010(11)
    • [13].浅析外观设计无效中网络销售记录的证明力及其运用[J]. 专利代理 2019(04)
    • [14].关于电子数据证明力的研究[J]. 经济师 2020(10)
    • [15].论以“真实性”为核心的证明力规则之成因——以“真实性优于相关性”现象为视角[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6].论视频监控图像证据的证明力[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04)
    • [17].论刑事证言的证明力评价——基于具体案例的分析[J]. 福建法学 2015(02)
    • [18].论刑事证言的证明力评价——基于具体案例的分析[J]. 行政与法 2015(11)
    • [19].司法改革视阈下证明力规则问题研究[J]. 中国检察官 2014(15)
    • [20].如何保障广告案件证据的证明力[J]. 工商行政管理 2014(19)
    • [21].新刑诉法视野下刑事证据证明力探析[J]. 学习论坛 2014(09)
    • [22].论瑕疵证据的补正与合理解释[J]. 法制与经济 2015(10)
    • [23].证明力规则的效力分析——《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文本的解读[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4].涉案关系人供述证明力之证据补强[J]. 人民司法 2011(10)
    • [25].论民事审判中法官如何“认证”[J]. 法律适用 2013(06)
    • [26].美国证据法中的证明力规则[J]. 比较法研究 2010(04)
    • [27].论民事诉讼中档案证据的运用[J]. 浙江档案 2016(10)
    • [28].发票对合同主要事实的证明力探析[J]. 法律适用 2012(10)
    • [29].论物证鉴定意见的证明力[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05)
    • [30].电子物证法律定位及运用思考[J]. 法制博览 2020(06)

    标签:;  ;  ;  ;  ;  

    电子证据法律问题研究 ——以民事审判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