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教育研究

体悟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西方的逻辑理性与东方的直观悟性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逻辑理性沿着主客分立的路线探求世界的真理;悟性认识以人为中心,在主客合一的状态中通达精神世界。两种认识方式经历了古代东西方的分立、近代西方化之后,在回归精神家园的呼声中,指向价值、意义与精神世界的悟性认识重新获得了历史的肯定。与之相契合,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注重形式的现代工具性教育正在转向注重内在价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生命活力成为贯穿教育活动的主题,聚焦体验、反思、感悟的体验教育、体悟教学等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成为教改中一抹绚丽的风景线。但是,从相关文献的梳理中发现,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对体验教育、体悟教学等指向内部精神世界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教育原理的视野看,依然存在界域模糊、宏观无序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个体文化生命的生成与提升,从认识论角度考察教育活动中的悟性认识现象,提出体悟教育的概念,建构体悟教育理论,并由此统摄指向主观精神各层面的教育活动。鉴于悟性认识的意会性与学术理论的逻辑性特征,体悟教育研究以解释现象学、教育感悟和理论思辨为基本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哲学、非理性主义、意会知识理论、后现代知识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认知理论、脑科学等为理论基础,具体涉猎体悟的学理、体悟教育的概念与历史、性质与功能、形态与机理、情境与实践智慧等基本问题。体悟是中国智慧的传统优势,是融通意义与精神世界的奇妙通道。在哲学层面,精神特指与物质相对的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心理和情感、道德意识、审美与信念水平等三个层次,反映着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标志;意义世界则是主体精神的外化形式,依据意义系统中意指、符号、意谓的倾向程度,可以依次划分为物化意义、文化意义和生命意义。个体文化生命的形成是一个内化与生成的过程,即主体揭示意义、生成意义并进而超越意义,最终凝聚成个性化的主观精神。这个过程离不开体悟——主体已有的精神世界与认识对象交互作用,经由体验、觉悟而达到新的精神境界的认识活动。也是籍助体悟,笔者对体悟的机理有了如下的辨析:悟感是体悟的生命底蕴,意象是体悟的意识内容,潜伏与融通表征了体悟活动的过程。体悟教育是指基于非逻辑思维方式,经由体验、心悟实现客体文化的生命意义化,提升个体精神境界的一种“成人”思想、方式或活动。作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体悟教育基于传统的东方思维路线,早早地穿透了中国古代的教育过程。儒学的工具化和近代的科学化虽然冲淡了教育的体悟色彩,20世纪中叶之后西方却以其特有的方式肯定了非理性认知的地位。依托中华民族的心理防线,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体悟教育已经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在宏观的视野下,体悟教育呈现出内在性、意会性、生成性和个体性等主要特性。融汇体悟教育的普通和主要特性,对科学认知教育进行比较反正,我们可以进一步洞察到体悟教育的本质——“文化转悟”。它决定了体悟教育的本体功能——文化的生命意义化,并衍生出生成意义、创生文化,放飞心灵、润泽生命等基本功能。体悟教育的性质与功能集中体现了教育学原理的人文性、非理性的一面。教育学原理既要揭示并陈述教育规律,也要展现教育意义。体悟教育理论是认识主体对体悟教育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梳理,不仅展现教育意义,同时也是一种情境意义化的“教育规律”。换句话说,体悟教育理论是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架通教育学原理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之一。进入中观层面,体悟教育研究的问题域主要有要素、形态、机理、情境等。从分析教育基本要素的性质入手,体悟教育分有教育基本要素中软性的部分,即教育者的文化生命、成长者的文化生命和意义。三者与教育系统中硬性要素相结合形成的主体结构是连接外部与内部世界的桥梁,呈现为体悟教育的外在形式——主客合一的体验教育;三要素自成主体结构,成为意义与精神间的通道,表现出体悟教育的内在形态——心悟教育。体悟教育的机理则是通过诸要素关系表现出来的体悟教育运行过程的基本学理:在类生命的超越与个体生命成熟化趋势的推动下,以经验的累积为基础,经由文化生命间的引领与提携实现个体精神境界的更新。体悟教育情境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品性,连接着体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两个极点。依据教育目标的重心定位,教育情境可以划分为认知教育情境、意义教育情境和精神教育情境。后两者的价值取向以主体意义、精神境界为中心,客观、事实性知识服务于情感、态度、意志等主观感受以及智慧、德性、意境的升华,具有引发成长者体悟认识活动的趋势,统称为体悟教育情境。在创设体悟教育情境时,既要关注相关的心理氛围和带有主观感受色彩的物理环境,也要重视体悟的激发点——原型,把握住机会性的体悟情境。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致力于校园文化情境、社区教育情境等基础情境的建设,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营造课堂体悟情境,建设体验教育情境,尽可能的促生成长者的体悟认识活动。体悟教育情境引领我们走进微观领域——体悟教育的实践智慧。在这里,“新基础教育”激发的生命活力、“情境教育”追求的人的整体发展浸透着体悟的理念;体验教育、体悟教学的实践探索为个体通达内部精神世界拓宽了通道。在这里,描述的事件或个案潜含着你自己的体悟教育意味,主体的反思、学者的感言作为“他山之石”则有助于这种意味的现实化。这也是体悟教育研究所期望的结果:以我之思引发你的悟思,以实践智慧激扬你的智慧,在你我共同走进体悟教育的过程中分享成长者精神世界的馨香与喜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 价值与意义世界正成为时代探寻的主题
  • (二) 注重内在价值的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理论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的实践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体悟教育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二) 体悟教育研究的历程及其关涉的主要内容
  • (三) 对体悟教育研究的反思
  • 五、体悟教育研究的问题域
  • 六、研究的方法
  • (一) 研究方法的取向
  • (二)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二部分 体悟理念及其相关学理的辨析
  • 一、体悟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 体悟的界说
  • (二) 相关的概念
  • 二、体悟的旨归:意义与精神世界
  • (一) 精神世界
  • (二) 意义世界
  • (三) 物质世界、意义世界、精神世界的关系
  • 三、体悟在个体精神世界形成中的作用
  • (一) 生成意义
  • (二) 超越意义
  • 四、体悟的机理
  • (一) 悟感:体悟的生命底蕴
  • (二) 意象:体悟的意识内容
  • (三) 潜伏与融通:体悟活动的过程
  • 第三部分 体悟教育的界说及其支持理论
  • 一、人类文化教育历史上的体悟现象
  • 二、什么是体悟教育
  • 三、体悟教育的支持理论
  • (一) 相关的哲学理论
  • (二) 知识论
  • (三) 相关的心理学成果
  • (四) 脑科学
  • 第四部分 体悟教育的性质、功能及其地位
  • 一、体悟教育的性质
  • (一) 体悟教育的主要特性
  • (二) 体悟教育的本质特性
  • 二、体悟教育的功能
  • (一) 体悟教育的本体功能
  • (二) 体悟教育的基本功能
  • 三、体悟教育在教育学原理中的地位
  • (一) 学科性质与体悟教育
  • (二) 体悟教育的定位
  • 第五部分 体悟教育的形态与机理
  • 一、体悟教育的基本要素
  • (一) 教育者的文化生命
  • (二) 成长者的文化生命
  • (三) 意义
  • 二、体悟教育的形态
  • (一) 体验教育
  • (二) 心悟教育
  • 三、体悟教育的机理
  • (一) 体悟教育的基础:经验的累积
  • (二) 体悟教育的动力:类生命的超越与个体生命成熟化的趋势
  • (三) 体悟教育的过程:文化生命间的引领与提携
  • 第六部分 体悟教育的情境
  • 一、情境的理解
  • 二、体悟教育情境的理解
  • (一) 教育情境
  • (二) 体悟教育情境
  • 三、体悟教育情境的创设
  • (一) 体悟教育基础情境的建设
  • (二) 特定体悟教育情境的创设
  • 第七部分 体悟教育的实践智慧
  • 一、内蕴体悟理念的综合教育实验
  • (一) 新基础教育实验
  • (二)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实验
  • 二、体验教育的开展
  • (一)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的“体验教育”
  • (二) 美国体验教育的组织与运行
  • 三、体悟教学的探索
  • (一) 体悟教学的典型个案——《生命的意义》课堂教学实录节选
  • (二) 对课例的反思与感言
  • 结语
  • (一) 体悟教育研究的脉络
  • (二) 存在的困惑及其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体悟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