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社会认知论对北京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

运用社会认知论对北京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

论文摘要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是祖国建设的未来栋梁,在大学阶段形成对体育锻炼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维持身体健康乃至坚持终身体育锻炼都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大学生的体质现状令人堪忧。国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相当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因此,关注和重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大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本研究以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模型,以北京市6所大学的708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了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1、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不容乐观。本调查结果显示,23.9%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男生锻炼整体情况略好于女生。其中,男生锻炼不足的比例是17.7%,女生锻炼不足的比例为27.5%。40.2%的大四女生,体育锻炼不足。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10.7%的大学生报告在填写问卷的前7天内,他们没有参与任何体育锻炼。2、不同年级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特征有所不同。男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随着年级而波动,二、四年级的锻炼情况好于一、三年级。女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3、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我效能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属于低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对克服障碍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不高。4、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自我调整行为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在体育锻炼的目标设定方面做的并不好,而在体育锻炼的计划按排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5、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生理结果预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是积极的,而对体育锻炼的心理结果预期,男生还是积极的,女生却是消极的。6、在感知到的障碍方面,对于男生来说,排在前五位的障碍分别是:认为其他娱乐活动更有趣、担心自己的运动表现、上课时间紧张、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父母对学习成绩的重视超过体育。对女生来说,排在前五名的障碍分别是:认为其他娱乐活动更有趣、上课时间紧张、没有足够的精力、担心自己的运动表现和体育活动太难太累人。7、社会认知理论四个变量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更为紧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育锻炼、体育行为的概念
  • 1.2.2 常用体育活动和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型
  • 1.2.3 有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概况
  • 1.2.3.1 国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综述
  • 1.2.3.2 国内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综述
  •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的设计
  • 2.2.2.2 问卷的信度
  • 2.2.2.3 问卷的效度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样本特征
  • 3.2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 3.2.1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
  • 3.2.2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统计学比较
  • 3.2.3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分类特征
  • 3.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
  • 3.3.1 自我效能感
  • 3.3.2 自我调整行为
  • 3.3.3 结果预期
  • 3.3.4 感知到的障碍
  • 3.4 社会认知理论四个变量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研究局限性
  • 5 致谢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济南市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山西体育科技 2012(03)
    • [2].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实证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8(04)
    • [3].中国大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12)
    • [4].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J]. 韶关学院学报 2019(12)
    • [5].影响洛阳市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01)
    • [6].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效应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20(01)
    • [7].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效果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 2020(01)
    • [8].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机制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0(04)
    • [9].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机制的建构——基于心理因素的中介作用[J]. 浙江体育科学 2020(03)
    • [10].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7)
    • [11].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9)
    • [12].吉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10)
    • [13].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8)
    • [14].雾霾天气下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感知与行为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12)
    • [15].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究——以广西高校学生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3)
    • [16].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分析与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8)
    • [17].浅谈网络成瘾对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12)
    • [18].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研究[J]. 运动精品 2019(03)
    • [19].大学生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对健康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12)
    • [20].阳光长跑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承诺的路径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03)
    • [21].探索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J]. 智库时代 2019(46)
    • [22].长春某高校大学生环境支持对锻炼行为取向的干预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9)
    • [23].跨理论模式下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形调查研究[J]. 运动 2017(21)
    • [24].吉林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诊改”与对策研究[J]. 知识经济 2018(09)
    • [25].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及实现——评《体育锻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7)
    • [26].大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18(08)
    • [27].哈尔滨市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7)
    • [28].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与体育干预措施及效果的研究[J]. 林区教学 2017(02)
    • [29].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 才智 2018(27)
    • [30].新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分析[J]. 科技资讯 2016(26)

    标签:;  ;  ;  

    运用社会认知论对北京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