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临床改善效果刘佳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临床改善效果刘佳

刘佳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骨质疏松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显著大于对照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护理中,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改善效果

引言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常见骨病,主要特点为体积内骨组织量降低、骨组织结构退化等。研究资料显示,约3/4的骨质疏松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临床改善效果作进一步分析,现取得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4.3±4.2)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3.8±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均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用药方案,常用药物包括密钙息、钙尔奇D等。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内容涉及病情观察、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预防并发症等。观察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方案,具体如下:①告知骨质疏松引发疼痛的原因及临床现阶段常用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认知度;②根据患者既往爱好提供音乐、书籍、电视等物品,此举有利于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其主观疼痛感;③定期组织座谈会,聘请既往治疗效果优良的患者来院介绍相关经验,同时有利于患者间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及鼓励积极治疗;④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感受并表示出充分理解与同情,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消除其后顾之忧;⑤家属及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提供必要的语言、肢体等鼓励,提高其积极接受治疗及战胜病魔自信心;⑥指导患者正确绘制自身疼痛曲线,了解其疼痛变化规律,如疼痛加重时间段、疼痛好发部位等,从而在有利于为医生提供用药参考的基础上使患者掌握自身病情并于疼痛加重来临前做好相应心理、生理准备,有利于缓解疼痛加重期自觉疼痛感;⑦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护理人员可指导其于专人陪护下行相应锻炼,如太极、腰背肌功能训练等,此举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及相应功能;⑧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障患者获得充足休息。⑨曲线识别:帮助患者了解并准确描述自身疼痛状况,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通过耐心倾听患者描述自身疼痛部位及范围,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⑩功能锻炼:由专业康复理疗师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锻炼方案,护理人员从旁协助、督促;疼痛剧烈时指导其卧床休息;据患者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可适当进行直腿抬高、步行等活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临床疗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低于4分,中度疼痛为5~6分,重度疼痛为大于7分,剧痛为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改良Barther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0~20分为极严重功能障碍,25~45分为严重功能障碍,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100分为生活可自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疗效评定:疼痛感基本消失;有效为腰背部疼痛感有所好转;无效为疼痛感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n>40,且T>5,用χ2检验,当n>40,但1<T<5,用校正χ2检验,当n<40,或者T<1,用确切率检验,其中n为全文例数;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的VAS及ADL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VAS及ADL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下:护理干预前观察组的评分为VAS及ADL评分为(7.66±1.02)分、(76.24±5.65)分;对照组的VAS及ADL评分为(7.67±1.01)分、(75.87±5.68)分。两组间数据相比较(t=0.049、0.372,P=0.048、0.372)。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为VAS及ADL评分为(3.50±0.74)分、(93.12±4.53)分;对照组的VAS及ADL评分为(6.01±0.48)分、(85.45±7.32)分。两组间数据相比较(t=20.122、6.300;P<0.01)。

2.2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显著大于对照组(82.00%)(P<0.05),具体如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8例(56.00%),有效20例(40.00%),无效2例(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中显效23例(46.00%),有效17例(34.00%),无效9例(18.00%),总有效率为82.00%。两组间数据相比较(χ2=5.005,P=0.02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有资料统计显示,70%~80%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骨质疏松的治疗及护理已经成为临床以及社会各界上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次研究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疼痛症状的护理临床提出了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该方案中通过帮助患者准确表达出自身疼痛状况,使其清楚疼痛特点及改善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疼痛状况接受程度及药物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同时由于该护理方案无需进行机械辅助训练,患者只需进行简单、便捷的锻炼方法即可达到缓解腰背部疼痛,锻炼腰背部肌肉功能以及减少骨折发生率的治疗目的。此次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及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针对性护理方案,同时配合有效的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降低疼痛阈值,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症状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宏.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部疼痛的效果改善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5):1857-1859.

[2]蒋云,潘亚娜,王欢.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用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2):135-136.

[3]杨扉扉.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230.

[4]伍红梅.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0):143-144.

标签:;  ;  ;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临床改善效果刘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