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

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殷海光(1919-1969),中国近代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台湾现代逻辑的开创者和领路人。本文试图对他的逻辑思想进行较全面的研究,主要从逻辑元理论、逻辑与其他领域及学科关系理论、逻辑价值功能理论及其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等方面展开。逻辑元理论包括:逻辑的概念、逻辑的性质、逻辑的范围、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关系等。他认为,逻辑是必然有效的推论规律的科学。逻辑具有型式性、普遍性、一致性等性质。逻辑的范围应该包括:(1) truth-functional mode of statement composition,(2) quantification,(3) membership。现代逻辑和传统逻辑的研究,只是程度不同,精粗不同,广狭不同,并无基本性质的差别。逻辑与其他领域及学科关系理论涉及:逻辑与经验、逻辑与语言、逻辑与哲学、逻辑与科学的关系等。他强调,经验对整个人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个别经验的知识不是有效推论的保证;逻辑规律才是有效推论的保证。纯逻辑的研究,离开经验的知识愈远愈好。逻辑研究离不开语言,但它所研究的不是语言的历史的或特点,而是语言的普遍结构。殷海光明确指出,逻辑不是哲学。逻辑本身是一门科学,又对其他科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必备工具,是一切科学的核心。逻辑的价值功能理论则包括:逻辑的工具价值和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其中,将对殷海光关于逻辑的价值功能的理解与运用作重点阐述。他将逻辑视为运思为学的首要条件;认为逻辑可以免除社会谬误、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逻辑更是批判政治专制、争取民主自由的有力武器。文章最后对殷海光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作了初步探讨。虽然殷海光本人在逻辑学领域中没有多少原创性研究成果,但他对逻辑学在台湾的普及和宣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逻辑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位。研究他的逻辑思想,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我国逻辑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而殷海光对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的透彻地理解和充分利用,为我国切实有效地推进逻辑教学和研究的现代化,开拓逻辑为现代化服务的新局面和新境界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殷海光简介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动因
  • 1.3 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及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元逻辑思想
  • 2.1 逻辑的概念
  • 2.2 逻辑的性质
  • 2.3 逻辑的范围
  • 2.4 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
  • 第3章 逻辑与其他领域及学科关系
  • 3.1 逻辑与经验
  • 3.2 逻辑与语言
  • 3.3 逻辑与哲学
  • 3.4 逻辑与科学
  • 第4章 逻辑的价值功能
  • 4.1 工具价值
  • 4.2 社会文化功能
  • 4.3 殷海光对逻辑的价值功能的理解运用
  • 第5章 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
  • 5.1 我国逻辑学发展历史概况
  • 5.2 殷海光对我国逻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 5.3 殷海光逻辑思想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殷海光史学研究综述[J]. 南方论刊 2019(03)
    • [2].善的原意[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0(05)
    • [3].殷海光与夏君璐:爱是唯一信仰[J]. 37°女人 2020(07)
    • [4].殷海光:孤凤山上的“五四之子”[J]. 侨园 2016(12)
    • [5].追忆殷海光先生的晚年境遇(上)[J]. 文史知识 2017(01)
    • [6].追忆殷海光先生的晚年境遇(下)[J]. 文史知识 2017(03)
    • [7].殷海光:从“另类青年”到“启蒙导师”[J]. 读书文摘 2009(11)
    • [8].殷海光的最后时光[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08(11)
    • [9].殷海光为何对传统文化“转而喜欢”[J]. 博览群书 2019(09)
    • [10].不生气,你就赢了[J]. 长寿 2016(04)
    • [11].殷海光:一个或被遗忘的自由思想者[J]. 学习博览 2008(03)
    • [12].理性与价值——试论殷海光精神世界中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3].“五四之子”殷海光的生命苦旅[J]. 钟山风雨 2013(03)
    • [14].纪念殷海光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5].殷海光:“一片傲霜叶”[J]. 民主与科学 2010(04)
    • [16].系统把握“五四之子”的思想建构——《殷海光集》导言[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8(02)
    • [17].殷海光的困境[J]. 博览群书 2008(06)
    • [18].关于“殷海光故家的几件往事”的补正[J]. 书屋 2011(02)
    • [19].殷海光先生在西南联大[J]. 学术探索 2009(02)
    • [20].殷海光:是什么,就说什么[J]. 青年记者 2015(07)
    • [21].善的原意[J]. 思维与智慧 2020(10)
    • [22].面列松山叠叠青——殷海光先生衣冠冢筹建始末[J]. 书屋 2010(04)
    • [23].自由思想之累——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J]. 河南教育(中旬) 2010(05)
    • [24].哲学书里的金戒指[J]. 意林(原创版) 2014(02)
    • [25].领导的宽容与不宽容[J]. 杂文选刊(下旬版) 2011(12)
    • [26].浅析我国当前的道德现状及其路径重构——以殷海光“道德重建”的理论为视野[J]. 学理论 2014(18)
    • [27].善的原意[J]. 风流一代 2020(20)
    • [28].殷海光的个人主义思想探析[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9].两个故居,一种宿命[J]. 学习博览 2010(12)
    • [30].殷海光与胡适文化观之比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9)

    标签:;  ;  ;  ;  ;  

    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