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个公平问题。我国“三农”特别是农民问题所衍生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整个国际上都受到瞩目。现今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权益问题,根源在于法律本身。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研究,旨在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出发,探寻我国现有相关立法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国内有关农民问题的讨论,出发点和方法并不一致,结论也是五花八门。本文认为农民问题的症结是土地权益问题,并以经济学和法学研究方法给予全方位审视。我国有9亿多农民,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研究这个问题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有关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概括、归纳和总结,对有关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土地产权法律基础和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刻论述,在回顾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形成和对国内多个“土改”试验总结之后,深入分析了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民权益的多方面侵害,在借鉴国外(地区)保护土地产权人利益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思路、构想和建议。论文共分九章和结束语:第一章导论。论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创新之处。认为:国内现实和国际环境决定了必须设法提高农民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法律应该反映社会规律,重视公平,而国内学者重在研究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忽视对土地利用主体——农民的利益保护,因而应该用经济学、法学的方法全方位审视当前的农地制度。第二章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基础理论。阐述了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法律基础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等,介绍了土地制度功能及评价、土地产权运行的微观机理,对正确看待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和提出符合法律逻辑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建议以更好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具有基础性作用。第三章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演变及其绩效评价。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演变伴随着农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现行农民土地产权法律制度可以用农民集体所有权不变前提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括。这一制度是解放后近30年历经“土改”、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逐步形成的。从整个过程看,最终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看都是最好的,它产权相对明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章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改革试验分析。介绍了陕西延安股田制试验、贵州湄潭“强化所有权与活化使用权”试验、广东南海股份制试验等,并对这些改革试验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以上各种试验的得失,认为总的来看,这些试验没有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出发,因而没有推广,甚至以失败告终,但股份制试验照顾到土地产权人的利益,具有发展前景。第五章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分析。土地法律对农民权益的侵害表现在权利侵蚀和经济利益损害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乏有效法律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确定、土地受益权不清、承包经营权无法正常流转,等等。第六章国外(地区)土地产权人利益保护启示。在对当今世界上的土地所有权形式及特点进行概括后,介绍了英国、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立法状况,认为国外(地区)的土地立法经验是:必须建立充分的农地所有权;赋予土地产权人灵活的土地使用权;建立严格且有助于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土地征收制度;应当把保护土地产权人的权益始终作为土地制度改革的动因。第七章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路径分析。论述了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提出了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农户)土地产权两个主体层次加强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构想,对国家对农民集体土地的权利进行了界定,对集体对其土地、农民对集体土地的产权设置进行了归纳和完善。第八章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建议。针对性的提出了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的具体建议,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落实、建立以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按人、按年补偿的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和标准,以及深化承包经营权改革等,对建议补偿方案和标准进行了实地测算,认为建议补偿方案和标准公平、可行。第九章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环境优化。为了把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构想落到实处,国家还应当建立体现民主思想的法律体系,加强农民民主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农地流转的外部环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策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4)
- [2].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及评价启示[J]. 中国土地科学 2016(01)
- [3].美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及评价启示[J]. 社会科学文摘 2016(04)
-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研究综述——以差异化为中心[J]. 知识经济 2016(09)
- [5].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法律分析[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6].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进展[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01)
- [7].征地制度缺陷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J]. 智富时代 2017(08)
- [8].让农民土地权益不再受损[J]. 晚霞 2012(02)
- [9].城市化中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政策归因及对策[J]. 开发研究 2018(01)
- [10].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一般情况与相关理论考察[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21)
- [11].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借鉴及启示[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21)
- [12].北京市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现状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21)
- [13].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流失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26)
- [14].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必须承担法律责任[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09)
- [15].论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保障[J]. 学术交流 2013(06)
- [16].农民土地权益实现的长效机制探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7].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法律保护[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10)
- [18].中国特色农民土地权益实现思想形成与发展脉络初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9].闽台农业合作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 2011(05)
- [20].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思考[J]. 农村经营管理 2009(02)
- [21].浅析政府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主体作用[J]. 网络财富 2009(12)
- [22].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以南通市H村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09(36)
- [23].努力强化四项措施 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2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4)
- [25].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探究[J]. 法制博览 2020(14)
- [26].婚迁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研究——基于性别的视角[J]. 南方农村 2016(05)
- [27].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政策执行偏差研究[J]. 理论月刊 2017(10)
- [28].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损益研究——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2)
- [29].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30].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以苏州为例[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