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新疆地处边境、民族众多,由三股势力主导的“暴力性质的分化和离散”正在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新疆地区的安全。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不仅仅反映了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社会阶层中低收入者对社会分配不均的不满和怨恨,更反映出暴力事件所在地的民众对当地政府认同的弱化和分化。①”至此,研究新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成为解决新疆现存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认同包括政治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民族的概念是本文研究的起点。汉语的“民族”一词有多个涵义:“民族”的本义是指“国族”,所以中华“民族”的“民族”一词是国族的意义,少数民族的“民族”一词是族群的意义,中华民族是由56个族群构成的民族。民族文化认同是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本文针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进行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调查,调查结果证明:新疆少数民族均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民族身份意识强烈;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和认同度较低,民族认同高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市场经济导致新疆少数民族的边缘化和贫穷化,并以族际矛盾的形式显现出来,民族认同伴随着族群利益的要求而高涨,超越国家认同导致分化和离散,进而威胁到国家安全。在新疆,建构国家认同迫在眉睫。国家认同的建构具有多种方式,媒介建构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对“电视对新疆各族群的影响”的实证调查可知,电视作为新疆到达率和接触率最高的媒介,在新疆各族受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新疆建构国家认同最有效的媒介。研究如何利用电视媒体建构国家认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电视媒介的意识形态本质使统治阶级利用电视进行国家认同建构成为必然。其理论基础是:电视打造了国家层次的“想象社群”,并通过对“时间秩序、地理空间”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改造,为民族国家及其“想象”连接提供了现实意义上的身份与认同建构的可能与途径。电视的媒介仪式,则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重新镶嵌到一个集体世界中,并在这些盛大的“媒介仪式”中找到了情感、道德和精神“归宿”,自我身份(民族的、国家的等等)得到了确认②。新疆是个文化多元且宗教影响很大的地区,多民族文化形成文化隔阂,重塑中华民族文化是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建立在现代化制度基础上的现代文化成为连结各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电视节目实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主要表现为:电视的音乐和歌舞节目,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民族文化中,以文化中的艺术融合作为重构民族文化的内容;电视新闻节目提供了现代文化认同的范式,以文化变迁的引导重构文化认同。电视影视剧重构中华民族的国族记忆,建构国族文化认同。这些内容是电视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政治认同包括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权力及执政党的认同。本章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新疆新闻联播》的内容分析,得出结论:《新疆新闻联播》通过对制度,特别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制订、执行的报道,肯定了国家在制度建设中的成就,完成了政治权力合法化的论证,形成了国民建构认同的制度凝聚力。同时,《新疆新闻联播》通过借助某种议题设计和话语转换的方式,起到了弥补社会裂缝、消解社会冲突、整合全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使国民由对政府形象的认同进而产生对政府的认同,达到国家认同建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