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10008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1-182-01
语文课标明确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中国历经千百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蕴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诵读语言凝练、意存高远、富有哲理的经典诗文,有利于学生增强语文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现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课文《欲速则不达》为例,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篇目如何教学这一问题。
一、关注文体特点。
古代经典作品,不仅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还积淀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欲速则不达》一课原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教材以现代文的形式供学生阅读,课后附有古文。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学过《井底之蛙》,可以查找资料解决古文中字音和句意。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多方法、多层次、多效果的朗读策略:一读动作表急切,二读语言显层次,三读神态含深意,接读引读情升华。让学生更加入情入境感悟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深处。古今对接,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古文的句意。古今对比,可以让学生感知古今语言文字的不同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初步接触古文,可以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感受古文的音律之美,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进一步感悟经典古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课后我布置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诵读更多经典古文,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素养和审美情趣。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寓言故事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这里能够瞭望到一个新鲜的天地。
二、聚焦语言表达。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精读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读到细处即是方法,文章的细节处是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的结合点。阅读时,如果能在细节描写处品读、精读,你就能打通“言”和“意”的关节,探幽揽胜,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之处,从而做到言意兼得。
为了让学生在诵读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湛,我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让学生走进文本,“如果你是驿使,你想怎样向景公禀报?”学生此时感同身受,马上就读出了驿使的急。这时,我提出跟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更好更快。学生齐读现代文,我读古文“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文语言的凝练之美。当学生汇报“景公十分焦急”这句话时,我通过男女对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古文和现代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走进文本,品读感悟的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适时梳理出景公的情感线索:急--十分焦急--心急如焚。进而我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感悟三急:一急抓动作;二急品语言;三急悟心理。在品读中感受人物形象,潜移默化中领悟故事寓意。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想要了解更多寓言故事、文学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兴趣。
三、促进思维发展。
不同民族的文化造就不同民族的思维方法,而思维方法不同对文化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思维方法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问题,它对民族的心理和性格具有深刻和长久的影响。文字是思维的桥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支撑作用。有联想、想象和推想相伴而行的阅读,才有可能走向较高质量的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与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明白寓意,提升思辨性,课堂中先让学生运用所学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两个问题,然后展开辩论,使学生将课堂所得延伸到实际生活,进而指导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恰如其分地“快与慢”,真正做到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经历了由事到情到理再到辩的思维发展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和认知心理。本课关注阅读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联想中对接相关资源,想象中体会人物细节,推想中知晓故事结局。在品读感悟中建立内容与内容之间,文本与生活之间,意识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比较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立足课堂,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