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成都610015)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026-01
【摘要】引导式教育起源于40年代的匈牙利,首先被应用于3岁以下的小年龄组的脑瘫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得以推广[1]。它的实行需要社会、家庭、康复机构等的支持,尤其是家庭的支持。家庭在脑瘫儿童康复引导式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为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服务时,也要对孩子的家庭成员培训,不可忽略孩子的家庭及他们的家庭环境。
【关键词】家庭环境引导式教育作用
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其他如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2]。它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脑瘫儿童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导式教育疗法是一套使运动机能失调的儿童学习如何融入社会的教育系统。它包含了一个对残障儿童的全方位的教育和训练体系,其中包含体能训练,智能学习,日常生活的学习和安排以及建立正确的社交、沟通能力等,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它的施行需要社会、家庭、康复机构等的支持,尤其是家庭的支持。这是因为家庭是儿童的生活中心,是为儿童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安全、保护的基地,是促进儿童发育和发展的地方,更是促进孩子发育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是任何康复计划取得成功的关键。可以说,家庭在脑瘫儿童康复引导式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为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服务时,也要对孩子的家庭成员进行培训,不可忽略孩子的家庭及他们的家庭环境。
环境可以塑造人,孩子是透过我们成人营造的环境来开始认知世界和学习的。所以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环境,父母的气质、喜好从这一刻就已经成为孩子的第一认知。孩子在家庭的支持和环境中能最好地发挥功能。在孩子的一生中,保姆、老师、医生、护士等照顾人员都可能改变,唯有家庭的照顾是不变的。
康复工作人员除了考虑到孩子、家庭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影响外,还要理解每个家庭的特征,包括它的功能、文化、压力和支持情况。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着独特的家庭结构与文化背景,但是每个家庭都是以交叉发展的模式进行着。交叉发展模式指出,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作用的成员会发生变化,通过每一次的交互作用,父母和兄弟姊妹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感受都会不一样,这种变化被带到下一次新的交互作用中,对未来的活动造成影响。在这种模式下,参与者被认为是具有可塑性的,随着经验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实践证明,孩子最初的反应改变了父母的行为,而父母行为的改变又进一步影响孩子及他们今后的交往活动。
正是由于家庭这种关键特殊的作用,所以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脑瘫儿童照顾模式,即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这种模式是以孩子为中心治疗模式的一种扩展。在治疗中,治疗活动是为家庭、为孩子设计的,以每个家庭的需要为基础,治疗结果的评价也是以家庭和孩子两方面的变化为标准。孩子与家人之间的交往数量和质量对孩子的发展起关键作用。每一个脑性瘫痪的孩子,不可能每天都能得到治疗师的指导和治疗。因此,作为家长学会在家庭当中对孩子进行训练治疗就变得相当重要了。正确的家庭康复训练在脑瘫孩子的病情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孩子在医院治疗后情况好转,回家症状却加重了,病情反复的关键点是没有进行家庭康复治疗。让脑瘫儿童获得最正确、最及时的康复治疗,一方面可以巩固康复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治疗时间外的大部分时间中,患儿姿势与运动的异常得到了矫正及抑制。
小儿脑瘫康复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过程,脑瘫患儿大部分时间是与家长度过的,而且脑瘫孩子的康复训练是终生的,家长持之以恒并保持耐心,对巩固脑瘫孩子的康复训练效果和进度起着重要作用。其他家庭成员积极地支持和鼓励具体负责康复训练和教育的家庭成员,分担家庭的其他工作,可以避免影响孩子的训练计划。家庭成员之间的理念有差异,甚至有矛盾时,只有立刻协调解决矛盾,才有利于孩子康复计划的实施。
近年来,发达国家将幼儿园、中小学文化课教育和康复训练融为一体的引导式教育模式,深受家长和社会的欢迎。我们按照引导式教育的原理,将治疗性的活动融合到每天日常生活中,在家庭里,脑瘫患儿在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学习和训练,能促进父母-孩子、兄弟姊妹-孩子的交往,会增加治疗活动的效果和愉悦感,通过安排有趣的、对孩子和家庭成员都有激发作用的治疗活动而实现快乐康复、全面康复。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是机构引导式教育在家庭中得以延续的基础,是脑瘫儿童引导式教育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毓君等.引导式教育—如何帮助弱能儿童[M].香港痉挛协会出版,2002,3-7.
[2]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瘫的定义.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