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由实验室人员发现的不典型EBV感染病例报告

1例由实验室人员发现的不典型EBV感染病例报告

吴荣艳张知(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检验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一例EB病毒感染的儿童患者,起初的异常仅限于眼睑浮肿,后多次被检测到尿蛋白和白细胞阳性,然直到确诊入院也没有发热、咽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任何典型临床表现,最后由实验室PCR检验人员加做血清EBV-DNA检测、发现为阳性,方明确诊断。

【关键词】实验室人员发现EB病毒感染不典型病例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14-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EBV)所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其症状、体征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有渐增的趋势[1]。不久前我院即收治了一例EBV感染的儿童患者,确诊入院前十多天基本没有上述特征,虽辗转历经不同医院的几处儿科门诊却未作出诊断,最后由我科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没有临床医生申请的情况下、加做血清EBV-DNA检测发现其阳性。现报告如下:

患者为一女童,7岁,江西省赣州市人,2012年9月8日发现眼睑略浮肿,但无其它异常体征和症状。之后十余天多次在我院及其它医院检查尿常规时,均被检测到蛋白和白细胞阳性(±~+),然无手足浮肿及尿路感染症状。因无发热、头痛、咽充血、咽喉痛,也无皮疹、出血点,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浅表淋巴结不大,血细胞分析虽淋巴细胞较高、却无异型淋巴细胞升高,且精神、食纳皆好,故不同医院的几位儿科医生均未考虑EBV感染,当然也未作出其它诊断。

11天之后的9月19日,该患儿再次来我院做血、尿常规和血清生化检查。血细胞分析和尿液分析结果基本没有变化,但出现了谷丙转氨酶(ALT)100U/L、谷草转氨酶(AST)85U/L的新情况,其余生化指标正常。结合尿蛋白及白细胞阳性、肝功能轻度异常等情况,PCR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出于排除鉴别考虑,尽管无检验申请单,仍加做了血清EBV-DNA检测,不料检测结果竟为阳性——其值为2.122×104拷贝。在我科几名检验人员的建议下,该患者次日以“EB病毒感染、EB病毒性肝炎”被收入院(住院号0345463)。经抗病毒、护肝等治疗2周后,于10月4日基本痊愈出院,出院诊断为“EB病毒感染、EB病毒性肝炎”。

讨论:EBV的正式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4型[2],主要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鼻咽癌[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流行情况、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等为根据[4]。本病例可谓非常不典型:其患病时未出现该病种的流行;几项典型临床表现中入院前她一项也没有,倒是在入院后第6天出现咽痛及稍充血、第7天出现低热,但到第9天即恢复正常;入院前后多次检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皆维持在1%~3%之间。

该患者诊断的明确也体现了PCR技术用于辅助临床诊断的良好可行性。这项技术自发明以来虽然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但在病原体核酸和基因疾病的检测上已成为难以替代的工具[5]。

该患者的这一经历还突显了检验医学工作者参与临床诊断的积极意义。按照传统的医学检验从业指导思想,检验人员的工作依据是临床医生的申请,工作要求是对标本负责、发出尽可能准确的报告。然而我院PCR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临床医生没有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出于排除EBV感染的考虑,加做了血清DNA检测,意外地发现了阳性。这样做一方面是基于他们的业务知识,另一方面是出于其为患者服务、对患者负责的理念。而从对标本负责到对患者负责,正是传统医学检验向当今检验医学转变、发展的主要精神所在。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6.

[2]甘晓玲.微生物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8.

[3]郭积燕.微生物检验技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9.

[4]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8.

[5]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946.

标签:;  ;  ;  

1例由实验室人员发现的不典型EBV感染病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