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社会的调控手段有诸多形式,大体包括宗教、伦理道德、习惯、传统、法律,甚至行业规则等。其中法律与道德的调控作用是最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法律与道德一直是备受中外思想家们关注的话题,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但也存在着冲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既离不开道德,也离不开法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道德是法律的价值核心,法律是基本道德的国家强制。法律强调的是行为规范如果被超越就必须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处罚;而道德的目标则是期望人们根本不会违背行为规范,所以缺乏对行为结果的处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行为规范不上升为国家意志,因而对违规行为不能以强制力加以约束和处罚,这正是道德法律化的必然性之所在。多年来,许多学者就道德法律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道德法律化指的是某些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的事实和过程。由于道德可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于是,学者们就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层面进行了相关探讨。有的学者从宏观上探讨道德法律化,有的学者立足单一的民法基本原则或某一具体民事法律如婚姻法去探讨道德法律化问题。本文立足道德法律化的基本问题,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入手,在阐述道德法律化的概念及表现形式,对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的道德法律化现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道德法律化以及充分发挥法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一系列思考。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中文文摘第1章 绪论1.1 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创新点1.3 本文结构框架与写作思路第2章 社会变迁与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2.1 中西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及现状分析2.1.1 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分析2.1.2 中国现代道德法律化分析2.1.3 西方近现代道德法律化分析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调控力量弱化的原因分析2.2.1 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失范2.2.2 当今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2.3 法治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最优的选择2.3.1 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道德法律化的过程2.3.2 道德法律化可以补救道德乏力的弊病,法治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2.3.3 治理当今的腐败必须有法律制度作保障2.3.4 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必须有法律制度作后盾2.3.5 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法律作支撑2.4 道德法律化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2.4.1 道德法律化有助于个体善向群体善的转化,即用集体行为控制个体行为2.4.2 道德法律化有助于强化新道德,批判旧道德2.4.3 道德法律化有助于主体内在道德对象化第3章 道德法律化问题基本理论概述3.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3.1.1 中西方关于道德和法律的相关理论3.1.2 道德和法律的起源3.1.3 道德和法律的联系3.1.4 法律和道德的区别3.2 道德法律化的界定3.2.1 何为道德法律化3.2.2 制约道德法律化的因素3.2.3 道德法律化的范围和限度3.2.4 道德法律化趋势的两种表现形式第4章 道德法律化何以可能4.1 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4.1.1 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是道德法律化的基本条件4.1.2 道德法律化是法律在道德领域的延伸4.1.3 道德法律化符合道德意识的产生规律4.1.4 利益是道德法律化的价值基础4.1.5 义务是道德法律化的中介和桥梁4.2 道德法律化的现实条件4.2.1 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为当前道德法律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2.2 经济基础:市场经济呼唤法律体系的健全4.2.3 政治条件: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4.2.4 社会环境:公民渴望有正常法律规范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第5章 道德法律化的途径与尺度5.1 道德法律化的途径与方法5.1.1 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5.1.2 加强国家认可,完善法制建设5.1.3 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5.2 把握道德法律化的尺度5.3 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5.3.1 法治与德治的各自特点5.3.2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应该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结论注释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致谢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法律论文; 道德论文; 公平正义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道德法律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