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娜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中学266700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在学生还没有出现或就要出现心理问题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系统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少地出现心理问题,尽可能多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尽可能最有效地将自身个性化与社会化达到完美的统一。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目标,学科中要渗透心理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挥其潜能,健全其人格。
下面浅谈一下近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渗透
因为学生的心理品质、人格的完美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心理教育贯彻到每节课中,在实际教学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而现代教科书又有许多的教材内容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比如在八年级英语下Unit2中的阅读课《Maybeyoushouldlearntorelax》中提到了许多美国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借此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其实在中国也是如此,教给他们如何缓解压力、如何学会放松,学生收益颇深。
再如,我在课堂提问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一般来说,比较难的问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则让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回答。这样课堂上不但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学生积极思考、争抢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习特困生享受到了老师提问的喜悦感,发现并证实了“自己行”而不是“自己不行”,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非常重要。
二、注意作业布置与批改中体现心理教育渗透
作业布置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机械、重复、强求划一的作业超出了学生的心理负荷,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应付等逆反心理。所以说,在作业布置中要体现难中易,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做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体验到会做作业的乐趣和自豪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批改作业中,也应给学生以激励,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注,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好坏给予特别指出,并尽可能多地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
如我在作业批改中经常使用“Good”、“Better”、“Best”、“Prettygood”、“Wonderful”、“Tomakegoodprogress”、“Togoonstudyinghard”等。通过这些鼓励性语言,学生从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作业的质量也随之提高。由此看来,教学过程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也应体现心理教育渗透。
三、注意在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中体现心理教育渗透
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积极的态度,则学生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而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20%-30%,这说明其中50%-60%的潜力能够通过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动机而递增。所以说,在教学中,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也应体现心理教育渗透。大家都知道“自强”心理人皆有之,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最能体现学生的自强心理,依据这一特点,可以培养其学习兴趣。
我的具体做法是:每堂课结束时给学生几道提前设计好的、能够巩固本节课所讲重点内容的小题,这些小题为下节课课前必考题。由于学生“自强”心理的特点,学生课后会积极准备,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而通过检测,学生人人觉得“我行”而不是“我不行”。这种做法对学习特困生特别有效。这样节节课坚持,学生把每堂课的重点知识都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形成了一本题库,可作为单元阶段检测时的必选题目。而在单元阶段的检测和评定中,学生同样取得了满意的成绩。通过这些做法,学生从思想上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加强了自我督促,从而又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见,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也应体现心理教育渗透。
四、通过言传身教,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也是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志强弱是决定每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具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意志不坚强、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半途而废。由于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优良的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熏陶学生,通过格言、榜样等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可通过一帮一、结对子等形式鞭策学习优良的学生再接再厉,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积极进取。鼓励是一剂良药,在英语学习中,只要我们适时地加以运用,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渗透心理教育,无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是教学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