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

创新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

刘晓莉

(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636150)

当代高中生是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接受信息的途径广泛,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注重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是课程实施标准与学生接受能力的载体。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因素,并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觉得是他们探索世界的舞台。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热点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例如,在《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学习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自己初中毕业时为什么选择就读职业中学?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将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作业一布置,学生个个兴趣十足,有的沉思、有的议论、有的用笔写着什么。上课时我让学生带着他们的“大作”进行交流,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相当热烈。然后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看看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次活动利用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解决学生自己人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造的先导是疑问。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切科学发现都起源于疑问和好奇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一味地说教,采用“满堂灌”、“填鸭式”,老师只用一本书,一支粉笔足够,没有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议论,更别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现代教学模式的运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敢于向老师、向权威人士质疑,对教材、教法、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想法,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社会大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一味地用教材上或是练习册上的题目考查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判定对错,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就社会的某个重点或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促发创性思维的产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发现问题,相互启发,讨论争辩,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比我们教师费尽口舌满堂灌要好得多。因此,进行创新教育,还必须进行作业的创新,在书面作业基础之上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比重,以学生普遍较熟悉的事物为基础,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完成,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事例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开放性的作业,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备课,有的放矢,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重难点。比如,在讲“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时,教师可布置这样一份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策划一次新产品摊销活动。各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提出最多的创新思路,谁的产品受欢迎。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懂得:要实现新产品的摊销目的,需要采取什么样行动?做摊销活动中,如何解决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摊销行动有规律可循吗?团队合作有哪些基本要求?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目标的体现。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那么要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她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老师。”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而且抽象、晦涩难懂,难让学生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热爱而非冷漠的情感,因而想学、乐学、会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2、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3、建立积极的课堂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新课程要“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要有个性,能够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评价过程要在时间上适当“留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个性心理体验,课堂评价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学习活动的有机部分。此时,教师就应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等等。这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总之,政治课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追求有效,是政治课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教师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导向,彻底转变教的理念和活动设计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成、感悟,促进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标签:;  ;  ;  

创新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