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沙地类型论文-钟韩珊,李元哲,张晓雨,赵美玉,赵丽娅

不同沙地类型论文-钟韩珊,李元哲,张晓雨,赵美玉,赵丽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同沙地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地群落,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

不同沙地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钟韩珊,李元哲,张晓雨,赵美玉,赵丽娅[1](2019)在《不同类型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沙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从流动到固定沙丘,群落的物种数从4. 533增加到9. 033,增加了99. 27%.群落盖度、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70. 1%、171. 6%、156. 1%和526. 7%,其中流动沙丘与半流动沙丘(或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之间的盖度、高度、密度差异显着(P <0. 05). 2)科尔沁沙地植被中均以一年生植物占比最高,但沙地从流动沙丘演变到固定沙丘,一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下降了25. 48%,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增加了92. 37%. 3)物种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随着沙地的恢复波动变化,在半固定沙丘最大;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上升趋势,固定沙丘最大.(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毛丽,苏志珠,王国玲,马义娟,李想[2](2019)在《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粒度及有机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毛乌素沙地选择半固定沙丘地、留茬地、翻耕地及草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采集土壤表层(0~5 cm)和亚表层(5~10 cm)实验样品,测试并分析粒度和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留茬地、翻耕地和草地的优势粒级为粉粒(0. 002~0. 05 mm)。表层土壤粉粒含量草地(61. 06%)>留茬地(53. 09%)>翻耕地(48. 28%);亚表层为草地(61. 25%)>翻耕地(49. 43%)>留茬地(48. 42%)。半固定沙丘地的优势粒级为细砂(0. 1~0. 25 mm)。其表层含量52. 69%,亚表层含量54. 53%。(2)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草地(18. 75 g·kg~(-1))>翻耕地(12. 53 g·kg~(-1))>留茬地(11. 25 g·kg~(-1))>半固定沙丘地(8. 13 g·kg~(-1));亚表层草地(13. 36g·kg~(-1))>留茬地(13. 05 g·kg~(-1))>翻耕地(12. 67 g·kg~(-1))>半固定沙丘地(7. 73 g·kg~(-1))。(3)土壤粒度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表现为留茬地、半固定沙丘地的有机质与粉粒呈显着正相关,翻耕地有机质与中砂、细砂呈正相关,反映了翻耕地土壤有机质不稳定且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孟庆权,葛露露,林宇,何宗明[3](2018)在《滨海沙地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长乐滨海沙地尾巨桉、木麻黄、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和湿地松等5种典型人工林0~10、1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并分析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长乐滨海沙地5种林型0~10 cm土层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分别为1.50~3.26、0.12~0.24 g·kg-1,均显着高于10~60 cm土层,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全磷含量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不大。0~60 cm土层土壤全碳含量以纹荚相思林最高,湿地松林最低;全氮含量则表现为固氮树种大于非固氮树种;全磷含量在不同林型之间差异不明显。5种林型土壤C∶N、C∶P、N∶P基本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0~10 cm土层土壤C∶P和N∶P均显着高于其他土层; 4个土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N、C∶P、N∶P与全碳、全氮含量呈正相关,与全磷含量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亚热带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唐宽燕,闫志坚,尹强,高丽,王慧[4](2018)在《库布齐沙地不同沙丘类型植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库布齐沙漠东缘叁种沙丘类型(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与样方结合法定位监测调查10年来沙化草地植被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生物量变化,结合气候数据,探讨多样性与生产力、生态系统的关系,为库布齐沙漠的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叁种类型沙丘的地上总生物量随年限的增加而增长,半固定沙丘中灌木比重升高而草本比重降低。(2)物种丰富度呈递增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在每种类型沙丘上变化趋势一致,在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几乎保持不变,而在流动沙丘上递增。(3)相关性分析,固定、流动沙丘中,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呈正相关(P>0.05),在半固定沙丘中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地上生物量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凤英,张露,何小武,罗秋月[5](2019)在《鄱阳湖滨不同植被类型沙地土壤有效持水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鄱阳湖滨沙地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沙地。研究采用经过筛选的土壤转换函数(PTFs)比较分析了鄱阳湖滨沙地4种主要植被类型(刺槐、湿地松、蔓荆子和自然荒草地植被)土壤的有效持水量,旨在为南方湖滨沙地生态植被恢复提供土壤水分评价方法参考,也为更好地评价不同植被类型的沙地生态恢复模式效应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统计检验,Rawls模型的ME和RMSE值分别为0.005 8,0.001 0,显示其较Saxton模型、Batjes模型、Minasny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准确度,更适合于鄱阳湖滨沙地土壤水分特征估算分析;经过测定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田间持水量依次为湿地松>蔓荆子>刺槐>荒草地;Rawls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凋萎系数依次为刺槐>湿地松>蔓荆子>荒草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效持水量依次为湿地松>蔓荆子>刺槐>荒草地。(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安宇宁,曹宇,迟琳琳,刘敏,吴德东[6](2018)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立地类型植被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地、林地4种立地类型的植被种类、数量、盖度、丰富度、生物量等因素,分析了其不同立地类型的植被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立地类型所分布的植被种类数量相仿,其中固定沙地较单一,林下种类相对丰富;就物种多样性而言,固定沙地多样性略低;植被生物量差距较大,最大的是固定沙地,最小的是流动沙地;有机质的积累则是林内较高。(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晁帆,贾桂霞[7](2017)在《不同叶色类型沙地柏的嫩枝扦插繁殖》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地柏为北方优良的地被植物,抗逆性好,应用广泛。多年连续观察发现,北京部分区域沙地柏叶色变异类型丰富,异色叶持续时间长,但叶色变化期,同一区域色彩杂乱,没有经过人工选育,每个色系不能集中表现。本文以沙地柏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沙地柏四季叶色表现变化,记录冬春季节叶色变化发生和持续时期、叶色变化类型,并对不同叶色类型的沙地柏分别进行了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探究。经过对沙地柏叶色变异调查记录,发现沙地柏有3种不同的叶色表现,多数叶色为绿色(143-A),部分常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绿色(1-D)、蓝绿色(111-D)。不同叶色类型的沙地柏,自然越冬下有各自的叶色变化趋势,持续时间长约105天,且最终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对黄绿色变异类型、蓝绿色变异类型和绿色沙地柏进行嫩枝扦插繁殖,结果显示:IBA处理显着影响不同叶色类型沙地柏的生根,其中黄绿色类型沙地柏在IBA850mg·L~(-1)、60mmin时生根率最高达73.33%;而IBA450mg·L~(-1)、30min条件下,蓝绿色类型和绿色沙地柏生根情况最好。通过对不同叶色类型的沙地柏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得到少量扦插苗,扦插苗保持插穗原来的叶色。(本文来源于《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7》期刊2017-08-20)

陈梦瑶[8](2017)在《海岸沙地不同林分类型的凋落物特征及其养分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凋落物在维持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理生态过程之一是养分循环。因此,本研究选择南亚热带海岸沙地5种典型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对5种林分(巨尾桉人工林、厚荚相思人工林、湿地松人工林、木麻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凋落物(年凋落物总量、凋落物的组成、养分含量、凋落物归还量等)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对巨尾桉、厚荚相思、湿地松、木麻黄和天然次生林的优势树种潺槁木姜子进行养分转移的动态研究,研究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含量、利用效率和归还的差异,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养分转移的特点,为海岸沙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技术,以及海岸沙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巨尾桉人工林、厚荚相思人工林、湿地松人工林、木麻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8.41 t·hm-2、7.31 t·hm-2、9.41 t·hm-2、10.10t·hm-2、8.86t·hm-2,表现出木麻黄>湿地松>天然次生林>巨尾桉>厚荚相思的规律。在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组成中,凋落枝占凋落物总量的6.34%-19.83%,叶占凋落物总量的66.84%-76.03%,花占凋落物总量的0.14%-2.20%,果占凋落物总量的0.78%-7.89%,其它占凋落物总量的7.00%-12.13%。不同林分的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月动态变化规律,巨尾桉、厚荚相思、湿地松和木麻黄的凋落物量月动态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凋落高峰基本出现在9月。而天然次生林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变化规律表现为双峰型,第一个峰值出现在5月,第二个峰值出现在9月。对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组成及总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后发现,凋落枝和凋落花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凋落叶和总凋落物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不同林分类型各组分养分含量基本上表现为:Ca>N>K>Mg>Na>P。不同林分类型基本上都是凋落叶的养分含量最高,凋落花和凋落果的养分含量最低。5种林分大量元素的年归还量存在差异,表现为木麻黄(5120.27 kg·hm-2)>湿地松(4826.88 kg·hm-2)>巨尾桉(4444.92 kg·hm-2)>天然次生林(4372.58 kg·hm-2)>厚荚相思(4015.01 kg·hm-2)。5种林分中叶组分养分归还量最大,厚荚相思、木麻黄和天然次生林养分归还量第二大的组分是枝,而巨尾桉和湿地松养分归还量第二大的组分是其它。不同林分类型大量元素归还量的月动态变化规律基本表现为单峰型和双峰型,峰值基本都出现在5月和9月。3.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各组分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大致表现为:Fe>Al>Mn>Zn>Cu。不同林分类型基本都是凋落叶和凋落其它组分的养分含量较高,凋落花和凋落果的养分含量较低。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微量元素年总归还量在5522.17-18924.65 g·hm-2,表现为天然次生林>湿地松>木麻黄>巨尾桉>厚荚相思。不同林分类型微量元素的年总归还量表现为:Al>Fe>Mn>Zn>Cu。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不同组分微量元素年归还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叶>其它>枝>果>花。不同林分类型微量元素归还量月动态变化规律表现为单峰型和双峰型,峰值基本上均出现在5-9月。4.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总量和其凋落物归还量的比值可以得知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在巨尾桉、厚荚相思和湿地松中,对Cu的利用效率最高,木麻黄对Zn的利用效率最高,天然次生林对P的利用效率最高。湿地松对N、Ca、Fe、Mg和Cu的利用效率最高,厚荚相思对Mg、Mn、Al和Zn的利用效率最高,木麻黄对P、K的利用效率最高,天然次生林对Na的利用效率最高。5.不同林分类型鲜枝大量元素养分平均含量大致呈:K>N>Ca>Na>Mg>P。不同林分类型鲜枝大量元素养分含量月动态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基本上呈现的是单峰型和双峰型的规律,且养分元素含量的峰值基本上都出现在5-9月。不同林分类型鲜枝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大致呈:Fe>Al>Mn>Zn>Cu。不同林分类型鲜枝月动态变化有所区别,所表现出的月动态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不同林分类型鲜叶大量元素养分平均含量大致表现出:N>K>Ca>Na>Mg>P。不同林分类型鲜叶微量元素养分平均含量大致呈现出:Fe>Al>Mn>Zn>Cu。不同林分类型鲜叶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月动态变化规律基本表现为单峰型和双峰型,只有潺槁木姜子鲜叶Fe含量月动态变化规律大致为叁峰型。6.对不同林分鲜枝和凋落枝大量元素养分浓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凋落枝在凋落时N、P、K和Na元素发生了养分转移。5种林分均表现为凋落枝Ca含量高于鲜枝Ca含量,这表明Ca元素可能没有发生养分转移。在微量元素养分中,巨尾桉凋落枝在凋落时Fe元素发生了正转移。湿地松凋落枝在凋落时Mn和Zn元素发生了正转移。木麻黄、湿地松和潺槁木姜子凋落枝在凋落时Cu元素发生了正转移。5种林分凋落枝在凋落时Al元素均没有发生养分转移。对鲜叶和凋落叶大量元素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同林分凋落叶在凋落时N、P和K元素发生了养分转移。5种林分凋落叶在凋落时Na元素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养分转移。对鲜叶和凋落叶微量元素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同林分类型凋落叶的Fe、Mn和Al浓度均显着高于鲜叶的浓度(p<0.05),这表明这5种林分凋落叶在凋落时Fe、Mn和A1元素没有发生养分转移。7.5种林分枝养分转移率表现为:K>P>Na>N>Mg>Ca。不同林分类型枝平均养分转移率中,N、P、K、Mg、Na元素基本上都出现正转移,然而在不同林分类型大量元素转移率月动态变化中,Mg、Na元素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出现负转移。不同林分类型枝微量元素养分转移率和养分转移率的月动态变化基本上都出现负转移,但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也会出现正转移。5种林分叶养分转移率表现为:K>P>N>Na>Mg>Ca。不同林分类型叶平均养分转移率中,N、P、K、Na元素基本上都发生正转移,然而在不同林分类型叶大量元素转移率月动态变化中,Na元素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出现了负转移。不同林分类型叶微量元素养分转移率及其月动态变化基本上都出现负转移,但在一年中的某些月份会发生正转移。8.枝、叶N、P、K转移率与鲜枝、凋落枝和鲜叶、凋落叶的养分含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枝、叶养分转移可能与自身的生理生化过程存在密切的相关。(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4-01)

高亮[9](2016)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性状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化防治过程伴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土地利用方式不仅直观的改变了地表形态及覆盖,同时也影响着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结构与功能。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促进区域植被的重建与恢复、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南缘土地恢复与利用过程中形成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人工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人工林、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人工林、黄柳(Salix gordejevii Y.L.Chang&Skvortsov)灌丛、玉米地、果园、果草间种地、围封草地、中度放牧草地以及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丘间低地为研究对象,设立流动沙地为对照样地,结合空间代替时间法与相邻样地比较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状况;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0-60cm剖面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传递函数,明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水分持蓄能力;结合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与植物耗水,分析“植物-土壤”水分的补耗关系。这不仅是判断当前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为今后该地区荒漠化防治手段提供合理的建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采用人工造林措施、围封、农业利用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以欧氏距离平方为度量、80%相似程度为尺度标准的集群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3种土地利用类型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异情况总体上可以分为4类;以流动沙地为对照,除了3种农业用地外,其它8种雨养样地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最好的为小叶杨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围封草地样地的恢复效果与小叶杨人工林在80%水平上相似。van Genuchten模型对1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饱和持水率及土壤残余持水率的模拟结果都显示出较高精度,对土壤残余持水率的拟合精度优于对土壤饱和含水率的拟合。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PTFs,利用PTFs模拟值得到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G模型与实测值模型吻合度很高,4项土壤水分参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R~2都在0.98以上,可以对0-60cm整个土壤剖面水分特征进行准确的预测。1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玉米地和果园土壤水分持蓄能力较强,土壤有效水含量较高,但土壤水势与土壤含水率比值较大,在土壤体积含水率达到20%时就容易形成干旱。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过剩水比例较大,土壤水势与土壤含水率的比值较小,在土壤含水率较低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干旱。在保证正常生长的情况下,玉米地和果园年均需要灌溉水量的理论值约为504~567mm等降水量,而采用漫灌的实际灌溉量远大于理论值,对地下水消耗严重;小叶杨树林、小叶锦鸡儿群落和果草间种样地存在水分需求大于水分补给的现象。其余土地利用类型能在雨养条件下维持正常生长,对地下水也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对1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和对水分依赖程度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围封草地在对土壤理化性质有较好恢复效果的同时,还能涵养水源,对土壤水分承载力压力较小,最适宜当地雨养条件下的生态恢复。玉米地和果园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当前的灌溉模式下,由于耗水量巨大,会对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恢复进程起到逆向作用,应当予以改进或限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10-01)

张立欣,段玉玺,王伟峰,王博,莎仁图雅[10](2016)在《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与土壤碳氮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碳氮特征,测定了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群落土壤0~10、10~20和2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颗粒组成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土壤颗粒组成中沙粒、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沙植被的建植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而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差异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0~10 cm),深层差异不显着。而同一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垂直方向的变异。其中樟子松样地对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含量影响最大,具有明显表聚性,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含量下降最为显着,而沙柳+油蒿+杨柴样地和沙地柏+油蒿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无显着变化。固沙植被的建植显着提高土壤黏粉粒(<0.05 mm)和极细沙(0.05~0.10 mm)质量分数,而显着降低了沙粒质量分数(0.1~1.0 mm),不同植被类型样地各层土壤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樟子松样地、沙地柏油蒿样地、沙柳油蒿杨柴样地,而沙粒质量分数与之相反。同一植被类型样地,随土层加深沙粒平均质量分数均呈增加趋势,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则呈降低趋势。土壤颗粒组成与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间相关性表明,土壤中黏粉粒和极细沙粒质量分数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呈显着正相关,而沙粒质量分数却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呈显着负相关(p<0.01)。(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不同沙地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毛乌素沙地选择半固定沙丘地、留茬地、翻耕地及草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采集土壤表层(0~5 cm)和亚表层(5~10 cm)实验样品,测试并分析粒度和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留茬地、翻耕地和草地的优势粒级为粉粒(0. 002~0. 05 mm)。表层土壤粉粒含量草地(61. 06%)>留茬地(53. 09%)>翻耕地(48. 28%);亚表层为草地(61. 25%)>翻耕地(49. 43%)>留茬地(48. 42%)。半固定沙丘地的优势粒级为细砂(0. 1~0. 25 mm)。其表层含量52. 69%,亚表层含量54. 53%。(2)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草地(18. 75 g·kg~(-1))>翻耕地(12. 53 g·kg~(-1))>留茬地(11. 25 g·kg~(-1))>半固定沙丘地(8. 13 g·kg~(-1));亚表层草地(13. 36g·kg~(-1))>留茬地(13. 05 g·kg~(-1))>翻耕地(12. 67 g·kg~(-1))>半固定沙丘地(7. 73 g·kg~(-1))。(3)土壤粒度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表现为留茬地、半固定沙丘地的有机质与粉粒呈显着正相关,翻耕地有机质与中砂、细砂呈正相关,反映了翻耕地土壤有机质不稳定且易受其他因素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同沙地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钟韩珊,李元哲,张晓雨,赵美玉,赵丽娅.不同类型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毛丽,苏志珠,王国玲,马义娟,李想.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粒度及有机质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9

[3].孟庆权,葛露露,林宇,何宗明.滨海沙地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8

[4].唐宽燕,闫志坚,尹强,高丽,王慧.库布齐沙地不同沙丘类型植物多样性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8

[5].李凤英,张露,何小武,罗秋月.鄱阳湖滨不同植被类型沙地土壤有效持水能力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

[6].安宇宁,曹宇,迟琳琳,刘敏,吴德东.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立地类型植被分布特征[J].防护林科技.2018

[7].晁帆,贾桂霞.不同叶色类型沙地柏的嫩枝扦插繁殖[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7.2017

[8].陈梦瑶.海岸沙地不同林分类型的凋落物特征及其养分转移[D].福建农林大学.2017

[9].高亮.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性状变异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10].张立欣,段玉玺,王伟峰,王博,莎仁图雅.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与土壤碳氮变化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不同沙地类型论文-钟韩珊,李元哲,张晓雨,赵美玉,赵丽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