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石器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凹窝石器,石钻帽,钻木取火工具,新石器时代
石器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逸[1](2019)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凹窝石器功能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凹窝石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分布范围较广、延续时间较长的一类石质工具,学界对其使用功能的判断不尽相同,多停留于主观推测的层面,缺乏深入细致的论证过程。通过与国外人类学材料对比分析可知,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凹窝石器至少有一部分是作为钻木取火工具——钻帽而制作和使用的。这一认识可以为研究史前时期的取火技术提供一个新的着眼点和突破口。(本文来源于《文物春秋》期刊2019年03期)
仝广[2](2019)在《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晚期端刃刮削器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阳原盆地为狭义的泥河湾盆地,从地质构造上属于汾渭地堑东北端延伸而来的断陷盆地。盆地基本为南北走向,南北长而东西窄,盆地北侧的高山将冬季风削弱,使得泥河湾盆地相对同纬度地区气候更显温和。更新世期间,这里长期为泥河湾古湖所覆盖,在古湖的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自早更新世以来,人类一直在这里活动。随着湖水的涨退,气候变化,人类也不断变更着活动区域,与此同时也遗留下大量的考古遗存,如:马圈沟遗址、石沟遗址、小长梁遗址、东谷坨遗址、岑家湾遗址、马梁遗址、许家窑遗址、西白马营遗址、虎头梁遗址群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除了华北传统的小石器工业,阳原盆地内出现了大量细石器工业遗址,如二道梁遗址、油房遗址、马鞍山遗址、籍箕滩遗址等。这些遗址出土有典型的细石器工业产品,为探讨旧石器时代晚期东亚与东北亚人群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细石器工业的石器组合中,除了技术最为复杂、多样的细石核以外,还有端刃刮削器、两面器、雕刻器等工具。端刃刮削器虽然在细石器组合中占很大的比重,甚至是细石器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技术简单,形态单一,长久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对国外针对端刃刮削器的详实而丰富的研究,如类型分析、石器实验、拼合研究、微痕分析、民族志考古等,国内除了有少数研究者尝试性地通过高倍法的微痕分析去解释端刃刮削器的功能以外,大部分的研究还停留在类型学、形态分类上,远远落后于国外学者。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在阳原盆地调查期间,于下卜庄遗址东采集一批典型的细石器工业产品,其中包括16件典型的端刃刮削器。虽然谢苗诺夫的《史前研究》介绍到国内的时间先于美国,但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微痕分析的方法却一直没有得到发展。80年代,张森水先生访美期间,拜访了美国高倍法微痕分析的权威Lawrence H.Keely,张先生归国后再次向国内介绍微痕分析。但此后的几年只有寥寥的几篇研究问世,没有系统的论着。几经波折,直到“2004 IVPP微痕分析研讨班”在北京开展,微痕分析的方法才首次系统地介绍到国内。2008年培训研讨班的成果《石器微痕分析的考古学实验研究》正式出版,使得更多学者受益。从2004年至今,一系列微痕分析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学者们用这种新的研究手段对国内众多遗址的研究材料展开遗址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微痕分析的方法在国内也越来越成熟。本文拟使用实验考古学的手段,结合与遗址同期的环境材料、动物遗存以及与遗址石制品相同的原料等,对实验进行详细而合理的设计,模拟端刃刮削器的使用场景。实验结束后,使用电子显微镜对实验标本进行低倍法的微痕观察,记录下端刃刮削器加工不同材料后留下的痕迹特征,总结其特征,并选择出标准痕迹图样。最后通过将泥河湾下卜庄遗址东发现的端刃刮削器上的痕迹与实验样品的使用痕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推测考古标本的使用情况。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端刃刮削器可使用锤击法、砸击法等方法修理而成,其修理技术可能比原来认为的观点——仅仅用压制法修理——更具有多样性。从选材来看,制作端刃刮削器的材料也比原来认为的只能用石叶或长石片进行制作更具有宽容度。宽石片、长石片、石叶和具有一定厚度的扁形断块均可用来制作端刃刮削器。同时,我们发现对端刃刮削器选材而言,毛坯的厚度是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微痕分析,笔者发现下卜庄遗址东所发现的端刃刮削器大多数是用来加工干皮的。参考俄塞俄比亚高原东部的民族志考古资料、北美印度安人民族志考古资料、国内关于鄂伦春、鄂温克等狩猎民族的民族学资料,结合Lawrence H.Keely、Lewis Binford等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对下卜庄遗址的性质进行了大胆地推测。在实验的同时,我们根据端刃刮削器的技术特征,将在下卜庄遗址采集的16件端刃刮削器分为A、B、C叁型。通过微痕分析发现:A型具有复合使用痕迹,主要用来鞣制干皮;B型仅见加工木材的痕迹;C型选材简单,加工粗糙,仅发现加工木材的痕迹。A、B两种类型的功能具有明显的不同,从而从功能的角度证明了分类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付炜[3](2017)在《耳石器功能检查与视频头脉冲试验在眩晕/头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眩晕/头晕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它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的机制常涉及到神经科、耳鼻喉科和眼科等多个学科的许多相关知识,诊断过程对医者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其中就包括恰当的选择应用相关辅助检查技术。目前,在眩晕的辅助检查领域,国内多数单位的技术手段仍局限于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只是针对水平半规管的低频功能检查,显而易见,远不能满足目前的临床需要。近20年来,针对半规管高频和耳石器功能检查的技术日臻成熟,尤其是近10余年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 VEMP)的发展并应用于临床,耳石器官的评估措施出现了巨大的进步。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目前在国外的眩晕病因诊断中已成为常规的辅助检查技术。而在国内部分单位尚起步不久,相关研究资料仍很欠缺,为此,本课题拟研究VEMPs及vHIT在眩晕/头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通过研究健康人群和不同眩晕/头晕患者的VEMPs和vHIT的特性,建立VEMPs的正常值并探讨年龄因素对VEMPs的影响;研究VEMPs和vHIT分别在两种基于症状与体征进行临床诊断的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及前庭型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诊断应用价值;探讨VEMPs和vHIT在非中枢性但未知病因的眩晕/头晕疾病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健康人群来源于知情同意的本院的医生、护士、研究生及部分患者家属。眩晕/头晕患者为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就医的眩晕/头晕病例,所有入组受试者均详细记录临床和辅助检查资料。眩晕/头晕的病因诊断严格参照指南或国际上通行的标准。通过统计并分析VEMPs的正常值以及年龄因素对其的影响,VEMPs联合vHIT在VN和VM中的辅助诊断应用价值,探讨VEMPs与vHIT在非中枢性但未知病因的眩晕/头晕疾病中的定位诊断价值。结果1.176名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cVEMP引出率在60岁之前为100%,61~70岁和70岁以后的引出率分别为86.90%和81.81%,明显降低(P<0.01);阈值平均为(83.43±6.48)d Bn HL,其中10~20岁的阈值最低(P<0.01),70岁以上人群阈值最高(P<0.01),年龄每增加20岁则阈值增高(P<0.05);振幅平均为(280.93±114.06)μV,除41~50岁与51~60岁组间比较无区别(P=0.87)外,年龄每增加10岁则振幅降低(P<0.05);P1潜伏期平均为(14.07±1.03)ms,超过70岁者的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N1潜伏期平均为(22.43±1.88)ms,其中在10~20岁最短(P<0.05),70岁以上延长(P<0.05)。cVEMP的阈值、振幅、P1潜伏期与N1潜伏期不对称比在不同年龄组间无区别(P>0.05)。2.176名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o VEMP引出率在60岁之前为100%,61~70岁和70岁以后的引出率分别为82.60%和68.18%,明显降低(P<0.01);阈值平均为(86.19±5.41)d Bn HL,其中在10~20岁最低(P<0.05),60~70岁与70岁以上最高(P<0.01);振幅平均为(5.61±3.71)μV,其中在10~20岁最高(P<0.05),21~60岁各个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60岁以后振幅减低(P<0.05);P1潜伏期平均为(14.68±1.32)ms,超过70岁者的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N1潜伏期平均为(10.09±0.82)ms,其中在10~20岁最短(P<0.05),>70岁N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从21~30岁起,年龄每增加20岁则N1潜伏期延长(P<0.05)。o VEMP的阈值、振幅、P1潜伏期与N1潜伏期不对称比在不同年龄组间无区别(P>0.05)。3.59例前庭神经炎中共有54例(91.52%)VEMPs结果异常,56例(94.91%)vHIT结果异常,56例(94.91%)CT结果异常,相互比较异常率无区别(P>0.05);其中o VEMP、vHIT的前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和CT同时异常28例(47.46%),o VEMP、cVEMP、vHIT的前半规管、水平半规管与后半规管和CT同时异常24例(40.68%),cVEMP和vHIT的后半规管同时异常1例(1.69%),vHIT的水平半规管与CT同时异常2例(3.39%),vHIT的水平半规管与前半规管和CT同时异常2例(3.39%),单独o VEMP异常2例(3.39%),因此,前庭上神经受累28例(47.46%),前庭上下神经同时受累24例(40.68%),仅前庭下神经神经受累1例(1.69%),而前庭神经末梢受累6例(10.17%)。上前庭神经炎与全前庭神经炎发生率较末梢前庭神经炎与下前庭神经炎高(P<0.01),上前庭神经炎发生率与全前庭神经炎发生率无区别(X2=0.55,P=0.45)。4.52例前庭型偏头痛中共有42例(80.77%)VEMPs结果异常,3例(5.8%)vHIT结果异常,16例(30.77%)CT异常,VEMPs结果异常率最高(P<0.01),vHIT结果异常率最低(P<0.01);其中单独o VEMP结果异常18例(34.62%),单独cVEMP结果异常4例(7.69%),cVEMP与o VEMP同时异常9例(17.31%),o VEMP与CT同时异常7例(13.46%),cVEMP与CT同时异常1例(1.92%),cVEMP、o VEMP与CT同时异常3例(5.77%),vHIT与CT同时异常2例(3.85%),单独CT异常3例(5.77%),单独vHIT异常1例(1.92%),VEMPs与vHIT及CT检查无异常4例(7.69%);单独o VEMP结果异常率最高(P<0.05)。5.143例诊断不明的非中枢性眩晕/头晕中共有93例(65.03%)VEMPs结果异常,46例(32.17%)vHIT结果异常,48例(33.57%)CT异常,VEMPs结果异常率最高(P<0.01),vHIT结果异常率与CT异常率无区别(X2=0.06,P=0.80);其中单独cVEMP结果异常18例(12.59%),单独o VEMP结果异常31例(21.68%),cVEMP与o VEMP同时异常24例(16.78%),单独vHIT异常17例(11.89%),单独CT异常19例(13.29%),vHIT与CT同时异常14例(9.79%),o VEMP、CT与vHIT同时异常7例(4.90%),cVEMP、o VEMP、CT与vHIT同时异常3例(2.10%),cVEMP、o VEMP与vHIT同时异常3例(2.10%),cVEMP、o VEMP与CT同时异常2例(1.39%),o VEMP与vHIT同时异常2例(1.39%),o VEMP与CT同时异常3例(2.10%)。单独o VEMP结果异常率高于单独cVEMP结果异常率(X2=4.16,P<0.05);单独vHIT异常、单独CT异常和vHIT与CT同时异常率相互比较无区别(P>0.05)。6.143例诊断不明的眩晕/头晕中共有68例(47.55%)患者出现视物旋转,15例(10.49%)出现视物摆动,37例(25.88%)出现行走不稳,23例(16.08%)出现自身不稳,诊断不明的眩晕/头晕中视物旋转出现率最高(P<0.01)。cVEMP异常结果中出现不稳(行走不稳与自身不稳)的比例高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与视物摆动)的比例(X2=7.85,P<0.01),o VEMP异常结果中出现不稳(行走不稳与自身不稳)的比例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与视物摆动)的比例无区别(X2=0.02,P=0.89),vHIT异常结果中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与视物摆动)的比例高于出现不稳(行走不稳与自身不稳)的比例(X2=12.53,P<0.01),CT异常结果中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与视物摆动)的比例高于出现不稳(行走不稳与自身不稳)的比例(X2=16.92,P<0.01)。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耳石器功能会逐渐下降且在60岁以上人群下降更加明显。2.VEMPs联合vHIT能够准确的对前庭神经损伤进行定位,尤其能够识别前庭下神经损伤。3.前庭型偏头痛中以椭圆囊通路损害为主,其次为半规管低频损伤。4.病因不明的非中枢性眩晕/头晕患者中以外周耳石器损害为主,椭圆囊病变临床表现为眩晕或不稳,而球囊病变多表现为不稳症状为主。(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7-05-01)
秦存誉,袁广阔[4](2016)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壁龛墓壁龛功能新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壁龛墓主要指在墓葬的四壁挖有一个或者多个壁龛的墓葬。通过梳理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材料,我们发现黄河流域一些在墓中挖有壁龛的现象,根据壁龛位置、形状、整体结构以及埋藏物等信息,认为壁龛的产生绝非仅仅为了扩大墓穴空间,而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社会复杂化出现以后,居民原有葬俗产生分化后在墓葬空间上的反映。(本文来源于《洛阳考古》期刊2016年03期)
付炜,韩军良,赵永,曾联婷,瓮调调[5](2016)在《耳石器官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年龄因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康人群眼球旋转(DFA)、静态主观垂直视觉(SSVV)、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正常值以及年龄因素的影响。方法:纳入171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以10岁为间隔分为7个年龄组。分别进行眼底照相、SSVV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统计各组的正常值并分析年龄因素的影响。结果:健康人群的DFA与SSVV,两者各自均左右对称且与年龄无关(P>0.05)。在cVEMP中,引出率在60岁之后下降(P<0.01);阈值每隔20岁递增(P<0.05);振幅除41~50岁组与51~60岁组无差别外(P=0.93),随年龄每隔10岁递减(P<0.05);超过70岁者的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oVEMP中,引出率在60岁之后下降(P<0.01);阈值在10~20岁组与21~30岁组最低(P<0.05),超过70岁阈值最高(P<0.01);振幅在10~20岁组最高(P<0.05),60岁以后减低(P<0.05);超过70岁,P1潜伏期和N1潜伏期则明显延长(P<0.01)。同一个体的两耳之间的阈值、振幅和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健康人群的DFA与SSVV并不呈现明显的变化;而cVEMP与oVEMP则出现引出率与振幅的下降、阈值的增高与潜伏期延长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19期)
杨玉璋,LI,WeiYa,姚凌,程至杰,罗武宏[6](2016)在《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来源与石器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淮河上中游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南北过渡带,研究资料显示,淮河上游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阶段,人类主要通过采集和农作物种植两种途径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其农业模式为稻-旱(粟、黍)混作,而淮河中游地区同时期人类的植物性食物资源获取方式及其农业发展模式与上游地区是否相同,目前尚不清楚.顺山集遗址(约8500~7000a BP)是淮河中游地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文选择该遗址出土的代表性石器圆形石球、石磨盘及石锤等石制工具17件及陶釜残片29件进行了淀粉粒残留物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器物表面的古代淀粉粒主要来源于禾本科薏苡(Coix lacryma-jobi)、小麦族(Triticeae)、水稻(Oryza sativa.)、葫芦科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根以及1种未知的植物种属.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同样依靠采集和农业种植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但与淮河上游地区不同的是,该区域的农业模式为稻作农业.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属来源的淀粉粒在石器和陶器表面的出现频率分析结果表明,薏苡可能是顺山集先民主要的植物性食物来源,而水稻在当时的利用程度并不高.圆形石磨球、磨盘及长柱状石锤使用面上不同种类淀粉粒的发现表明这两类石器都曾被用于加工多种植物性食物,而石斧刃端发现丰富的植物淀粉粒,表明该类工具在当时除了用于砍斫工具以外,可能也曾被用来加工食物,其功能具有一器多用的特征.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顺山集先民的生业形式与出土石器的使用功能,探明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的植物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饶任东,张月美,孙勍,彭新,计莉[7](2016)在《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水平半规管和耳石器功能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水平半规管、球囊及椭圆囊功能特点。方法对40例原发性BPPV患者进行分组,后半规管BPPV组29人,水平半规管BPPV组11人,正常对照组23人,分别对3组观察对象行冷热试验(caloric test)、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vogenic potential,cVEMP)胶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测试。对原发性BPPV患者的半规管、球囊及椭圆囊功能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BPPV的发生原因。结果后半规管BPPV组与水平半规管BPPV组冷热试验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半规管与后半规管BPPV组冷热试验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半规管BPPV组、水平半规管BPPV组、正常对照组叁者cVEMP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oVEMP异常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BPPV与椭圆囊关系密切,这为探讨BPPV患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思路,也有利于更好地评估BPPV患者的前庭功能,并可指导BPPV患者的前庭功能康复治疗和预后判断。(本文来源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汪俊[8](2016)在《内蒙古辉河水坝细石器遗址石器功能与人类行为研究:石器微痕分析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微痕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呼伦贝尔地区辉河水坝细石器遗址1996年出土的石制品进行了实证性的功能研究。本次研究将会结合有限的信息对该遗址的石制品进行功能分析,进而了解该遗址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对新石器时代辉河水坝地区人群的适应行为进行探讨。根据器物类型,431件石器被选作微痕分析的对象,包括石片工具、细石叶工具和石核工具叁大类。笔者此前亲自设计过微痕模拟实验,并对实验标本的微痕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总结,以此作为本次微痕分析的基础。本文对石制品功能的研究以微痕分析中的低倍法为主,同时结合了类型学和民族考古学的证据。对石制品按照类型进行微痕分析的结果表明,辉河水坝遗址的石制品组合中,按功能可将工具分为两大类,狩猎工具及生产工具。不同的狩猎工具有不同使用方式的,石镞类工具主要是装柄后作为箭头使用,应是搭配弓箭远距离射杀猎物,几何形细石器主要是镶嵌在把柄上并配以尖状器作为矛头,制作成投掷标枪使用。这两种狩猎工具数量相当,应是互相配合完成狩猎任务。生产工具间的差异并不是非常明显,每一类生产工具的功能都以屠宰动物为主,但偶尔也会有些其他的用途。如刮削器不仅用来加工食物,还用来制作骨质工具。在辉河水坝遗址的工具组合中,狩猎工具的装柄行为是非常普遍的。当时的动物群以快速奔跑的偶蹄类动物为主,狩猎此类动物以远程武器为佳,需要对工具预先进行装柄。而生产工具中的装柄行为可能是结合了工具的形态,对于一些无法单独使用的标本,通过装柄使之成为复合工具,延长力臂,提高效率。根据辉河水坝遗址石器的功能分析可以看出,该遗址应该是作为一处屠宰场使用,狩猎工具大多会被遗弃在狩猎地点。可能存在社会分工,有专人负责制作石器,也有专人负责使用石器进行生产与狩猎活动。古人对植物资源的利用程度有多少目前还无法确定,但从徽痕分析的结果来看,利用程度较低。从该遗址的性质来看,辉河水坝遗址人类的维生方式主要是依靠动物资源。(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5-01)
刘刚,孙永刚[9](2015)在《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大房子”功能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赤峰地区是我国开展考古学研究重要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之所以比较发达,延续时间长,是因为从史前时期开始,考古学文化序列自成体系,谱系清晰。在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小河西文化和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发现部分"大房子",从考古学的材料来看,目前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房子"主要功能是集会或者首领住宅。(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2期)
宋永栋[10](2014)在《复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器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复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的相关研究并分析临床资料,探讨复发性BPPV的临床特征。2.通过检测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VEMP)研究BPPV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耳石器功能,探讨耳石器在BPPV发作以及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4月在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眩晕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后半规管BPPV患者86例,其中复发性患者26例,同期就诊的非复发性患者60例。选取年龄、性别与86例BPPV患者群体相匹配的健康人40例。所有患者及健康人均进行VEMP检查,包括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oVEMP)。VEMP波形未引出或双侧不对称率>30%称为异常。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BPPV患者cVEMP异常23例(26.74%),oVEMP异常35例(40.70%);40例健康人中cVEMP异常1例(2.50%),oVEM P异常2例(5.00%)。cVEMP异常率、oVEMP异常率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2.复发组患者共26例,非复发组患者共60例。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在性别、年龄和左右侧别上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86例BPPV患者中,cVEMP异常23例(26.74%),oVEMP异常35例(40.70%), cVEMP与oVEMP异常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oVEMP阳性率更高。4.26例复发组患者中cVEMP异常10例(38.46%),oVEMP异常16例(61.54%),60例非复发组cVEMP异常13例(21.67%),oVEMP异常19例(31.67%%)。复发与非复发组cVEMP异常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oVEMP异常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5.复发组中cVEMP异常数1年内1例(12.50%),1-2年2例(40.00%)2年以上7例(53.85%),oVEMP异常数1年内3例(37.50%),1-2年3例(60.00%)2年以上10例(76.92%)。经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BPPV患者cVEMP和oVEMP检查异常率较正常人高,且以oVEMP为着,提示耳石器尤其是椭圆囊功能受损与BPPV发生有关。2.复发性BPPV患者oVEMP异常率较非复发组高,提示椭圆囊功能异常可能与BPPV复发有关。(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4-30)
石器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阳原盆地为狭义的泥河湾盆地,从地质构造上属于汾渭地堑东北端延伸而来的断陷盆地。盆地基本为南北走向,南北长而东西窄,盆地北侧的高山将冬季风削弱,使得泥河湾盆地相对同纬度地区气候更显温和。更新世期间,这里长期为泥河湾古湖所覆盖,在古湖的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自早更新世以来,人类一直在这里活动。随着湖水的涨退,气候变化,人类也不断变更着活动区域,与此同时也遗留下大量的考古遗存,如:马圈沟遗址、石沟遗址、小长梁遗址、东谷坨遗址、岑家湾遗址、马梁遗址、许家窑遗址、西白马营遗址、虎头梁遗址群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除了华北传统的小石器工业,阳原盆地内出现了大量细石器工业遗址,如二道梁遗址、油房遗址、马鞍山遗址、籍箕滩遗址等。这些遗址出土有典型的细石器工业产品,为探讨旧石器时代晚期东亚与东北亚人群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细石器工业的石器组合中,除了技术最为复杂、多样的细石核以外,还有端刃刮削器、两面器、雕刻器等工具。端刃刮削器虽然在细石器组合中占很大的比重,甚至是细石器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技术简单,形态单一,长久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对国外针对端刃刮削器的详实而丰富的研究,如类型分析、石器实验、拼合研究、微痕分析、民族志考古等,国内除了有少数研究者尝试性地通过高倍法的微痕分析去解释端刃刮削器的功能以外,大部分的研究还停留在类型学、形态分类上,远远落后于国外学者。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在阳原盆地调查期间,于下卜庄遗址东采集一批典型的细石器工业产品,其中包括16件典型的端刃刮削器。虽然谢苗诺夫的《史前研究》介绍到国内的时间先于美国,但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微痕分析的方法却一直没有得到发展。80年代,张森水先生访美期间,拜访了美国高倍法微痕分析的权威Lawrence H.Keely,张先生归国后再次向国内介绍微痕分析。但此后的几年只有寥寥的几篇研究问世,没有系统的论着。几经波折,直到“2004 IVPP微痕分析研讨班”在北京开展,微痕分析的方法才首次系统地介绍到国内。2008年培训研讨班的成果《石器微痕分析的考古学实验研究》正式出版,使得更多学者受益。从2004年至今,一系列微痕分析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学者们用这种新的研究手段对国内众多遗址的研究材料展开遗址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微痕分析的方法在国内也越来越成熟。本文拟使用实验考古学的手段,结合与遗址同期的环境材料、动物遗存以及与遗址石制品相同的原料等,对实验进行详细而合理的设计,模拟端刃刮削器的使用场景。实验结束后,使用电子显微镜对实验标本进行低倍法的微痕观察,记录下端刃刮削器加工不同材料后留下的痕迹特征,总结其特征,并选择出标准痕迹图样。最后通过将泥河湾下卜庄遗址东发现的端刃刮削器上的痕迹与实验样品的使用痕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推测考古标本的使用情况。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端刃刮削器可使用锤击法、砸击法等方法修理而成,其修理技术可能比原来认为的观点——仅仅用压制法修理——更具有多样性。从选材来看,制作端刃刮削器的材料也比原来认为的只能用石叶或长石片进行制作更具有宽容度。宽石片、长石片、石叶和具有一定厚度的扁形断块均可用来制作端刃刮削器。同时,我们发现对端刃刮削器选材而言,毛坯的厚度是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微痕分析,笔者发现下卜庄遗址东所发现的端刃刮削器大多数是用来加工干皮的。参考俄塞俄比亚高原东部的民族志考古资料、北美印度安人民族志考古资料、国内关于鄂伦春、鄂温克等狩猎民族的民族学资料,结合Lawrence H.Keely、Lewis Binford等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对下卜庄遗址的性质进行了大胆地推测。在实验的同时,我们根据端刃刮削器的技术特征,将在下卜庄遗址采集的16件端刃刮削器分为A、B、C叁型。通过微痕分析发现:A型具有复合使用痕迹,主要用来鞣制干皮;B型仅见加工木材的痕迹;C型选材简单,加工粗糙,仅发现加工木材的痕迹。A、B两种类型的功能具有明显的不同,从而从功能的角度证明了分类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器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高云逸.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凹窝石器功能小议[J].文物春秋.2019
[2].仝广.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晚期端刃刮削器的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付炜.耳石器功能检查与视频头脉冲试验在眩晕/头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第四军医大学.2017
[4].秦存誉,袁广阔.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壁龛墓壁龛功能新识[J].洛阳考古.2016
[5].付炜,韩军良,赵永,曾联婷,瓮调调.耳石器官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年龄因素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
[6].杨玉璋,LI,WeiYa,姚凌,程至杰,罗武宏.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来源与石器功能[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
[7].饶任东,张月美,孙勍,彭新,计莉.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水平半规管和耳石器功能特点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
[8].汪俊.内蒙古辉河水坝细石器遗址石器功能与人类行为研究:石器微痕分析结果[D].浙江大学.2016
[9].刘刚,孙永刚.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大房子”功能略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0].宋永栋.复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器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