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家庭伦理剧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浓浓的人文情怀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此同时,韩国电视剧异军突起,不仅在中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在日本、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形成了走势强劲的所谓“韩流”。这不仅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直接收益,而且还带动了众多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以家庭伦理剧的文化背景、叙事风格、媒介生态环境作为切入点,对中韩家庭伦理剧中所蕴含的家庭伦理观念及形成这种观念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比较二者的差异及相互间的借鉴意义,并以此对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前瞻性的展望。本文认为中韩虽然同属汉文化圈,两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相异的发展模式,注定儒家文化在两个国家开出的是不同的花,结出的是不同的果,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的家庭伦理观念。此外,媒介生态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中韩家庭伦理剧不同的历史走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家庭伦理剧《都挺好》的叙事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01)
- [2].论当代都市家庭伦理剧的价值观分裂——以《都挺好》为例[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3].《都挺好》:“原生家庭”之思——兼谈家庭伦理剧发展[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02)
- [4].从“后物质主义”到“伦理退化症”——新家庭伦理剧的情感叙事困境[J]. 四川戏剧 2020(08)
- [5].浅析家庭伦理剧发展的新趋势——以《都挺好》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 2019(11)
- [6].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审美价值[J]. 中国电视 2019(08)
- [7].浅析家庭伦理剧的类型承袭与创新——以《都挺好》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 2019(15)
- [8].家庭伦理剧《都挺好》:新时代荧屏女性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 2019(08)
- [9].中韩家庭伦理剧中女性主义的隐匿[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9)
- [10].制造“贺涵”——新家庭伦理剧中的“男神综合征”[J]. 文艺争鸣 2018(03)
- [11].当代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07)
- [12].浅析《渴望》以来我国家庭伦理剧的婆媳形象变迁[J]. 中国电视 2018(07)
- [13].电视家庭伦理剧创作的变与不变[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07)
- [14].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戏剧容积——对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空间解读[J]. 中国电视 2017(06)
- [15].家庭伦理剧发展原因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5)
- [16].我国家庭伦理剧的女性价值变迁——以《我的前半生》为例[J]. 青年记者 2017(29)
- [17].国产家庭伦理剧的未来发展之刍议[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09)
- [18].中国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之流变[J]. 青年记者 2016(17)
- [19].浅析电视媒介与性别文化——从家庭伦理剧看女性意识的变革[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0)
- [20].国产家庭伦理剧对女大学生择偶观的影响分析[J]. 学理论 2015(06)
- [21].中国家庭伦理剧叙事题材现状及其解析[J]. 电影评介 2014(Z1)
- [22].国产家庭伦理剧婆媳关系模式的思考[J]. 参花(上) 2016(12)
- [23].孔琳 慢是一种幸福[J]. 时尚北京 2017(05)
- [24].家庭伦理剧中危机式叙事模式探究[J]. 北方文学 2017(08)
- [25].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知识女性“第三者”形象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08)
- [26].浅析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点的嬗变[J]. 北方文学 2017(15)
- [27].以《双面胶》为例浅析家庭伦理剧[J]. 北方文学 2017(17)
- [28].家庭伦理剧的研究文献梳理研究[J]. 北方文学 2017(20)
- [29].中国家庭伦理剧发展现状浅析[J]. 明日风尚 2017(19)
- [30].都市家庭伦理剧叙事的新趋向与新策略[J]. 南大戏剧论丛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