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专用小麦连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规程的研究

优质专用小麦连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规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江苏省淮北麦区高产中强筋专用小麦品种中少,品种的广适性较差,且生产上病害日益严重。为此,选育了产量潜力在600公斤以上,产量水平在500公斤左右,品质优、耐肥抗倒、适应性广新品种连麦2号,并研究了其配套栽培技术。 以鉴94(73)为父本、鲁麦21为母本组配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连9791)。该品种2004、2005连续两年在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中产量较对照豫麦49号平均增产2.82%;在黄淮南片冬水组生产试验13个点中,12个点增产,平均较对照豫麦49号增产4.28%。 连麦2号属半冬性中多穗型品种。幼苗半匍匐,越冬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早,旗叶上冲;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0厘米左右,茎秆弹性好,抗倒伏;产量三要素较协调,亩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中早熟,适应性广;综合抗性较好,中抗白粉病、赤霉病;籽粒白粒、角质、容重高、外观商品性好,2004、2005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混合抽样测定结果表明,其籽粒品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强/中筋小麦品质标准。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中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及山东菏泽地区优质麦适宜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以连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基追比对群体质量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适量播种可显着提高产量,适当增加施氮量、提高拔节期追氮比例可显着地提高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过量施氮及拔节期追氮比例过大降低产量,但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在本地区适宜播期为10/5~10/15,适宜播量为180kg/hm~2~240kg/hm~2,以施氮量282~345kg/hm~2且基追比为6:4的施氮方式,连麦2号可以较好的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统一。但在迟播和稻套麦下要适宜增加播量。 根据上述结果,结合本地区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提出了连麦2号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并制定了连麦2号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的选育
  • 2.1.1 生态环境概况
  • 2.1.2 育种目标的设计
  • 2.1.3 育种技术路线的制定
  • 2.1.4 选育过程
  • 2.1.5 连麦2号的主要特点
  • 2.2 播期和密度对连麦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2.1 播期与密度对连麦2号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2.2.2 不同密度对连麦2号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 2.2.3 播期密度互作对连麦2号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3.1 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籽粒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2.3.2 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互作对连麦2号LAI的影响
  • 2.3.3 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互作对连麦2号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4 不同施氮方式对连麦2号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
  • 2.4 连麦2号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连麦2号调优栽培技术规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09-2015年国家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分析[J]. 中国种业 2017(06)
    • [2].小麦新品种:新麦9817[J]. 农民科技培训 2010(01)
    • [3].2013~2014年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4)
    • [4].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新麦9817[J]. 中国种业 2008(01)
    • [5].国审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1号[J]. 麦类作物学报 2017(06)
    • [6].新麦19号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在育种中的应用[J]. 种子 2008(08)
    • [7].小麦新品种烟农1212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5)
    • [8].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冬小麦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 中国种业 2019(02)
    • [9].高产稳产广适弱春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的选育及应用[J]. 种子 2013(10)
    • [10].周麦36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中国种业 2020(10)
    • [11].国家黄淮南片区小麦种子生产实践操作[J]. 种子世界 2016(10)
    • [12].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西农529[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7)
    • [13].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1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1(02)
    • [14].国审小麦品种新麦23的选育及产量三要素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4)
    • [15].国审小麦平安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08(11)
    • [16].高产抗病早熟小麦新品种—沃德麦365[J]. 麦类作物学报 2017(10)
    • [17].对小麦国家区试中前4位与后4位品种的产量因素的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02)
    • [18].强筋高产抗病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08)
    • [19].国审小麦品种存麦8号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 2017(01)
    • [20].不同播期对小麦良星66灌浆的影响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03)
    • [21].皖麦5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11)
    • [22].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18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12)
    • [23].国审小麦新麦23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07)
    • [24].国审小麦品种漯麦18超高产攻关田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 2015(08)
    • [25].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7在安徽省应用前景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4(18)
    • [26].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区试小麦新品种[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8(04)
    • [27].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品种淮麦2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2)
    • [28].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J]. 种业导刊 2017(09)
    • [29].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系)产量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3)
    • [30].国审小麦品种的品质分析[J].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2013(05)

    标签:;  ;  ;  ;  ;  ;  

    优质专用小麦连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规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