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连铸二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连铸,内混式气水雾化喷嘴,雾化液滴特征,膜沸腾传热
连铸二冷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董郅轩,程常桂,位士发,薛正良[1](2019)在《连铸二冷区内混式气水雾化喷嘴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连铸中二冷区冷却强度大,对传热均匀性要求更高,与内混式气水雾化喷嘴的高速液滴形成和迁移行为等密切相关。如能提高喷嘴的冷却均匀性和冷却强度,则可提升高速连铸的铸坯质量。基于前人研究,总结了雾化液滴与高温铸坯表面之间的传热机理以及内混式气水雾化喷嘴雾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炼钢》期刊2019年06期)
张梦远,陈登福,艾松元,何文杰,龙木军[2](2019)在《180 mm×180 mm方坯连铸二冷工艺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冷工艺模型对连铸过程铸坯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某厂180 mm断面方坯连铸机欠缺比较精细的二冷工艺控制模型,不利于铸坯质量的提升。针对该连铸机,综合考虑拉速v(m/min)以及浇铸过热度ΔT(℃)对二次冷却区各段冷却水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为先进的二冷工艺模型,并结合离线仿真研究,确定了模型中系数a、b、c和d的合理取值,并且系数d的取值和拉速有关。仿真结果满足冶金准则的要求,铸坯可以得到均匀冷却,表明确定的二冷工艺模型有利于铸坯质量的提升。(本文来源于《连铸》期刊2019年05期)
王斯,罗小川,杨吉帅,邓梦怡,于路[3](2019)在《基于铸坯质量的连铸二冷水量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铸是炼钢生产的核心环节,铸坯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后续轧制产品。连铸过程中铸坯温度场的分布受二冷水量的强度影响,是决定铸坯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通过对二冷水量的优化实现对铸坯质量的控制,本文通过对铸坯的裂纹与缩孔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铸坯质量的连铸二冷水量优化求解模型。通过观察二冷水量分布特点,设定粒子群算法的初始位置的随机范围,加快优化求解速度,并通过引进混沌机制增强粒子群算法的求解精度。(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八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7)》期刊2019-07-27)
陈庆[4](2019)在《超薄异型坯连铸二冷区温度与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铸发展史上最显着的成就之一就是近终形连铸技术,也是目前钢铁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异型坯作为近终形连铸技术中的一种,其主要用途就是用来轧制H型钢。然而,我国关于异型坯的研究尚处初步阶段,生产出的异型坯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达不到国内的需求,因此对异型坯展开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国内某钢厂断面尺寸555 mm×440 mm×90 mm的超薄异型坯为研究对象,从改进二冷配水和改善铸坯质量这一思路出发,对现场的连铸工艺参数和冷却制度进行全面的调研,以找出影响铸坯质量的关键因素。然后以此为根据使用数值模拟软件ANSYS建立了二维和叁维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从结晶器到二冷区的凝固传热过程中的温度与应力的耦合场及其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其中,本文基于ANSYS提出了一种新的叁维移动边界数值模拟方法。本文主要的结论如下:(1)根据现场调研,该厂的异形坯二冷配水制度不合理,且矫直时在温度700°C~900℃之间,处于钢的温度脆性区,极易产生表面裂纹。(2)数值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异型坯断面形状复杂,其传热凝固特性与常规铸坯不同。在连铸前期,高温区的变化是呈近似轮廓等比例缩小的状态,后期则形成以液相穴为中心点的叁角形高温区。其中翼稍部位传热速率最快,翼缘次之,内缘(R角)最慢。其温度曲线是波动的,回温的主要原因就是凝固潜热的释放和各区水量的递减。(3)研究了拉速、过热度和水量变化对铸坯温度和应力的影响,其中发现拉速与水量的变化对铸坯表面温度和应力影响较大,过热度影响较小。拉速每提升10%,坯壳厚度平均减少5%~?;过热度每增加10℃时,最大热流密度就会提高4%~7%,坯壳厚度也会相应的减少3%。(4)铸坯的断面温度曲线表明,随着距弯月面距离的增加,断面温度曲线会越来越平滑,温度分布也会越来越均衡。在离弯月面3.9 m处,腹板中心点完全凝固,厚度为45 mm;到距弯月面10.8 m处整个铸坯完全凝固,窄面中心点坯壳厚度为80 mm。(5)对比热应力和弯曲应力,发现热应力主要受到温度梯度的影响,温度梯度越大,热应力越大,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翼稍、翼缘;而弯曲应力受力学结构影响,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内缘和翼缘内角之间的翼板内壁上。(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9-05-30)
翟莹莹,厉英,敖志广[5](2019)在《基于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连铸二冷过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种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对二冷工艺进行优化.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应用概率法选取选择算子,根据适应度值来动态计算交叉和变异概率,能够得到更好的全局最优解,提高算法精度和整体性能.在基于凝固传热模型的二冷优化过程中,采用变间距差分法离散求解传热方程,对比粒子群算法、多目标遗传算法,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搜索效率高,得到的价值函数最小.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优化后的二冷工艺,使得总用水量减少约10%,提高了铸坯质量,达到了节能降耗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吴利辉[6](2019)在《板坯连铸二冷模拟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普瑞特二冷模型为平台,对C001钢生产过程二冷区进行模拟仿真,计算此钢种在二冷区不同位置的温度及凝固冷却过程中坯壳的变化情况,用于指导工艺生产。(本文来源于《现代冶金》期刊2019年02期)
陈伟,和保民,郭高翔,于兴旺,王嘉琦[7](2019)在《Q235B连铸二冷配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北方某钢厂在生产Q235B断面180 mm×675 mm时遇到较多内部裂纹的问题,运用有限元方法,在ANSYS软件中进行二冷配水的模拟计算,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找出二冷配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经验证,采用调整方案后铸坯鼓肚、角部裂纹等缺陷的数量减少了60%,成效显着(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阳剑,胡振伟,孟红记[8](2019)在《基于表面温度测量的连铸二冷动态控制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冷动态控制以连铸坯温度的稳定控制为目标,对提高连铸坯质量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二冷动态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铸坯表面温度的闭环控制,其关键是实现基于在线凝固传热模型的温度反馈,模型的准确性则是保证二冷动态控制应用效果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表面温度测量,结合射钉修正凝固传热模型的方法,用于辨识凝固传热模型的参数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于二冷动态控制。特别对随机氧化铁皮干扰下的铸坯表面温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发了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于连铸现场的测温装置。(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兆旺[9](2019)在《基于钢水过热度和拉速的连铸二冷动态配水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围绕连铸二冷动态配水技术进行叙述,对连续铸钢工作进行了简单地介绍,然后针对连铸二冷动态配水技术进行了全面且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之后对具体的控制量问题和拉速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将其更好地应用在连续铸钢工作中。(本文来源于《冶金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孔为,陈迎锋,苍大强[10](2018)在《高硅电工钢连铸二冷电磁搅拌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二冷电磁搅拌(S-EMS)在高硅电工钢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连铸生产验证,计算了不同二冷电磁搅拌参数钢坯的等轴晶率。结果表明,适中的频率5 HZ,较高的电流有利于保证电磁搅拌效果,现场实际应用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相互印证。使用二冷电磁搅拌可以有效控制高硅电工钢的连铸坯质量。(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连铸二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冷工艺模型对连铸过程铸坯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某厂180 mm断面方坯连铸机欠缺比较精细的二冷工艺控制模型,不利于铸坯质量的提升。针对该连铸机,综合考虑拉速v(m/min)以及浇铸过热度ΔT(℃)对二次冷却区各段冷却水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为先进的二冷工艺模型,并结合离线仿真研究,确定了模型中系数a、b、c和d的合理取值,并且系数d的取值和拉速有关。仿真结果满足冶金准则的要求,铸坯可以得到均匀冷却,表明确定的二冷工艺模型有利于铸坯质量的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铸二冷论文参考文献
[1].李阳,董郅轩,程常桂,位士发,薛正良.连铸二冷区内混式气水雾化喷嘴的发展[J].炼钢.2019
[2].张梦远,陈登福,艾松元,何文杰,龙木军.180mm×180mm方坯连铸二冷工艺模型研究[J].连铸.2019
[3].王斯,罗小川,杨吉帅,邓梦怡,于路.基于铸坯质量的连铸二冷水量优化[C].第叁十八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7).2019
[4].陈庆.超薄异型坯连铸二冷区温度与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
[5].翟莹莹,厉英,敖志广.基于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连铸二冷过程优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吴利辉.板坯连铸二冷模拟与仿真[J].现代冶金.2019
[7].陈伟,和保民,郭高翔,于兴旺,王嘉琦.Q235B连铸二冷配水分析[J].铸造技术.2019
[8].阳剑,胡振伟,孟红记.基于表面温度测量的连铸二冷动态控制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2019
[9].王兆旺.基于钢水过热度和拉速的连铸二冷动态配水技术应用[J].冶金管理.2019
[10].孔为,陈迎锋,苍大强.高硅电工钢连铸二冷电磁搅拌应用研究[J].铸造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