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提问策略及其应用—对一位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的行动研究

Qu:Est提问策略及其应用—对一位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的行动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已有的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使用美国两位教授的Qu:Est提问策略,选择与某初中学校一位英语教师(李玲)合作的行动研究方式,深入课堂教学现场,探索这样几个问题:李玲行动研究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使用Qu:Est提问策略她在教学能力上有了哪些变化?李玲课堂提问策略的形成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其具体的思路如下:首先,对已有的教学提问的相关文献进行疏理;然后,踏上研究之旅为研究开始做准备,在准备工作中,主要是介绍了Qu:Est提问策略的主要内容和李玲的一些基本情况。接着描述李玲在行动研究之前,行动研究之中,行动研究之后的变化发展过程。紧接着对李玲学习Qu:Est提问策略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提问策略的影响因素做出探析。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论述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从四个方面对教学提问进行分析:提问目的;问题设计策略;提问策略;有效提问的条件。其目的是为后面的研究开展提供一个支撑。第二章首先介绍Qu:Est提问策略,并对选择Qu:Est提问策略的原因做出分析;然后对李玲的基本情况一个初步地交代,其中包括她所在的学校、她的四节常态课以及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第三章依照行动研究的时间顺序展开。其基本的内容包括行动之前-李玲的备课,行动之中—在课堂中使用Qu:Est提问策略,行动之后—李玲Qu:Est提问策略后的改变。第四章从李玲的外在环境和个人因素入手,探寻李玲教学策略改变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其外在的环境主要包括李玲所在的学校,领导的管理风格,学生及家长,新教材的理念及考试导向的冲突,教学任务和外来力量。个人因素包括:李玲的成长历史,个性特征,身体素质和专业发展历程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 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
  • (三) 课堂教学提问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
  • (四) 个人研究旨趣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问题
  • (二) 课堂提问
  • (三) 问题与提问的关系
  • (四) 提问的策略
  • 三、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 文献法
  • (二) 观察法
  • (三) 访谈法
  • (四) 实物分析法
  • 五、研究过程
  • (一)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 研究者个人因素的思考
  • (三) 研究者和合作教师的研究关系处理
  • (四) 进入和离开研究现场
  • (五)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六) 研究中伦理道德的处理
  • 六、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
  • 一、提问的目的
  • 二、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
  • 四、有效课堂提问
  • 第二章 踏上行动研究之旅
  • 一、Qu:Est提问策略
  • (一) Qu:Est提问策略的概述
  • (二) Qu:Est提问策略的具体内容
  • (三) 选择Qu:Est提问策略的原因分析
  • 二、聆听李玲
  • (一) 初识李玲
  • (二) 四节常态课
  • (三) 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 第三章 在行动中渐变
  • 一、行动之前—李玲的备课
  • (一) 常规备课方式
  • (二) 备课方式的改变
  • 二、行动之中—在课堂中使用Qu:Est提问策略
  • (一) 观察策略
  • (二) 比较和对照策略
  • (三) 回忆策略
  • (四) 分组和重新聚焦的策略
  • 三、行动之后—李玲学习Qu:Est提问策略后的改变
  • (一) 李玲对课堂提问的反思
  • (二) 李玲话语的改变
  • (三) 李玲课堂提问的问题
  • (四) 李玲课堂提问的片断分析
  • (五) 李玲所教班级的成绩
  • 第四章 在矛盾中求生存
  • 一、李玲面临的困惑
  • 二、李玲的提问策略形成的外在环境
  • (一) 李玲的所在的学校及学校体制
  • (二) 领导的管理风格
  • (三) 李玲的学生及家长
  • (四) 新教材的理念与考试导向的分歧
  • (五) 李玲的教学任务要求
  • (六) 外来的力量
  • 三、李玲提问策略形成的内在因素
  • (一) 李玲的成长历史
  • (二) 李玲的个性特征
  • (三) 李玲的身体素质
  • (四) 李玲的家庭
  • (五) 李玲的专业发展历程
  • 四、李玲提问策略的形成因素总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总结
  • (一) 教师地位的再认识
  • (二) 研究Qu:Est提问策略带给我们什么
  • (三) 教师教学策略发展的条件
  • 二、本研究的反思
  • (一) 研究方向的反思
  • (二) 研究伦理的反思
  • (三) 资料分析的反思
  • 三、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部分
  • 二、中文部分
  • 附录
  • 附录一:第一次访谈提纲
  • 附录二:第二次访谈提纲
  • 附录三:李玲的日志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ERCP联合EST与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12)
    • [2].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基于EST层次影响模型[J]. 科研管理 2016(12)
    • [3].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07)
    • [4].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06)
    • [5].ERCP和EST取石术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比较[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13)
    • [6].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序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J]. 现代养生 2016(14)
    • [7].右旋美托咪啶联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EST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6)
    • [8].三步法EST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 2019(23)
    • [9].ERCP及EST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01)
    • [10].ERCP联合EST术后鼻胆管引流42例围术期护理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22)
    • [11].EST语料库的关联标识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07)
    • [12].基于EST的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J]. 福建茶叶 2016(05)
    • [13].内镜下EST术联合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 2016(04)
    • [14].早期经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探讨[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2)
    • [15].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11)
    • [16].EST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68例的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 2013(09)
    • [17].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ST的治疗[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2)
    • [18].EST(科技论文)中的名词化现象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8)
    • [19].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280例临床研究[J]. 中外医疗 2012(36)
    • [20].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50例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0)
    • [21].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65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15)
    • [22].ERCP联合EST诊治胆总管结石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 2011(50)
    • [23].科技英语(EST)文体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 2010(03)
    • [24].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护理体会[J]. 职业与健康 2010(19)
    • [25].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近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 当代医学 2009(22)
    • [26].EST治疗胆总管结石284例临床分析[J]. 中国厂矿医学 2009(05)
    • [27].草珊瑚叶片全长cDNA文库构建及EST序列分析[J]. 中草药 2016(23)
    • [28].EST联合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40例[J]. 光明中医 2014(02)
    • [29].ERCP合并EST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256例分析[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01)
    • [30].内镜下EST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12(04)

    标签:;  ;  ;  ;  

    Qu:Est提问策略及其应用—对一位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的行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