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瑶族银饰工艺的主要类型

金平瑶族银饰工艺的主要类型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第十一届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项目(2018RWX022)研究成果,课题为:云南金平县水碓冲村瑶族银饰打制工艺研究。

摘要:云南省金平县瑶族银饰打制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手工技艺,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手工技艺类型。本文通过深入调查金平县瑶族银饰加工制作过程,对所得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详细地阐述出金平县瑶族银饰制作工艺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瑶族;银饰;工艺类型

一、金平县瑶族的历史渊源

金平县全称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南部。有国家级开放口岸金水河,邻近越南和老挝。边境线长达502公里,居云南第二。金平县世居着苗族、瑶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汉族、壮族、拉祜族、布朗族等9个民族。截止2016年,金平县所辖4个镇、9个乡。

据史料记载,金平县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民族。自唐宋起,古籍文献中有关瑶族的记载就不断出现,解放前的瑶为反犬旁“猺”,明显带有歧视色彩,解放后各民族平等将“猺”改为“瑶”。关于金平县瑶族源流有“山越”、“长沙蛮”、“武夷蛮”、“五溪蛮”等四种说法,皆以地名命名。据考证,金平县瑶族不是世代定居在金平县,而是在明淸时期陆续由南京、广东、广西及江、浙一带迁徙而来。他们迁徙至此以山为家,以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度日,大多数瑶族以游牧为主,地种到哪里,家就迁到哪里。如今的金平县瑶族结束了居无定所,迁徙频繁的生活状态,以定居山上,安居乐业为主,生活稳定,自给自足。

二、金平县瑶族银饰的制作工艺

自古以来,金平县瑶族民间就有许多出自于本民族工匠之手的工艺制品,尤以首饰加工,竹木器制作、铁农具打制、土纸生产工艺等最为悠久,但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首推银质首饰制品,产品制作工艺精湛,美观大方,在当地畅销不衰,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金平瑶族的首饰种类繁多,大多以女士银饰品为主,包括银项圈、胸链、头链及银钗、耳环、手镯、胸排扣、银纽扣、银铃、戒指等。对于银饰的制作,人们有自己的一套加工设备和技术流程。银饰主要加工设备有:鼓风箱、耐火碗、抽丝机、煤油喷灯、刻板、牛角锤和自制的专用于凿银饰图案用的或扁或圆大小不一的钢凿等80余种。

制作步骤也相对复杂,以胸排扣制作为例:第一步:将收集的银块或旧银饰装在耐火碗里高温加热,炼成银水。第二步:将炼好的银水倒在银条沟里,冷却形成银条。第三步:根据自己打制银饰的需要将银条打制成银片或用抽丝机将银条打制成细银条。第四步:银片可用来制作胸排扣,厚度约0.5厘米,长7-8厘米,宽4-5厘米。每块银片敲成凹形,并在银片的凸面上凿成一定的凹度,使之形成太阳、月亮、树、龙、凤、小鸟、蝴蝶、水鱼等图案。第五步:雕刻完成后用银线穿成一排,用明矾清洗干净,胸排扣即制作完成。

以银铃制作为例:第一步:将收集的银块或旧银饰装在耐火碗里高温加热,炼成银水。第二步:将炼好的银水倒在银条沟里,冷却形成银条。第三步:将银条锻打成大约1/10毫米厚的薄片,再把银片置于原先做好的模具上,用小锤轻轻敲打,使之开成直径1.5厘米的凸状体,再将凸状体剪下合二为一,内置一粒铁沙,然后将一段由数根银丝线搓合而成的银索,轻轻圈住两个凸状体的结合部,随着把银焊膏涂上,以煤油灯火焰对着结合部加热,待银焊膏熔化固定后,便形成可系银线的银球。第四步:把银球固定再用钢锯将银球的任意一端锯开约0.6-0.8厘米的一条缝即制成了银铃。

由以上可见,银匠们不仅技术娴熟,并已形成小规模,专业化的打制技艺流程。

三、金平县瑶族银饰制作工艺的主要类型

金平县瑶族人们从事银饰打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手艺熟练精湛,具有瑶族独特的纹路和韧性,工艺之精美非现代机器制造出的银饰所不能比。由于银匠们世代居住在山上,受地理条件、制作规模、制作工具、订单需求和手艺传承等条件的限制,因此银饰制作加工业基本还处于传统的手工打制阶段,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形成的小手工作坊,几乎没有一组家庭是机器生产作业,有些家庭在银饰打制的有些工序上会使用机器,但基本还是以人力手工劳动为主。金平瑶族的银饰制作包括铸、敲、锤、掐、錾、焊、等工艺技能,银匠会根据所要打制饰品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其主要的工艺类型有浇铸工艺、捶碟工艺、錾刻工艺等,其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工艺类型是錾刻工艺。这道工序包括了锤暂刻、錾刻、镌镂等工艺,是整个工艺中最关键的地方,云南的许多银匠师傅把这道工序叫做“雕花”。也叫精加工阶段,用到最多的工具是一把小锤和若干支錾子,錾头有尖、圆、平、月牙形、花瓣形等各种不同功能的錾子,根据不同的花型,选择不同的錾子,银匠们一手稳住待加工的银制品,一手拿住錾子,像画家用笔画画一样,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一)浇铸工艺。浇铸工艺来源于古老的青铜工艺,银匠们将待用的银料放入耐银碗中,在化银炉中加热,待其完全融化后,倒进制好的银条槽里,待其冷却成型后,将其打磨光滑的一种高效快捷的加工技艺。唐代以后在金、银器饰品上使用得越来越少,但在云南瑶族银饰工艺中得以延续,多运用于脖圈的打制,金平瑶族银饰多以浇铸和錾刻技术结合制作而成,使用频率较高。

(二)捶碟工艺。锤碟工艺是立体造型的基础,其工艺流程是将银料放在炉火上烘烤,银料变色后马上从炉火中取出,在铁砧上锤打。当银料有了硬性时再放在炉火上烘烤至变色,再取出继续锤打,这样反复多次,一直将银快打成需要的厚度为止。锤揲首先要有好体力,特别是臂力与腕力。如制作一支银手镯,先将下好料的银圈成圆焊接退火,再将其银条置于特定铁座上,一手有规律地转动银条,一手持铁锤有规律地击打。银匠们往往是左右手协调工作,右手每锤一下左手就会配合着转换一下银条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锤点受力均匀。这种工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一些造型简单的银饰均可通过锤揲技术完成,如实心银手镯通过锤蝶成型,锤出细部,再錾刻细纹一些造型复杂的银饰经敲模锤揲先制成各种配件,再采用焊接技术,用焊药焊接成整件作品。

(三)錾刻工艺。錾刻工艺是金平瑶族银饰大之中运用量最大的工艺手法,錾刻工艺运用的好坏往往决定着银饰成品表现形式的好坏。它是对出模银饰毛坯的精加工也成为二次加工,其工艺过程大致是将银片在模具上浇铸冲压成银器的大致模样,再用各种形状的钢錾子、小锤将各种纹饰錾刻在冲压成型的坯料表面。银饰的表面纹饰都是通过錾刻工艺完成的,可产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有时为平面雕刻,有时为花纹凹陷和凸起,呈浮雕状,常常在银饰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金平瑶族银匠用木头、松香、蜡、牛油、火灰制成刻板,在最上面四边用铁片加以固定。先把里面的松香烧化烧软,再把银片放进去,银片的深度根据师傅所按力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冷凉后,松香就会凝固,起固定银片的作用。瑶族银饰制作工艺主要靠这种精良的錾刻工具和传统的錾刻方法錾刻出栩栩如生的各种花纹、图案。银饰做工的优劣,关键就在此处,雕刻的细微处,显现了银匠们的慧心、耐心与高超的技艺功底。

参考文献

[1]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瑶族研究会[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2]宗燕.红头瑶银饰艺术特征初探[J].艺术科技,2016:40.

[3]王青.鹤庆白族银器加工工艺[J].今日民族,2012:38.

作者简介:王静(1994年—),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薛琦琦(1993年—),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李思雅(1993年—),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标签:;  ;  ;  

金平瑶族银饰工艺的主要类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