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脾胃湿热证是其临床常见证型,研究它有助于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本质的探索深入,而动物模型复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新药开发及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VEGF、TNF-α表达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理和生物学基础,同时观察了口溃方对临床患者及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文献研究通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主要与遗传、免疫、微量元素缺乏、感染、内分泌、精神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疗效不一。复发性口腔溃疡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多种多样,但尚缺乏公认的、统一的动物模型。关于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涉及到流行病学、炎症、免疫等多个方面,而对于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不多,还未出现公认的、可重复的标准模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从脾胃论治与脾胃和口腔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病理的联系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高度特异性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渗透作用,对于溃疡修复有重要意义,其在溃疡及创伤修复过程中呈现高表达,是一种促进溃疡愈合的保护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出现在炎症反应的早期,可诱导包括自身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IL-1,IL-6)以及一些炎症介质的产生,对机体的细胞功能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对于VEGF、TNF-α的研究较多,但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脾胃湿热证病证结合的模式下的研究还尚未见到,因此,深入研究VEGF、TNF-α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中的生理病理作用,必将进一步揭示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的本质,为临床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二、临床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2例,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32例,并选择正常健康者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研究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于清晨空腹下抽取静脉血5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TNF-α;使用口溃方口服治疗一周;治疗组于治疗一周后再次采血检测。结果:脾胃湿热证组、脾胃湿热证治疗组的治疗前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胃湿热证组、脾胃湿热证治疗组的治疗前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水平分别与舌苔厚薄、溃疡疼痛、溃疡水肿、肢体困重及病程呈正相关;TNF-α水平分别与舌苔厚薄、溃疡疼痛、溃疡水肿、溃疡渗出、肢体困重及病程呈正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经口溃方治疗后,患者舌质、舌苔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局部无论从溃疡直径、数目、充血水肿情况、疼痛程度、愈合时间均有好转,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渗出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而对于患者所伴随的全身症状如肢体困重、大便性状、食欲等,仅见肢体困重一症治疗后有所改善(P<0.05),大便性状、食欲则改善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经口溃方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80%。三、动物实验研究实验对象:选用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即A组):模型1组(口腔溃疡模型组,即B组);模型2组(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模型组,即C组);模型3组(单纯脾胃湿热证模型组,即D组):模型1治疗组(口腔溃疡中药治疗组,即E组);模型2治疗1组(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中药低剂量治疗组,即F组);模型2治疗2组(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中药高剂量治疗组,即G组)。实验方法:采用“病证结合”方法,以NaOH晶体烧灼口腔粘膜局部、蜂蜜、油脂、人工气候舱、口溃方,造成口腔溃疡、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口腔溃疡治疗、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治疗模型。实验结果: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大鼠出现体重明显减轻,毛发疏松粗糙,阴囊松弛下垂,大便不成形,纳呆少饮,烦躁不安,口唇边潮湿、流口水,经口溃方治疗后,上述症状减轻。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大鼠病理见口腔粘膜溃疡形成,溃疡表面见炎性渗出物,大量炎细胞浸润,有较多坏死组织,其周围有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等;治疗后溃疡面明显缩小,有坏死组织,其周围有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等。VEGF、TNF-α表达情况:治疗前口腔溃疡模型组、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组、脾胃湿热证组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以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组水平最高,而治疗后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口腔溃疡模型组、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组的VEGF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及脾胃湿热组,治疗后VEGF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结论1.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治疗前VEGF水平升高,提示:VEGF可能是促进溃疡愈合的修复因子之一。2.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治疗前TNF-α水平升高,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是形成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3.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VEGF、TNF-α在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说明了中医“正邪相争”病理机制在脾胃湿热证中的演变过程,两个指标的变化可从一定程度上提示正邪二气的盛衰。4.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VEGF与溃疡局部症状呈正相关,说明VEGF作为一种溃疡愈合的修复因子,随着临床症状的加重,其表达也随之上调。5.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TNF-α与溃疡及局部症状呈正相关,说明免疫功能紊乱的程度与局部病理变化有关,TNF-α的高低可间接反应临床症状的轻重。6.口溃方治疗后TNF-α、VEGF降低,说明口溃方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口腔溃疡的愈合,临床疗效确切。7.采用“病证结合”造模大鼠出现与临床脾胃湿热证相近特点,“以药测证”可以恢复或改善多项异常的实验指标,证实复制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证属性。8.复制大鼠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模型症状、病理、VEGF、TNF-α变化与临床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湿热证改变趋于一致。口溃方可以改善上述指标,表明口溃方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