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白背飞虱S. furcifera为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SRBSDV)的媒介昆虫,阐明其传毒特性将有助于了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和建立相应的防治方法。本文通过RT-PCR技术测定了白背飞虱在稻苗上的传毒参数,在不同寄主植物间的传毒率以及不同因素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的影响。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白背飞虱初孵若虫、三龄若虫、五龄若虫、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最短获毒时间分别是11min,6min、3min、2min和2min,最长获毒时间分别是19min、12min、9min、8min和8min。在26℃时,SRBSDV在不同虫态(初孵若虫、三龄若虫、五龄若虫、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白背飞虱体内的循回期分别是7-11d、5-8d、3-7d、4-8d和3-6d。五龄若虫、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在三叶—心稻苗的最短接毒时间为4min、5min和6min,最长接毒时间为8min、10min和11mmin;它们在分蘖初期稻苗上的最短接毒时间分别是5min、7mmin和7min,最长接毒时间分别是10min、12min和12min。白背飞虱获毒后可终身传毒,但不能经白背飞虱卵传毒,单虫最多传毒株数为87株,平均传毒48.3±0.8株。2白背飞虱在不同寄主植物间的传毒效率田间水稻、稗草、玉米、游草、看麦娘、水莎草和异型莎草均为该病毒的寄主植物;白背飞虱可在水稻、稗草、玉米、游草和看麦娘中的任何同种植物间传毒,可在水稻、稗草、玉米间相互传毒,可在游草和稗草、游草和看麦娘间相互传毒,但不能将SRBSDV从看麦娘传给玉米、稗草和水稻,也不能在上述禾本科植物和莎草间、莎草和莎草间传毒。在15℃、20℃、25℃、30℃和35℃经不同毒源植物(稗草、玉米和水稻)喂毒后,无论是长翅型还是短翅型白背飞虱成虫均可将SRBSDV传给水稻苗,其传毒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5℃时传毒率最高。从毒源植物稗草、玉米和水稻获毒后,长翅型成虫在15℃时在水稻苗上的传毒率分别是21.7%、13.8%和18.3%;25℃时的传毒率分别是37.3%、48.6%和42.8%;35℃时的传毒率分别是17.4%、13.4%和10.2%。从毒源植物稗草、玉米和水稻获毒后,短翅型成虫在15℃在水稻苗上的传毒率分别是26.2%、18.8%和23.7%;25℃时的传毒率分别是56.6%、64.6%和53.6%;35℃时的传毒率分别是11.2%、10.2%和7.3%。短翅型成虫在15℃、20℃和25℃传毒效率显著高于长翅型成虫的传毒效率(P<0.05),而在35℃时短翅型成虫的传毒效率显著低于长翅型成虫的传毒效率(P<0.05)。可见,白背飞虱可在田间多种SRBSDV禾本科寄主植物间传毒,不能在禾本科植物和莎草间、莎草和莎草间传毒。温度对其传毒能力影响显著,25℃时传毒能力最强。长翅型成虫在15℃至25℃时的传毒能力低于短翅型成虫的传毒能力,但长翅型成虫在30℃以上时的传毒能力高于短翅型成虫的传毒能力。3不同因素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效率的影响不同发育阶段的白背飞虱(五龄若虫、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在18℃至34℃的温度区间内均能在不同生育期的水稻上传毒,传毒率为3.3%-41.2%。介体发育阶段、环境温度和水稻生育期均能显著影响该虫的传毒能力(P<0.01),不同发育阶段白背飞虱的传毒能力依次是5龄若虫>短翅型成虫>长翅型成虫;26℃时传毒效率最高,其次是22℃,最后依次是28℃,18℃和34℃;苗龄越低传毒效率越高。这三者中任意两因素间都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它们对该虫传毒的影响顺序依次是温度>水稻生育期>介体发育阶段>环境温度×介体发育阶段>环境温度×水稻生育期>介体发育阶段×水稻生育期。不同品种的感染率不同,5个品种感染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陵两优(41.7%)、金优899(37.6%)、金优284(36.2%)、培两优981(32.1%)和威优644(29.3%)。其中,陵两优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金优898和金优284之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威优644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其它品种(P<0.05)。禁食时间在12h以上时,该虫传毒能力显著降低(P<0.05)。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12)
- [2].阿根廷:囚犯借鸽子传递毒品被捕[J]. 法律与生活 2017(19)
-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介体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及互作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 2013(11)
-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J].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5)
- [5].烟粉虱传毒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量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1)
- [6].水稻矮缩病媒介昆虫及其传毒机制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05)
- [7].作物种传病毒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06)
- [8].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研究进展[J]. 华中昆虫研究 2013(00)
- [9].中国西北地区麦二叉蚜与禾谷缢管蚜对小麦黄矮病传毒能力的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4)
- [10].百合病毒介体昆虫传毒特性研究[J]. 园林科技 2013(03)
- [11].38种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传毒线虫简介[J]. 中国植保导刊 2015(05)
- [12].大气CO_2不同浓度对灰飞虱获毒与传毒的影响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 2017(05)
- [13].病毒-植物互作对同翅目媒介昆虫生物学及其传毒机制的影响[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4].田间斜纹夜蛾成虫饲毒后垂直传毒对其后代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 [15].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的研究综述[J]. 中国植保导刊 2011(09)
- [16].植物检疫性病毒传毒介体的传毒特征及检疫防控策略[J]. 植物检疫 2015(01)
- [17].灰飞虱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3)
- [18].氟虫腈粉剂对黑胸散白蚁的药效研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4(10)
- [19].毛刺属线虫传毒种及其研究进展[J]. 浙江林业科技 2010(04)
- [20].棕榈蓟马对番茄斑萎病毒的传毒特征及其在日光温室的发生关系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5)
- [21].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的检测及介体传毒特性[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2].桃蚜对辣椒上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传毒特性[J].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1)
- [23].是谁在讹传“禁自动运行可避免U盘传毒”?[J]. 网络与信息 2010(03)
- [24].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昆虫媒介的传毒特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6)
- [25].TMV盆栽人为传毒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2)
- [26].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发生流行的相关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5)
- [27].今年中晚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能暴发流行 植保专家推荐有效防控技术[J]. 农药市场信息 2012(18)
- [28].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性传毒线虫评价[J]. 植物检疫 2008(05)
- [29].烟粉虱传播双生病毒机理研究[J]. 蔬菜 2013(01)
- [30].西花蓟马传播病毒病的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09(02)
标签:白背飞虱论文;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论文; 传毒参数论文; 传毒效率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